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3章 构建大明命运共同体
    “问问”王岳迟疑道。



    祝雄点头,恶狠狠道:“当然要好好问问!这帮黑了心的蛆虫,良心坏了,连祖宗都不要了,居然给鞑子通风报信。他们是恨不得咱们都让鞑子杀光!”



    张经也道:“没错,老将军说得对,这一战打得这么难,也跟这些无耻之徒有关系,更何况若是不能彻查,不能将背后一人揪出,铲除干净,日后难保不会重蹈覆辙……大人,咱们能赢一次,可未必能赢每一次啊!”



    王岳颔首,对这两位的看法表示赞同,内鬼是一定要揪出来的,其实不用王岳出手,旁边的黄锦已经跃跃欲试了,小胖子憋着一肚子气,就要大显身手。



    在黄锦背后,还有朱厚熜,皇帝陛下也肯定要大杀四方,毫无疑问,这次朝堂必定血流成河,整个九边,更是会来一次彻底的清洗。



    开战之前,王岳也是万分期待,甚至想亲自出手,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杀戮,把那些败类都清洗干净……可是当王岳坐在独山堡,思前想后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朱厚照。



    或许应州大捷的时候,朱厚照和他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



    好容易打败了鞑子,斩杀无数,甚至连对方的大汗都可能受伤,丧命,携着天大的战功,皇帝陛下乐颠颠返回朝中,想要分享快乐……可结果呢



    举朝上下,不但不喜,反而一片质疑之声,说什么劳民伤财,说什么谎报战功……总而言之,将应州大捷说的一无是处。



    朱厚照不是没有举动……他把自己的老师杨廷和弄到了内阁,重新授予权柄,并且乐颠颠告诉老师,他杀了一个蒙古人。



    杨廷和立马跪下恭贺,可很快各种流言四起,把一场大捷说得一无是处。



    面对这个结果,朱厚照辍朝十日,以示抗议,但又有什么用呢



    哪怕你贵为天子,没有人帮衬,依旧寸步难行。



    诛杀刘瑾的后果是宦官集团虽然听话,但却没有了多大作为。



    武将能打,却不懂如何周旋争斗。



    至于文官,他们已经在十几年的争斗中,和皇帝彻底离心离德……朱厚照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老师杨廷和身上,结果这位老师狠狠摆了他一道。



    怎么办



    朱厚照又能怎么办



    诛杀杨廷和



    他要是这么做了,估计整个文官集团,就要背叛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个张太后……怎么说呢,这就有点像朱厚熜,他要是把王岳杀了,身边的人立刻就会离心离德,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整个文官集团又会趁机背叛……



    这么说貌似有点把王岳当成了立皇帝刘瑾,不过事实的效果,左右差不多。



    当然了,王岳不会担心朱厚熜犯糊涂……毕竟他们两个人已经绑在了一起,王岳可不是仅仅靠着皇帝的阉竖头子那么简单。



    拉拉杂杂,分析了一大堆,不是说王岳功高震主,也不是说朱厚照可怜……尽管他真的很可怜。



    现在的问题是要做什么,别以为这一次的胜利很大,功劳泼天,这都是表象,如果不能拿到话语权,不能正确阐释这一次的胜利,后面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没准就会变成第二个应州大捷,甚至更糟糕,鬼知道一旦史笔掌握在敌人手里,人家会怎么演绎……这年头屁股歪了,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人,可是不少。



    王岳思前想后,他还真的找到了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宣传!



    不惜血本,把这场战斗,传遍天下,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当做到了这一步,很多担心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当大家都知道这场胜利,还有人敢扭曲吗



    即便扭曲了,也会有人站出来,反正要比完全交给一群文人来得好。



    至于追究背后的黑手,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声势造大了,谁敢包庇谁敢袒护



    更何况王岳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把这次胜利,变成一个共同的记忆,烙印在更多百姓的心里。



    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懂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甚至说大部分的官吏,他们只有家乡认同,亲族认同,同学乡党认同……至于朝廷,随他去吧,反正只要让我继续当官,我的家里不受影响,管谁当皇帝,还不都是一样的。



    甚至换个主子,没准结果会更好呢!



    王岳不奢望能一蹴而就,毕竟宋代养士三百年,也就养出了一个文天祥,从现在开始做,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有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样的,付出代价虽然大,可若是成功了,在这个世上,估计就再也没有国家,能威胁到大明了。



    王岳反复权衡,良机难得,他决定还是向朱厚熜提出建议……他让黄锦,将自己的亲笔信,送回京城。



    自从接到了黄锦第一份急报,朱厚熜就处在亢奋之中……前面不断有好消息传来。王岳,卢镗,祝雄……三路人马出击,围猎卜赤。



    战果可想而知,



    朱厚熜甚至已经为如何赏赐有功之臣而发愁了。之前给王岳的爵位,还是有点敷衍……要不要提拔成侯爵……或者至少改成世袭罔替的,最好再给发个丹书铁券。



    还有那些有功将士,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更要大力提拔,他们不但是王岳的心腹,也是自己最忠诚的支持者。



    朱厚熜甚至盘算,弄一些士兵进宫,取代原来的锦衣卫大汉将军,皇帝陛下越想越高兴,计划越来越多。



    可就在这时候,黄锦把王岳的建议送来了。



    朱厚熜还没看完,脸就黑了。



    他真想怒吼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黄锦!他王富贵真的让朕花大力气,宣扬战果,替他擦胭脂抹粉他怎么说得出口”



    黄锦不爱听了。



    “皇爷,这次俘斩近一万五千,的的确确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如何不能宣扬啊”



    “能!当然能!”朱厚熜气道:“可这话谁都能说,就是他王富贵不能!”



    “那,那奴婢叩请陛下,昭告天下,宣扬大捷,振奋人心!”



