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风起
    其实赵昊还有一样传教的大杀器王锡爵的二女儿王焘贞。



    这丫头是天生的神棍,甚至是有潜力达到释迦牟尼、默罕默德级别的那种。



    她十七岁时忽然宣称自己是遴选登仙名单的昙鸾菩萨转世,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了十几万信众,甚至把她爹、她二叔,屠隆、王世贞等一干名垂青史的江南名士,统统都收为了徒弟。



    而且除了传销无敌外,她创造的儒道释一体理论,融汇了三教之长,弥补了三教之短。王世贞在与她论道之后,佩服的五体投地,不惜以文坛盟主之尊拜在她门下,虔诚跟随她修行。



    她二十三岁白日飞升时,十万人现场观礼,不过那次发射失败了。



    后来第二次飞升,送行的信众人数竟比上次还多一倍,弄得她无奈只好假戏真做,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不见了。结果再也没法出来见人了



    不过她羽化成仙后,信徒们依然怀着极大的热情,为她著书立说,宣扬她的神迹。后来越传越邪乎,甚至把丰臣秀吉都扯了进来。说猴子是从许真君处走脱的恶蛟,变成人后入主倭国、进犯朝鲜。朝廷派个叫袁黄的去进剿,正难以抵挡之际,昙阳子从天而降救下了大军,并洞悉了猴子的身份,让袁黄放了几万只鹅到海里,诱捕了丰臣秀吉



    结果人们更坚信了她已成仙。直到明朝灭亡前,她的庙宇依然香火不断



    总之赵昊未来一定要把她收归门下的。



    但一来她现在还不是昙阳子,赵昊不方便直接收个十三岁的女徒弟。那样就是王梦祥答应,连理公司那边也不好交代啊。二来杀鸡焉用牛刀耽罗岛这个新手村,赵公子还不用出动满级号。



    谈话最后,雪浪毫不意外的要求赵公子赠诗,赵昊这次欣然答应,命寂默取来笔墨,直接在佛堂雪白的墙壁上挥毫写道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好一个灵台无计逃神矢寄意寒星荃不察”雪浪不由眼角湿润,痴痴道“赵施主果然懂小僧。”



    说着他目光坚定起来,动情的看着赵昊道“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知我爱我莫过公子,那小僧就以我血荐轩辕,来报答赵施主了”



    “没那么夸张。”赵昊忙笑道“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八月入秋,台风季节过去了。



    隆庆四年的风汛最终有惊无险,没有造成多大伤害。



    江南大地到处一片金黄,辛苦大半年的农民们,即将迎来收获季节。



    今年虽然降水超过去年,还刮了两场台风。但托海公的福,江南十府六十一个县,除了个别县发生内涝外,受灾情影响很小。



    尽管还未开镰,但今年获得多年不见的大丰收,已成定局了



    江南集团的高官也在六月份就完成轮训,顺利毕业。这会儿都回自己的公司,去试行科学管理改革了。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但仅计件工资制一项,就大大激发了工人们的劳动热情。



    赵公子则忙着四处巡视,帮各家公司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给研究中心下思路之类,没什么正事儿,却仍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忙到八月初,他才坐船匆匆赶赴金陵。



    玉峰书院有九十五名学生参加本届应天乡试,当院长的怎么能不来送考呢



    此外,还有五十二名学生参加浙江乡试;五十名参加顺天府乡试;二十二名学生参加江西乡试;十六名学生参加山东乡试,以及数名参加湖广、福建和河南乡试的弟子



    另外,王武阳、王鼎爵、于慎行等人操持的香山书院那边,虽然创办只有一年,仅有五十个学生,但取得乡试资格的竟有四十人。



    没办法,香山书院的条件太得天独厚了,三位翰林学霸兢兢业业代师授课不说。还可以拉王锡爵、申时行这些翰林院的前辈学霸来讲座。申时行等人都是当过考官的,辅导起来一针见血,当然事半功倍。



    再说毕竟只是取得乡试资格而已,过不了科考,还能录遗,还可以请父母官推荐。总之书院有的是办法,能把学生送进秋闱。



    什么,还有十个为啥没乡试资格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是举人了



    不过赵昊要求两家书院都低调行事,不然考砸了落人笑柄;考的太好又会惹人议论。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难免会给学生们平添压力。



