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晌午的时候,苏保柱扛着锄头回来了,一路上没少遇到乡亲们打招呼。
至于杨氏她们几个,都在后院里洗净了花,然后分捡花瓣。
这都是精细活儿。
也的确是只有女人做才最合适。
张月兰是个性子直爽的,话也多。
一个上午的功夫,也就跟柳芳熟稔多了。
晌午的饭是张桂花和小四做的。
小四主要就是打下手,然后再烧个火。
中午吃的是包子,素的。
不过里面加了鸡蛋和木耳,再配上了野菜,闻着就香。
张桂花想着家里有个小豆子呢,就熬了一锅小米粥。
因为做的是包子,所以不需要再额外炒菜了,所以张桂花就只是拌了一道凉菜,分了两个大海碗装的。
张桂花的手艺好,包子包的漂亮,而且馅调的是真好,苏大郎一口气吃了六个。
最后还喝了一大碗的小米粥,这才打住了。
就连苏锦绣都吃了两个。
柳芳看着这一家子的伙食,就觉得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
她吃了两个包子之后,其实还想再吃的,可是又怕人家嫌弃她饭量大,所以没敢再伸手拿。
张桂花瞧出来了,便直接拿了一个递给她,“快吃!阿爹阿娘都说我调馅的手艺好呢,不吃饱可不成,那不是嫌弃我了!”
柳芳有些局促地笑了笑,还是接过了包子。
其实,刚刚的两个包子,她时不时地给豆子喂一口,吃地真不到两个。
豆子吃了几口包子,又喝了一碗小米粥,小肚子也就鼓了起来。
苏大郎带着他去后院里看养的大肥猪,还指着他的肚子问像不像猪。惹得大伙儿一阵笑。
豆子还小,吃过中饭就是要睡一觉的。
杨氏让柳芳带着豆子去了小四的床上睡。
苏大郎把外面的栅栏门栓好了,然后也和张桂花进屋休息了。
每天都是卯时初就得起来,大家白天也是会犯困的。
所以,他们一家子也就养成了午饭后睡一觉的习惯。
至于张月兰,则是直接让她回家了。
至于为什么不让柳芳回去?
明着是说还有一些零碎活让她干,实际上,杨氏这也是心疼她,怕她回去后不得休息,又得接着伺候那一大家子。
杨氏的用心,柳芳又怎么会不知道?
抱着豆子的时候,就暗暗垂泪。
心里头真地是又酸又涩,怎么自己就没赶上这么一个好婆婆呢?
其实村子里头大部分的村民只要是没有出去上工的,午饭后都会歇一觉。
农村人嘛,早上起的也都早,特别是夏天,都喜欢早上干活,那会儿太阳也不晒,而且还不是太热。
柳芳抱着豆子没一会儿也就睡着了,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柳芳吓了一跳。
这要是在家里头,怕是早就被太婆婆给骂醒了。
好在醒了会儿神,才注意到这里不是老屋,没人会骂她。
豆子还在睡,柳芳抹了把脸,只觉得这是她成亲以来,睡地最好的一觉了。
柳芳起来后就帮着一起干些杂务,之后又背上了竹篓去打猪笼草了。
杨氏原本没打算让她继续干的,可是见她这样子,也知道这人是什么心思了。
如果不是让她干点儿什么,她心里头不踏实。
柳芳一连在这边干了三天之后,老屋那边也开始闹腾了。
原因无它,瑾行的娘是个懒的,不爱干活,而瑾行的大嫂又自诩是秀才家的女儿,所以一直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这会儿家务活的主劳力不在家了,这老屋里里外外也就有点儿乱套了。
苏瑾言,也就是瑾行的大哥正好从书院里回来了,他媳妇儿拉着他的手就说家里头如何地不容易。
苏瑾言一脸为难。
他以后再考秀才的时候,还得让岳父帮忙保举呢,可是一想到了弟妹一天能往家里挣十文钱,他又觉得不能不让她干。
只是这家务活,总不能还指着弟妹回来了晚上再做吧?
传出去成什么样子了?
无奈,苏瑾言只好到了阿娘那里去使力,不管怎样,家里头多点儿进项,那他日后赶考的时候才能更有底气不是?
只是苏瑾言的娘方氏是个会算计的,也不知道怎么跟自家男人嘀咕的,第二天就去了苏保柱家。
这会儿已经吃过了早饭,柳芳正帮着收拾灶房,之后准备上山剪花了。
看到婆婆来了,柳芳这眼神都变了,手脚也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弟妹呀,你看我们那边儿的日子也实在是难,家里头供着两个读书的呢,银钱上实在是紧张。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一天给我家瑾行媳妇儿十五文钱,她就不在你家吃饭了。”
杨氏还能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
心里头气得想指着她的鼻子骂,可是面上却还是端着样,“大嫂这话说的,我们可不是只请了你家柳芳一个人,还有虎子家的也在这儿干活呢,你这意思,我们家请人还得不一样的待遇?”
方氏没想到刚张嘴就吃了一记炮仗,笑了笑,“弟妹,这不是跟你商量嘛。”
“没得商量。你家要是觉得十文钱少,那就把人领走吧。村子里头这么多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儿呢,我干啥非得用她呀?”
这话说得柳芳心里头都没底。
方氏一口气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脸色自然也不好看。
最后也只能是狠狠地瞪了柳芳一眼,扭着腰回老屋了。
其实方氏想地很简单,让儿媳妇回来吃饭,还能趁着这个空当让她洗个衣服刷个碗啥的。
既能多拿铜板,还能解决家里的部分活计。
哪成想,这老三家的还不乐意!
方氏气得直骂娘,边走边啐,“不就是做了个劳什子吃食嘛,真以为靠着这个就能起来了!我呸!还敢当着我的面儿拿乔,以后有你受的!”
不巧的很,这话,刚刚好被站在栅栏旁的方敏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