    说着,黄锦趴在地上,撅起屁股,连连磕头。



    朱厚熜的脸一阵青,一阵红,简直想照着黄锦的屁股,狠狠来一脚!



    你这个该死的奴婢,也让王岳给俘虏了不成



    朕让你去充当朕的眼睛,不是给王岳当传声筒啊!



    “他王岳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已然是名震天下,还要朕给他宣扬,到时候人家只知他王岳,不知朕这个天子,你说,到了那时候,该怎么办”



    朱厚熜坐在了黄锦面前,低着头,笑呵呵道:“咱们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说句实话,朕没把你们看成臣子,可正因为如此,朕才不能犯糊涂,那不是害朕,而是害了你们!你懂吗”



    黄锦仰起头,眼圈泛红,很是感动。



    “皇爷,奴婢懂得,可,可富贵哥也懂啊!他说了,这一次这么大的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作为,不过是静观其变而已。真正打赢这场仗的是无数的将士。在这些将士背后,是大明的子民百姓,是陛下推行变法,在顺天清丈田亩……因为税赋平均,老百姓有了投军报国的动力,才有了今天的大捷。”



    “归根到底,这场胜利是皇爷的,是咱大明的。”黄锦鼓着腮帮,拳头攥紧,眼睛有光。哪怕身为一个普通人,提到这一次的胜利,那也是与有荣焉!



    “皇爷,历来没有千年王朝,却有千年道统,那些士人结党营私,居心叵测,他们跟皇爷闹,无非就是想争权夺利罢了!先帝正德,已经被他们弄得声名狼藉,或许……或许连命都搭进去了,富贵哥这是为了皇爷谋划啊!”



    朱厚熜悚然一惊,他傻傻看着黄锦,没想到这个奴婢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想到这里,朱厚熜猛地抓过王岳的亲笔信,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一连读了三遍,朱厚熜渐渐有了明悟,王岳的用意非但不是宣扬他的功绩,反而是淡化他,把功夫放在普通将士上,放在这三年多来,大明发生的变化上面……借助这一次的大捷,给登基以来的成果,做一个总结。



    官员每三年要有一次考评,身为天子,难道不需要吗



    正德皇兄,突然驾崩,自己从安陆进京,突然成了皇帝,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这个皇帝到底当得怎么样



    大明朝有没有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总要有个结论吧!



    朱厚熜越想,越觉得王岳的建议有道理!



    这么好的建议,明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自己一下子就想歪了……真是不应该,太不应该了!



    朱厚熜居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什么都别说了,就按照王岳的提议,把这篇文章做起来!



    朱厚熜立刻降旨,要求将独山堡大捷,昭告天下,并且各个衙门都要张贴告示,把喜讯告诉治下百姓。



    朱厚熜甚至还给地方官学下令,要求学子以这一次的大胜为题,写文章,阐发用兵之策,安定边疆之法。



    另外,就是给有功将士厚赏,亲自派遣锦衣卫,去将士的家乡,宣布功劳,给予奖赏……从上到下,全都动起来。



    朱厚熜拿出了全部的力气,他能做到的也就这么多,但是已经足够了……有天子带头,其他的力量就可以跟进了。



    王岳最大的助力,就是心学一脉。



    王艮、王畿、钱德洪等人,原本都在京城办学,他们最先得到了大胜的消息……这几个人大喜过望。



    他们的心学,跟新军其实是同出一源,都是这一次变法的硕果。



    没有均田兴学,哪来心学学堂,遍布京师



    至于新军,甚至跟阳明公的整军有关系,如今独山堡大捷,说句不见外的话,那就是自家人打了胜仗。



    岂止是好,简直好得嗷嗷叫!



    在这个时候,赋诗庆贺,填词做文章,这都是应有之意,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更多人知道。



    他们立刻前往各处,通知在京会馆,让他们出力,将消息散布出去……几个老头更是呼朋引伴,大肆宣扬。



    最为关键,还有身在家乡的阳明公,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个好消息。



    在这几年里,心学势力得到了长足进步,他们不只是局限在东南一隅,力量遍及天下。



    更有三教九流,许多势力,加入其中,归附到心学门下。



    因此心学动起来,整个大明就动起来了。



    远在浙江的阳明公,也仅仅过了六天不到的时间,就得到了独山堡的捷报!



    “哈哈哈!”阳明公放声大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他选择南下,归乡讲学,最大的担忧,就是九边,就是自己整军的成果,会不会人走茶凉,一切作废……



    现在有了这场大捷,非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王岳比他走得更远,胜利也更大,实在是太值得庆贺了。



    而在庆贺之余,阳明公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东南的读书人,讲讲九边的重要,讲讲一条长城,代表着什么……很凑巧,在京的时候,王岳就跟他聊过很多,阳明公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短暂准备之后,阳明公宽袍大袖,风度翩翩,宛如神仙中人,登坛讲学……在他的身后,挂着一张大明的地图!



    “这一次所讲,和以往不同,不是讲学问之争,而是讲我们的相同之处……我们以耕种纺织为生,几千年来,我们守着脚下的土地,辛勤耕耘,养活自己,传承家业,和我们秉持着一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向北延伸,一直延伸到长城!”



    阳明公在地图上,用力一划,“过了这一条线,北方就是逐水草而居鞑虏……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努力守住这一条线,因为一旦鞑虏突破这里,中原腹地就危在旦夕……中原不保,两淮危矣,两淮若失,江南必亡!两百多年前,蒙古铁骑渡江,南宋灭亡,我们的祖辈沦为四等贱民,史册之上,斑斑血泪,岂能忘怀”



    “我们的命运,生死福祸,都跟几千里外的这一条线,连在了一起……我们不能关上门户,过自己的小日子,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