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3章 胜利堡的真面目
    “去广州了下个月才回来”刘尚重复了一遍,见对方点头确认无误,一直悬在心口的大石才终于落了地。他本来与廖远约定了每隔数日便要互通一下消息,以免其中一方出事而另一方还茫然无知,这次他被于小宝临时抓壮丁带走,事前根本没来得及知会廖远一声,所以他在途中也一直很担心廖远在联系不到自己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甚至暴露身份牵连到自己,让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好在阴差阳错,廖远也去了外地,刘尚这下倒是不用再担心这个莽夫情急之下作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了。至少在他从广州回来之前,自己的处境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那人倒是不知道刘尚有这么多心思,还好奇问道“最近好像没见先生在茶馆说书了,听说是另谋高就了”

    刘尚一听,果然廖远嘴巴还是严实,连他自己的下属也没透风声,当下客气两句道“说不上高就,就是另外找了一份差事做,暂时不用在茶馆抛头露面了。”

    刘尚被宣传部招募这事的详情,除了介绍人常德高、茶馆老板姜翰和他自己之外,也就只有廖远才知道了。常德高是官员,姜翰是常德高打过招呼的人,这两人肯定不会随便对外透露内情,只要廖远不说,旁人也难以知道刘尚目前所拥有的这层官方身份。

    果然那人不疑有他,又随口寒暄两句之后,便告辞回商栈了。刘尚心情也放松下来,就近找了个馆子,点了几道菜一壶酒,庆祝一下自己侥幸又逃过一劫。这些天他心中一直记挂此事,就如同背负了一个巨大的思想包袱,到现在才终于算是把这个包袱放下了。

    刘尚一边翘着二郎腿吃酒,一边在心中琢磨接下来的安排。这边巡视组的差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后大概就会继续去完成先前还没有开课的宣传人员入职培训,然后进入宣传部当差。这次出去跟不少部门的官员都打过了交道,在他小心谨慎的经营之下,也算是初步建立起了一点官场人脉。如今虽然还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但如果今后长期在海汉为官,这些人脉关系迟早也会起到作用。

    刘尚自觉这次跟着巡视组出去的表现还算不错,于小宝也多次对他表示了赞赏和夸奖,想必回头与宣传部交接的时候,于小宝也少不了会帮自己说几句好话。以于小宝的身份地位,这种招呼打过之后,或许对自己今后的仕途也能起到一定的助力。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自己今后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分配到外地,要是必须离开三亚,今后要收集一些重要情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后类似巡视组这样可以接触到政治、军事、经贸、社会人文等各方面情报的机会可能不多了,不过作为宣传部的人,倒是会有许多跟其他部门接触和合作的时候,刘尚认为这种工作机会如果利用得当,也还是可以搜集到一些保密程度不是那么高的情报。

    但现在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在于如何去搜集大明需要的情报,而是这些情报收集起来送回大明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改变两国相处状况的作用。这种问题本不该由刘尚来考量,那是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该去操心的事,但他在海汉的所见所闻造成的心理冲击实在太大,让他无法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视而不见。

    海汉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并不是传闻中的奇技淫巧或是妖术,这一点刘尚已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确认了,海汉所拥有的坚船利炮,诸多精巧商品,那也全都是由技工们一点一点做出来的,而并非传说中海汉人登坛做法凭空变出来的妖物。就算刘尚不懂得这些技术的真正原理,但他也能看明白海汉所掌握的各种技术要比大明领先太多,有很多东西是明人闻所未闻,甚至连想象出来都很困难。

    而类似这样的情报其实在以前也陆陆续续有反馈回来,但没有人相信这些情报的真实性,就连刘尚也曾经对情报中所提及的“蒸汽机”、“火车”、“高速帆船”等东西的存在嗤之以鼻,直到他亲自来看过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真有这种难以想象的物事存在。他在海汉所搜集的这些情报消息送回大明之后,上面那些大人物又能对此相信几分呢

    刘尚叹了口气,心知这种事自己也是瞎操心,大明的江山社稷,是自己这种无名之辈能够左右的吗朝堂上那么多的聪明人,都想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镇压南方的海汉人,自己在这里胡思乱想又能有什么收获可言。

    刘尚吃完饭付了账,又叫了人力车把自己送回胜利港这边,找了一处清静的旅店住下,洗澡更衣,好好睡了个踏实觉。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再按照于小宝的吩咐不慌不忙地去往胜利堡。

