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6章 唯独没有环球的份
    时间进入到二月下旬,整个唱片业的局势忽然风起云涌。



    先是洛杉矶法院召开了第一次听证会。



    在听证会上,被告方环球音乐集团的代表律师,针对原告方蕾哈娜等明星所提出的一项证据:一份来自合作方的财务结算凭证提出质疑。



    ——这是2007年某一笔款项的结算收据,经销商向环球音乐集团一次性支付了总计2973万美元的费用,而在环球的内部“账本”上,这笔收入的数字却仅仅只有1236万美元。



    相差1737万美元!



    这份“明暗账单”的证据自然是真的,这一点无从质疑,但环球音乐集团的代表律师,却对原告方取得这份证据的合法性提出了反驳。



    这位律师认为,原告方“不可能通过正常的、合法的手段得到这样一份‘机密文件’,因而获取证据的过程必然存在违法行为。”



    按照北美的法律,尤其是在宪法第五修正案之后,如果一起诉讼案,在“取得证据”这一过程中违法,那么该证据就会被判定为“无效”。



    当然,这一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标准会有很大的浮动。



    比如说,如果是一般的小案子,法官和陪审团就会站在资本一方,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依据这一法案认可或者否定证据的合法性。



    但蕾哈娜等明星起诉环球的这个案件,在新闻集团的不断炒作之下,影响力已经走出了北美,扩散到全世界。



    再加上大卫-劳伦斯一番协调之下,加州当地不少的官员也都隐晦地表示了对此案的关注。



    一番考量之下,法官对被告方律师的申诉不予认可,宣布证据有效。



    同时,还反驳了被告方律师提出的延期开庭的要求,在听证会当场,就定下了开庭审理的时间:两周之后。



    在新闻集团拼了老命的炒作之下,这起案件的受关注程度突破天际,几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公众,尤其是底层的人们,天生都喜欢看到“大人物”倒霉。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给底层民众一个发泄自身不满的渠道……



    咳咳,这个话题不适合深入探讨,点到即止。



    总之,环球音乐集团,作为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公司,曝出巨大的丑闻,看上去还要面临巨大的麻烦,这种事天然就能够吸引普罗大众的目光。



    【量子音乐】和新闻集团,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营造出了一种“环球音乐集团马上就要完蛋”的暗示。



    同时,【量子音乐】借助着这样的局面,开始大张旗鼓地挖环球音乐集团的根基。



    高价收买环球的合作方、打压环球的渠道资源等等,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



    华纳和索尼也不甘寂寞地加入了进来,对环球落井下石。



    虽然同为唱片业巨头,但四大之间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若是相安无事的时候也就罢了,四大甚至还会十分默契地联手,对有可能威胁到自身位置的新兴势力进行打压。



    但若是某一家巨头遭遇困境,其它几大巨头绝对不会出手相助,反而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落井下石。



    原因很简单:少一家巨头来分蛋糕,自家就能多吃下一块。



    更何况,环球音乐集团吃下的,还是全球唱片业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



    二月末,在spotify的最新一期扩股融资当中,华纳和索尼也各自获得了百分之三和百分之五的份额,同时加入了spotify的“音乐流媒体版权计划”。



    三月的第一个工作日,spotify的音乐流媒体模式正式上线运营,电脑端、移动端同时上线,改变了过去的tunes模式:付费买断制。



    并且,在【量子音乐】的建议之下,spotify还掏出了整整一亿美元的预算,为移动端,即app端的推广做宣传。



    【量子音乐】、华纳、索尼旗下的所有版权均加入了spotify平台的“包月付费制计划”,除此之外,spotify还用买断或是分成的方式,签下了数以百计的小型厂牌、独立歌手的版权,真真正正地将spotify音乐库的正版歌曲数量授权提升到一千万首以上。



    spotify还提出了新的口号:9.99美元,畅听千万首经典音乐。



    (注:spotify的会员费用是按地区定价,为了方便设定成全球统一价格。)



