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年味儿
    晚上八点,春节晚会正式开播。

    从节目名单上看,今年的春晚并没有因为李扬的重生而出现变动,当然李扬往年对春晚漠不关心,也就不知道这回事。

    朱军、周涛、李咏、董卿四大央视名嘴压阵,还有刚满三十岁的年轻一代刘芳菲和第一次参与春晚录制的张泽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出现了着名的“黑色三分钟”,说白了就是发生说错词、串词的低级失误,对于一场国家级别的晚会肯定不允许这种事情。

    但其实发生了也无需大惊小怪,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央视名嘴也是人,也会紧张也会口误,没必要抓着不放。

    李扬倒是好奇那三分钟到底怎么个黑法,今晚一定要看看。

    一大家吃着瓜子喝着茶,齐刷刷盯着屏幕看春晚。

    迎年已经正式开始了,外面鞭炮声不断,从现在开始基本会持续到下半夜。

    春晚是直播,没有字幕,曲艺节目还好,关键是小品语言类。到了关键时候外面鞭炮震天,基本只能看见演员张嘴听不见声,干着急。

    再加上春晚现场观众哈哈笑个不停,又鼓掌又拍手,更加剧了电视机前观众的焦虑感。

    每次春晚之后,李扬都要通过小品重播才能弄懂里面那些搞笑的梗。

    按照以往惯例,第一个节目肯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团体舞蹈。

    今年打头炮的叫“欢乐中国年”,大家往往对第一个节目期待很高,也是最容易拉气氛和给整台晚会奠定基调的。

    能否留住犹豫观众就看开场舞,当然春晚这种级别的晚会也不会太计较几个百分点的收视率。

    毕竟现在各大卫视还没有能耐跟央视抢收视率,而且各家子也会错开,把大年三十的黄金时间完全留给央视。

    第二个是民族串烧歌,这基本都是保留节目,促进民族大团结。

    年轻人对这种节目不感兴趣,成年阶层乐此不疲,甚至是李扬的爷爷奶奶。

    载歌载舞的节目对成年人吸引力很大,但李扬一直到三十岁也无法欣赏,或许这就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代沟。

    阿尔法·阿尔斯兰,这位新疆小朋友李扬倒认识,就是那位二十岁时长残谢顶的“神童”阿尔法。

    受老爸老妈影响,李扬很小就知道他的名字,那个鬼马精灵、活力四射的身影经常活跃在央视的各种节目里。

    05年星光大道总亚军,04年非常6+1非常明星奖,年纪轻轻参演无数,是当年最炙手可热的童星之一。

    舞台上那股灵动劲惹人生爱,哪个大姨大妈看了能不爱?

    恨自己家孩子不叫阿尔法!

    只是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成年后的阿尔法完全没了小时候的灵气,而且看起来很显老。

    李扬看着电视里又蹦又跳的小阿尔法,仰天长叹老天爷是公平的,世事难料。

    “这小孩以后肯定有出息。”大伯李建国说的时候带着羡慕。

    刚忙活完的罗彩云探过头看了眼,也是一脸慈母笑。

    “现在下饺子?”二伯母进了屋,带着套袖,两位女士今晚是最忙碌的存在,担负起了厨房重任。

    男人任务就是吃大餐喝酒,享受过年乐趣。

    “再等等吧,九点十点再说。”二伯道。

    炕上的奶奶开口了,“别太晚了,人家拜年的来了咱还没吃饭,也不好。”

    大概十点钟以后,宁安村的男人们就会出门拜年,往往一个大家族的成群结队浩浩荡荡。

    差不多会持续到下半夜,有精力的继续玩,犯困的就回家睡觉。

    另外,通常大年三十这几天都是要熬夜的,就好像睡觉会错过什么一样。

    老姐已经安排好了,下半夜叫韩露家三个还有吴远到他们家玩大富翁,饮料零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开席。

    老姐瞅准了到时候爸妈不在家,会在爷爷家跟伯父伯母们通宵打扑克,所以她才敢把吴远叫到家里玩,被发现就说是李扬同学,这些工作都提前做好的。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随着相声演员冯巩亮相,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回屏幕!

    此时的冯巩五十岁整,年富力壮,穿着红西服很有精神。

    身为相声泰斗马季老师的高徒,冯巩自然也是一身喜剧细胞,每次出场都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后世在“网红”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稍显式微,还好有人能够扛过大旗。

    由于外面鞭炮太响,相声《咱村里的事》基本没听清,但能从冯巩的表情和现场反应来看应该笑料十足。

    “放这么多鞭干啥,国家真该好好管管,看电视都看不清闲。”大伯李建国道。

    李扬满脸黑线,后来政府出手管控,闹的最凶的就是大伯,走到哪骂到哪。

    后面的语言类节目基本都是熟面孔,有几个人让李扬觉得很亲切。

    像李金斗、大兵、郭达、蔡明、句号、郭冬临、潘长江等等,当然最让老百姓期待的还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这对老搭档。

    今年带着新作品《策划》登台,加上副县长牛群的加盟,早在春晚名单出来前就吸引了大量关注。

    只是这个小品出场时间比较靠后,是倒数第八个节目,那个时候宁安村已经开始拜年了,能完整看完的不多。

    九点钟,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白菜肉馅。

    在这期间几个男人酒水没断,二伯已经有些醉意了,大伯依然脸色红润很健谈,一直引导着家族话题。

    对于他们家来说,饺子最好的配菜是凉拌海蜇,还有各种小凉菜,这个时候反而吃不进热菜。

    海蜇跟凉粉是每次年夜饭的保留菜品,尤其是凉粉,大伙人手一个勺子舀,那玩意要费点劲才能吃到嘴里,很讲究技巧。

    大伯觉得白酒喝太慢,就换了啤酒。

    可以预见的是,他这种掺酒的喝法必然要醉的,当然大伯喝酒的目的就是为了醉,否则不尽兴。

    期间二伯跟二伯母电话不断,隔几分钟就有给他俩拜年的,或者那种群发短信。

    这群人里面也就他俩跟李扬爸妈有手机,不清楚型号,但李扬能看到是摩托罗拉的翻盖款,估摸着不便宜。

    外面鞭炮声达到鼎盛,几乎到了烦人的地步。

    隔着很近的两个人在家都听不清说话,需要凑到耳朵根子前大声喊才能隐约听懂。

    吃饺子前,李家也是要放鞭炮的。

    大伯大手一挥说孩子们也大了,让李升带着李扬跟李飞去外面放鞭炮,再放几颗礼花助助兴。

    礼花是二伯从上面带下来的,足足有三十颗,一股脑放出去必定成为全村的焦点。

    年啊,这就是原来的味道,李扬很喜欢现在的感觉。

    钢筋混凝土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走了属于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