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出宫后,一路直奔国相府,寻到了老国相阎象。
“阎相~好生悠闲啊!”
郭嘉笑眯眯的朝着在官署池前,垂钓静心的阎象走去。
阎象闻声回头相视,见是郭嘉,也是露出会心笑意,言道:“唉~汉中粮秣的用处,已经定下来了。国朝户口普查的事情,也都忙得七七八八了。再加上布政使一设,老夫总算是能偷些闲时了。”
“哈哈~看来嘉来的正是时候啊。眼下,正有一要事,需请阎相相助。”
“唔~汝小子不会又出什么馊主意了吧!”
“哪有,真的是要事。”
“说来听听!”
“荀攸,荀公达。不知阎相是否有所耳闻?”
郭嘉说完,看向阎象。
阎象点了点头,感叹道:“当然听闻过啊,毕竟荀氏八龙之后的两大才俊,与王佐齐名啊!”
“正是!不过,荀攸自当年国朝拿下河东后,至今下落不明。而且,其也未曾入晋阳。”
“下落不明?”
阎象促然回首,盯着郭嘉,疑惑问道:“奉孝的意思是,这么一位俊杰,正在吾大周境内?”
“所料不差,当是如此!”
“老夫这就安排人去查典户籍,只要他还活着,必然遗漏不了。”
“不仅是户籍,还有其他往年书录典册。而且,其归隐山林的可能性,也不小。”
“不会,即便是归隐山林,也必然与人接触。只要他与人有所接触,户籍之上,必有此人!”
阎象信誓旦旦的话语,听的郭嘉有些发愣,不禁疑惑问道:“这户籍普查,这么厉害?”
“嘁~”
阎象冷嗤一声,言道:“不然呢,若是一如汉制所查,哪用的了两三年的时间!不过,过阵子,又得忙活益州的户籍普查了。骤时,估摸着又得两年时间哩。”
“嗯,公达此事,就有劳阎相了。稍后,嘉还要去徐车骑那里走一遭。”
“不碍事,去吧。当初,文良是主将,他知道的应该不少。”
“那嘉先行告辞了。”
“嗯,慢走~”
........
出国相府,转过两条街,郭嘉就来到了徐荣的府上。
清冷的很,丝毫没有那权贵府邸之相。
然而,徐荣就是这样的人,不声不响。
先前,受封大周车骑、辽阳县公。
他是大周第一位受封公爵之人,到现在连中尉段煨、国相阎象,还仅是侯爵呢。
按照常人言,这般大喜事,肯定要操办一番不是。
结果徐荣倒好,啥也没干。
现在,看着这府邸前的门匾,还是简简单单的徐府二字。
“清廉忠义,莫过徐公也。”
低吟一声,郭嘉便命仆人叩门。
一小仆闻声而出,疑惑的看了眼府外的车驾,而后问道:“敢问公子何来?”
“在下郭嘉,特来拜见徐公。”
“原来是郭祭酒,祭酒快快入内,仆速禀主君。”
小仆确实是第一次见到郭嘉,虽有震惊,但好歹礼节没失。
跟着小仆,走了没多会,就迎面见到了徐荣。
“奉孝步子还真快!”
亲自出来相迎的徐荣,不禁笑言道。
郭嘉稽礼言道:“今日嘉有要事劳烦徐公,自然步子快了些。”
“噢~走,入书房详谈。”
“徐公请!”
“请。”
越过府内园林,折路一转,便至徐荣所言的书房,单独的两间屋舍,煞是清静。
走进书房,郭嘉过目一眼,便叹言赞道:“真是清闲雅处。”
“长安市闹,寻一清闲尔。”
“徐公笑言尔!”
“哈哈哈.....”
两人调笑几句,促案对坐。
“奉孝此来,有何要事?”
徐荣率先问及。
郭嘉轻嗯一声,言道:“徐公,当年国朝拿下河东,率先进入安邑城内,是哪支部曲?”
“嗯~”
徐荣不由拧起眉头,想了半响后,才言道:“是李利的骑兵。破安邑,有内应开城,轻而下之。”
“那李利所部,当初入城,可造杀戮?”
“未曾!这一点老夫记得清楚,其所报轻破安邑,而后尽俘城内之众。”
徐荣坚定一言,然后就露出不解,疑惑问道:“奉孝问这么多,究竟是所为何事?”
郭嘉苦笑叹声,说道:“唉~还是为了荀公达啊。当初河东战后,公达便下落不明,至今已有数载。”
“数载?这么长时间,恐怕难寻其踪啊!”
徐荣亦是摇头感叹。
乱世之间,失踪了数年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没了。
“对了,姓荀?他叫什么?”
徐荣突然相问,荀姓?似乎有点印象啊!
“荀攸!荀公达!”
郭嘉眼前一亮,紧紧盯着徐荣。
最终,吭哧了半天的徐荣,还是没想起来。
时间太久了,几年前的小事,哪记得住!
“奉孝不如去石渠阁,查询当年战报,老夫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战报中有所提及。”
“多谢徐公,那嘉先行一步,告辞了!”
得到了只言片语的信息,郭嘉如获珍宝,再也按耐不住,当即起身告辞。
说完就走。
徐荣看着急匆匆的郭嘉,不禁哑然失笑。
荀攸?
自己是不是记错了?
莫非没有这个人?
“哎呀,坏了,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突然,徐荣猛拍了下大腿。
当初河东有不少汉庭官员归附,自己应该让奉孝去问问这些人啊。
算了,算了。
反正查以前的战报,奉孝也自会发现那些归附之人,到时候如无所获,也应该自会寻他们。
而郭嘉匆匆出了徐府,又乘上马车,马不停蹄的朝宫内赶去。
没办法,所有的军事情报、战报、行令等,都保存在未央宫石渠阁内,由总参寺负责安排人掌管。
石渠阁,非常恢弘。
比王莽毁坏之前的阁殿,还要恢弘。
东汉这么多年来,仅仅是重建了天禄阁和石渠阁,但从来没怎么使用过。因为,都城在洛阳。
而大周定都长安后,修缮未央宫时,由于皇室人丁不旺,就让二阁并了其周围的几座宫殿,再加以修缮。
两阁东西相对,间隔二里。
东为天禄,存放书籍史册。西为石渠,存放各类档案。
天禄阁内外,时不时都有中央官署的官吏进出。毕竟,就挨着了这么大的一座图书馆,那些好学之辈,怎么可能放弃进去抄阅的好机会呢。
要晓得,如今的天禄阁,不仅有诸大世家贡献的藏书,还有许多国朝大儒对经典名作的注释呢。
反倒是对面的石渠阁,冷淡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