    关于胜利堡这个地方,对于外界来说一直都保持着比较神秘的形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海汉国的核心所在,是全海汉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海汉人为了拱卫这个城堡甚至专门挖掘出了一条护城河,而城堡内外所装备的重型火器更是数不清。据说海汉人当初在设计这座城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被万人规模敌军围攻的状况,因此其坚固程度可能远超普通人认知中的城堡。如果是三亚是南海第一海港城市,那么这胜利堡就可以称作南海第一堡了。

    大明以前派到岛上的情报人员之中,倒也有人曾成功进入到胜利堡内,只是传回来的消息似乎可信度很低,据说堡内并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全是毫无美感的灰色砖石小楼,海汉的各个中枢衙门便挤在这些小楼里处理各种公务,管理着这个国家的运转。

    这种状况显然很不合理,世人都知道海汉国财大气粗,海汉高官对生活细节极为讲究,这些海汉高层人物连家里的马桶都要用上青花瓷,怎么可能容忍自己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中办公而且胜利港城区就充满了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怎么可能让管理国家的中枢衙门显得那么寒酸。

    刘尚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人之一,他知道海汉人并不讲究什么节俭之风,这次出去一路上在各地胡吃海塞,半个月下来起码体重增加了五六斤,已经充分证明了海汉也有奢靡的一面。而且他在各处所见的地方官官邸,要嘛是征用了以前大明的官衙,要嘛是自行修建的大院,排场可一点都不小。这胜利堡既然是海汉国的政治中心,那应当不至于太简陋才是。

    从港区沿景观大道一路往北走到尽头,便是本地的地标之一胜利广场,而胜利堡就坐落在胜利广场的北端。胜利港这条景观大道,虽然刘尚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还是不免被这条道路上的风景所打动。这条大道宽有数丈,车马道与人行道用花坛分隔开来,路面全部铺设了柏油。道路两边绿树掩映之下是一排排的临街商铺,在这里可以见到来自各国五花八门的商品。两边的支路巷子里还有更多的商铺,要想把这里大大小小的商铺转完,没个两三天时间肯定是办不到的。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士招摇过市,这其中既有来自进行贸易的商人,也有各国派驻到三亚的使节和留学人员。不过刘尚之前在儋州一次性见到了更多的外国人,倒也对这样的景象见怪不怪了。

    这样一个繁荣的城区,刘尚在曾经去到过的城市中从未见过。城中的市集往往都受限于有限的面积,不会有太多的商铺集中在某一个坊中,而三亚这城区因为没有城墙的限制,街市可以沿着道路向外延伸开去,形成大片的商业区。海汉在这方面的规划无疑是有极大的先见之明,先行修建的路网让各国商品在入港上岸之后能够便捷地运去城区各处的商铺,而本地的出产也能很方便地直达港口装船。

    但城区越是繁华,刘尚就越是不信那胜利堡中会是传闻中的寒酸模样。他顺着道路穿过胜利广场,来到胜利堡前。这座城堡的外围防御工事实在说不上雄伟高大,照刘尚看来可能还不如某些县城的城墙。护城河不过一丈多宽,水流也比较缓慢,中间是以吊桥连接到正门的门洞,上方建有石质门楼,两边则是延伸开去的护墙。

    护墙的外立面都用水泥做了硬化处理,所以就这么看也看不出里面包裹的是石头还是土坯。护墙并不高,不过墙上大大小小的火炮射击孔可是不少,让刘尚立刻便想起了海汉战舰密密麻麻的侧舷火炮,看来这个护墙的射击也是有类似的思路。

    吊桥这头设有盘查进出人员的门岗,在内工作的员工走旁边一条挂着绿色号牌的通道,而像刘尚这样的来访者则必须先报明身份进行登记,然后在旁边等着,有专人负责带进去。

    刘尚先登记了个人资料,又拿出了于小宝昨天提前为他开具的介绍信道明来意,让门口的军官进行查验。那军官接过去上下扫了几眼,便对旁边坐着的一名士兵吩咐道“打个电话问问青年团办公室,可有一名姓刘的先生到访。”

