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临近下午,街道上车水马龙,愈发热闹起来。
尤其京城福满楼,据说又出了新菜式,余味无穷,座无虚席。
众人皆叹息,这福满楼花样真多。
听说价格还实惠,看来是一定不能错过了。
钱府内,钱盛川拿着一沓小纸条,笑了,紧锁了几天的眉头,在此刻终于舒展开。
最上面的小纸条上:无恙,年前归,念盛川,更念笑蓝,望转告。
钱盛川接着翻阅后面几张,没有语言文字,是一幅幅小小的q版画像。
胖乎乎的,满脸搞怪动作。
说像吧,又不像,说不像,又能清楚的看出来是谁。
看完纸条,冰冷了几天的脸终于爬上了笑意,“臭小子。”
语气中都带上了丝丝笑意,“来福。”
门外的中年男子推开门,冰冷的屋子,此时多了几分温度。
看着老爷满脸的笑意,来福也跟着高兴,“老爷,是少爷有消息了吧。”
男子只笑不语,又看了几遍手上的小纸条。
钱盛川将纸条仔仔细细的收好,心情很好。
“吩咐厨房,做几个夫人爱吃的菜,今晚还去言笑阁用膳。”
“对了,那清水镇掌柜差人带来的东西,也一并做了,今晚尝尝。”
“好的,老爷。”
说实话,钱盛川都不知道自己名下到底有多少福满楼。
要不是前段时间清水镇掌柜,不断的送来了几个方子,自己都不记得着清水镇还有个酒楼了。
因着方子,钱盛川就顺道让儿子往清水镇去了。
酸菜鱼,大虾,卤肉,卤菜,腊肉,那现在可是在京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啊。
福满楼的知名度也日渐高涨。
傍晚,钱盛川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早早的就往后院走去。
言笑阁内,美妇人满脸憔悴,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摆放的错落有致的兰花,久久出神。
记忆里,满是胖乎乎的小男孩的影子。
老爷走商的日子里,陈笑蓝相思无处寄存,忽略了儿子。
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一大早来敲门,声音嘹亮,“笑蓝,笑蓝,我给你搬来了上好的兰草,快开门。”
妇人打开门,小男孩腆着肚子,指挥下人,搬着搬那的,院子里瞬间多了几分生机勃勃。
妇人生病的那次,吃什么吐什么,因为自己怕苦,小男孩去寻了各式各样的蜜饯,稀奇果子。
大晚上的,踮着脚趴在窗口,鬼鬼祟祟的露出头喊,“笑蓝,我给你找了蜜饯还有果子,吃药就不怕苦了,快来尝尝。”
冬天,妇人怕冷,又受不了烟呛,小男孩到处找,找来不烫人又保暖的汤婆子罩子材料,罩子上的刺绣是请了上京城极好的绣娘绣的,是妇人最喜欢的蓝天白云。
之后,几天都不见人,还是嬷嬷来通报少爷屋里着火了,才知道是小男孩在自己屋子里研究了几天,要怎么做木炭才没有烟,一不小心烧了自己的床。
看着弄得满脸是灰的儿子,妇人心疼的不行,小男孩拍拍妇人的背,“笑蓝,别哭,我皮厚着呢,没事。”
还有……
夏天,中秋节,自己和老爷的生辰……
特别的,普通的日子里……
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
这样的程儿,怎么会不让自己疼到骨子里。
越想越难受,陈笑蓝拿着帕子,掩面而泣。
门口的钱盛川推门而入,看妇人哭得难受,上前抱住陈笑蓝,小声安抚。
“夫人,哭伤了身子,儿子可要心疼了。”
陈笑蓝眼中迸发光亮,“老爷,可是程儿有了什么消息。”
“你看,这臭小子送来的。”钱盛川也不卖关子,就把纸条直接递给妇人。
颤抖着手,陈笑蓝翻开纸条:更念笑蓝。
他说:他想笑蓝了,让不用担心他。
笑意慢慢爬上了眼角。
钱盛川无奈,但眼中的笑意也藏不住,“这孩子,还是这样没大没小的。”
提起儿子,陈笑蓝满眼都是小星星,“老爷,程儿一直这样。”
“我就随口一说,你就先护上了。”
“老爷,程儿现在在哪儿,我能不能去接他。”
提起儿子,钱盛川也是满脸的自豪,具与荣焉,“别急,程儿既说了年前归,自然会回来,也当历练了,我相信他的能力。”
妇人轻嗔一句,“不是怕程儿吃苦嘛。”
“你的儿子,你还不了解,何时能吃得了苦。要是吃苦,也是他让别人吃苦。”
然后夫妻俩又拿着纸条,将那奇奇怪怪的画像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还是钱程跟着云溪学的呢,自己也觉得奇奇怪怪,但是又怪有意思的,就画给笑蓝和盛川看看。
直到外面声音响起,陈笑蓝才收了纸条,小心翼翼的放进床头的匣子里。
“老爷,夫人,是否传晚膳。”
“传吧。”
夫妻俩心情好,饭菜都比平时香了不少。
“老爷,这是什么。”
钱盛川给旁边的妇人布菜,“清水镇掌柜送来的,泡椒竹笋,夫人尝尝,也是做出腊肉的那家人做的。”
陈笑蓝难得的胃口好,“这家人倒是妙啊。”
钱盛川也是一样的感叹,“嬷嬷,今日这饭菜甚合口味,赏。”
“谢谢老爷。”
得了赏赐的一众下人,乐得嘴都合不拢,这赏赐真多。
收购方子的消息和赏赐,也快马加鞭的赶向清水镇。
万子福也是心情好的很,托这李家的福,酒楼这盈利是翻了几番,自己也入了主家的眼。
……
李家小院里,此时钱程正坐在石榴树下,喝着山楂水,摸着浑圆的肚子,跟云扬天南海北的吹牛呢。
云溪被李青书抱在怀里,听李青书讲学堂里的故事,夫子讲的东西,津津有味,即使听过多遍也乐此不疲。
日子就是如此这般逍遥自在。
忙了几天,家里的土豆也收完了。
两个娃也累得脚瘫手软的,可架不住心里高兴啊。
几亩地,收了十来担的土豆,家里人的嘴就没合拢过。
院里不少新编的竹蔑子上都晒了笋,满满当当的晒了一院。
厨房角落里也放了一溜的大坛子,把厨房塞的满满当当的。
泡椒竹笋,前几天就尝过味儿,那味除了沈氏吃不惯,家里其余的人可是喜欢的不行。
尤其云扬,天天都要提醒柳氏,别忘了给自己装些泡椒竹笋。
就连小胖子,也看到了一丝商机,说多泡些,肯定好卖。
就此家里泡了不少,也卖到了福满楼几次,赚了几两的银子。
今天李青山兄弟俩又送了一批货。
夜话时间到,石榴树下又是一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