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向光骂了一会儿,火气渐渐地平静下去,一直以来都没怎么开口说话的参军长温文山才插口道:“请大人暂息雷霆之怒!依卑职所见,郑双喜自然是贪功冒进,致使我军遭遇从未有过之大败。但也可以称作是因祸得福!”
温文山是叶富亲自调给窦向光的参军长,专门协助他指挥作战。窦向光看在叶富的面子上,对他极好。即便是这会儿,火气都堵到了嗓子眼儿,他却依旧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的怒火稍稍压下去一些,对温文山说道:“哦?因祸得福?此言何解?还望温大人教我!”
温文山见状,连忙说道:“卑职刚刚听闻伍政训官所说,这才粗略的有了一些判断。既然我第三营整个被围困,那就意味着,鞑子动用的兵力必然不少。鞑子本身就人力不足,能够动用的精锐少之又少。因此,卑职分析,或许这可以说明,鞑子已经是将自己的大半优势力量用上,这才对辽阳军和我们险山军的第三营同时形成了合围之势。这么说起来,若是此时我们发动进攻,那怕就不会再是鞑子围困我们,而是我们围困鞑子了!”
“哦?你的意思是~~”窦向光也不是笨人,能够坐在这个位子上,必然心中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略一琢磨,便已经分清了其中的利弊,当即说道:“你的意思大概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到底谁是那只黄雀,到现在为止,还真不好说。若是我们利用好了这次机会的话,那我们,势必就是黄雀了!”
窦向光说到这里,自己的眼睛先是一亮。
随后,拍拍温文山的肩膀道:“温兄啊!温兄!你果然是我的智多星!我啊,有门儿了!你且放心,这次若是能够大败鞑子,我必向大人给你请功!”
温文山连忙道:“那便多谢大人了!”
~~
险山军第三镇在窦向光的指挥之下,急速行军,拼命赶进。
而与此同时,辽阳城下,随着险山第三镇第三营的战斗力渐渐被蚕食掉,当面之敌对于鞑子而言已经是再无威胁。
就如同历次一般,每一次打到这种时候,该逃跑的也都想着怎么逃生了,该投降的也都该想着举旗投降了。
随着江万化战死城外,整个辽阳战场内外,人心惶惶。
袁应泰始终在城楼上关注着战局,看到战局如此颓势,心中便像是压了一座山似的,极为压抑之下,向左右看去。
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袁应泰叹了口气,向着左右问道:“还有谁?敢替朝廷出城迎敌?此番若能击退鞑子,本官必然在圣上面前替他保举一个大好的前程。”
身侧,所有人都深低着头,没有一个人肯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出头鸟。
“怎么?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袁应泰四下扫视,不禁冷哼了一声,“辽阳一失,你我都是千古罪人!袁某自然该死,可你们,难道就能逃得过法网恢恢了吗?战死沙场,朝廷会给予你们该有的身后哀荣。可若是在这会儿做了降将、逃兵,那可绝不仅仅是自身受辱,而是要贻害子孙的!”
他这么一说,周边的人也未必没有任何的动容。
但在生死面前,大伙儿哪里还能把事情管得这么宽呢?他们心中只想着,还是不如赖活着,若是能够找到机会逃跑,一定不会困守孤城。若是能够投降,看鞑子那股子勇猛的态势,还有对待降将一向的态度,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觉得,那或许并不失为一个上上之策!
袁应泰看着手下人的脸色,顿时就明白了他们心中的想法,不禁苦笑了几声。
想他袁应泰自万里二十三年中了进士,到迄今为止,已经做官整整二十余年了。这二十多年,恰恰是看到了辽东一步步糜烂至今。
想当年,修河治水的时候,他也曾经被朝廷称为是能吏!为熊廷弼押送军粮、点检物资,都做得很是不错。
他天生不是个带兵打仗的料,如今却不得不被赶鸭子上架。
站在这个位置上,看着周边与自己离心离德的将军们,他心中无比的颓败。
这种时候,他甚至是想到了,如果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不是他袁应泰,而是从前的熊廷弼,这一仗,是否能够打得稍微好一些?最起码的,不至于敌军都已经如此的兵临城下,他却连一个可战之将都再也派不出来吧?
他越想心中越是难过,过了好半天,他颓然的对着身后的将军们摆了摆手道:“趁着辽阳尚未被攻破,你们若是想要逃命的,就赶快去吧!但是有一条,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逃跑可以,但谁若是敢向着鞑子那边儿摇尾乞怜,背弃大明,背弃祖宗,那我袁应泰日后就是死了,化成厉鬼,也绝饶不了他!”
天启元年三月,公元一六二一年。
叶富所经历的事情与历史之中所记载的并无半点儿差别,努尔哈赤趁着大胜之威,借水陆齐头并进,以极短的速度攻下辽阳。
当日,出城迎敌的辽阳副总兵江万化战死沙场,险山前来应援的第三营管带郑双喜之下全营几乎全军覆没。
眼看城破,袁应泰在辽阳城东北的镇远楼上举火迸射而死。
第三镇在路上遇到从辽阳跑回的溃兵时,就只听到了这么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
“城破了?袁应泰死了?”
消息传回险山,连叶富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不是命令星夜驰援吗?怎么会这样?”叶富看着回来禀报的窦向光,目光中满满都是困惑,“我料定鞑子没有那么快会进攻城池,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大举入寇,竟然连自己原本的布置都不顾了?”
窦向光将当时的情况叶述了一遍,叶富听罢之后,久久不语。
谁说改变历史很容易?
谁说什么蝴蝶扇扇翅膀,就能引起一场海啸?
他这么努力的想要改变历史进程,可历史除了细节有所变化之外,具体的走向竟然还固执地一成不变,让人觉得无力极了。
“大人,依学生之见,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啊!”许高卓一直从旁听着,此时见叶富陷入思索之中,连忙就向他进言道,“鞑子势大,我军势小。第三营的覆灭,就是一个例子!此时辽阳已下,若鞑子趁势出击,进攻我险山范围,则险山危矣!还望大人早做准备,切莫大意!”
叶富点点头道:“好!许先生所言极是!若是你不提醒,我都差点儿忘了这一茬儿了。”
虽然现如今历史走向和原本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有叶富的参与,他在大明又是如今的地位,怎么可能真的一点儿都影响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