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5章 海外发行敲定
    (ps:中午更新的章节404了,加更一章保全勤。



    还在研究啥地方违规,感觉挺莫名其妙的。



    没看到的朋友去百度找找吧,估计放不出来了,上个月404的2章到现在还没放出来,改了好几遍,已经放弃治疗了。)



    罗杰-克里斯蒂安1型只是安妮开的一个玩笑,或者说,只有罗杰手中的这把贝斯,才叫罗杰-克里斯蒂安1型。



    至于以后要拿出来卖的量产版本,叫做p-ac-2003型。



    p是指贝斯所使用的p型拾音器,ac则是安妮-克拉克这个品牌的缩写,2003则是指设计定稿的年份。



    ——和大多数自主创业的明星一样,安妮直接用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的名称。



    除了不用消耗脑细胞去想一个合适的名字之外,这样做也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明星自身的影响力,来提升品牌的价值。



    经过几次调整,这把贝斯也终于定型了下来。



    琴体主材料选择的是北美云杉,这种木料的琴体的低音共振非常优秀,且音色明亮清晰,带有极强的穿透力。



    指板则使用名贵的黑檀木来制作,能够带出略带沙哑的音色,不过使用黑檀木也有一些麻烦,例如需要经常保养,否则木料会出现裂纹,整把琴直接就废掉了。



    出于成本和便捷性的考虑,在量产版本中,指板的木料换成了桃心木外边贴上一层枫木,可以算是黑檀木指板的“低配版”,除了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外,也不需要经常保养,使用起来方便得多。



    拾音器和琴弦依然没有变化,还是改良过的p型拾音器,以及标准的圆卷尼龙琴弦。



    尼龙琴弦的音色其实更适合爵士乐,大多数摇滚贝斯手,还是以金属琴弦为主,至于圆卷弦还是平卷弦,那就看个人爱好了。



    不过这把琴,在不计成本地在木料选择上砸下大笔美元之后,尼龙琴弦音色上那点微不足道的缺陷,早就被超额弥补了回来。



    若是能够满足音色上的要求,无论是吉他手还是贝斯手,都更愿意选择尼龙弦。



    因为手感比金属琴弦好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对手指的负担也要小得多。



    看看吉他手和贝斯手的手指就知道了,弹金属琴弦的,手上的老茧一定比弹尼龙琴弦的要厚得多。



    “谢谢。”



    罗杰试过最终定型的贝斯之后,感到极为满意。



    这把琴手感好得没话说,音色也几乎完美。



    除开这两点基本要素以外,外观上也很符合罗杰的审美——黑色的底色,再做出像是金属生锈一般的纹理点缀,看上去颇有一种蒸汽朋克的感觉。



    微微举了一下手中的贝斯,开口道:“这件礼物我很喜欢。”



    这把贝斯完全可以用“贵重”两个字来形容,不提人工成本,单单只是不断设计——制作——测试——重新设计——再次制作,这一循环的过程,在材料上就至少花费了数十万美元进去。



    当然,前边那些不尽如人意,有着某些缺陷的琴,罗杰也没有扔掉,全部放进储存室收藏了起来。



    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缺陷,这些琴不能用来在专辑或者现场演出中使用,但收藏的意义还是有的。



    “喜欢就好。”



    经过这一番折腾,安妮已经从一开始的兴奋,变得有些麻木起来。



    耸耸肩,很快地转移了话题:“格莱美快开始了,你打算去参加吗?”



    这一届的格莱美,乐队获得了十一项提名,基本都集中在《大卫-鲍伊》这张专辑上。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十一项提名,最终能够拿走的,最多也就是几座分量很轻的奖杯。



    例如《尘归尘》的最佳演奏编曲。



    说实话,对于这个提名,罗杰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大卫-鲍伊》专辑的十首歌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编曲类奖项?



    罗杰甚至怀疑,大部分投票的会员,压根就没有完整地听过这首歌,仅仅只知道它的名气足够大。



    ——至今为止,《尘归尘》依然挂在公告牌单曲榜的前百名,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呆了足足六个月!



