梁腾大概理出了一个头绪了。
不仅属于“烤烟厂”仍未出售的几块地块,他打算收购。就连已经出售给了某大户修陵园的那4亩地,他也打算转购到手。
毕竟梁腾购买这整座的“望帝峰”,目的为了跟他的“后海四合院”连成一体,好修造防护的工程。
假如在“望帝峰”中留有一些别人家的“东西”,你就没有充足的理由彻底封闭整个入山的“通道”。
如果价格合适,把山中所有的“平地”都买了下来,没买的只剩下一些坡地,不会有人单单采购的。
那“烤烟厂”出售山里“平地”时,也只能把“坡地”当作“公摊面积”似的,半卖半送,便宜的处理掉。
而现实中有可能接手的,只有梁腾一人。
如此一来,梁腾才达到了“独.霸”整座山峰目的。
心中有了盘算,梁腾也不嫌弃那是一个“陵园”。饶有兴致似的,跑到用白色大理石修造得相当气派的陵园之中,前前后后的参观。
他心里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畏惧的念头。
不仅仅因为现在是白天就不害怕,而是他在老家农村长大,自幼就在祖屋四周,见惯了各色坟头。童年时,甚至跟小伙伴们不知道在坟堆丛中,做过多少“捉迷藏”的游戏了。
那么小的时候都不懂害怕,怎么可能长大了懂事了,反而对这些“寂静无声”之物,产生畏惧之心?!
别说!看到这个气派陵园,梁腾甚至还生出了一丝“亲切感”。
陵园中立着许多黑底白字的石碑。
碑文内容,既有讲述这陵园中安葬的这位“文氏先祖”的生平事迹,还有族中各人踊跃捐款的名单。
国情就是如此。许多热衷于修陵的族人,踊跃捐资,不就为了把自己的大名刻在一块黑石碑上吗?
赞他们“虔诚”也好,笑他们“虚荣”也罢,反正总有这类人对修陵,乐此不疲。
碑文内容,梁腾一点都不关心。
如果那“陵园”之主是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或许还能勾起他的一些兴趣。仅仅是个普通人,后代子孙有了钱,要替他大修陵园,有啥好关注的?!
梁腾感觉自己在那满满几堵碑文中,最重大的一个发现,就是知道了买下这4亩山地安葬文氏祖先的“不肖长孙”,大名叫做“文周宾”。
有名有姓,又是做生意之人,只要还活着,梁腾感觉最终必定能找到这个“文周宾”。
这时吴瑕却开口了,有点迟疑的说:“这个‘文周宾’我有些耳熟。应该是曾经跟我爸有过生意上的业务往来,我才听过他的名字吧。既然梁腾你打算把这‘望帝峰’上的平地都买下来,这‘文氏陵园’也不打算放弃。那我晚上联系我爸公司的人,叫她去查查这‘文周宾’的底细吧。”
梁腾点点头。
心里很高兴。
他希望购买下整个“望帝峰”,就连别人家的“祖坟”都不放过,看在一般人眼里,简直就是一种疯狂之举。但吴瑕不仅不苦劝他“悬崖勒马”,反而全力支持他。这是对他的一种极度信任的表现啊。
另外,有吴瑕出面,那个什么“文周宾”肯定把她视为“吴震霆”的意志的“执行者”。
既然吴首富看上了他家的地块,一心想打拼下更大商业王国的“文老板”,多半会卖面子给吴震霆。
生意场上,有些重量级的人物的面子,就必须给。别说只是区区的一座“祖坟”,就算是卖“老婆”,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富商,也能够眉头不皱一下的出卖了。
像吴震霆就达到了这种份量。别人不得不卖面子给“吴首富”。至于梁腾,虽然是天字第一号的“暴发.户”,但份量明显还远远不够。
梁腾琢磨着心事,没用多少时间,就从“文氏陵园”出来。转入右手边的一条绕山道路。
这条道路,难得还铺了柏油。
