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八四章 工业革命(一)
    城市和人有时候是相似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并不会引发多少关注;而明人的悲欢离合,总会引发许多人的在意。



    扬州、淮安,就是一直以来的明星城市。



    这样明星城市的衰落,给文人群体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隋唐时候繁华、两宋时候繁华,甚至蒙元时候也不差,到大明依旧很好。但却在大顺的手里毁了。



    一千年的文华,毁于一旦。



    一千年的风物,化为丘墟。



    原本的历史上,郁达夫曾经怀揣着一千五百年来的诗人赞歌和历史梦幻,去往扬州,寻找他梦中的江南。



    但到了之后,却给林语堂写信我劝你不必游扬州,还是在上海梦里,想象欧阳公的平山堂;王士祯的红桥;桃花扇里的史阁部;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以及盐商的别墅、乡宦的妖姬不必游,在梦里,倒来的好些。



    如今于大顺,更是如此。



    如今不只是一两座城市的兴衰,更仿佛是一种象征。



    一种千年文脉、一种千年传承的转型与阵痛,以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苦难。



    还有,就是文人的梦碎。



    资本南渡之后繁华起来的松江府,不是扬州的味道,而是一种新时代的充满铜臭的味道。



    缺了扬州的歌姬、缺了小秦淮河的风雅、也缺了盐商的奢靡精致。



    从数据上看,效果其实很好。



    大量的资本南逃过江,资本聚集之下的效应开始体现,更多的轻工业发展起来,哪怕是朝廷的赋税、刘钰的依托资本和田产收税的改革,数据都是非常向好的。



    甚至可以说,江南地区,迎来了对外贸易和资本活跃的黄金时代。



    但味儿不再是文人心中的江南味道。



    雪片般的讽刺、弹劾、控诉,都没有对刘钰造成太多的影响。



    因为皇权不在乎扬州的衰败,只在乎中央的财政收入是否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漕米不走运河之后,连漕米稳定的担忧都不存在了,扬州已经成为了皇权心中的可抛弃的代价。



    所以在惟新元年改革的时候,皇帝就给刘钰拨派了军队,为的就是将来的镇压。



    从大顺废运河漕米开始,到惟新五年江苏的改革结束,以漕工、小商人、纤夫、力工、盐工为主体的起义,大大小小爆发了四十余次。



    加在一起,大约三万多人被屠杀。



    不下二十万人,被陆陆续续迁徙到东北、南洋等地,这还不包括在江苏省内迁徙的人数。



    这场涉及到盐政、棉种改良、工商业发展、银本位纸币、棉纺织业、资本富集、人口迁徙的改革,改变的不只是一个江苏,而是整体上改变了大顺的经济格局。



    一场改革影响范围如此之大,可谓是前所未有。



    惟新五年,腊月。



    东北,关外,黄龙府。



    后世这里叫长春、公主岭。



    如今大顺在这边设府,沿用了黄龙府之名,自是为了彰显自己直捣黄龙的武功。



    凛冽的寒风自西北吹来,卷起千堆雪。



    早已经结冰的东辽河上,蒸腾起一片氤氲。



    那是人的哈气、马的汗,扑在了寒风中凝聚出的雾。



    百十辆爬犁,借着光滑而平整的冰面,向前滑行。



    打了钉掌的马,踩在坚硬的东辽河河面上,发出嘎达嘎达的响声。赶车的车夫蜷缩在爬犁上,头顶上带着的皮帽子已经结满了白霜。



    手拢在袖子里,身上的棉袄保存着一点点热气,鞭子夹在咯吱窝下,马儿听话得很,并不需要鞭子抽打。



    冰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马蹄刺掌留下的痕迹,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辆爬犁从冰面上经过。



    傍晚时候,商队抵达了辽源州,三江口。



    这里,已经接近东西辽河的交汇地。站在东辽河放个二踢脚,西辽河上也听的真真切切。



    西辽河上游赤峰、通辽的羊毛;东辽河上游的黄豆三件套、高粱两件套,在这里交汇。



    凭借着辽河的水运优势,以及冬季结冰后的免费高速公路优势,辽河流域,早早被拉入了改革后的江苏省的初级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或者说,资本,正在按照自己的需求,改变了山海关以外的广阔地区。因为那里是相对来说小农经济最脆弱的地方之一,不是当地百姓不想搞男耕女织,实在是条件不允许。



    整个松辽分水岭以南的大部分沿河的交通发达地区,在这些年里,已经彻底沦为了江苏资本的经济附庸。



    苏南的资本,想要吃饱。



    苏中加苏北,远远不够满足苏南资本的胃口。



    最显著的一件事。



    松江府银行的纸币,在辽河流域,成为了法定货币,彻底取代了白银和铜钱。



    实际上大量超发的、没有足够白银黄金兑换的纸币,沿着辽河运输线,用纸币将松辽分水岭以南的柞蚕丝、黄豆、豆饼、豆油、高粱、高粱酒、木焦油等,运到了苏南。



    这么说吧。



    在大顺大部分地方农民普遍贫穷,很多底层百姓还吃不饱、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这个时代。