    不过有心人却注意到,在spotify的音乐库中,几乎包含了全球各个地区、各种语言的所有音乐,但却唯独少了一家:环球音乐集团。



    作为世界唱片业市场份额最大的巨头,环球旗下的版权库,也同样是最为庞大的。



    虽然环球崛起的时间不长,但在无数次的并购中,环球不仅仅只是买下了大量的唱片公司,同时还接手了这些唱片公司的版权库。



    缺少了环球手中的版权,spotify的版权库可以说是有了不小的缺失。



    和已经几乎与所有稍微有点实力的音乐版权方达成授权协议的tunes比起来,spotify在版权数量和版权覆盖面上,绝对是处于劣势的。



    不过,spotify的包月模式,在价格上却是具备极大的吸引力。



    按照传统的tunes模式,若是用户想要下载一首歌,就必须为它单独付费,通常价格为每首歌0.99美元到1.29美元之间,一旦购买,这首歌就永久归用户所有。



    对于听歌数量比较多的用户来说,这种收费实际上是比较昂贵的,在tunes的使用者中,不乏每月支付数百美元在购买歌曲上的用户。



    另一个比较能够体现tunes用户付费率的数据,是所有tunes用户平均每年购买的歌曲数量:386首(查不到,瞎编的)。



    也就是说,按照每首歌1美元的最低价来计算,平均到每一个客户身上,tunes的用户每年要支付的费用为386美元。



    如果仅仅只是昂贵倒也罢了,关键在于,tunes对于一首歌是否需要付费买断,并没有一个成熟有效的机制,而是完全遵照版权方的要求。



    版权方要求付费,那么不购买的用户就不能听。



    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一位用户都遇到过“花钱买了垃圾”的事情。



    而spotify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买断制改为了包月制。



    在会员有效期之内,spotify的用户可以任意收听曲库中的所有歌曲,不需要为此额外付出任何费用。



    按照9.99美元一个月的包月价格,这可要比自己买歌去听划算多了。



    尤其是,大部分的歌迷,并不会将买回来的所有歌都加入歌单里反复去听,许多歌曲买回来听上一段时间,就丢进角落里吃灰,根本想不起来。



    而对于少数特别喜爱的歌曲,spotify同样支持买断,价格和tunes一样。



    ——买断的歌曲,即使在会员到期之后也可以听,不受任何影响。



    这样一来,spotify的模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无疑是十分划算的。



    再加上移动手机的出现,让pod和其它传统mp3类设备的核心竞争力荡然无存。



    手机本身就已经够方便的了,而且还随时可以联网,绝大多数用户,也根本听不出来手机播放和pod播放的音质区别。



    再加上大笔的推广费用撒出去,spotify从登录移动端平台之初,用户数量就开始飞快地增长,仅仅只是十几天的时间,新增活跃用户的数量就突破了千万级别。



    虽然这些用户当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会选择成为付费的包月会员,实际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前景却是非常耀眼的。



    (注:现在spotify的付费率接近一半,但早期付费率肯定要比这个数字低得多。)



    有着前世的记忆,罗杰自然是知道,在流媒体行业,无论是视频还是音乐,那些看上去风光无限的巨头,实际上都是在长达十年以上的时间里,不断地烧钱,一直在亏损,从未有过盈利。