    这已经刷新了乐队所有作品的记录,在此之前,乐队所有作品里,连续在榜最长的是《加州旅馆》的二十三周,然后在第二十四周掉出了榜单,第二十六周又重新杀了回来,继续在榜单上呆了两个多月才彻底掉出榜外。



    用脚投票这种事,无论在哪个奖项的评选中都很常见,罗杰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说别人,就是罗杰自己,在投票的时候,也不是根据作品质量的好坏,而是看关系远近亲疏。



    在去年的时候,格莱美就通过了罗杰的申请,将罗杰吸收为两万多名拥有格莱美投票权的会员之一。



    任何一个奖项的投票,罗杰首先考虑的是候选者中有没有自己人,如果有,那就不用考虑其它因素,选关系最近的一个就是。



    如果没有,那就选名气大的。



    至于质量……哪有那么多时间,一张专辑一张专辑地听过一遍?



    每年申报格莱美的专辑总数会多达上千张,按照每张专辑平均半小时的时长,这就是五百多个小时。



    就算再怎么闲得蛋疼,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光听歌就听上几个月吧?



    哪怕是那些认真负责的会员,也不可能有时间这么做。



    评选的主要依据,还是乐评家的评论,而不是自己的“听后感”。



    顶多从热门作品中挑出一小部分听听,这已经是最为认真负责的评委了。



    “我就不去了。”



    罗杰考虑了一会,摇了摇头,又问道:“你呢?有兴趣去参加吗?”



    反正今年注定拿不到有分量的奖项,去不去现场都没什么区别。



    以乐队现在的咖位,已经不需要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走一遍红地毯,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了。



    “我也不想去。”



    安妮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要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获奖,那可就有意思了。”



    如果这件事发生,确实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



    但那是不可能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连一个提名都没有,怎么可能获奖?”



    罗杰耸耸肩:“我们的行为好像给格莱美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一月底,格莱美公布提名名单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广泛的质疑。



    事实上,每年格莱美的提名和获奖名单揭晓的时候,质疑的声音都不少见,但今年尤为强烈。



    《波西米亚狂想曲》竟然没有获得哪怕一个提名?



    北美几乎所有和乐坛,尤其是摇滚音乐有关的媒体,几乎都炸锅了,不断有人写出一篇篇评论,抨击格莱美,认为这其中有所谓的“黑幕”。



    格莱美官方也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了解释:mad唱片没有为《波西米亚狂想曲》申报任何奖项,格莱美总不能逼着人家参与评选吧?



    这个解释严格来讲并不怎么说得过去,因为格莱美的评选规则中并没有规定必须要主动申报,任何在前年十月至去年九月之间在北美发行的专辑,都会自动进入格莱美的评奖流程。



    只不过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果不主动申报,那肯定不会得到任何提名。



    不过不管怎么说,格莱美这番解释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至少是将媒体和歌迷的攻击矛头转向了mad唱片。



    ——按照格莱美的规则,申报奖项是由发行公司来做,而不是歌手、乐队本人。



    mad唱片给出的解释也很简单:皇后乐队自己不希望参与评奖,不仅仅是格莱美,任何奖项都是如此,例如mtv音乐大奖。



    因为申报奖项必须填写创作者详细资料的原因,乐队没有打算为《摇滚圣经》系列申报任何格莱美的奖项,除非在整个系列完结之前,这些“马甲”就提前被人挖出来了。



    这个解释不能让媒体和【皇后乐队】的粉丝们满意,但却也说不出什么来。



    即使有人想要质问皇后乐队,首先也得找得到人在哪。



    经过了几个月的冷却,那场“寻找换后乐队”的活动热度早就冷了下来,但仍然有一小撮的歌迷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追寻皇后乐队的蛛丝马迹,试图找到一些线索。



    当然,他们什么也没找到。



    尽管知道“皇后乐队”身份的人不少,足足有几十个,但在没有明显利益的情况下,没有哪个白痴会轻易开口,尤其是对媒体开口。



    混娱乐圈的人确实没什么节操可言,一个秘密一旦被第二个人知道,很多时候就不会再是秘密。



    但没有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去做什么损人不利己的事。



    损人的前提是利己,若是没有这个前提,那只会平白得罪人而已。



    两人正聊着,蒂娜-林突然敲了敲门,拿着一个手提电话递给罗杰,开口道:“豪斯曼律师的电话。”



    “谢谢。”



    罗杰接过电话,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几句,露出兴奋的表情,挥了挥拳。



    安妮斜眼看过来,问道:“好消息?”