    于是书院安排乡试的学生们分散住在各家会馆中,也没安排统一进考场。



    不过所有学生在进贡院前,都看到了他们敬爱的赵老师,站在路旁向他们微笑竖起大拇指。



    学生们登时被注入无穷的力量,满怀信心的昂首步入了龙门



    直到贡院大门缓缓关上,赵昊才对陪他同来送考的华叔阳笑道“时间真快啊,上次来这里送你们时,就像在眼前一样。”



    “是啊,三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华叔阳合上手中的高等数学,一脸由衷的享受道“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间过的就是这么快。”



    “真好。”赵昊看着醉心学术的二弟子,因为日夜研究数学,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愈发像他的后代华罗庚了。



    唉,哪还有一丢丢当初风度翩翩贵公子的样子



    不过赵公子却觉得顺眼多了。



    就在全国各省举行秋闱的同时,京师以东三百里外的喜峰口长城上,蓟镇总兵戚继光也面临一场大考。



    一场会影响到大明朝国运的大考。



    他一身威武的山文甲,背后猩红的斗篷,头戴虎头兜鍪,手按天子御赐的大宝剑立在关城上,目光炯炯的望着关前层林尽染的重重山峦。



    关城上,蓟镇总兵官戚的旗帜在西风中猎猎作响,这位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大将军不由陷入了回忆



    自隆庆元年,吴时来上疏举荐他练兵以来,戚继光北上已经整整四年了。



    第一年饱受猜忌,束手束脚什么都没干成。是隆庆二年得到张相公庇护,从已经没救了的神机营跳出来,担任练兵总理训练蓟镇的军队后,他才得以施展的。后来又因为蓟州总兵郭琥与他争权,号令无法统一,张居正又调走了郭琥。还把蓟辽总督换成了他在南方抗倭时的老上司谭纶。



    这下戚继光终于可以毫无掣肘的大展拳脚了。这三年里,他一共干了三件事。



    一是修边墙。因为蓟镇是京师的屏障,一旦被攻破蒙古骑兵便可一马平川兵临京师。所以蓟镇总兵的任务,就是保证蓟镇不被鞑子攻破。



    戚继光年轻时就在蓟镇戍边五年,深知蓟州处于平原与山地之要塞,山谷林隘,易守难攻。所以在崇山峻岭间筑起边墙,派兵驻守,便可让鞑虏不敢轻易南下。



    但蓟州一带城墙低薄,年久失修,有些险要之地仅有单墙一线;很多圮塌间断不接处,连墩台都没立起,自然也没有军队驻守。几百里的防线千疮百孔,鞑虏每次来袭,轻易就能找到漏洞,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越过边墙,深入内地。



    可修边墙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朝廷穷得叮当响,哪有钱给他造何况鞑子也很聪明,每次只在京畿劫掠,很少骚扰京城。他们也根本攻不下城高墙厚、坐拥十几万大军的北京城。



    于是朝中诸公纷纷摇头,说戚继光此举劳民伤财,反对修墙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戚继光又不是川普,不敢跟国会老爷们对着干,眼看就要没戏



    关键时刻,又是张相公站了出来。英明无比的张偶像深知设险阻、守要塞,是抵御鞑虏的善法良策。他鼎力支持戚继光的决定,并想方设法筹措了足够的资金,又下令征调民夫工匠,让戚继光的计划得以如期开工。



    戚继光感激涕零。为了报答张相公,他送去了老山参、海狗鞭等各种珍稀孝敬,同时亲率士卒加固加厚城墙,还在边墙两面设了垛口,外墙下修筑短坡,以屏障墙垣。又在要冲之地增筑重墙,还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立体防御工事空心敌台。



    完全是冷兵器的蒙古骑兵,根本无法伤害到敌台中的明军,更别说攻破敌台了。



    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边军将士自然也就不会闻警变色,敌人的骑兵还没到就跑个干净了。



    这样各台之间相互声援,联合守御,可以有力阻击来犯之敌。



    而且戚继光手下一干猛将还会带着预备队随时支援,更增加了将士们的勇气。



    敌人进攻时,守台官兵点烽火报警,登台迎战,躲在箭垛后,居高临下地投射弓箭、鸟铳、火炮、滚石等攻击敌兵。



    即使敌人从兵力薄弱处攻破边墙,敌台守军依然只需稳固防守,攻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很快就会有戚大帅的精锐骑兵前来歼敌。



    结果自边墙主体工程竣工以来,蒙古骑兵就再没突破过一次明军的防线。



    但对戚继光这样名将来说,消极防守永远不是目的,堂堂正正战而胜之才是他的追求。



    所以在稳固防守的同时,他还做了第二件事,练兵。



    s理顺了,应该好写了,明天争取多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