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收视率
    转天早上,周明哼着小曲儿,走进了电视台大楼,来到了综艺部所在的楼层。

    “周总监,早上好。”

    “总监好。”

    “老周,看你红光满面的,节过的挺好啊。”

    从刚进单位不久的实习生,到同事十几年的老员工,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招呼也打了一路。无一例外,所有人都对周明笑脸相迎,态度都很不错。

    不用问就知道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早在出门前,周明已经从值班的工作人员那里拿到了第一手情报,知道了自己极力推荐制作的中秋特别节目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上京及周边地区的统计结果为:平均14.635个点,最高20.136点。

    扩大到全国范围内,虽然数字上骤降了一大截,仅为2.698和4.736,不过,横向对比一下其他台的战绩,这个成绩仍然非常值得炫耀。

    “小柳,去看看昨天的全国收视数据统计排行出来了没有。要是有信儿了,给我抄一份送过来。”路过公用办公区,拦住了一个文员,周明满脸微笑的吩咐道:“顺便再给我冲杯咖啡,今儿个我也开开洋荤。”

    “是,周总监。”答应了一声,姓柳的这位文员办事儿去了。

    另一人走了过来,给周明手里递了份手写的记录:“周总监,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们接到了不少商家的电话。这是整理好的通话记录,您看一看。”

    “好,我一会儿看。”接过来,周明点点头:“去忙你的事吧。”

    如果说周期漫长的电视剧以及周播的带状综艺节目,体现的是电视台的平均制作实力的话,那么,逢年过节时播出的大型晚会类节目,或者其他类型的特别节目,反应的就是电视台制作实力的上限和下限。

    以晚会类节目为例。

    何谓下限不同?省台举办的晚会上,歌舞类节目的表演者来自于地方上的歌舞团。同样的节目,放到央妈举办的晚会上去,会换成国字号的歌舞团来表演。

    省台举办的晚会,最多能邀请到两三位一线大咖,而在央妈准备的舞台上,却是汇聚了好几十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就是上限上的差距。

    作为上京台的高管之一,周明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所以当他才会在知道了中秋特别节目的收视率后显得如此兴奋——这档节目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对上京台实力的一次证明。在收视率大战越发焦灼的今天,这份证明的难能可贵,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

    可想而知,作为这个节目的发起人,周明得到的嘉奖也绝不可能只是一两句口头上的称赞。

    可能是大笔的奖金,可能是部门内更多的话语权,也有可能是升职……到底是什么样的嘉奖,周明现在还猜不到,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份奖赏的期待。

    哼着小曲儿,品着咖啡,周明心里头美的不行。

    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也是想起了还没有把收视率数据通知给苏谨言,周明掏出了手机,给今天继续休假的苏谨言又挂了通电话。

    ……………

    “周哥,早上好啊。”

    “苏老弟,起了么?没打搅你睡懒觉吧?”看了看时间,才九点不到,周明先笑着开了个玩笑。

    “没呢。”电话这头,苏谨言看了看里屋的方向,笑着说道:“我倒是想多睡会儿,这不我爸我妈来了么?打算今天带他们出去转转,早上七点不到就起来了。周哥,这么早打电话过来……让我猜猜,是收视率出来了吧?”

    “就知道瞒不过你。”大笑几声,周明兴冲冲的报出了数字:“刚才我还没出门那会儿,就收到了值班员工发来的短信。担心你还没起,才一直等到了这会儿。你听着哈,在上京及周边地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是14.635,最高20.136……”

    “这么高的么?”说实在话,苏谨言真的有点儿被惊着了。

    最高收视率竟然超过了二十个点?现在可不是娱乐方式匮乏的八十年代,在这个年头,一档晚会类节目的收视率能超过5个点,就可以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实话实说,有把握敢在播出前就胸有成竹的大喊‘我们这台节目的收视率一定能超过10个点’的,估计也就央妈春晚节目组里的那帮人了。

    “是有点高哈,哈哈,不过这是好事,不是么?”似乎很满意苏谨言的反应,周明哈哈大笑起来。

    “周哥。”听完了本地收视率数据,苏谨言对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续说啊,全国收视率多少啊?”

