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0章 权谋
    写完了死谏的绝笔,签封之后,将亲信家臣都叫到了身前。



    将残余的武士交给了他们,井伊家没有绝后,他还有叔叔留下的孩子可以接任。



    残余的武士退回彦根城,或是驻守在小滨的敦贺町等地。如果大顺攻打彦根城,直接放弃彦根城即可。



    反正守不住,大顺也不可能在这里长久逗留,不要做无谓的伤亡。



    安排好了彦根藩的一切,他带着这封绝笔,带着两名亲信家臣,星夜疾驰,往向江户。



    江户城中,肉眼可见的恐慌和混乱,一种说不出的萧条,连平日里最红火的皮肉生意,都停顿了。



    虽然幕府试图封锁一些不好的消息,但一些消息还是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了外面。



    大顺军攻入京都的消息,怎么也瞒不住。



    百姓恐慌,江户城本丸之内,也弥漫着一种失败的情绪。



    前几日荷兰商馆馆长来到了江户,转达了荷兰对这件事态度荷兰国将在这场标准的东方式的、因为朝贡国归属而引发的冲突中,保持绝对的中立。



    德川吉宗这一次给足了荷兰馆长面子,再度掀开了遮挡他在面前的竹帘,和荷兰馆长面对面对交谈,甚至提出了要断绝贸易作为要挟。



    上一次掀开竹帘,还是他当个将军之后,第一次对兰学产生了兴趣的时候,之后便又恢复了之前隔门帘的制度。



    但荷兰馆长的态度也很强硬,认为这件事与贸易无关,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出兵,并且再三重申中立。



    断绝贸易的要挟不成,德川吉宗又按照大冈忠相提出的利诱之法,提出若是荷兰出兵支持,将扩大荷兰的贸易额度,取缔中国的贸易信牌,增发一倍交给荷兰。



    荷兰人仍旧还是拒绝。



    正如刘钰当初和大冈忠相说的那样,荷兰人知道只靠自己手里的货物,是没有办法在日本打开销路的。



    英法瑞葡丹西等国,都在广东福建松江虎视眈眈,都在盼着分掉荷兰人对华贸易的份额。



    荷兰自己能在日本售卖的,除了蔗糖就是香料,而这些东西的销量,并不足以弥补转卖中国生丝的利润。就像朝鲜的釜山贸易,朝鲜人以为自己在卖人参,实际上在卖中国的生丝。



    能否在海上击溃大顺的舰队,并不是荷兰考虑的原因。击溃了舰队,又能如何欧洲多少家东印度公司,在大顺海关口岸盯着荷兰



    英国这个可疑的盟友,也一定会报前明天启三年被彻底逐出东南亚之仇。



    大顺也不可能放任荷兰独占日本的贸易,这一点荷兰心知肚明,在巴达维亚自顾不暇的时候,还插一脚东亚的纷争,是不明智的。



    不过,荷兰人也没有把事做绝,而是暗戳戳地示意如果中日战争结束,荷兰愿意为日本一定的帮助,比如教官、造舰工程师等,并且乐于帮助日本打造一支舰队。



    荷兰人终究当过百余年的世界老大,靠自己全灭过英法联合舰队、烧过伦敦港口、爆锤过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这点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他担心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受损,所以希望扶持一个对抗大顺的力量,但绝不会自己下场。



