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先不管她了。”
不想再继续这样沉重的话题,小孟笑道“对了,你还记得余寒镜吗”
张志皱眉“余寒镜谁”
就知道你会忘记。
小孟心中叹了口气,不过也能理解。
虽说余寒镜目前是公司最当红的艺人,但是张志跟她见面打招呼的次数真不多。
再加上一百多年的秘境修炼,忘记了对方也是理所当然。
“她是我们公司旗下的当红艺人,目前在娱乐圈已经属于超一线级的大明星了。”
“光是上半年她给我们带来的利润,就有6000万了。”
“要知道,我们从签约合同包装她到现在,也不过才七个月不到的时间。”
“毫不夸张的说,她已经创下了娱乐圈有史以来的记录了。”
“以后,也许有人能够到她这样的地位,但绝对达不到她这样的速度。”
“我从没见过一个人,会跳舞,会唱歌,精通所有乐器,还会武术”
“上个星期,她还跟我说,她想当演员。”
“有意思,你是怎么说的”
张志来了兴趣。
“我让她来即兴一段表演,通过了就答应她。”
“什么表演”
“我是这样说的。”
小孟“你现在正在医院等老婆生孩子。”
张志“哦。”
小孟“儿子出世了。”
张志“然后呢。”
小孟“老婆死了。”
张志“嗯,嗯”
小孟“儿子懂得叫爸爸,天才啊”
张志“什么”
小孟“他的弟弟长在头上,歪的。”
张志“我淦”
小孟“中彩。”
张志“怎么又扯上彩了”
小孟“头奖然后儿子死了。”
张志“我”
后面的话,张志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小孟“老婆又活过来了。”
小孟“老婆又死了。”
小孟“爸爸也死了。”
小孟“妈妈也死了。”
小孟“孩子又活过来了。”
小孟“检查结果出来了,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停”
张志终于受不了了,连忙举手暂停,打断了小孟的话。
随后张志不可置信地看着小孟。
“没想到啊。”
“你还有这恶趣味呢”
小孟翻了个白眼。
“你懂什么。我这是为了让她知难而退”
“你知不知道,当演员有多辛苦啊”
“尤其是她想出演的是一部格斗电影,那都是要拳拳到肉的上去干的。”
“万一把皮肤伤到了,在身体上留下了伤疤怎么办”
“在娱乐圈这个看脸的世界,颜值,就是她们生存的根本”
“哦。”张志耸了耸肩“所以,你拒绝了”
“不,我答应了。”
“啊”
张志懵了,他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小孟的脑回路了。
“为什么”
小孟叹了口气。
“理由有三个。”
“第一,别看她和我住一个别墅,玩的亲密,但是正因为这样,我才知道,她是一个下定了决心,就一定要去完成的人。”
“第二,之前对她的随机应变测试,虽然是在故意为难。可是我确实是被她的演技给征服了。”
“仿佛她天生就应该当一个影帝似的。”
“第三,她现在很有钱。”
“凭她现在赚到的钱,足够她终止跟我们的合同,然后把交完违约金后剩下的余款拿出去给自己开一家公司。”
“基于以上三点,我只能跟她妥协了。”
张志笑了“真没想到,你也有吃瘪的时候啊,哈哈哈哎哟。”
揉了揉腰间的肉,小声嘀咕“你这掐人的毛病跟谁学的”
“哼”小孟任性地甩了甩自己的头,给张志留了个完美的侧脸杀。
不过,在小孟的提醒下,张志对余寒镜这位公司旗下的艺人倒是回忆起了一些事。
“话说,小孟啊。”
“什么事”
“你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吗”
“为什么”
“因为她也有系统啊。”
“啊我说呢”
得知这位相处了半年多闺蜜的秘密后,小孟恍然大悟。
怪不得自己这闺蜜啥都会呢。
原来也是个命运之子啊。
唉,真羡慕啊。
虽然眼红,但是小孟还是没忘了正事。
从办公桌上找到一份文件递给了张志。
张志好奇地接过来“这是什么”
“这是极限的挑战节目组发来的合作合同。”
“想邀请我们公司的艺人余寒镜去当一集嘉宾。”
“出场费50万。”
“另外,还特别说了一句。”
张志翻阅文件的手突然一顿,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油然而生。
“说了什么”
小孟笑嘻嘻地说道。
“导演说,如果老板愿意作为嘉宾一起去的话,出场费加到100万”
切,100万而已。
我现在是缺那100万的人吗
1000万我还考虑考虑。
然而,张志不知道的是,极限的挑战花100万让张志和余寒镜出马,绝对是财大气粗
按照华夏娱乐圈不成文的规矩,三线艺人的出场费是二十万以下,二线艺人的出场费则在二十万到四十之间。
像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的出场费,在一线艺人榜单中的排名,怎么也得在前五十名乃至更靠前。
要知道,张志可不是个演员啊,却给了他一线艺人的出场费。
看到张志满不在乎的眼神,小孟急了。
“极限的挑战这种王牌综艺节目,要么是非常火的二线艺人,要么是一线艺人才能被邀请,其他艺人想要参加,难度可不小。不绞尽脑汁,是绝对参加不了的”
“这可是为咱们艺人和公司大力宣传的好机会啊”
“二次元圈子市场虽不小,可是咱们总得走出舒适圈,往更多人的视野里走吧”
看着还在犹豫的张志,小孟只好挽住张志的胳膊,一边摇晃一边撒娇。
“去嘛去嘛”
“你就去嘛”
“行了行了怕了你了”
张志架不住怀中美女的软磨硬泡,只好缴械投降。
“先说好,我很忙的,就给他们24小时。”
“行不行”
“ua”
计谋得逞的小孟在张志脸上亲了一口。
“那就说好咯。”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