    “蒂娜,去传真机那边,豪斯曼等下会传真几份合同过来,打印好了拿给我。”



    罗杰对蒂娜-林吩咐了一句,转头对安妮说道:“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海外发行权的合同敲定了。”



    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三张专辑,《大卫-鲍伊》、《波西米亚狂想曲》,还有《诗人与钟摆》。加起来一共卖了1.2亿美元,还有一些小额的分成条款。”



    《大卫-鲍伊》卖得最多,华纳唱片开出了除数字版权之外的全部发行权,三十年总计4500万美元的价码。



    这笔钱的大头属于大卫-劳伦斯,但乐队也有百分之三十的税前分成,还有mad唱片的百分之十,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严格来讲是“属于”乐队的收入。



    《波西米亚狂想曲》则被环球唱片拿下,卖出了4800万美元,同样不包含网络数字版本的发行权。



    至于《诗人与钟摆》,这张专辑在北美的受欢迎程度目前来看比不上前两者,但充满力量感的歌剧摇滚,在欧洲却是十分受欢迎的。



    这张专辑被索尼拿下,虽然罗杰不怎么喜欢岛国人和岛国企业,但涉及数千万美元的生意,个人情感只是最不重要的选择依据。



    在黑人天王老去,逐渐隐退之后,索尼唱片的日子不怎么好过,尤其是在北美、欧洲两大西方市场上。



    为了摆脱这种窘境,索尼所愿意付出的成本,也远远超过华纳和环球这样地位稳固的巨头。



    索尼唱片为这张专辑开出了4700万美元,外加包括英国、德国在内少数几个市场的低比例分成,平均下来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



    这些市场虽然容量远远不如北美,但也高度发达且成熟,易于监管,不太容易隐瞒真实的销量。



    如果换成是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就算五大愿意给出分成,乐队也不敢要,宁愿在卖断价格上多加上一百万美元。



    总体而言,这一笔生意,乐队绝对是赚大了。



    “哇哦!”



    安妮吹了个口哨,眉飞色舞地说道:“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又要有一大笔钱入账了!”



    “和以前一样,分期支付,一年到三年不等。”



    罗杰提醒了一句:“近期能够到账的首笔款项,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千万美元。”



    哪怕是五大,想要一次性拿出数千万美元的现金,拿不出来倒是不至于,但肯定对公司的运转有很大的影响。



    分期付款,这基本上也是国际惯例了。



    “三千万也够了。”



    安妮掰着手指头算了一阵,说道:“我在附近看上了一栋房子,比你这个小得多,也便宜不少,估计四千万以内就能买下。七百多万,差不多够首付了。”



    虽然安妮赖在罗杰这里住得理直气壮,但其实早就有了搬出去的打算。



    两人住在一起,虽然不在一栋楼里,但却也多少有些不方便,外面的小报甚至都开始传两人同居的绯闻了。



    对于这种绯闻,无论是安妮还是罗杰都不在乎,连回应都懒得回应,但却也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



    “要是钱不够的话,提前打个招呼。”



    罗杰最近倒是没什么大笔开销的计划,无论是大型私人飞机还是豪华游艇,都不是区区一两千万就能搞定的。



    除了每月固定还贷款的钱之外,剩下的放着也是放着,若是自己的朋友有需要,罗杰也不会吝啬。



    当然,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仅限于有限的几个人。



    安妮点点头:“有需要的话,我不会跟你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