    刘尚便见那士兵拿起一个黑乎乎的家伙放在脸侧,这东西还有一根弯弯曲曲的线连着下面的一坨物事,那士兵抬手在上面按了几下,等了片刻之后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放下手里的家伙,向军官报告确有此事。刘尚心知这东西大概就是海汉人所掌握的“千里传音术”的一种应用,据说就算是在福广地区,也能用此术瞬间收发消息,想想也是极为可怕之事。而海汉人居然把这东西普及到了门房,目的大概仅仅就是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而已,这种用法在刘尚看来也真是十分奢华了。

    旋即军官便安排了一名士兵,让他带着刘尚去青年团办事。刘尚连忙谢过,赶紧快步跟上。

    穿过正门门洞之后,刘尚终于是看到了这个传说之地的真实面貌。令他略感失望的是,这里居然真的就如同传闻中那样,视野中所看到的建筑物全是灰色砖石小楼,而且密度极大,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可能只有数尺,不同的衙门中间仅以花坛或绿化树木相隔,连个院墙都没有。楼与楼之间以青石小径相连,打扫得倒是干干净净,目力所及之处,地面连半点渣滓都看不到。

    几乎每栋楼的门口都能见到有两名士兵站岗执勤,不过刘尚注意到这里的士兵所装备的都不是步枪,而是他曾经在儋州军演看到过的那种连发转轮短火铳,插在腰间的牛皮枪套中,看起来颇为威风。各处小楼不时有办事人员进出,每个人脖子上都用棉绳挂着一块不知什么材质的牌子,颜色似乎还有差别,想来是用以识别身份。

    每栋楼的门口都挂着醒目的牌匾,刘尚一路留心看过去,见到了“商务部”、“国防部”、“交通部”、“财政部”等衙门的所在,果然不管什么衙门,这办公小楼的外形都是别无二致,顶多也就是多几个少几个房间的差异而已。刘尚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这海汉人既然如此有钱,为何不在胜利堡外大兴土木,将衙门都建到外面去,地方也能宽敞一点,岂不是比大伙儿都挤在这里面办公要舒服许多

    刘尚正胡思乱想之际,前面带路的士兵已经停下了脚步,原来已经到了青年团的办公室所在地。这青年团偌大的名号,想不到这办公地也不过只是在一栋两层小楼中占了三间屋子而已,在刘尚看来还没随便一处县衙里的县太爷办公的地方宽敞,用寒酸来形容还真不算过分。

    “去广州了下个月才回来”刘尚重复了一遍,见对方点头确认无误,一直悬在心口的大石才终于落了地。他本来与廖远约定了每隔数日便要互通一下消息,以免其中一方出事而另一方还茫然无知,这次他被于小宝临时抓壮丁带走,事前根本没来得及知会廖远一声,所以他在途中也一直很担心廖远在联系不到自己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甚至暴露身份牵连到自己,让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好在阴差阳错,廖远也去了外地,刘尚这下倒是不用再担心这个莽夫情急之下作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了。至少在他从广州回来之前,自己的处境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那人倒是不知道刘尚有这么多心思,还好奇问道“最近好像没见先生在茶馆说书了,听说是另谋高就了”

    刘尚一听,果然廖远嘴巴还是严实,连他自己的下属也没透风声,当下客气两句道“说不上高就,就是另外找了一份差事做,暂时不用在茶馆抛头露面了。”

    刘尚被宣传部招募这事的详情,除了介绍人常德高、茶馆老板姜翰和他自己之外,也就只有廖远才知道了。常德高是官员,姜翰是常德高打过招呼的人,这两人肯定不会随便对外透露内情,只要廖远不说,旁人也难以知道刘尚目前所拥有的这层官方身份。

    果然那人不疑有他,又随口寒暄两句之后,便告辞回商栈了。刘尚心情也放松下来,就近找了个馆子,点了几道菜一壶酒,庆祝一下自己侥幸又逃过一劫。这些天他心中一直记挂此事,就如同背负了一个巨大的思想包袱,到现在才终于算是把这个包袱放下了。

    刘尚一边翘着二郎腿吃酒,一边在心中琢磨接下来的安排。这边巡视组的差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后大概就会继续去完成先前还没有开课的宣传人员入职培训,然后进入宣传部当差。这次出去跟不少部门的官员都打过了交道,在他小心谨慎的经营之下,也算是初步建立起了一点官场人脉。如今虽然还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但如果今后长期在海汉为官,这些人脉关系迟早也会起到作用。