    德川吉宗要挟不成、利诱无效,早在意料之中,考虑到将来卧薪尝胆之事,也没有对荷兰人大发雷霆,仍旧允许荷兰人继续在长崎商馆里居住。



    与其说是意料之中,不如说是当日大冈忠相去见刘钰之后,面对借兵荷兰这件事,刘钰给出的不屑。



    这让德川吉宗更加担忧,大顺这边似乎把一切都算到了,连荷兰人这个可能的意外也考虑进去了,可以说已经是千百之虑,万无一失。



    一方是从十年前就开始算计、布局;一方是开战的时候,尚不知大顺的军备到底如何。



    可怕的是十年前开始布局的那一方,人口十倍、财富百倍。



    荷兰人的反应,和当初刘钰告诫大冈忠相不要妄想时估计的反应完全一致。由是幕府内部知道当初江户谈判一事的重臣们,都被一种浓浓的失败情绪笼罩。



    荷兰人刚走,京都那边就传来消息。



    大顺军突袭了京都、攻入了御所。四千余大顺军在小滨登陆,调动了大坂城代手里的那支野战部队,京都周边,已无任何一支可以抵抗的力量了。



    昭仁天皇给德川吉宗的信,也被土岐赖稔派人星夜送来。



    如此重磅的消息在江户城炸开,重臣们惶惶,德川吉宗却暗自松了口气。



    大顺军攻下了京都,在他看来,是件好事。



    亦算是丧事喜办,德川吉宗终于确信,大顺想要的可能真的就如刘钰信上所说的那些东西贸易、朝贡、开国、赔款。



    否则,攻下京都,抓住天皇,毫无意义。



    德川吉宗确信,刘钰不可能不知道天皇就是个傀儡。甚至连傀儡都不如,傀儡还需要人在背后操控自己做出动作,天皇充其量也就是个不会动的神龛。



    昭仁给他的信,让德川吉宗确信,幕府在这场对外战争的一败涂地;但对内的统治还可以继续维系,甚至有了转机。



    大顺军攻入京都,最慌的不该是他德川吉宗,而是九州岛上的西南诸藩。



    如果大顺要割地,不会舍近求远,跑到江户附近的德川直辖领来割地,肯定会割就近的九州岛诸藩的。



    大顺军攻入京都,如入无人之境,这会让九州岛诸藩明白,他们那点兵根本打不过。



    不谈野战,只谈后勤和渡海运输能力,九州岛诸藩只要还有脑子,就该明白没戏。



    现在这种情况,对西军余孽九州岛诸藩、对幕府,可谓是一场双赢。



    此时九州岛诸藩的兵力,还未损失,这时候和谈,对九州岛诸藩保存实力最为有利。



    所以,得到大顺军攻入京都、长途奔袭的消息后,九州岛诸藩一定会主动要求和谈。



    否则,真要继续打下去,大顺军真的登陆九州岛,把西南诸藩的兵力都扫一遍怎么办



    而且他们现在主动要求求和,就会迫使幕府不能割九州岛的地和谈可以,大义还在幕府那,大家都支持和谈;割地不行,割地那就是幕府卖国,权威尽失。



    这就等于把幕府架在火上烤。



    大顺如果要割地,当然会割九州岛的地;诸藩主动支持和谈,可不是为了幕府割他们西南诸藩的肉的。



    这相当于他们认可幕府的权威、保障幕府的威严不失,诸藩为和谈背锅,不会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再去用大义,来削弱幕府的权威;幕府用不割九州岛的地,作为回报。



    而这,就需要德川吉宗在此乱局中,抓住机会,掌握主动。



    办法也很简单号称要死战不退、号称要再立新天皇、号称要决战至最后一人。



    口号喊得越响,停战的阻碍也就越小,幕府的权威保留的也就越多。



    现在这种局面,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的日本,有影响力的,实际上有三支力量。



    公家,也就是天皇、公卿等辈,虽然就是个神龛,但影响力还是有的,而且很容易被人把这神龛抢走。



    幕府。



    以及,外样大名、实封大藩。



    大顺可能想要的三样东西,也和这三支势力对应。



    朝贡。



    贸易。



    割地。



    现在,德川吉宗认为,自己只要喊出坚持抗战到底、坚持打到最后一人的口号,就可以把损失缩减到最小。



    昭仁被炸,还有其余皇族,怎么都能找出来一个有血统的。



    德川吉宗只要询问诸大名,提出要效明之土木堡,立新君,继续作战。



    态度做足。



    先慌的,就是九州诸藩大名,以及陆奥的伊达氏等实力强悍的大名。



    再打下去,幕府固然完蛋,但先遭殃的也必然是九州岛和陆奥国。



    反正大顺最多也就只能一次性登陆四五千人,想要直接登陆打到江户是不现实的。



    那就要先拿下九州岛、四国岛、或者从虾夷往南先把伊达氏的仙台拿下。步步推进。



    到时候,看谁先受不了。反正不会是缩在江户的德川幕府。



    只要口号喊出,告知天下,幕府就会赢得那些主战派的支持,认为幕府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非战之罪”。



    而口号只要喊出,九州岛诸藩、伊达氏等,就要蹦着高来江户,请求幕府和谈不要另立新君、不要再打下去了。



    当然,到时候肯定不会说是怕自己的实力受到打击,而是会扯出许多大义凛然的理由。



    比如天皇是主动去和谈的,不是投降,不能因此废立。



    而且以臣立君,不是不可。



    然,太甲晦暗不明,故而伊尹逐之于桐宫;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故而霍光废其帝位。



    昭仁并无大错,亦没有违背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废立也要遵守基本的法,不可废而立新。



    又比如,扯出当年项羽若过江东,未必不能再起;勾践大败,尝粪而求复仇;汉高亦有白登之辱、唐宗也有渭水之盟。



    当应停战,卧薪尝胆。



    到时候,内心最想和谈的幕府,反而成为了主战派的标杆。



    不是幕府要丧权辱国,实在是公家主动要谈、诸藩一定要和谈,幕府将军无可奈何接受了和谈和种种屈辱,实如尝粪之勾践、食子肉羹之文王。



    朝贡一事,自不必提,这定然是大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到时候,德川吉宗就可以假装用割地来换取不做朝贡国的地位九州岛诸藩一定会举出古时故事,不求虚名,用朝贡换取不割地。



    至于贸易和赔钱,那也不用考虑了。



    钱肯定是要赔的,大不了日后取消参觐交代,将参觐交代的花费,折算成赔款。



    这样一举两得,既赔了大顺钱,又可以继续削弱外样大名的实力。



    甚至,可以把各藩参觐交代的钱折算之后,抵押给大顺。



    只要各藩不给钱,大顺就去武装讨债,幕府绝对支持。



    贸易的话,九州岛有长崎,足够了。大顺想要九州岛之外的口岸,那也尽量争取到自己的直辖地内,亦或是将来转封,保证贸易在自己的控制下。



    如此一来,那些脑子不太灵光的、狂热的、七生报国的“傻子”,会认为幕府才是主战派的,是诸藩误国。



    而这些脑子不太灵光的、七生报国的“傻子”,是容易搞出大事的,到时候就不是要求倒幕,而是要求削藩、公武合体了。



    那些“傻子”之外的人,都会追求切身利益,自然明白什么时候该进退。



    缺乏理想主义的圣徒参与,以力假仁,比谁的拳头大,幕府还是占优势的,也不会动摇幕府的统治根基。



    借势,兴削藩之义;以削藩之群情倒逼,反让诸藩依靠幕府,忠贞不二。



    只要操作得当,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也可能被吹成出师表里的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