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8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
    “哎哎,你们听说了吗咱们以后就没有皇帝了”

    战乱过后,京都尚且还没有繁华起来,以至于茶馆里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客人。

    这会儿能坐在这里喝的起茶的,全都是有些家底的人。

    说话的富商丁宏抿了口茶水,润润嗓子,继续道,“听说是皂衣军说的,那皇榜都贴到府衙门外去了”。

    “皇帝都没了,还皇榜呢”

    同座的富商余兴撇撇嘴,“那叫公示书、通知”

    茶馆的掌柜赶紧对着两桌客人拱拱手,哀求道,“诸位还请小点声儿,这皂衣军的事儿哪能随便说呢”

    这要是万一看你不高兴,直接把人逮进大牢里去了,可怎么办

    此话一出,茶馆里零零散散的两桌客人,共计七个人,面面相觑之下,也没人敢聊这话题了。

    “掌柜的,沏壶茶来”

    掌柜的转身一看,头皮发麻。怎么会有皂衣军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他刚才的话

    “两位军爷,快坐快坐”,掌柜客客气气的招呼人家。

    来喝早茶的正是京都府衙的两个吏科官员程毅、黄永福,两人都是单身狗,好不容易休沐日,能从工作中喘息片刻,便相约出来喝个茶,也好消磨时光。

    于是茶馆里七个客人就这么看着两个皂衣军坐下、点菜,慢吞吞的闲聊。

    聊天内容过于接地气。吐槽工作量太大,没时间睡觉、作耍,还谈论起近期的天气阴雨绵绵,人都要发霉了,又说起家里有弟弟妹妹要考试,祈祷一定要考中。

    拉拉杂杂,不像是两个凶神恶煞的军爷,倒像是两个普通人在拉家常。

    说着说着,又说起了近期官吏选拔的考试。

    这下子丁宏终于憋不住了。

    谁来当皇帝,对他来说关系并不大。可这考试的事儿,却关乎自己孩子的切身利益。

    丁宏起身,恭敬道,“敢问二位官爷,府衙公式书上写的招考通知可是真的”

    程毅赶紧客客气气的回了个礼,“是真的,只是招考的范围不是四书五经。若您家中有子弟尚且年幼的,便送去县学读书。若是年岁大了一些的,也可以自学,然后去试一试”。

    程毅是真心实意建议的。

    现在的招考内容已经不像是最初那么简单了了,现在不仅要分门别类,难度还越来越高了。

    或许有自学成才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县学学院这两步,然后考进去的。

    “那这县学什么时候开设”,丁宏恭敬问道。

    “这个”,程毅顿了顿,“还请老丈静候府衙通知即可”。

    其实这得去问礼科和匠科,他们吏科暂时还不知道。

    丁宏便有些失望。孩子的求学是不能耽搁的。

    “不过估计也快了”,程毅身侧的黄永福插话道,“再过半年,便是五年一度的大朝会了。朝会上会宣布国体、制度等等事项”。

    说着说着,黄永福近期被宣传科培训多了,下意识的就打了个广告,“大朝会就开在皇宫西北角的文正殿内,诸位有感兴趣的,尽管去听”

    去听官府朝会

    丁宏脑子一懵,“咱、咱们也能去听”

    “当然能,大朝会本身就是面向百姓的,朝会上会由首辅向百姓交待官府的年度收支、应用情况等等”。

    ”除此之外,这次大朝会为期三日。会邀请京都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该行业的规则制定以及行首推举。这些被推举出来的行首可以在五年一次的大朝会向官府提意见建议”。

    黄永福说出口的时候,只觉嘴巴发苦。

    他固然很骄傲自己身为皂衣军的一员,可以为百姓做实事。但他更痛苦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作啊

    他忙活了半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沐日,坐在茶馆里喝茶还不忘向百姓们普及官府公告。

    黄永福默默的想,他都敬业成这样了,年底的时候,一定要提醒上峰,别忘了他的年假啊

    黄永福心里发苦,丁宏、余兴等富商顿时来劲了。

    余兴连连追问道,“官爷说的可是真的”

    黄永福点点头,“这份公式昨日便出台了,估计已经贴去了府衙公告台上了。盖了官印的,自然不会作假”。

    这下子茶馆里再不复方才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了,人人围着程毅、黄永福热议起来。

    大朝会的消息迅速扩散至整个京都。

    现在正是四月份,距离十月份的大朝会还有六个月。

    六个月的时间,足够让这个消息天南海北的发酵了。

    “哎呀,这官道跟咱们大同府一样,都好气派啊”

    黄霞坐在马车上,把头探出去,惊呼一声。他们从大同府来到这里参加考试。

    大同作为军事重镇,最先修筑的便是城防和官道。

    黄霞也见过大同府的官道,也很气派。半水泥半黄土,两侧俱是错落的行道树。

    只是这京里的官道两侧栽种的是金桂,金桂开起来的时候,满城暗香浮动。

    “丹桂飘香,蟾宫折桂,这九月里的京都若没有桂花香气,岂不是失了趣味”

