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刘备发难
    蜀郡,成都,刘封府



    “来,林儿,到阿翁这里来!”



    刘封府邸的庭院内,不满两岁的刘林正在努力练习走路,而刘封正欣慰地看着自己稚嫩的儿子,摇摇晃晃地迈向自己。



    刘林出生之时,刘封正随刘备征讨汉中。后来刘封又驻扎在上庸,一直没有机会回到成都。如今亲眼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刘封终于体会到初为人父的喜悦,先前种种在朝政上不愉快的事情,统统抛到脑后。



    “主人,大王到!”就在这时,门外的家仆急急忙忙地前来通报。



    知道刘备前来,刘封立刻带着刘林和妻子李氏,还有一众家仆出门相迎。待到刘备车架临近,刘封便领着众人恭敬地跪拜道:“不知父王驾临,孩儿有失远迎!”



    “祖父!”满脸稚气的刘林并没有随着刘封夫妇一同下跪,而是站在李氏身边朗声高呼刘备。



    “林儿,还不跪下!”刘封心中一慌,连忙呵斥刘林,这个节骨眼可别给自己惹麻烦。



    “林儿年幼,莫要怪罪他。”刘备并不在意,挥手示意刘封不要冲孩子发火。虽说这个孙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这刘林自小便长得浓眉大眼,虎头虎脑,让刘备也不由心生喜爱。在刘备从汉中回成都后,也曾赏赐给刘林不少礼物,权当做爷爷的一份心意。



    众人进了府中,刘备让李氏带刘林在前院玩耍,他则和刘封到了后堂,又令家仆尽皆退下。等到屋内只剩下刘备与刘封二人后,刘备便正色问道:“我听王子泰等人皆言,你设宴伏杀申仪之计乃关索所教,他还写了一封书信给你,你可曾记得书信内容?”



    之前刘备从刘封、申耽等人的书信中得知申仪派人追杀关氏兄弟,并企图嫁祸孟达的恶行,极为震怒,后来虽然不满刘封擅自处死申仪,但考虑到申仪本该一死,也不想深究。



    后来听王宇说起关索猜到申仪会派人追杀,并向刘封献计除掉申仪,刘备虽是惊叹关索见识,但却也有一些疑惑。只是当时因为关羽灵柩回到成都,刘备极为哀痛,未将此事放在第一位。



    今日,刘备倒要问个究竟。



    不管刘封对别人态度如何,他对刘备始终是忠心耿耿,自然不敢有所欺瞒,如实回答道:“书信正在孩儿这里,请父王过目!”



    刘封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将里面的书信递给刘备。刘备接过后细细一看,也不由脸色一变。



    “父王,关索心思缜密,孩儿自愧不如。”刘封同样佩服关索胆略,感慨不已,“伏杀申仪一事,前后皆不出他所料!”



    刘备将这封书信反复读了几遍,方才收入怀中,随即正色问刘封道:“云长之死,罪在孙权!孤兴兵伐吴之时,你可愿做先锋?”



    “孩儿愿为父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刘封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拱手道,“孩儿定要手刃孙权,为叔父报仇雪恨!”



    眼神坚定,声音洪亮,刘封的忠心让刘备不由得想起当年第一次在新野见到刘封的情景。那时刘封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年,器宇轩昂且英气逼人,让刘备不由得心生喜爱。十数年的父子之情,让刘备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听从诸葛亮的意见除掉刘封。



    “云长的事,眼下先不计较了,且看他日后如何。”最终,刘备还是压下了对刘封的杀意。



    不过,刘备又郑重地叮嘱刘封:“来日你且要去凤凰山,好生祭拜你二叔!”



    “喏……”祭拜关羽确实应该,只是一想到要面对关氏三兄弟,刘封便觉得定会遇到麻烦,心中着实烦躁,但这毕竟是刘备亲自命令,他又不得不从。



    刘备又告诫刘封日后要多用智谋,不可逞匹夫之勇,更不可意气用事,随即离开刘封府邸,前往凤凰山。



    二月天气已渐渐转暖,益州又并非寒冷之地,关氏三兄弟练武便更加勤快。此刻他三人在关羽坟墓不远处练习刀法,听到刘备前来,便立刻奔赴山脚,恭迎刘备大驾。



    来到凤凰山上,刘备先是祭拜过关羽,然后在庐墓前与关氏三兄弟席地而坐。在简单地询问了关氏兄弟的近况后,刘备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略带神秘地笑道:“关索,这有一封书信,你不妨看看。”



    接过刘备递来的书信,关索仔细一看,脸色不由大变,这正是当初自己写给刘封,劝他设计除掉申仪的信。



    “刘备突然提起此事,究竟是何意,莫不是要秋后算账?”此事来得太过突然,关索毫无准备,不免紧张起来。



    “申仪乃孤亲封的西城太守,建信将军,纵然有罪,也应由孤裁断!”刘备也收起了和颜悦色的一面,神情严厉地质问关索,“你唆使刘封擅杀申仪,可想过其中利害?”



    “倘若人人效仿,国家法度安在?”



    自打回到成都后,关索好久都没见到刘备如此不悦的一面,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上前跪地道:“大王,臣侄当日确实因薛司马之死而深恨申仪,但臣侄欲杀申仪,也并非只为私怨!”



    “噢?那你说来听听!”刘备冷冷地问道,“究竟还有何道理?”



    关平与关兴皆是紧张地望向关索,不知他该如何应付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