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9)你好家明16
    你好家明!



    昨天来到喀什在老城速8酒店办理入住后。我们稍微休整了一下就出门了。因为外面这个充满异国风情的世界诱惑实在太大。



    一路上我们买了水,西瓜,还想买新鲜的无花果。卖无花果的男人不会说汉语。他的五花果铺在地上的叶子上,一圈一圈地从大到小。周围卖西瓜的人看我要买,热心地告诉我说是10块钱五个。我买了10块钱的,看着他小心地拿下五个,放在一片大大的叶子上,包好。然后腼腆地笑着递给我。就这么小小金额的生意,只因为卖无花果的这个人的笑容,和这用绿色叶子的包装,硬是生出了一种久违的仪式感。



    我们去买了个小花帽。翻过帽子,细细密密的针脚,卖帽子的老大爷戴着白色的帽子,用他有限的汉语告诉我,你戴着好看,就这个价格给我了。这个价格远比我们在吐鲁番问到的价格公道。



    我们还去了乐器铺。罗薇看上了一个热瓦普。我们很客气地问守店的小男孩这个可以试一下么?他爽快地拿下来,看我们试了一下又报了个价格。因为担心还要安检坐飞机去乌鲁木齐,我们当时没有买。这个孩子接过乐器,还是报以我们灿烂的笑容。



    这里是南疆。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强买强卖。起码,这阳光下的集市,还是那么的喧嚣热闹。



    回到酒店,我们上网在游记中找到了接下来两天的司机老李。老李接到我们的电话后立刻过来酒店接我们去办理去中巴边境红其拉甫的边防证。办完边防证又注意到我们还没吃饭,特意带我们去维族风情的店里吃拌面烤串酸奶。经过仔细考虑,我们决定还是用老李的越野车。轿车虽然费用会低点,但是这一路的山路,一天七八个小时在路上,还是越野车放心一点。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真是太英明了。



    搞定了接下来两天的行程,大家都轻松起来了。和老李告别后,我们跑去大巴扎买了点明天路上的食物。这里据说是中亚最大的大巴扎。果然规模特别大。而且分类特别齐全。唯一麻烦就是这里面没碰到汉族人。我们四个人一进去大家就都盯着我们看。逛了一会儿我们就去看高台民居。就在我们从大巴扎回老城的路上。



    路上,我问了位在路边等候的美国老太太怎么进去高台民居。她告诉我了然后说如果我在里面看到她丈夫就告诉她她在这里等她。我们谢过了老奶奶然后按她的指点进入民居。所谓高台民居,其实就是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我们沿着黄土路往里走,间或碰到红红的花从关着的门里伸出来。问一群孩子路,他们笑着对我们说听不懂又跑远,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



    我们终于找到游记上介绍的一户做陶的人家。就那么弯腰走进他们的作坊。等到抬头适应了里面的光线,我们看到做陶器的人赤膊光足坐在泥地上,地上满是陶器的土坯,他的手里还在不停地做着。看到有生人进来,他抬头向我们微笑,火红的炉火映着他黑黑的分不清年龄的脸,头发胡子簇拥着就简直是个活动的泥人。



    一时间我们都被眼前一幕惊呆了,说不出什么感觉。突然觉得自己的到访打断了人家的劳作显得是那么的突兀而且没有礼貌,虽然到陶作坊参观也是这里面的一个参观项目而且外面有成品给大家挑选购买,但是我们还是选择深深地鞠躬退了出来。虽然知道此去还有千山万水才能到家,我们还是默契地在他们家没有还价就选了一个陶土盘,用了衣服包着,打算给李飞扬背回来因为他行李最少。



    就这样无言地往旅店走。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位老外,很像头先那位老奶奶说的她丈夫。于是我一声大喊结果把人吓了一跳。等我们过去后我马上告诉他你妻子在那里等你。结果人家纳闷地说:“我没有妻子。”这个笑话又变成了我们这一路的经典笑话之一。



    你真应该和我们一起来。这里深深地诱惑着我。我实在觉得花时间给你写信不如去外面的街道上闲逛。不要伤心,这可是我的心里话。



    再见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