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昆洛奴还是比较少的,多的是新罗女人,不需要培训过的,这些人吃苦耐劳,模样不错,供应充足,可以大量采购。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这个小院面积太小,接下来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就是一个问题,要不干脆买一个大院搬出去住?现在有5000贯到账,可以松动一下了。
“郎君想买一个大院子?你还没有成家呢,就这样搬出去不合适。”巧云劝道,“现在长安的房价很贵,一处三亩地的房屋,要价是100多贯。而且还是在城西偏僻之地,东市、西市附近要价更高,你要的地方大,没有700贯拿不下来。”
“那就以1000贯作预算,越大越好。”唐志下决心,以后长安城的房价还要飙升,现在拿下来不会吃亏。在长安城内生产有一个好处,就是进城时不需要填单申报,检查收费。
“还有就是在城外也拿下一个大院来,也是越大越好,有些东西可以放到城外。我想搞一个石炭厂,专门供应石炭。”石炭就是煤,冬天来了,取暖是个大问题,长安人一般冬天烧木炭,那玩意儿特别贵,还不经烧,弄个蜂窝煤厂肯定大受欢迎。只是那些卖炭翁要倒霉了,不过烧煤低碳环保,保护森林,谁也不能说咱们。
“石炭?那个气味呛鼻,而且不好烧。城外几家卖石炭的规模很小,而且生意不好。现在烧石炭的都是一些穷人家,富人家根本不用。”
“那就把这几家石炭作坊收购下来,还有周边的房子都买下来,我有大用。”唐志吩咐道,现在手头上的资金还是很少,等潇湘馆能够赚钱以后才能喘口气。在唐朝卖蜂窝煤没有那么简单,一是要生产蜂窝煤的模具,要想仿造出后世的煤球机可不容易,唐朝现在的冶铁技术和锻造技术不咋地,别弄一个煤球模具价格比唐刀还高。
在大唐,铸造一把品质精良的唐刀,原材料的成本十分高,制造流程也极其繁杂,所以最后价格也十分高昂。现在大唐的物价是斗米钱135钱,一把最下品的唐刀(横刀)价格约在50斗米,最上等的镔铁唐刀要170斗米。
现在大唐官员的俸禄七品一个月是4500文,一年50贯,八品月2475文,年30贯,而九品一年只有23贯,一把上等的镔铁刀相当于七品官员半个月的俸禄。
为什么这么贵呢?倒是因为唐刀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
后世的教科书里总是说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只是近300多年才落后于西方世界,其实这是很多所谓的专家编造出来的自欺欺人的东西。唐志也是在军事网站看那些大咖的讨论,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世界的冶金技术的发祥地在西亚,从青铜器和铁器,都是西亚人发明之后,陆续传到东方和欧洲,这是很多东方考古学者不愿意承认的。教科书里也是这样写的: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先进的冶金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最后传到欧洲。但是你要看看西方的教科书,才会发现人家根本不承认。
中国历史书有一个怪疾,就是极度的,有时候是变态的仇欧情结。中国古代史教科书中随处可见中国某成就比欧洲早若干年的记载,这其中有的是真的,有的是经过曲解的,有的是完全的捏造。
后世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大家在教科书中看到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籍复原出来的,应该称为‘王氏地动仪’。”该帖子还指出,张衡地动仪根本就是伪科学,这种地动仪根本就不可能记录地震。
最早记录地动仪的是范晔所着的《后汉书·张衡传》。范晔是这样描述张衡地动仪的:“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乃知震之所在。”“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可惜的是,张衡地动仪仅在公元138年记录了一次陇西地震后,直接失踪了,无人知道其下落。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美、日等国地震界的权威,都在质疑中国的张衡地动仪。1972年,日本专家关野雄用精密计算方式否定了“直立杆原理”,他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地震学的专家所承认。
到了1984年,美国地震学权威专家博尔特院士毫不客气地说:“张衡地动仪模型工作原理模糊,模型简陋粗糙,机械摩擦大大降低了灵敏度,对地震的反应低于居民的敏感,其作用应予以质疑,而且利用铜丸的掉落方向来确定震中也是不确定的。”
不光外国人对张衡地动仪质疑,中国科学家们也强烈质疑。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曾说了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
再比如隋朝的赵州桥,教科书中也被说成是世界第一,后来翻阅世界历史资料才发现,这个世界第一有很多限制条件:“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也就是说在符合“单孔、坦弧、敞肩”这三个条件的石拱桥中,才是世界第一。但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古罗马时期的高架引水渠没有印象呢?