    说话的是此次上京参考的学子赵琦。他们同一府的学子前来京都参考,自然是结伴同行。

    赵琦从前游学过,外出经验丰富,便自告奋勇做了领头羊。

    “前方便是京都了,大家都醒醒神”,赵琦叮嘱道。

    极快,马车载着八个学子一同到了京都城门口。

    黄霞探身望去,城墙巍峨绵长,城楼上是皂衣军在巡逻,城门口挤挤挨挨全是排队等着进城的人。

    “真气派啊”

    赵琦顾不上赏景,连声问道,“马上就要进城了,大家检查一下身上的考牌、路引、档案文书可都带齐了”

    这会儿正是九月份底了,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已经从战乱、灾荒中逐渐复苏。

    尤其是秋收刚过,今年又是个丰年,以至于北方各地都渐渐有了些繁华的景象。

    至于南方,由于早在皂衣军治下,早已繁华富庶多年了。

    “这京里怎么这么多人啊”,黄霞由衷感叹道。

    这京都果然是国都,物阜民丰、颇为繁华。

    “人当然多了”,赵琦笑起来,对着马车内的众位考生说道,“咱们这一次来,正好撞上第一次大朝会啊”

    “那我们能去皇宫看看吗”,即刻有个十七八岁的考生兴奋道。

    “自然可以”,赵琦笑笑,“报纸上不是说了吗,要坐一次龙椅,只要三文钱就够了”

    “真的能去坐龙椅吗”,黄霞兴奋的问道。

    “可以可以,咱们要是考上了,别说花个十文去游览皇宫了,就是要上天入地都随意”

    马车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这是京都、金陵两地的报纸全力宣传的皇宫一日游。

    还有什么毕竟近距离接触更能打破世人对于皇权的畏惧的呢

    坐龙椅,一文钱。

    躺龙床,一刻钟十文。

    力求带你经历皇帝的一天。

    然后京都、金陵两地的百姓最先最快接受了皇帝既不是真龙,也不是天子,反倒跟他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朦胧的皇帝面纱被揭开,打倒皇权已经不是京都热议的事情了。

    近期热议的是即将到来的第一届大朝会。

    “快到了,大家都下马车排好队啊”

    天下大定之后,官员的统一考试已经扩大到了全国。

    各个省份自己组织乡试,春秋各一次,取得了乡试资格后再来参加京都参加一年一次的会试。通过会试的便是官吏,由吏科发往异地为官。

    此次,通过乡试的学子们纷纷涌入京都,以便于参加会试。

    黄霞入了城,左张右望,只觉哪哪都有意思。

    他们是从永宁门入的城,入目便是宽阔无比的一条主街道,主街道经过修整后直通皇宫。

    黄霞一路走来,眼珠子都要不够用了。

    大同是边疆重镇,军事意义重大,奈何早年间由于战乱以至于颇有些凋敝之态。哪里有京都这般繁华

    入目街道两侧全是店铺,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有与他们一样穿着学士服的士子,有玩闹的总角小童,有女子边走边闲聊,有穿着皂袍行色匆匆的官吏,居然还有着华服的纨绔郎君拎鸟笼闲逛。

    “磨喝乐,又凉又甜又好喝”

    “大枣子甜梨子,十文一斤嘞”

    “凉粉扒糕江米藕,好吃不贵尝一口”

    黄霞左张右望,兴奋至极。

    赵琦赶紧喊道,“快快快,我们得赶紧去找店住下来,咱们来得已经迟了。再过上半个月马上就要考试了”。

    众人复又急急忙忙赶去投宿。

    今年十月份的京都何其热闹,官府招考和大朝会撞在了一起,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这段时间里,京都文会不盛行了,人人窝在房间里温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比考生更忙碌的是京都府衙的官吏。

    他们不仅要承担这一次的招生考试,还得跟朝中官吏一起配合进行首次大朝会。

    首先就是匠科的日夜赶工。

    他们得把西北角的文正殿该拆的拆,该扩建的扩建,完成一个大型的,可供容纳一万人的露天会场。

    除此之外,其余各科司也动员起来,宣传科要负责宣传,医科得做好突发医疗保障,各科司的负责人到时候都得上台。

    更麻烦的是前置准备工作,情搜科靠着卓越的情报工作,得去联系该行业某些有名望的人来参加大朝会。紧接着,由户科下辖的行业管理司见证一场场行业洽谈会,选举行首,制定规则

    六个月的时间里,各个省份百姓在不断的涌入该省份的府城,力求能够参与这些行业洽谈会。

    最后一个月,各个省份选举出来的各行各业的行首们齐聚京都,试图商议出适合该行业运行的规矩,并且由官府做见证,签订了行业规则。

    当然,这样商议出来的规矩充斥着极多的不合理之处,然而这是第一次,底层的百姓能够借助行业洽谈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拥有了话语权。

    这还只是第一次大朝会,等到三年以后的第二次,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试图参与到会议中来。