“烤烟厂”早年就把厂址设在了这半山之上,把山路硬化了水泥,也方便运输货物的车辆上山下山。
但硬化了水泥路,又发现在弯曲的山路上拉货,有点危险。
“烤烟厂”当年有钱的时候,干脆就在水泥路上铺了柏油。
山中进出的车辆,相对而言是少的。尤其是“烤烟厂”的效益一落千丈之后,运货的车辆大幅减少。年复一年,直到货车在这山路上“绝迹”了。
因为少车通行的缘故,这山中小径多年以前铺设的柏油路,倒也大体保存完好。
梁腾和吴瑕、燕千羽一路行来,发现脚下的柏油山路,除了颜色已经泛白,不复新铺时那么黑得令人赏心悦目。但也没见到有什么需要大修大补的坑洼。
另外,早些年山路两侧,栽种的各式各样的树木,都已经长成。
由于“绿化”是当年“烤烟厂”的人刻意所为,这山路两边种植的树种,都经过精心挑选。
挑的是些观赏性十足的树种。长成之后,步行在这样一个优美的“林荫小径”,又正值秋季,山风掠过,不时从树中“擞擞”的飘落一阵阵樱花的“花瓣雨”。
明.艳的花瓣像飘雪似的,拂了林间漫步的三人一身。
远远看去,这三个人,仿佛行走在美丽图画中的人物,人与景融为一体,出尘绝伦。
那只是画面太美。事实上,吴瑕现在跟梁腾谈论的话题,一点都不“唯美”。
死活不摘牌的“帝都烤烟厂”的那位负责人,名叫“吕浩子”,吴瑕也认识。他是吴瑕以前一位女同事的“前夫”。
梁腾有意购买这“望帝峰”分为5处的地块,这交易要完成,绕不过“烤烟厂”的负责人吕浩子。吴瑕就把她所知道的吕浩子的情况告诉梁腾。
梁腾迟早要跟吕浩子打交道,多了解一些对方的为人脾气什么的,并无害处。
那吕浩子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坐到了烤烟厂负责人的“宝座”。当年的烤烟厂厂长,在“帝都”也算得上“肥缺”的。没那么容易弄到手。
吕浩子本是一线城市“魔都”人氏。他爸在魔都的一个区做公务.员,中年开始发迹,混到了那个区的工商部门的负责人位置。
吕父的老婆,则在同一单位做办公室.主任。
那个年代,可没有不允许夫妻在同一个机关.单位当领.导的规定。
吕浩子他爸当工商.部门负责人,一当当了十多年,才56岁,离退休还有四年多。这个时候,上级想安排一个心腹接替他的位置了。
吕父又“上级”一向听话,每年的“进贡”又多,直接让他“退居二线”那也太伤“忠臣”之心。
上级于是亲自来跟吕父谈话,叫他看开些,早几年“退居二线”,也算是提携一下后辈,大伙都会念他的好。更何况,的确不年轻了,早休息几年,不必天天为公务操碎了心,对身心健康也极为有益……云云。
说了一大堆没营养的废话。
吕父也是个极端精明之人。知道上级那么卖劲的扶持“心腹”,来接替他的位置,甚至不惜亲自来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肯定是跟那家伙的关系非浅。自己跟上级闹起来,对方碍于以前的利益关系和情面,还有顾虑,未必就会强行换掉他。然而,不顾及上峰的脸色和想法,强行在位置上硬撑多几年,又有什么意思呢?
上级管着他,有得是名正言顺给他“小鞋”穿的机会。
而且按照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各部门的负责人,多数也只是当到58岁,就“退居二线”,不再担任一把手。其实上级现在叫他“腾位置”,实际上也只不过比“潜.规则”提早两年而已。
从吕父的角度,却一向以为凭自己跟上级的良好关系,怎么着也会让他干到退休的那一天。现在这点愿望不仅无法实现,还比俗规少干了两年,他当然意不平!
