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儒千秋的表态,均是表情怪异,又觉得好笑,又觉得佩服。
儒千秋与夏子明争得你死我活,半年来俱是耗损极大,就在前几天,两派人马还大战一场。
想不到今日形势顿转,儒千秋竟与夏子明同一立场,还委曲求全,承认了夏子明代掌门的身份,可谓破天荒之奇事。
这时场上便有一些声音响起,说着支持圣儒门的豪言壮语,只是稀稀拉拉,零零落落,在群雄的窃窃私语中,显得微不足道。
陆明渊哂笑一声,目光直视着夏子明,举重若轻道“两位长老的话,虽无不道理,但”
陆明渊的“但”字才说完,关键的话还没有说出,再一次被意外打断了。
而这一次,豪横出声的,竟是贵宾区尾端一名头戴王冠的紫袍人“陆谷主稍待,先让孤发言如何”
陆明渊冷着眼睛,既不反对也不同意,任由紫袍人滔滔不绝,将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散布整个万剑谷。
“我傲龙国素来供奉圣儒门为宗主,孤即位三十年,家国太平,百姓安乐,皆圣儒门之力也。单为这三十年荫庇之恩,傲龙国都会与圣儒门共同进退。
更何况,圣儒门根基不损,儒心不隳,纵然被剥离十大门派之列,而天下殷殷,一如我傲龙国者,皆仍供奉心香,归附圣儒门麾下。
呵,真到那时节,孤只怕天下人心,皆说道十大门派徒有虚名,错失中流砥柱之圣儒门而无法有匡定仙林之实也”
有人胆敢公然打断陆明渊说话,群雄已是大吃一惊。待发现此人乃是傲龙国国主李世仁,群雄更是目瞪口呆,忽然察觉出不对劲来。
仙林虽称为仙,其实与俗世无异,无非是修炼之人能够搬山倒海,拥有超人之伟力,在俗世百姓中诡名为“仙”而已。
俗世是相对毫无修为的老百姓而言,而仙林是相对神通广大的修炼者而言。
换句话说,仙林就是俗世,两者本来就是一物。
因此之故,俗世的金银珠宝,仙林照样施用;俗世的酒食饭菜,仙林不可或缺;俗世的文章诗词,仙林耳熟能详。
只有在利益攫取之时,仙林才以“仙人”的面目出现,利用霸道的力量迫使俗世承认仙林的权威,甘受仙林的支配。
俗世多数的邦国大城多以供奉宗主的方式获得生存,财帛美女,满足仙林各项需求。
譬如琼海城主雪漫天,他是琼海城方圆千里老百姓眼中的无上权威。可是他不得不依附丐门,成为丐门势力版图上的一颗棋子。
十大门派在事实上成为这种“宗主与附庸”关系的集大成者,成为主宰俗世与仙林的太上皇。
仙林之所以对十大门派的名次虎视眈眈,原因也在于此。十大门派从来不只是名声,更是实利。
当然,这种附庸关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这个傲龙国,名义上是圣儒门的附庸,其实拥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傲龙国主李世仁雄才大略,把傲龙国治理得蒸蒸日上,不但赢得了普通百姓的赞誉,更赢得了许多仙林高手的效忠。
虽然李世仁本身毫无修为,但傲龙国在仙林中竟可占据一席之地。
之前如日中天的圣儒门主洪天地,与李世仁说话都相当客气。
等到圣儒门内乱不止,众多附庸邦国生灵涂炭,大量地盘被飞羽楼、雪山派、伐罪盟、天星宫等正邪门派借机吞并。
唯独傲龙国置身事外,不但原有疆域安然无恙,反而吞并了周边八个邦国,将势力触角进一步延伸,可谓甜头尝尽。
仙林最喜论资排辈,此次万仙大会,李世仁能够破天荒坐在贵宾席末端,便是因为影响力急速扩充,已然不可小觑。贵宾席末端听起来不够高大,却是万千人眼红所在。
照理说,圣儒门已是墙倒众人推,傲龙国本该趁机摆脱附庸身份,掠夺更多实利。
谁知道,李世仁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陆明渊脸面,公然打断陆明渊说话,公然支持圣儒门。
突兀的反转,离奇的场面,实是令群雄百思不得其解。
儒千秋与夏子明的言论,无非是圣儒门的临死挣扎,虽说了许多大道理,奈何空泛而不切实际,说得再好听,也难以挽救危局。
但李世仁的表态,乃是实打实的支撑,在群雄面前昭告着圣儒门仍具有不可动摇的统御力。
李世仁的表态好比是雪中送炭,瞬间让圣儒门恢复了一点十大门派的荣光。
尤其李世仁背离煊赫的九大门派而迁就倾覆的圣儒门,此种不合情理的选择,颇是耐人寻味,使人不得不怀疑圣儒门尚有未亮相的杀手锏。
陆明渊似乎也大感意外,一时间竟只有沉默。
在陆明渊的沉默里,在群雄的揣测中,坐席区内几乎是同一时间站起了二十三名高手,几乎是异口同声,坚定而响亮的呼喊着“圣儒门是我国我城的宗主,我们也只认圣儒门为主。若有人狼子野心,想要染指圣儒门的地位,便请踏过我国我城万千百姓的尸体吧”
这二十三人乃是天鑫国主、宏云国主、水仙城主、洛水堡主等诸多实力不俗的圣儒门附庸。单独一国一城,也许不在高手眼中。但诸多城主一齐汇聚,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飞羽楼主眼睛顿时眯了起来,胸中怒火腾窜,眉间杀气难掩,暗骂道“水仙城主、洛水堡主这两只土狗,前天晚上还拍着胸脯,满嘴猪油,连声向我承诺,今日却是这副鬼样子。很好,好得很这仇我记下了。他爷爷的,这动静还真不小,莫非圣儒门背后有人,怎的从没有得到风声”
这时,会场中站立人群忽然爆发出数百声呐喊,声调虽不能协同,气势倒颇为惊人“对,我们受圣儒门大恩,绝不认同十大门派剔除圣儒门的做法。”
“十大门派不能没有圣儒门,我们需要圣儒门”
“圣儒门雄起,圣儒门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