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章 出发前的准备
    连长李强突然被调走,此时,距离年度实弹射击仅剩三天了。

    具体调到哪个单位了,梁荆宜问班长宗儒麟,可他摇摇头说,不清楚。

    新兵蛋子的问题,问得是好幼稚!

    话说一个基层连队的普通班长,他怎么能手眼通天知道上面的决定和安排呢?

    《兵书》上说:临阵换将,乃是兵家之大忌。

    但是这种唯心主义的东西,早就被唯物主义打得落花流水了。

    新任的连长,很快就被团里的212吉普车给送到了营部。

    营长谢华宜陪同新连长来到一连,他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给新连长树立威信,二是为了稳定一连的军心。

    在全连官兵列队欢迎的时候,谢华宜说:“马斌正同志具有丰富的炮兵专业指挥经验,他在担任团司令部侦察股参谋期间,先后多次独立完成团首长机关赋予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周团长在干部会上也表扬说,马斌正同志是我们炮兵团在侦察专业上的一支独秀。我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马斌正同志在船载炮射击的研究方面,即便是放眼整个集团军,他也是专家级别的。”

    尽管营长在前面说得一本正经,听上去不像信口开河的那种夸夸其谈。但是,这么多硬核的头衔,一下子全部套在一个新来的连长头上,似乎让梁荆宜觉得不太真实。

    他不由地想起了,在部队里流传了几十年,至今还依然饱受追捧的那两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它一遛。

    年度实弹射击在即,新来的连长是不是炮兵团的一支独秀?结果就在几天后,便可知分晓了。

    马连长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只要你对他敬礼,或者是打招呼,他都是一边还礼,一边乐呵呵地说“好好好”,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他还有一个习惯,除了正规场合之外,烟,几乎是不离手的。

    本科生、专业真不是盖的、十好几年的烟龄......虽然马连长才来一天的时间,但是连队关于他的小道消息,却传得是沸沸扬扬。

    二十多岁的人,十好几年的烟龄。炮制出这种不靠谱小道消息的人,何止是脑洞大开,简直是连脑门也被云游四海的老和尚给开过光了。

    当然这些问题,都不是梁荆宜所关心的,眼下出门在即,作为连队基准炮的瞄准手,他想的是在实弹射击中,如何进行瞄准,如何一炮击中目标,打它个“开门红”。

    明天就要出发了,今天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四班这次负责留守的是老兵余白水。

    本来王勇学也想留下来的,但是宗儒麟考虑到海训时,这个人已经留守过了,况且在留守期间,王勇学对四班的菜地和粪坑,没有作出多大的贡献,所以这次他把机会,留给了余白水。

    虽说是余白水留守,俩新兵也没敢对菜地和粪坑,抱有多大希望,他俩只求保住老底,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这天上午,连队通知:各炮班将班属的随炮工具和相关器材装车......

    四班炮车上,宗儒麟和梁荆宜正在整理物资和器材。

    “喂,老宗啊,这次实弹射击,你们四班要打多少发炮弹?”无线班长苏辉建双手攀住车厢的尾板,探头问正弓着个腰的宗儒麟。

    他们指挥排三个班加起来,也没有多少物资器材要装车的。

    每年出去进行实弹射击,指挥排的东西连一个东风140的车厢都还塞不到一半。

    而无线班又是指挥排里东西最少的,他们除了电台就是电台,所以当其它班里的人在装车忙碌的时候,他们却闲得一笔。

    “0.5个基数都不到。”听宗儒麟说话的口气,似乎是嫌少了。

    “我考,要是一连四炮打0.5个基数的话,那二连的四炮,岂不是要干一个基数?”

    “吹吧你,二连四炮顶多比我们班多打两发而已!”

    “切,要是两发炮弹打出去,二连的四炮打不准呢?”

    “少扯这些没用的,来来来,把后面的教练弹箱,给我伸手往前推一推,别让它把帐蓬给挤破了。”宗儒麟不爱听苏辉建唠叨这些玩意,他喜欢别人附合他的观点,最好是言听计从的那种。

    苏辉建扔下一句“你滚蛋吧”,便双手松开车厢尾板,溜之大吉了。

    班长口中所说的“0.5个基数”和“一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梁荆宜搞不明白,他想咨询眼前的这个明白人。

    既然有人问,宗儒麟还是愿意解答的,这最起码可以证明,他的知识是丰富的。

    “像我们122口径的火炮,一个弹药基数是80发;82迫击炮的一个弹药基数是120发;152口径的弹药基数是60发......”

    “152的火炮,我们团里没有吧?”

    “不仅是我们团没有,连我们师都没有。152这种炮,属于是大口径火炮,要地炮旅才有。”

    “哦。”梁荆宜点点头,对弹药基数的问题,他算是了解了。

    “152除了打常规炮弹以外,还可以打‘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那种炮弹,只要瞄准手把目标点的方位输进去,炮弹就会像长了眼睛一样的......”

    “指哪打哪?”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

    梁荆宜问得好,顺着班长的意思回答得也不错,所以搞得宗儒麟还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愿。

    “我们团早就听说要换装备了,可换了那么多年也没个动静,雷声大,雨点小。”宗儒麟说这话的时候,不免有些心伤。

    “也许快了。”

    “快了?再不换的话,我就退伍看不到了。”

    “你可以超期服役的嘛!”

    宗儒麟“嘿嘿”笑了两声,手指车厢尾部的那个教练弹箱:“你走过去,帮忙往里面推一推,顺便移一下帐蓬。”

    梁荆宜感到心里面好似有一股暖流淌过。

    之前他听到班长要苏辉建推那个箱子的时候,嘴里说的是“给他”,而现在班长居然对他说的是“帮忙”。

    这两个不同的用语,虽然后面所表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让人听起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意境:前一种是命令式的,而后一种却是商量式的。

    看来只要顺着一个人的脾气走,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吃中饭之前,各班按要求将火炮挂上了炮车,并披上简易的伪装网;驾驶班也给指挥车和炮车披上了伪装网。

    下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搞生产。

    炊事班的给养员梁华国骑着三轮车,手执一把弯刀,对准各班菜地那些七八成熟的蔬菜,就是一通乱砍乱伐。

    出去一趟就得十天半个月的,不采取点极端措施,这些七八成熟的蔬菜,也会烂在菜地里浪费掉。

    “给我留一点花菜,这东西猪爱吃。”饲养员陈龙永将一个破桶,放在四班的菜地头上。

    他自从新兵下连继承了老饲养员的衣钵后,在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除了探家的十二天之外,他就天天守着这排猪圈,守着来来往往哼哼叽叽的这二十多头猪。

    “要多少有多少。”梁华国随手从给养车里,挑出几个成色不好的花菜扔进了破桶里。

    “烂的不要。”陈龙永把一个底部有缺陷的花菜捡出来,抬手扔进了四班的粪坑,他还朝梁荆宜笑笑,“等它烂了,这就是底肥。”

    两年多的养猪经验,培养了他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

    他可不想因为这颗烂花菜,而把猪圈里那批辛苦喂养了几个月,重达百十斤的八戒们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