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章 码头抓货
    凌晨三点,二伯的嘉陵摩托在大门外狂按喇叭,引得周围邻居大为不满。

    在田镇几个以出海打鱼的村子,经常凌晨两三点就听到摩托车轰鸣声,这是最早一批渔民一天工作的开始。

    他们必须要这么早就出门,清晨到上午这块时间满载而归,卖完货再回家吃中午饭,或者在外面对付点,跟认识不认识的喝几瓶,下午回家舒舒服服补觉。

    第二天夜里再继续,如此往复没有休息,因为停工意味着没有钱。

    李扬提前二十分钟就已经起床,穿戴整齐后准备出门。

    话说现在虽然进入春季,但凌晨三四点还是很冷,站在外面即使没有风也发寒。

    大伯精神抖擞,单脚踩地撑着微斜的摩托车,如果穿上身皮夹克再好好做做头发,颇有机车骑士的意思。

    “你没多穿点,海上更冷。”大伯道。

    李扬打着哈欠捏了捏自己的羽绒服外套,很厚实,问题不大。

    跳上摩托后座,大伯熟练地重新启动,而后沿着村里土路往海边驶去。

    码头所在位置叫杏树湾,名称简单易懂,或许以前这里有过大批的杏树。

    他们今晚的目标是一艘中型远洋船,小姑父跟船主同村,已经提前打好了招呼,到时候优先让他们拿货。

    到码头大概需要十来分钟,沿途能看到不少这个时候出海的,他们之间大多认识,相互打招呼,匆匆而过。

    大伯摩托后面挂了俩空油桶,那是往船里加柴油用的。不过这点量只能应急,平常都是用三轮车往海边拉油。

    到了码头,四根大杆子吊着探照灯挂在半空照明。码头很长,一眼望不到头,这点灯光作用不大,人们还得拿着手电筒才行。

    打鲅鱼需要大马力船,大伯他们的船因为规格不大,无法远洋捕捞,只能近海作业,每次最多也就能拿回几十条鲅鱼,意义不大。

    田镇码头有十几条远洋渔船,出去作业一次就是三四天,每天能回来两三条船,差不多三万斤鲅鱼。

    今天李扬这么早出门,就是为了等那几艘大点的远海渔船回来,直接登船收鱼。

    07年的田镇码头还没有专业贩鱼船出现,后世有商人买船不亲自打鱼,直接去远海跟捕鱼船对接,把新鲜的海货批发价带走,回来赚个差价。

    最近几天出的鲅鱼都是从琴城以南170海里处的黄海130号海区附近捕捞的,那一代在这个时间段盛产鲅鱼,除了琴城渔船之外还有江浙一带的渔民,都是冲着琴城“鲅鱼热”来卸货。

    四点钟的码头汽笛声不断,轰隆隆的发动机此起彼伏,那些上岸的小船不是李扬的目标。

    每当有船靠过来,立刻就有几个人凑上去准备抓货。他们大多是小商贩,批发价拿到海货再去路边或者海鲜市场售卖。

    07年这一行还是很赚钱的,越往后越不好干,除了同行相互压价外,互联网迅猛发展也对他们造成了冲击。

    李扬印象里很清楚,以前小姑父一家尽管吵吵闹闹但日子还不错,好的时候一月能挣到大几千,后来三千都算不错的,有时候一趟下来净赔油钱和人工费。

    过度捕捞是每座沿海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禁渔期能够起到延缓,但没办法改变大趋势。

    大伯的船这几天租给了别人,每天能挣个油钱。

    怕李扬冷,大伯带着他进一家早餐摊子等。老板跟他们这些老渔民很熟络,基本来的都能叫上名。

    在码头开早餐铺子意味要比村里的起更早,因为渔民们早出早归,到了**点基本就没什么人了。

    李扬要了碗热乎豆浆,喝下去浑身暖和,舒坦!

    他要付钱被大伯拦下,说你一个学生能有几个钱,随后李建国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十块钱递给摊子老板。

    要了筐油条,伯侄俩大口吃了起来,结果没吃几口,海里传来一声闷呼呼的长鸣,接着便是船载探照灯闪烁!

    海滩上的人群起了阵骚动,这是大船回来了!

    “你先吃,我去看看。”说完李建国便起身往外走。

    李扬也顾不得吃,紧走两步跟了上去。

    果然一艘规格比普通渔船大很多的远洋船进入码头,即使漆黑也能看清它在航行中推开了周围一片海浪。

    李扬似乎感觉有阵风朝自己迎面扑来,还真特么的气派。

    这应该是一条专门捕捞鲅鱼的船,周围贩子们都在讨论,脸上带着笑,大晚上跑到这么冷的码头果然没白等。

    “看来打上来不少。”大伯眼神深邃,一直背手盯着那艘船,或许这就是老渔民的直接。

    不过仔细一想,哪个渔民不希望自己有一艘大马力铁皮渔船?

    李扬曾经上过大伯的那条小渔船,顶多十来米长,而且特别窄,只有两头的甲板空间大些,中间部分由于有船舱就会显得拥挤。

    不过船舱里倒是挺有趣,关上盖子完全密封,像是另一个小世界。有时候渔民需要在海上过夜就会在船舱里睡觉,赶上大风大浪挺恐怖的,于是渔民们都是天气预报的忠实粉丝。

    大船越来越近,减速进入杏树湾,探照灯光力度逐渐减弱。岸边的商贩们跃跃欲试,都在准备靠岸后上去抢个好位置。

    码头这边探出海岸线四五百米,水很深,大船不用担心搁浅问题,到时候胆子大的贩子会直接跳上去抓货,稳妥点的等船停稳放下梯子再上去,这样保险一些。

    这个时代没有电子支付,贩子直接带着现金当场点钱交易,因此会弄的钞票上面带着鱼腥味,这在田镇很普遍。

    有体量大的商贩拎着皮包,里面装着好几万,到时候开过车来直接交钱拉走,直奔海鲜市场的摊位。

    李扬没有带现金,他们家手头上只有七万块,现金流不多还要等着进啤酒,因此要凭借大伯、小姑父、大表哥陈辉三个人在码头的威望赊账,倒腾出去货后再结账。

    这种后付款的方式对渔民而言并不太受欢迎,时常有拖账不还的情况发生导致双方当街打仗,闹到派出所的都有。

    渔民们心直口快,更喜欢跟给现钱的贩子做生意。不过小姑父和这条船的船主同村,年轻的时候一起混过社会,提前打好招呼也就不用着急结钱。

    为了保证安全,李扬等船完全停稳后才顺着梯子上去,跟在大伯身后宛如喽啰。其他商贩都带着笑意看他,因为李扬的一举一动完全是个外行人,到处小心翼翼生怕掉海里。

    都以为他是大伯家孩子,带着过来凑热闹。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李扬才是今天这艘船的大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