    整个朝廷,宛如一驾大型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这一日,招考终于告一段落,成绩尚且还未出来,京都却已经热闹的宛如在油锅里倒沸油了。

    因为十月十五日,大朝会正式开始了。

    黄霞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大的地方。放眼望去,环绕全场、参差错落的台阶上坐满了人,密密麻麻,挤挤挨挨。

    “快快快,咱们快去找位子,二十七排三十五座”,赵琦连声喊道。他跟个老大哥似的,带着身后那群小鸡崽,可算是操碎了心。

    “赵大哥,得亏你手快”,黄霞夸赞他。

    这票只有一万张,其中两千张分给了各省行首们,一千张分给了各省学子们,剩下七千张只好靠着户籍本去府衙领取,先到先得。

    赵琦便不好意思的笑笑,一行人很快便落座了。

    “这台子可真大啊”

    “啥时候出来啊”

    “快了吧”

    嘈杂的喧哗之声遍地都是。好多人头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活动,嘴巴动到停都停不下来。

    “来了来了”,有人兴奋的喊道。

    三声钟鼓声响起,一列着皂袍的官吏上了台。这台子就是个圆形石台,上面陈列了数张桌子。

    “肃静”

    从前的传旨太监由于嗓门洪亮,如今下岗再就业找到了新工作,专门负责大型会议喊话。

    很快,全场原本闹哄哄的,如今已经安静下来了,即使还是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但沈游已经很满意了。

    沈游站了起来,环视全场,肃然道,“诸位好,我是沈游,也是新任首辅”。

    她停顿了一会儿,给了全场的时间。

    黄霞直觉耳畔全是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和奇异的惊叹声。

    他们是真觉得很神奇,怎么会有女子能够做到皂衣军之首呢

    “这便是沈先生啊”

    黄霞以一种瞻仰的目光看向台下的那道人影。她其实看不见沈游的脸,只觉得对方站姿笔挺,立在那里,脊背直的像一杆标枪,自有一股锋锐而从容的气度。

    黄霞揪了揪衣角,兴奋无比。

    她若以后能够成为沈先生这样的人就好了。

    沈游没管台下的议论纷纷,而是选择继续往下说。

    “今日大朝会,议题有三项。”

    “一,定国名、国体、官吏制度等”。

    “二,公布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推进项目并公开官府当年度财政报告”。

    “三,听取各类行首的意见及建议”。

    “大朝会预计为期三日,现在开始”

    钟鼓声再响,三声过后,会议正式开始。

    “第一项,定国体。”

    这一项的陈述人依然是沈游。

    “一,国朝初立,号为黎。黎者,一为“众多”,意指黎庶百姓;二为“黑色”,代指皂衣军,三为“黎明”,喻义新生。”

    “二,设首辅一名,次辅一名,户吏兵工农刑礼医八部,以及安全、情搜、检查、立法四科。”

    “三,其中,首辅、次辅一任十年,最高不超过两任。首辅、次辅并八部四科尚书组成阁员会议。一人一票,平票时以首辅决意为最终决定。超过四分之三以上票数可驳回首辅决定”。

    “四,户部下辖商业司、行业管理司工部下辖军械司、水利司”

    沈游一一介绍了整个政府构架和每个部司的职责范畴。

    紧接着,又是紧锣密鼓的五年计划。

    黄霞除了能够听懂第一段前半部分之外,其余的都处于一种茫然状态。

    她既听不懂各式各样的专业名词,又听不太懂这些复杂的流程和大量的数字。

    各个部门的开支交织在一起,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因为大同府的县学尚未建立,她是自学考中了乡试,没有接触过系统的教育。

    但她依然听的津津有味。

    即使听不懂,她也能够感觉到,台上的这些人是很认真的在向他们报告今年做了什么,钱都花去哪儿了,此后几年要做什么,具体任务分配如何。

    她第一次有了一种参政议政的感觉。

    像她一样的百姓有许多。第一次接触官府的管理,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件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他们听得懵懵懂懂,甚至无法分辨然而他们依然听的很激动,这意味着他们有能力能够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建设中来。

    度过了最为难熬的官府年度财政报告后,迎来了百姓们最爱看的“行首意见和建议”这一议程。

    第一个行首来自京都布行,他站起来的时候全场百姓发出了的叫好声。

    掌声雷动,宛如轰鸣。

    这样的声音一直持续,直到今日朝会结束,人人喊的嗓子都哑了。

    三日大朝会,几乎全京都的人口都参与其中。即使没参与,也在议论此事。

    除了京都,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报道此事,因此而掀起的议论如潮水般席卷各大州县。

    搬掉了死死压在他们头上的宗室、勋贵,百姓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吃饱饭,可以挺直了脊梁,没人要他们下跪磕头,也没人要他们送女入宫。

    这个新立的国家在欣欣向荣起来。

    大朝会结束的时候,正值傍晚。

    落日余晖之下,沈游抬眼向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的金光从云层穿透而出,为这个新生的国度裹上了一层金芒。

    夕阳过后,逐退了群星与残月,明日必是旭日东升好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