    刘尚自觉这次跟着巡视组出去的表现还算不错,于小宝也多次对他表示了赞赏和夸奖,想必回头与宣传部交接的时候,于小宝也少不了会帮自己说几句好话。以于小宝的身份地位,这种招呼打过之后,或许对自己今后的仕途也能起到一定的助力。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自己今后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分配到外地,要是必须离开三亚,今后要收集一些重要情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后类似巡视组这样可以接触到政治、军事、经贸、社会人文等各方面情报的机会可能不多了,不过作为宣传部的人,倒是会有许多跟其他部门接触和合作的时候,刘尚认为这种工作机会如果利用得当,也还是可以搜集到一些保密程度不是那么高的情报。

    但现在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在于如何去搜集大明需要的情报,而是这些情报收集起来送回大明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改变两国相处状况的作用。这种问题本不该由刘尚来考量,那是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该去操心的事,但他在海汉的所见所闻造成的心理冲击实在太大,让他无法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视而不见。

    海汉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并不是传闻中的奇技淫巧或是妖术,这一点刘尚已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确认了,海汉所拥有的坚船利炮,诸多精巧商品,那也全都是由技工们一点一点做出来的,而并非传说中海汉人登坛做法凭空变出来的妖物。就算刘尚不懂得这些技术的真正原理,但他也能看明白海汉所掌握的各种技术要比大明领先太多,有很多东西是明人闻所未闻,甚至连想象出来都很困难。

    而类似这样的情报其实在以前也陆陆续续有反馈回来,但没有人相信这些情报的真实性,就连刘尚也曾经对情报中所提及的“蒸汽机”、“火车”、“高速帆船”等东西的存在嗤之以鼻,直到他亲自来看过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真有这种难以想象的物事存在。他在海汉所搜集的这些情报消息送回大明之后,上面那些大人物又能对此相信几分呢

    刘尚叹了口气,心知这种事自己也是瞎操心,大明的江山社稷,是自己这种无名之辈能够左右的吗朝堂上那么多的聪明人,都想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镇压南方的海汉人,自己在这里胡思乱想又能有什么收获可言。

    刘尚吃完饭付了账,又叫了人力车把自己送回胜利港这边,找了一处清静的旅店住下,洗澡更衣,好好睡了个踏实觉。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再按照于小宝的吩咐不慌不忙地去往胜利堡。

    关于胜利堡这个地方,对于外界来说一直都保持着比较神秘的形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海汉国的核心所在,是全海汉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海汉人为了拱卫这个城堡甚至专门挖掘出了一条护城河,而城堡内外所装备的重型火器更是数不清。据说海汉人当初在设计这座城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被万人规模敌军围攻的状况,因此其坚固程度可能远超普通人认知中的城堡。如果是三亚是南海第一海港城市,那么这胜利堡就可以称作南海第一堡了。

    大明以前派到岛上的情报人员之中,倒也有人曾成功进入到胜利堡内,只是传回来的消息似乎可信度很低,据说堡内并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全是毫无美感的灰色砖石小楼,海汉的各个中枢衙门便挤在这些小楼里处理各种公务,管理着这个国家的运转。

    这种状况显然很不合理,世人都知道海汉国财大气粗,海汉高官对生活细节极为讲究,这些海汉高层人物连家里的马桶都要用上青花瓷,怎么可能容忍自己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中办公而且胜利港城区就充满了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怎么可能让管理国家的中枢衙门显得那么寒酸。

    刘尚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人之一,他知道海汉人并不讲究什么节俭之风,这次出去一路上在各地胡吃海塞,半个月下来起码体重增加了五六斤,已经充分证明了海汉也有奢靡的一面。而且他在各处所见的地方官官邸,要嘛是征用了以前大明的官衙,要嘛是自行修建的大院,排场可一点都不小。这胜利堡既然是海汉国的政治中心,那应当不至于太简陋才是。

    从港区沿景观大道一路往北走到尽头,便是本地的地标之一胜利广场,而胜利堡就坐落在胜利广场的北端。胜利港这条景观大道,虽然刘尚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还是不免被这条道路上的风景所打动。这条大道宽有数丈,车马道与人行道用花坛分隔开来,路面全部铺设了柏油。道路两边绿树掩映之下是一排排的临街商铺,在这里可以见到来自各国五花八门的商品。两边的支路巷子里还有更多的商铺,要想把这里大大小小的商铺转完,没个两三天时间肯定是办不到的。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士招摇过市,这其中既有来自进行贸易的商人,也有各国派驻到三亚的使节和留学人员。不过刘尚之前在儋州一次性见到了更多的外国人,倒也对这样的景象见怪不怪了。