    松辽分水岭向南贸易的最大宗物资,是香喷喷的榨油之后富含蛋白质的豆饼。



    而这些豆饼中的一大半作为肥料,用在苏北圈地种棉的棉田中。



    正如今年,也就是惟新五年秋天,刘钰在苏南与大量资本家的谈话中指出的那样



    “东北地区的百姓,不是不想男耕女织,但是条件不允许。棉花种植是不可能的幻想。”



    “资本在东北地区的任务,不是瓦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



    “而是应该迅速将松辽分水岭以南,拉入到资本的经济体系之中。使得粮食、农产品,全部商品化,作为江苏资本的附庸。”



    “要用苏北的棉花、南通的棉布、江浙的小商品、松江府的纸币,沿着辽河,利用海运,迅速且暴烈地将松辽分水岭拉入到这个资本的经济体系之中。”



    “最简单的一个循环,就是用东北的豆饼肥田,种出更多的棉花,然后感谢东北寒冷的冬天所造成的对棉花的大量需求,再换更多的豆饼。”



    “纸币,只需要保证能够买到苏南的棉花、棉布、小商品、丝绸、南洋的蔗糖香料、江西的瓷器,那么,就等于纸币能够买到辽河流域区5000万亩土地的大豆高粱。”



    “而5000万亩土地的大豆高粱,又加强了纸币的坚挺,这是江苏实行全面纸币改革的重要助力。科学院,绝对不允许在沈阳地区尝试概念棉种、推广棉花种植。”



    这番话,已经很赤裸了。



    既是对过去这些年改革将一些地区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体系的总结。



    也是在他即将离开江苏之前,对资本的一次重要提醒。



    实际上,现实也正是这样发展的。



    正如刘钰之前说过的,江苏一省支持不了一个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苏南,如果不想毁灭小农经济造成全面的崩溃和李自成加洪秀全的组合,那么就必须放弃运河经济带,利用海运优势,将日本、朝鲜、东北、南洋、欧洲、非洲、南美,拉入到体系之中。



    东北地区很不稳固的、脆弱的、甚至还没有成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使得东北地区在二十年内,彻底被拉入了这个体系之内。



    寒冷与棉花,是一种奇妙且神奇的关系。



    寒冷地区无法种棉花。



    但寒冷地区对棉花的人均需求量,又是温暖地区的几倍。



    松辽分水岭的同纬度地区在欧洲,是被北大西洋暖流所庇护的法国波尔多;刘钰当年和罗刹人打仗的地方,冬天最冷接近零下五十度的地方,其同纬度地区在欧洲,是根本不可能需要六斤棉棉裤的阿姆斯特丹;寒冷的长津湖,同纬度的是温暖的里斯本和巴塞罗那,那里的人或许对雪这个鬼东西还会充满诗人的赞誉。



    而这些最需要棉花的地方,又是绝对不可能种出来棉花的。向南一些的地方,如沈阳周边,当地地方官尝试着种植棉花,但仅仅一年,就被刘钰指挥的苏南资本和大量的棉花廉价攻击,使得当地富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至少三十年内不敢种植棉花了。



    正如此时的黄龙府辽源州三江口县,正在歇脚打尖的这些人身上的棉裤,里面的苏北改良的墨西哥长绒棉,一条棉裤就有四斤棉花。



    也正如这里的俗语讲的那样,松江府的期货交易所的一场波动,从吉林船厂到营口,都要抖三抖。



    旧时代与新时代交汇之际的魔幻,已经上演。



    鄂川交界的山区百姓,尚且在为饿不死而起义的时候;每年大约400万石的豆饼,被埋进了苏北的棉田、苏南的菜田中,和猪粪牛粪堆在一起沤成肥料。



    这种宏观视角下的魔幻,在被影响的数百万人中,并没有感觉到。



    如同鱼生活在水中,便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又如同人生活在空气中,只有空气被抽走之后才会感觉到空气的重要。



    二十年间的新东西,已经被这里的人视作了理所当然的自古以来。



    如同此时此时黄龙府三江口县城。



    辽河流域的城市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县城当街一个县衙门,但衙门的对面却不是儒庙或者先贤祠堂,而是苏南纸币票号兑换所。



    做生意的人,赶到这里,每每花一些手续费,存取一些现金这是二十多年前还没有的事,现在却已经不可或缺以前朝廷的通宝,也可以在这里换成纸币;倘若是那些发了大财而又居然没被伙伴杀死的淘金客,也要在这里把手里的金子,按照苏南几个月前的汇价,换成银纸票。



    街面上林立的商铺,不管是收粮食的粮栈、还是卖杂货棉布棉花的商号,交易也都用纸币。甚至县衙的人收税,也是如此。



    虽然理论上,一张一厘银的小票,可以换一个铜子儿或者一厘银,但实际上却没人去换。



    如果纸币能买白布黑布蓝布红头绳、锡纸烧纸拨浪鼓、烟叶烧酒牛羊肉、丝绸白糖红糖水、茶叶香料铁犁铧,那么干嘛要换成铜子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