高架引水桥是罗马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创造的技术、艺术上的一件杰作。也是工程学上的一项宏伟工程。其代表作是法国境内的加尔桥引水渠,这是古罗马时期建造的最高和保护最完好的引水桥,长275米、高49米,共有3层,由52个大小不等的拱形桥孔重叠组成。
据出土文物考证,加尔桥大致建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公元40-60年(相当于我国的东汉时期),由800-1000名工人花了15年建造完成的。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震旦学者谈到古代欧洲某成就比中国早若干年之类的话,至少在印象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当然嘴再硬的东方不败,到了近代史部分,也都无可奈何了。
尽管我们非常希望东亚地区能够独立获得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并以此而影响世界。但事实上在古典时期之前,很多技术的确是在西亚地区率先获得突破的,青铜和铁器就是一例。还有战马的驯服与战车的制造,都是从西亚传入的,商朝的人在得到这两项革命性的军事技术之后,开始征服夏朝,入主中原。
关于青铜的起源,国内的“专家”更倾向于中国境内独立起源的观点。当然这类“专家”更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在中国找到相应的独立起源证据,甚至包括足球。
中国人的这种极度不自信产生于百年国耻,似乎只有从古代祖宗那里才能找回一点民族自信:“我祖先比你阔!”一个世界冠军就可以让全民沸腾。但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大家的自信心回来了,特别是08年之后,大家对于世界第一都无所谓了,因为我们的强大再也不需要这些东西来证明了。反倒是高丽人不自信了:震旦的东西都是我们家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青铜冶金术是赫梯人发明的,而冶金术也可能是古印欧人发明的,以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人类最早的冶金技术,发现于公元前3500年,高加索以北的‘黑海塔曼半岛’的古印欧人遗址中。
古赫梯人应该是属于雅利安人的一支,他们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今土耳其北部)。其实我们所说的雅利安人和匈奴人一样,是有很多的族群结合而成的,别人根本分辨不清,所以统称为雅利安人。
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生存在北高加索大草原上的古印欧人在驯服马匹和发明轮子之后,开始了向南翻越高加索山脉的艰苦征程。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并在此缔造了古印欧人的最早文明——古安纳托利亚文明。
公元前3000年的安纳托利亚的丘陵上,拥有丰富的铜矿和锡矿资源,古赫梯人很快发明了降低铜熔点的铜锡合金冶炼术——青铜术,揭开了旧大陆的青铜时代帷幕。
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洗劫巴比伦,进入阿拉伯半岛的两河流域。巴比伦第一王朝告终。赫梯人最为着名的,就是他们精良的青铜和铁质武器,还有他们无坚不摧的战车。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以后,赫梯人改进了冶铁技术,能够大量制造更为廉价而有效的武器。其他地方的人们曾经尝试浇铸铁模,但是浇铸而成的铁器太脆弱,不适合用作工具或武器。赫梯工匠们发现,如果把铁在炭质的架台上加热,再用锤子锤打成型,就可以铸造出特别坚韧的铁器。
直到前13世纪赫梯王国灭亡,铁的垄断才被打破,人类历史上的铁器时代才真正来临。与赫梯临近的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古希腊地区首先学会了冶铁,这些地区在公元前10世纪用铁已很普遍。以后,冶铁术经叙利亚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和北非,又经希腊传到东亚、东欧和西欧。
赫梯人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人民所接受。
从赫梯到印度、中国,冶铁技术向东传播的时间链是很清楚的:前10世纪伊朗开始生产铁器,前六世纪完全普及;前8世纪印度开始生产铁器,到前3世纪完全普及;前10世纪中亚开始获得铁器,到前450年,相当于今天新疆的地区完全普及;前六世纪华夏国家开始发展铁器冶炼,到前2世纪末完全普及。越向东,离赫梯越远,铁器普及时间就越晚。相信这不是个巧合。并且中国青铜时代初期的铜器,跟哈尔斯塔特铜器十分相似,证明从西向东的技术传播链,早在前两千年代初期就存在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只要北方统一了,南方基本上没有机会北伐成功,而北方统一南方的机会比较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丢掉了北方的养马场,没有战马就没有骑兵这支战略部队。二是南方没有好钢,造出来的兵器很不咋地。
对于第一点大家都能同意,东北、西北出战马,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冶铁的技术咱们不是一直领先吗?怎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咱们都被那些民族自豪感特别强的砖家忽悠了。
在明、清的小说中,有一个神器广泛地被传颂,那就是镔铁。据说,想要挑拨刘关张的关系,只需要一道加减算术题:100斤镔铁,82斤给了老二,剩下的部分老大、老三怎么分?镔铁在中国古代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奇异的花纹,珍稀的数量,一度价与玉等。镔铁频繁出现于我国对中亚的交流史中。可是到今天,镔铁的面目仍然比较模糊。我们只能从文献和考古文物交叉对比中,管窥镔铁的真容。
对镔铁最早的记载来自北魏西域传。周书、隋书、北史都有提到镔铁是波斯进口的,而且和金玉、玛瑙、琉璃、水晶同列,都是宝物。其实镔铁是一系列坩埚钢的统称。我们耳熟能详的乌兹钢和大马士革钢就是坩埚钢的一种。镔铁的记载从北魏到明代一直没断,可见镔铁在不停地输入中国,而且似乎中原文明一直没有掌握镔铁的制造工艺。
这里就得出一个结论:谁要掌握了丝绸之路,谁就能从西亚获得镔铁,从而就能锻造出优秀的兵器。
以陌刀为例,其使用的钢是以印度海得拉巴出产的镔铁(乌兹钢)为主料。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进口乌兹钢的成本中包含着万里迢迢的运送费用,用其锻造的陌刀的价值就更是千金难买。当时一把使用乌兹钢锻造的陌刀价格相当于一个中产阶级所有财产总和。在唐朝初期,很多富裕人家为了能买到一把上好的陌刀倾家荡产。唐朝为什么陌刀这么多?因为是从北魏开始,历代统治者积攒起来的,唐政府只不过是继承了这份遗产,所以说唐朝不是一夜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