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6章 殿中对峙
汴京城,巍峨壮阔,雄踞于黄河南岸 可今日的汴京城却有些异于往常。 繁华和喧嚣不再,百姓们争相跑回家里,关上了门窗,生怕惹祸上身。 自辰时初刻,百官入宫参加朝会之后,原本驻扎在京郊锦衣卫大营的黑甲军老营便悄然入了城,在五城兵马司和城门各处守将的配合之下,将偌大的汴京城大街小巷悉数肃空,各处衙门之外皆有甲士围绕。 天光无日,惨淡的愁云有些压抑,空气好似都变得沉闷挤压起来,整个汴京好似都笼罩上了一层阴云。 城外,十七万黑甲铁骑乌泱泱宛若垂天之云,铺天盖地 卫允骑在马背之上,仰头看着城门之上那偌大的汴京二字,感受着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一时之间心中感慨颇多。 “侯爷城中街道皆已肃清,各处城门关隘皆已掌控” 大开的城门之中有十余骑纵马而出,奔至卫允面前,领头的将领恭敬的朗声禀报。 “好” 卫允微微颔首,目光一凛,仰首高挥。喝道“入城” 卫允身后的梁昊已然率先纵马而出,一骑当先冲在最前,十七万大军鱼贯着从位于西城的各个大门鱼贯而入 入城之后,铁骑的速度放慢了 没有过多的在街面之上逗留,而是直接奔着正中间的皇城而去。 此时不过是辰时末刻,早朝还在继续,文武百官还在太和殿上商议国事。 宫门大开,没有遇到丝毫阻拦,十七万黑甲军加上昔日卫允留在京郊的两万四千老营将士,接管了整个汴京城。 从外城到内城,包括禁军驻守的皇城。 太和殿。 一内官着急忙慌的跑入大殿之中,神色惊慌,步履急促,一边高呼不好了,脚下一个没踩稳,直接甩了个跟头,然后连滚带爬的到了殿前。 惊呼道“不好了不好了当兵的反了皇宫又被围起来了如今如今正朝着太和殿过来了” 什么又有人造反还朝着太和殿过来了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太和殿之外就响起了一阵密集而又沉重的脚步声,四周的窗户之上倒映着的人影绰绰 两队黑甲士卒鱼贯着跑入殿中,分列于大殿两旁,可却没有半点金铁交织之声传来 众人不禁心中暗道难不成禁军一个照面就都被制服了不成 殿中众臣立时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反应快,腿脚灵活的一下子就窜到了殿中的铜柱之后,用巨大的铜柱遮住了自己的身子,歪着脑袋观察着太和殿门口的情形 “来人护驾” “护驾保护太皇太后,保护官家” “快点护驾” 也有人察觉到了不对 “黑甲军” “是锦衣卫的黑甲军” “怎么会是锦衣卫的黑甲军” 站在最前列的秦相公也是面色骤变,可终究还是没有彻底失去主意,而是第一时间冲到了玉阶之下,同行的还有十余个官员,一行人在玉阶之下围成了一圈,拦在了小皇帝的面前,警惕的看着门口处。 可任凭他们喊破了喉咙,太和殿周遭的禁军甲士们却好似没有听到一样,依旧如同雕像一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纹丝不动。 “禁军何在还不赶紧过来护驾、保护提啊皇太后和官家” 却在此时,一身甲胄的卫允,左手按在腰间长刀的刀柄之上,带着一众同样黑衣黑甲的将士出现在太和殿的殿门之前。 “诸位,许久不见,诸位同僚风采依旧啊” 卫允领着众人边往里走,便笑着和殿中的众人打着招呼。 “平西候” “竟然是平西候” “难不成外边的甲士都是平西候带来的” 一时之间,殿中众臣心中闪过各异心思。 此刻,守在玉阶下的秦相公脸色却一阵青一阵红,深邃的眸子当中流转着复杂的情绪,震惊的看着披甲佩刀,带着一众将士旁若无人走入大殿之中的卫允。 “微臣参见太皇太后,参见陛下” 殿中群臣不自觉的便退到两边,卫允身前的道路豁然一空,大步走至殿前玉阶下,冲着玉阶之上的小皇帝和珠帘之后的太皇太后曹氏见礼道。 “平西候你这是做什么难道你也想学那些叛逆造反不成” 卫允道“杀人也不过是头点地而已,可尚书大人这话却是诛心之言,本侯一心为国,舍生忘死,殚精竭虑,从未说过一个不字,皱过半点眉头,尚书大人此言,请恕本侯不敢苟同” “那你这是什么意思带兵入宫持刀入殿这可都是重罪” 面对着这些大臣们的质问,卫允却没有回答,只一脸轻松的望着小皇帝龙椅后边的珠帘后那个有些朦胧的身影。 “卫子期” 神色复杂的秦师伯突然开口,一开口便如雷霆现世,周遭群臣的喝问戛然而止。 