    “别着急啊,我这不正要说么。昨天晚上中秋特别节目的全国收视率是平均2.698,最高时超过了4点5,达到了4.736,嘿嘿,真是托了你的福啊。”

    要说这个成绩是托了苏谨言的福,倒是一点儿都不过分。

    首先,这台特别节目的策划案,是苏谨言自己一个人攒弄出来的。

    其次,整个拍摄过程中,也是由苏谨言亲自坐镇把关,控制进程和节奏。

    再次,参演节目的这些嘉宾之中,几个比较关键的人物都跟苏谨言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在节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那几位‘卧底’,都是他亲自挑选安插进去的,又比如最后通关了挑战拿到全额奖金的陶乐乐,也是他叫来的‘关系户’。

    最后的最后,是苏谨言弄出来的《少女们的田园日记》,给上京台贴上了‘新晋综艺大台’的标签。一部分观众之所以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中秋特别节目,就是因为他们脑中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印象,下意识的认为上京台搞出来的节目应该会很好看。

    “别这么说,周哥,你太客气了。”心里有没有数另说,作为情商正常的人,苏谨言可不会在嘴上认下这份功劳:“都是大家伙儿的支持。要是没有大家伙儿,光有我的点子,也成不了事啊。”

    “呵呵,苏老弟,客套归客套,该你的功劳,肯定还是你的。”周明笑着说道:“等放完了假回来,我给你开庆功会,奖品奖金,都少不了。”

    “不用不用。”听到奖品两个字,苏谨言是真的想要拒绝:“周哥,你昨天差人送来的那一大堆东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呢。奖品什么的,我这儿是真的放不下了,台里真要表示的话,给大家伙儿发了得了,可千万别再往我这儿塞。”

    “都有,都有。”周明哈哈一笑:“收视率这么好,组里的人肯定都有份,不用你让。”

    “都有就好,大家伙儿都挺辛苦的。”说话间,看到父母已经换好衣服从屋里出来了,苏谨言赶紧换了话锋:“周哥,收视率我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儿么?我这马上要出发了,你看……”

    “行,你有事的话,我就不打搅了,咱们回头见面再聊。”

    “好,那咱们回见。”

    挂掉电话,苏谨言收起手机,走到母亲面前,帮她整理了一下衣襟:“妈,东西都带好了?”

    “带好了。”拍了拍身上背着的斜跨小包,刘胜菊一脸的笑容:“水杯、纸巾、零钱包,都装着呢。”

    “爸。”转头看着老爸苏爱国,苏谨言笑着问道:“您呢,没有什么落下的吧?手机带了么?”

    “在你妈包里装着呢。”一边说着,苏爱国一边从上衣兜里掏了副墨镜出来,扣在了脸上。

    “那咱们这就出发?”

    好好的歇了一晚上,浑身上下都是劲儿,刘胜菊举起手来,像是等待着郊游的孩子似的:“出发~!”

    三人下了楼来,坐到苏谨言的g150上。帮坐在副驾位上的老妈系好安全带,再看了看坐在后座的老爸,确定他也绑好了安全带,苏谨言这才发动引擎,把车开出了小区。

    或许有人要问了,车上怎么只有三个人?张怡倩和苏常英哪儿去了?

    先说张怡倩吧。她今天要去工作室一趟,趁着黄姐回来,跟找上门来的广告商,商谈一下代言合同的事儿。虽说未必要全程参与,但最开始这第一次见面,她本人还是需要到个场亮个相。

    至于苏常英,则是去了剧组的驻地。

    倒不是说今天就要重新进组,补拍厦城那边没能拍摄的镜头。之所以上午抽空去一趟剧组驻地,是为了给那些老家不在上京,又没能回去过中秋的工作人员们送温暖,说白了,就是上剧组里给自己挣人缘去了。

    是正事,但都不算费时。在中午之前,两人就会分别赶回来,跟苏谨言以及苏爸苏妈汇合。

    “爸,妈,上午这点儿时间呢,我是这么安排的。咱们先去一趟老裁缝店,给你俩量量尺寸,算一算日子,等你俩回去那天,衣服应该也做好了,正好让你们带回去。”一边开车,苏谨言一边给父母说起了今天的安排。

    “不用不用,我有的是衣服。”看了一眼老伴儿,刘胜菊继续说道:“你爸就更不用了,他天天都是一身军装,给他做了,他也没时间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