    这样一个繁荣的城区,刘尚在曾经去到过的城市中从未见过。城中的市集往往都受限于有限的面积,不会有太多的商铺集中在某一个坊中,而三亚这城区因为没有城墙的限制,街市可以沿着道路向外延伸开去,形成大片的商业区。海汉在这方面的规划无疑是有极大的先见之明,先行修建的路网让各国商品在入港上岸之后能够便捷地运去城区各处的商铺,而本地的出产也能很方便地直达港口装船。

    但城区越是繁华,刘尚就越是不信那胜利堡中会是传闻中的寒酸模样。他顺着道路穿过胜利广场,来到胜利堡前。这座城堡的外围防御工事实在说不上雄伟高大,照刘尚看来可能还不如某些县城的城墙。护城河不过一丈多宽,水流也比较缓慢,中间是以吊桥连接到正门的门洞,上方建有石质门楼,两边则是延伸开去的护墙。

    护墙的外立面都用水泥做了硬化处理,所以就这么看也看不出里面包裹的是石头还是土坯。护墙并不高,不过墙上大大小小的火炮射击孔可是不少,让刘尚立刻便想起了海汉战舰密密麻麻的侧舷火炮,看来这个护墙的射击也是有类似的思路。

    吊桥这头设有盘查进出人员的门岗,在内工作的员工走旁边一条挂着绿色号牌的通道,而像刘尚这样的来访者则必须先报明身份进行登记,然后在旁边等着,有专人负责带进去。

    刘尚先登记了个人资料,又拿出了于小宝昨天提前为他开具的介绍信道明来意,让门口的军官进行查验。那军官接过去上下扫了几眼,便对旁边坐着的一名士兵吩咐道“打个电话问问青年团办公室,可有一名姓刘的先生到访。”

    刘尚便见那士兵拿起一个黑乎乎的家伙放在脸侧,这东西还有一根弯弯曲曲的线连着下面的一坨物事,那士兵抬手在上面按了几下,等了片刻之后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放下手里的家伙,向军官报告确有此事。刘尚心知这东西大概就是海汉人所掌握的“千里传音术”的一种应用,据说就算是在福广地区,也能用此术瞬间收发消息,想想也是极为可怕之事。而海汉人居然把这东西普及到了门房,目的大概仅仅就是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而已,这种用法在刘尚看来也真是十分奢华了。

    旋即军官便安排了一名士兵,让他带着刘尚去青年团办事。刘尚连忙谢过,赶紧快步跟上。

    穿过正门门洞之后,刘尚终于是看到了这个传说之地的真实面貌。令他略感失望的是,这里居然真的就如同传闻中那样,视野中所看到的建筑物全是灰色砖石小楼,而且密度极大,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可能只有数尺,不同的衙门中间仅以花坛或绿化树木相隔,连个院墙都没有。楼与楼之间以青石小径相连,打扫得倒是干干净净,目力所及之处,地面连半点渣滓都看不到。

    几乎每栋楼的门口都能见到有两名士兵站岗执勤,不过刘尚注意到这里的士兵所装备的都不是步枪,而是他曾经在儋州军演看到过的那种连发转轮短火铳,插在腰间的牛皮枪套中,看起来颇为威风。各处小楼不时有办事人员进出,每个人脖子上都用棉绳挂着一块不知什么材质的牌子,颜色似乎还有差别,想来是用以识别身份。

    每栋楼的门口都挂着醒目的牌匾,刘尚一路留心看过去,见到了“商务部”、“国防部”、“交通部”、“财政部”等衙门的所在,果然不管什么衙门,这办公小楼的外形都是别无二致,顶多也就是多几个少几个房间的差异而已。刘尚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这海汉人既然如此有钱,为何不在胜利堡外大兴土木,将衙门都建到外面去,地方也能宽敞一点,岂不是比大伙儿都挤在这里面办公要舒服许多

    刘尚正胡思乱想之际,前面带路的士兵已经停下了脚步,原来已经到了青年团的办公室所在地。这青年团偌大的名号,想不到这办公地也不过只是在一栋两层小楼中占了三间屋子而已,在刘尚看来还没随便一处县衙里的县太爷办公的地方宽敞,用寒酸来形容还真不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