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距离过常的原因,导致了清雅和谭志并没有接收到安仁和刘凯的信息,同样的周礼也是。两人正往回走的时候,水晶面正要闪瞎这两人的眼睛,不知不觉中,本是可以一百多步走完的地方愣是在走出三百多部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的情况出现——就是在绕了一个大的圈子。
圈子上更多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结晶,仔细看来这种结晶是一模一样的,两人看到此处便绝对情况不对,便做出了准备作战的心态。
但是没有任何的东西出现,或者说,这变成了一种暴风雨中的平静,两人的肩膀对着肩膀靠着,自然而然背后贴着背后,双方各自负责观察他那一边的一百八十度的视角,横着继续走下去。
一圈接着一圈,他们依旧没有走出去,而两人将方块放到眼睛之前,他们将方块拿起来,他们估摸着,是方块在搞鬼。唯一的两人触碰到的只有这个方块,还有里面的圆球。将合上,打开,合上,打开,尝试着,却始终出不去,若是问题不是出在了方块身上,那么,谭志切了一声。
匕首悬浮在空中出动了,对于这一面面的钻石就好似在切瓜一般简单,一块接着一块钻石不规则的被挖开,按照谭志的记忆,即便这些路程的曲折都再高,它也能够将其寻找到一个正确的离开的方向。
是一个很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是无奈之举,清雅倒是正在尝试用龙息去解决问题,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部都被钻石给挡住了,并没有一点通往外面的缝隙。
“我们在这里绕着圈子,那么至少这里是一个环状吧,为什么,这里就是只有一个出口?”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是不是那个永远也装不满水的瓶子?”清雅灵光一闪说道,并抚摸着这个水晶的墙壁。
“你是说克莱因瓶?”谭志思索了一下,明白了她所说的那是怎么样的一个瓶子。
“克莱因瓶,在数学领域中是指一种无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维平面,就没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克莱因瓶在拓扑学中是一个不可定向的拓扑空间。克莱因瓶最初由德国的科学家菲立克斯·克莱因提出。
着名数学家菲立克斯·克莱因在1882年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着名“瓶子”。
克莱因瓶的结构可表述为:一个瓶子底部有一个洞,现在延长瓶子的颈部,并且扭曲地进入瓶子内部,然后和底部的洞相连接。和我们平时用来喝水的杯子不一样,这个物体没有“边”,它的表面不会终结。它和球面不同,一只苍蝇可以从瓶子的内部直接飞到外部而不用穿过表面,即它没有内外之分。“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瓶口,只要我们往瓶口上走去,出口必然就是入口。”清雅说道,很严肃的看着谭志一动不动。
“你怎么了?”清雅感觉到谭志此刻有些不对劲,便往钱走去,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五把匕首正在不停的挖掘着钻石,但是在一个面上,匕首忽然止步不前了;不是,仔细看来,这不是谭志所控制的,而是它,匕首根本就无法刺破这个表面——光滑的表面。
“为什么,是光滑的?”谭志问道,语气十分的严重,他知道,若是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克莱因瓶他们还有破坏瓶身这一个方式逃脱,但是若是这是一个被施加了——比世界上任何的物品都坚硬的定义之后,他们便再也无法出去;永生永世困死在这里!“
……
“喂喂喂,听到请回答。“谭志已经对着这个对讲机说了三百六十五遍了,可是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或者说,唯一的反应就是沙沙沙的无法接收到信号的标志。
“我要继续走一走,总有我们发现不了的亮点,你可以休息一下,然后研究一下,这个圆球和这个方块,我将它们嵌合在一起了。“清雅将必要的装备给装配上,然后对着谭志说完就离开了,她走入之后回来时间总共有十五分钟,谭志只是看着,倒是清雅有一些不认命的希望和骄傲。
匕首无法突破瓶子本身。光是这一个便会让谭志认为自己大概率死在这里,或者说,极高极高的概率自己会死在这里。他不想要说那个绝对的词,太过于冷血了。
似乎是休息够了,谈职业站起身来,对着刚刚又回来的清雅说道:“有什么发现吗?“
“没有任何的发现。“清雅的语气中听不出来任何的垂头丧气,咋谭志面前一副精神飒爽的样子。谭志知道,这是想要感染他,他也不再矫情,认真的说道:”我刚才思考了一下。“
“哦,你找到破局的方式了?“清雅的眼睛正在冒光。
“不,并没有,我只是想到了,在墙壁上的那些一模一样的钻石,即便它们和这些墙壁给粘在了一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一个,至少,这个可以有几率可以寻找到某种踪迹。“
“这样漆黑的环境之下,一点哪怕是幽蓝色的灯光都没有。怎么样才能够将全貌给记下来?“清雅感叹了一下这个工程量的大,但是没有了其余更好的方式之前,这个算是它们能够定下的最好的方法了。
“将头戴好,我带了一些救援用的荧光涂料,可以在无光的环境下吸收热量发光,持续时间大概是八个小时,六个小时左右,好了,行动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是这个空间还和气泡一样讲究空气的话。“谭志的担心并无道理,两人打起精神来,从洞口上走出去,并在两侧用能够闪瞎眼的照射钻石来找到那些一模一样的钻石出来。。
这样的方式对于眼睛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但是这是一个却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用萤光棒涂料果然在涂出一些颜色的时候会进行一个十分亮眼的光亮,而后就会慢慢的变成稳定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