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一闹腾,慕雅睡意全无。此时离天亮也没多长时间了。她索性放弃入睡,侧躺在床上,和桃华说起话来。
从他口中,慕雅得知:桃华本是三十多年前,婆婆的孩子亲手所植的一棵桃树。桃花源是难得的风水宝地,灵气丰沛。他日夜吸收天地精华,便渐渐生出点神志来。
只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桃华都处于一种混混沌沌、懵懵懂懂的状态,对外界只有一些朦胧的感知。他也是不久前才拥有了完整的心智的。随着灵智的增长,以往那些零散的记忆逐渐串连糅合在一起,变得清朗明晰。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往,明白了珍惜当下,也学会了憬憧未来。
可惜好景不长。
前段时间,桃花源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是个误入此地的武陵渔夫。
有朋远道而来,不亦乐乎。村民们设酒杀鸡,给予他盛情款待。渔人被这里淳朴热诚的风土人情,安定和乐的友睦生活感染,流连忘返。
只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渔人停留数日后,准备启程离开。离别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他满口应承。
不料他转身便将盟誓抛诸脑外。出了桃花源后,直奔郡守府。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发现禀告给了郡守,以此谋求封赏。
家国正值多事之秋,军队缺粮少穿。因而,郡守派出一队官兵,在渔人的带领下再次回到桃花源。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将那里洗劫一空后,扬长而去。
行凶者自知此事并不正大光明,为了安抚人心,于是决定将所有的罪行封存。对外谎称,此行并没有找到渔人口中的桃花源。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是以,桃花源虽已不复存在,但江湖中仍旧流传着关于桃花源的传说。它成为了无数迁客文人吟咏不尽的梦想,成为了怀才不遇、壮志未满者的精神皈依,成为了遍寻不见的人间天堂……
然而,故事发展到这里,并没有告一段落……
那些枉死的村民,由于深重的怨意和执念,变为厉鬼。他们恨,恨自己以善心待人,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恨一切闯入之人,恨不能啖其血肉,噬其筋骨!他们的魂魄被汹涌滔天的仇恨束缚在这片土地,无法离去,无法超脱。只能日复一日地看着自己的尸体,看着满目疮痍,在桃花源里游离徘徊,并且在日月精华的蕴养下愈发强大。
自此,锦天绣地变为凶煞之地。桃花源终日被可令人致幻的瘴气掩盖,不断地吞吃着风雪未归人……
当然,桃华不可能会这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当中的有些细节是慕雅根据自己的推敲,充实完善的。不过世间险恶,人心难测,这个版本或许就是真相。
人啊,从来都是趋利避害,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利益。
很多传说,经过人为的演绎,会隐去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会改头换面,但总有些蛛丝马迹遗留下来。只要有人愿意发现,愿意追寻,愿意摸索。一步步抽丝剥茧,鞭辟入里,隐藏在人性背后的黑暗与贪婪就能水落石出,无所遁形。
叹只叹,鬼恶可治,人恶却难消。不知那些侩子手又要法外逍遥多少个春秋……
慕雅缄默不语。她忽然觉得胸中憋闷,似载着一块大石,沉重得很。
桃华躺在她身侧,半晌没听见她说话,只当她依然对那段鬼口逃生的经历心有余悸。他贴过去,用水嫩的小脸轻轻蹭了蹭慕雅的脸颊,细声细气地说:“姐姐,其实……你当时也不必过于忧心。即使没有那个哥哥,你也会安然无恙的。”
他生来便能辟邪除崇。尽管在桃花源的夜晚,他对鬼魅的克制作用会被削弱,不足以让它们魂飞魄散。但护她无虞,还是足够了。那些村民不过是被血海深仇支撑着,再加上慕雅手上的镯子将他的气息遮掩大半,没有察觉到太大威胁,所以才一往无前、有恃无恐的。
至于,他为何愿意和她结契。原因有三:
一是,他受植物行性所困,不能移动,所以从未离开过桃花源。天地辽阔,他想去看看。
二是,喜欢她……一看见就喜欢……
三是,这仅仅是平等契约,对他没什么约束力。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选择离开。
离开……想到这里,桃华立刻把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他才不要离开呢!他要时时刻刻陪在姐姐身边,永永远远和姐姐在一起……为了以示决心,他使劲往慕雅怀里拱了拱,将自己埋得更深。
慕雅失笑,连忙按住他肉乎乎的小身子。这孩子是天使么,怎么这么招人心疼?不仅软萌至极,还能知她悲喜,安慰于她。抚摸着桃华软柔的发丝,原本消失的困意回寰。她鸦睫轻颤,缓缓阖上了眼。
清晨。
自东方地平线泛起的第一缕晨光,徐徐拉开浅蓝色的天幕。微寒的秋风扫落金花茶叶片上满披着的露珠,轻拂万物。
崭新的一天,拉开帷布。
慕雅翻身,下意识地摸了摸身边的床铺,却扑了个空。她瞬间清醒,掀开被子,手忙脚乱地找寻起来。
人呢?
这时,脑海里响起了桃华脆生生的声音。
“姐姐,我在你左侧锁骨处呢。”
慕雅舒了口气,放下了心。撩开领口,果然见一朵桃花幽居在自己的锁骨上。
粉中透红,娇艳无双。
她收拾妥当后,便和唐云月一起去膳堂草草吃了早饭,赶往至道学宫。
途中,慕雅主动告知了唐云月自己康复的事情。唐云月没有追根究底,只是拊掌大乐,一连说了五个好,可见是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