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公子脸上的张扬神采一下子收敛不见,脸色瞬间严肃起来。
“公子(师傅),怎么了?”两人不安问道。
如玉公子拖着地上的布找了个离门最远的角落,坐了下来。
“这个山寨和官府肯定有所勾结,背靠哪座山暂时还不清楚,不过所图肯定不小。”
两人亦步亦趋走进角落。
“公子,你说的是签卖身契?”小捕不愧见多识广,一瞬间就转过了弯。
“卖身契有什么问题?”小白和乐郡主不解道。
“官府规定:卖身契文书需主家与官府报备,方便登记录册。这个地方抓了肯定不止我们三人,他怎么去官府报备,每次去报备都是添人,官府不会起疑,不查他老底?”
“师傅,可能官府事忙,没注意。我父……爹经常不管事,都是下面人管。”说完,她有些不好意思,偷瞄了自己师傅一眼。
“你爹那是情不得已,要不是为了你,他一辈子不沾这些才是王道,别人才能更放心。”说完,他指了指屋顶。
和乐郡主有些疑惑他的手势,又想起自己糟心的多了个未婚夫,脑子超长运转,竟有些明白那指的是天,是皇祖父,有些泄气。
“县令三年一调,为了政绩他也得关心民生,村子少了那么多人他不知道谁信,除非他是个蠢的,蠢的可能科举及第吗?还有,底下的书吏、衙役、捕头,师爷这些都是本地的,一般进入这行都是要做到老的,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白日武伯那口气都没有把县令放眼里,可能他们是狼狈为奸互相看不顺眼,也有可能县令是他的下属,听他调派。不管哪样,我们都不能轻信绵阳官府。”
“嗯,师傅,那卖身契这事怎么办?他们肯定会要我们签的。”
“先讨价还价吧,要是和我们动武,那只能签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白,见机行事。”
“师傅,你真是能屈能伸。”
“别忘了签化名,有本事他们去老家查。”
三娘和呆头走到后山树林里呼吸新鲜的晚风,去除胃中的呕气,浆糊般的脑子还是一团浆糊,里面挥之不去的是紧箍咒般的“膻味、腥气、血迹”这类的词。
吹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效果,两人决定回去睡一觉再说。走到半路,撞上了武伯。
武伯一人在黑灯瞎火的竹林里练着长枪。要不是听到竹子被刺空传出的断裂声,他们也不会注意到他。油灯一闪,武伯停了长枪的动作,休整过后,说道:“事情办妥了吗?”
“噢,吃过了。”
听了这句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武伯皱了皱眉头:“猪骨头蹄膀吃多了,脑子也成了猪的啦!”
两人还没想好怎么反驳,身体却诚实的做出了反应,他们俩齐声呕了一声。
“你俩皮痒了是吧,卖身契的事办好了吗?”武伯动怒了。
“卖身契,卖身契,哦,卖身契,还没签呢!”呆头脑子转呀转,没回神话已脱口而出。
“事没办好,你俩来这儿吹什么风,吃饱了撑的吗?”
“是有点撑,”三娘无缝衔接。
“别来这一招啊,事情要是出了纰漏,小心将军到时候军法处置。”
“军法处置,”两人突然出了一声冷汗,脑子也不短路了,思路也清晰了。
“真要签卖身契啊,那小子说以后要去考科举呢。”
“来了这儿还想着以后?”武伯嗤之以鼻。
“那个读书人说我们这儿的活总有一天会做完的,做完之后,不放他走就要养他吃白食。”呆头复述道。
三娘在一旁补充道:“那三人和宋家有点关系,我们要不要通过他们把宋家也拉上船?”
“还想吃白食,他做梦,宋家对我们没什么用,拉上来还要拖后腿呢!快去让他们把卖身契签了,不然我先扒了你俩的皮。”
“是,是,”两人唯唯诺诺。
“等等,签完卖身契后,就把他们送到木场砍树去。”
“是,”两人一阵风般跑走了。
杂房里,三人见着去而复返的三娘和呆头,一人拿刀,一人拿着鞭子。呆头当着他们的面磨刀,刀锋在油灯照耀下越发闪亮;三娘把那条牛皮鞭放入辣椒油中浸泡后才拿出来。
两人异口同声恶狠狠地道:“卖身契签还是不签?”
三人互相看了看,如玉公子无奈道:“不就签个卖身契嘛,干嘛这么大阵仗,有话好好说嘛!”
“废话少说,签还是不签?”
“签,签。”
两人放下手中的家伙,递来卖身契和笔。
如玉公子全部接过,试探道:“不用签死契吧,你们真准备给我们养老啊?”
两人想起武伯提起吃白食时的气愤,说道:“想的美。”
“那只能签活契,你们得给个期限,完了我还得去科考呢!”
两人不想再和如玉公子废话,粗鲁地拿回卖身契和笔,在后面加了个十年期限,又递了回去,睥睨道:“你要是能活过十年就可以回去。”
如玉公子欢欢喜喜地接过卖身契签了。
三娘看了一会儿,感觉不对:“你边上两个怎么不签?”
“他们呀,”如玉公子用你是不是傻的眼神看着三娘:“他们是我的家仆,早就签过卖身契报备官府了,签也没用了,你们实在想要,我就让他们再签一下,不过这个每年需要向户部提交报备的。”
呆头思索了一下,对三娘说:“不要节外生枝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主人都入贱籍了。”
三娘点头同意,朝外喊道:“来人,给他们挪挪窝。”
进来三个大汉,每人拿着一个麻袋,不由分说套在三人身上,扛着就走,顺便威胁道:“要是吵吵嚷嚷,就加上大石把麻袋扔河里。”
三人安静不出声。
庆阳村老张管事家,平和心里异常焦急,如玉公子答应昨日带郡主过来和他们会合,人却未至。他派人去绵阳县城去探听消息了,不过人还没回来。
老张管事带着村人准备特产已经差不多收拾好了,要是再没有消息,他就要回府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