    哪怕到了罗杰重生之前,spotify已经做到了音乐流媒体市场占有率的第一,每年的亏损仍然高达数亿美元。



    当然,流媒体平台本身不赚钱,不代表投资人不赚钱。



    毕竟互联网企业,炒的就是一个热度和信心,只要市场占有率等各种数据好看,哪怕是持续亏损,也不缺愿意投资的狗大户。



    只要看准时机套现跑路,投资人大赚一笔的可能性反而很高。



    咳,扯远了。



    spotify用户数量的激增,再加上其光明的前景,让唱片业的各个厂牌、独立歌手,都分外的眼热。



    对于这些版权方而言,spotify意味着一个新的版权变现渠道。



    哪怕这个渠道的收入并不高,也总比没有得强。



    更何况,从spotify的发展趋势来看,哪怕现在的收入确实一般,但未来却是可以预见的。



    而且,spotify还为版权方提供了两种方案:买断或者按照“付费用户点播次数”分成。



    前者,协商出一个固定的价格买断,通常会签一个五年以上的长约,在合约期间内,spotify怎么用这批版权,赚多少钱,就和版权方没有半点关系。



    后者,则是按照付费用户的“有效点播次数”,再加上一定的算法,给予不同版权方一定比例的分成。



    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的,可以选分成,想要稳定收益的,可以谈买断,烧钱和亏损的风险,大部分由spotify自身来承担。



    ——在接连几轮扩股融资之后,spotify也有充足的底气去做这种烧钱的决定。



    在这种利好之下,加入spotify的唱片公司和歌手越来越多,从而再一次刺激了用户的增长。



    环球自然不可能无视一个新的变现渠道,立刻派人与spotify接洽,但得到的结果却让环球很不满意。



    spotify表示,由于【量子音乐】、华纳、索尼这三家股东已经达成了默契,虽然不会完全拒绝环球入场分一杯羹,但条件却不可能和其它唱片公司一致。



    简单点说,就是抬高环球的准入门槛,从价格或者分成比例上压低环球的收入。



    三大巨头加起来,在spotify的股份也不算太多,不说绝对控股权,就是相对控股权都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要说完全拒绝环球入场,在spotify的股东大会上根本不可能通过,因为这不符合spotify的利益。



    但若是抬高环球的准入门槛,凭借三家手中的股份,还是能够推行通过的。



    事实上,环球的市场份额虽然是业内第一,但却也只占据了全球唱片业市场的百分之三十多。



    如果单独只看在线数字音乐这一块,份额还要更低一些,有足够多的用户,spotify有充足的底气拒绝环球。



    spotify拒绝环球,可能意味着部分潜在用户的流失,毕竟很多歌迷在选择音乐平台的时候,往往是冲着某一位歌手的歌去的。



    但是,不可能所有喜欢环球旗下明星的歌迷,都只听环球的作品。



    举个简单的例子,歌迷a喜欢环球旗下的明星b,但同时也喜欢【量子音乐】旗下的明星c。



    如果两者都在spotify平台,这位歌迷会做何选择自然不必多说。



    但若是只有一位,该歌迷也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使用spotify,大不了要听b明星的歌的时候,再换到其它平台去就是了。



    虽然说这个概率不算特别高,但也不低。



    spotify拒绝环球确实会有所损失,但至少在没有其它足够强力的竞争者的时候,损失并没有那么大。



    但以环球的版权库数量,若是拒绝了spotify,却意味着数以亿计的营收损失。



    这对于环球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注:早期itunes和版权方的关系确实是这样,一开始itunes求着唱片公司放版权,但是拿到一定份额之后情况就反过来了,唱片公司求着itunes收版权。一直到后来的流媒体平台大战时期,竞争激烈了,才开始玩烧钱买版权的游戏。)



    但spotify给出的价格又太过于苛刻,环球内部,一时半会之间都还达成不了一致,很快就陷入了争吵当中。



    趁着这个机会,不需要任何的沟通,【量子音乐】,华纳唱片,以及索尼-bmg不约而同地,开始针对环球旗下的歌手和版权供应方进行挖角。



    就连话术都是现成的:跟环球合作,spotify平台这一块收入,可就要没了!



    而如果掏点违约金,结束和环球的合约,加入我们,spotify这一块的收入可不低呢,我们再给补贴点,这买卖绝对不亏!



    反正,绝大多数的明星和版权供应方,也不清楚spotify只是对环球报出了一个苛刻的价码,而不是完全拒绝环球入场。



    在他们的眼里,只看到一个现实:spotify已经与全球几乎所有版权方达成了协议,但唯独没有环球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