卫允是秦家的门生,是秦师伯的师侄,而且秦师伯现在添为大周右相,此时此刻,两位大相公和殿上的太皇太后便是众人的主心骨 “你是要举兵造反吗” 面对自家师伯的质问,卫允目光坦荡,朗声回道“弟子绝无此意,请师伯明鉴” 秦相公脸色阴沉,质问道“既然没有造反之意,那还不速速退去,太和殿是何等神圣庄严之地,岂能容你放肆” 越说秦相公的语气便越严厉,虽是文臣,可一身虎威却丝毫不弱于征战沙场的猛将骁勇,纵使是在大军之前,也丝毫不见惬意。 卫允道“请师伯明鉴,请诸位大人明鉴,本侯此番入京绝无他意,只为讨一个说法,寻一个公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此时此刻,偌大的太和殿只剩下这一对师伯和师侄的对话 卫允道“弟子什么意思,师伯不妨问一问咱们这位太皇太后” 卫允抬眼望着帘子后边看不清面容的曹氏,高声喝道“太皇太后,事已至此,您老人家就没有什么话想对臣下说吗” 卫允的话,也将殿中所有人的目光悉数都汇聚到了玉阶之上,珠帘之后。 空旷的大殿之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半晌之后,珠帘被掀开,曹氏在朱内官的搀扶之下,走至玉阶前方,俯视着阶下的卫允。 “乱臣贼子,兴兵犯上,搅乱宫廷,哀家竟不知平西候的臣子原来是这般做的” 曹太后面色虽有些许不愉,可仍旧不见慌乱反而是带着嘲讽的语气质问起了卫允。 卫允却道“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朝廷乃是天下人之朝廷,也不是你太皇太后一人的朝廷” “放肆” “大胆” “嗖嗖” “噗嗤” 两个仗义直言的大臣刚要站出来斥责卫允,却听得呼啸声骤然响起,两只弩箭已然插在了那两个出言的大臣咽喉之上,将他们还没说出口的话都给塞了回去。 面对生死,人们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选择 曹氏瞳孔皱缩,看着那两个中箭倒在血泊之中的大臣,脸色终于有了些变化,身子甚至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幸而身侧的朱内官第一时间扶住了她。 曹氏咬牙切齿的看着卫允“平西候,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当着哀家的面射杀朝廷官员” 卫允眨了眨眼,一脸无辜的道“虽然您贵为太皇太后,可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信口就污蔑微臣吧这儿这么多双眼睛可都看着呢我可一直站在这儿啥都没做,哦您老人家红口白牙,血口翻张就说微臣射杀了朝廷官员” “你” 曹氏抬手指着卫允,面色涨的一阵红一阵白,胸膛不断起伏,咬着牙,又气又恼。 随即一甩衣袖“强词夺理也掩盖不了你叛逆犯上的事实” 卫允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东扯西扯,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究竟为什么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等曹氏说话,卫允冲身后招了招手,同样一身甲胄的小白杨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卷轴递给卫允。 卫允高举着明黄色的卷轴,高声说道“此乃昔日本侯赴任陕西布政使之前先帝所赐之圣旨乃是由翰林院起草,先帝亲自用印,命本侯于陕西试行新政,而后推行至大周全境” 秦相公推开众人,亲自走至卫允面前接过圣旨,打开细看之后,当着众人的面高声念了起来。 “翰林院学士何在” “下官在”翰林院学士楞了一下,随即便站了出来 “平西候所言可否属实” 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忘记“属实,此圣旨乃是先帝亲口所述,下官执笔所书” 末了似觉得有些不妥,又添了一句“方才秦相所念与下官昔日所书一字不差” 卫允又道“三年前,太皇太后便下了密旨让卫某终止新政,本侯心中疑惑,此新政乃是仁宗皇帝遗命,是英宗皇帝亲下的圣旨,太皇太后如今虽代掌朝政和玉玺,可新政乃是先帝钦定之方略,纵使是朝廷想要停止,也得经由朝议,而后再由翰林院拟旨,两位大相公确认,太后加印之后方能停止” “于是乎本侯心中便生了疑虑先帝刚去,战事刚定,太皇太后就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停止先帝之新政,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