不满只能放心里。胳膊扭不过大腿啊。
吕父经过“深思熟虑”,脑袋能转过弯来。但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这才好跟上级谈条件嘛。
当时工商系统正在集资购买地块。
以公家的名义出面,买下地块之后,不是采取“集资建房”的方式分配“福利房”,而是直接把买到的地块,按照局里有“编制”的人员数量,把地块划分成若干份。
每个有正式编制的职工,都可以分到大小不一的一块地。
吕父作为一把手,本来就可以分到一块150平方的地块。而且还由他先来挑选地块,他当然是挑选以后可以开门做生意的临街地皮,也就是俗称的“一线地皮”。
现在好了,他做这工商部门的负责人,正做得津津有味之时,直接来恶心他啊。
于是吕父口口声声称,他不是不顾大局之人。但家里压力大啊,像他家的小子吕浩子不喜读书,害他多花了几倍的学费,供他读出一个民办的大学。然而读书出来之后,找工作又困难。如今的年青人啊,没有工作没有积蓄,想找老婆更难。吕父一再强调,并非留恋现在这个位置,但不在其位,收入大打折扣,怎么帮儿子完成人生大事?!难道邻.导忍心看着他儿子一辈子打光棍吗?
看到老部下都不要脸了,自爆家丑,把儿子绑在“战车”上向领导诉苦……上级也有点无奈。
经过一番毫无营养的假惺惺的“安慰”之后,上级从交谈中,总算摸清了吕父答应“退居二线”的条件是啥了。
有两个条件,一是,帮他的儿子吕浩子安排一个效益良好的公家单位。
二是工商部门拿到的“福利地块”中,除了分配给在编人员一人一块地之外,还剩下十块沿街铺面地,打算留着盖几层楼,供单位做办公场所之用。吕父要求,多分一块地皮给他吕家。并且要跟之前分配给他的那块150平的地块相连。这样,他就可以两块地皮连着盖房子了。
占地面积大些,宽敞些,盖好了气派的新屋,吕父也有底气替儿子完成婚姻大事嘛。
那个年代,“魔都”一个边远辖区的地皮,不算太昂贵。当然,也不便宜。
上级觉得吕父开出的这两个“让位”条件,倒也可以接受。
谈好了“价码”之后,上级满足吕父两个条件的手段,直接又简单。
上级先把“吕浩子”安排进了吕父所在的工商部门。这样一来,岂不就满足了吕父要求的把他儿子“安排进一个效益良好的公家单位”的要求了吗?
像工商部门这样的单位,效益好不好?那是根本就不必说的。
不好的话,吕父会在这个单位窝上了一辈子吗?
之前吕父当着工商部门负责人之际,不是没有动念,想把儿子也拉进本单位。但“编制”的问题难解决啊。
没“编制”的话,就算吕父动用手中权力,“内举不避亲”的把儿子弄进了本单位,那顶多也就算当个“日工”。
当“日工”的话,有啥意思?
凭吕父在位时的人脉关系,他找哪位老友安排他儿子进公家的单位不行?但都是没有“编制”的啊。
只要“后.台”一调走,或者不在位上了,新上任的头头,随时可以开掉他儿子。一点都不“保险”啊。
但如今这世道,“编制”的数量有限,上边卡得很紧。难弄啊。
现在上级非常明白吕父的心事:把吕浩子塞入好单位还是其次,最关键一点,是要替吕浩子解决“正式编制”的问题。
这对上级而言,却不是那么难弄到手。本系统每年只有寥寥数个“正式编制”名额,那就给一个吕父的宝贝独.生子吕浩子吧。
至于吕父贪心想多要一块“福利”性质的一线地皮,这事儿传出去了,会引起公愤,情理上讲不通。
“多吃多占”的事儿,什么时候都惹人憎。
但上级不愧是上级,手腕灵活,处理起这事儿经验丰富。他直接招吕浩子进了工商系统,又落实了“正式编制”,按照规定吕浩子当然也可以分到一块“福利地皮”。
上级就做主,把沿街一线地皮中的一块,分给了吕浩子。这地还是紧挨着吕父之前分到那块地的。
当然,面积不可能跟当局.长的老爸看齐,分给吕浩子那块福利地皮只有90平方。
但这可是一线地皮啊,吕氏父子都没有意见,心里乐开花!
其它本单位的员工,虽然心中有不满,各种羡慕嫉妒恨,但明面上人家说得过去,不留把柄,他们抓不到“痛脚”,只能个个都装做“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