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与海汉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或许就是差了一个西班牙那么多吧”刘尚脑子里忍不住冒出了这么一个古怪的念头。虽然他也很不想承认这种差距的存在,但客观事实就在自己眼前摆着,而他刘尚也并不是一个会选择逃避现实的人。
如果说初到三亚的时候他还抱着偷学海汉关键军事技术,以此来拉近两国军事差距的念头,那么此时此刻在鲜活的事例面前,他基本已经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毕竟两国的差距之大,已经不是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了。而且刘尚最近也在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两个多月在海汉的所见所闻,如果全都写入密报送回去,上头会不会认为自己是疯了
换作不久之前的自己,刘尚也的确不会相信在南海之滨竟然有一个比大明更为先进和强大的岛国存在,这里有太多大明尚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有很多甚至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类似蒸汽机、铁甲舰这样的存在,刘尚并不认为自己的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会通过文字描述就确信这些东西的威力。如果告诉上头自己作出了“对不起我们打不过海汉”这样的判断,怕是要被治罪的吧
刘尚忽然有点理解为何以前进入海汉潜伏的情报人员传回的报告中,总是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地方。特别是涉及比较主观的双方实力对比意见,一般都会寥寥数语带过,想必是前人也觉得有些情况不宜实话实说,照实说出来反而会自找麻烦。而今自己似乎也正处于这样的境地中,究竟是该据实以告,还是学着前人报喜不报忧
不过刘尚很快就没时间来烦恼这个问题了,上面已经发来了新的命令,要求他立刻回青年团报到,与宣传部的人员一起参与制定关于此次“三亚大捷”的后续宣传活动计划。海汉官方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星岛战役都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当下这场在海汉国民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大胜仗,那自然是要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一番了。而刘尚被选入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曾经编纂关于星岛战役的说书段子在民间大受好评,之后被临时征召到宣传部门服务期间的表现也很得体,所以于小宝再次点名刘尚,让他加入到这个时限性比较强的任务中。
这个宣传活动还有别于报纸这种刊物平台,各家报馆的笔杆子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了,力争要在一两天之内就赶出一份“特刊”来对这次战斗进行报导。而刘尚等人所要做的,便是配合刊物推动一波宣传,这次不但要针对国内民众,同时也要兼顾对外宣传,要让与海汉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国都知道,西班牙这次在海汉家门口栽了一个大跟头。
民众们放放炮仗,晚饭给自己多加两个菜,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床休息,这也就算是简单庆祝了。不过在战后的这个夜晚,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完成后续的扫尾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安全部就是在战斗结束后才真正开始忙碌起来的部门之一,军方从战场上搜罗回来的战俘全部都要由情报机关过一次堂,进行初步的身份辨识和登记。根据战俘的个人状况,绝大部分人会被打入苦役营服劳役,视其劳动改造表现来决定是否会有重获新生的机会。而少部分身份特殊或掌握某种技能的战俘人员,如军官、匠人、领航员等等,将会被单独收押另行处理。
当然了,在战俘们被分头处理之前,相关部门肯定还会在三亚安排一次盛大的胜利大游行,将这些倒霉鬼押到大街上去,向民众展示这一战的直接成果。
目前被收押在胜利港海军基地内的战俘共计七百余人,这在海汉历年来的战事中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数字,但这是海汉立国之后第一次“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意义与以往在海外开疆拓土的战斗也就有所不同了。
这七百多名战俘当中,也不尽然都是西班牙人,大约有一半的人是由吕宋岛土著、华人后裔、马来人、黑人、欧洲其他国家的水手所组成的杂牌军团,剩下的另一半才是货真价实的西班牙人。这些战俘被分为十人一组,用串起来的镣铐锁住脚踝,以防止其脱逃。战俘中的伤号不少,但伤势较重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海汉派来救治他们的全是医疗部门的实习生,处理伤口的时候毛手毛脚在所难免当然也或许是这些学员本来就不想给敌人的伤兵好好治伤,借机宣泄一下不满情绪。
安全部暂时借用了海军基地一处仓库,作为对战俘进行初审的场地。数十张桌子在仓库里一字排开,每张桌子后面都坐着两人,分属于安全部与军方。有几张桌子还多坐了一个人,是临时从各个部门及民间抽调而来的西班牙语翻译。由于翻译的人数极为有限,所以对西班牙籍战俘的审讯工作就只能集中进行了,反正战俘中的关键人物基本都是西班牙人,其他那些战俘的口供能听懂多少倒也不是特别重要了。
安全部和军方对于类似这种审讯大批战俘的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经验,首先便让战俘们互相指认,找出了其中的数名西班牙军官或船长,然后再由他们来指认海汉指定的匠人、领航员等特殊职业。在基本确定了身份特殊的人都被挑出来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讯和身份登记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这次俘获的西班牙籍人员中,军官和船长只有十人左右,而两支西班牙舰队的旗舰都成功脱逃,所以这些指挥官的等级也不是特别高。从他们口中所能套出的情报,对海汉的参考价值其实是比较有限。经过一夜的奋战之后,这些人的口供报告终于是赶在天明前全部整理出来,送到了安全部长何夕的办公桌上。
何夕虽然贵为情报部门的一把手,但这一整晚也和部门里的其他人一样没有睡觉。情报部门的所有收获都要在他这里汇总,尽管下边的人已经帮他过滤了很多无用或者低价值的信息,但仍有很多东西需要他亲自过目审阅。
海汉的当务之急,自然要弄清楚西班牙人在这个时间点上向自己发动突袭的根本原因。双方虽然以前就结下了不小的梁子,但西班牙人在过去两年中也算是偃旗息鼓,虽然有些台面之下的小动作,但并没有公开以敌对的态度给海汉制造太多的麻烦。之前由潜伏马尼拉的情报人员送回的报告称这是马尼拉当局单方面组织的行动,如果只是这样那倒还好,光是菲律宾殖民地还不足以真正威胁到海汉的安危,但何夕还是必须要排除掉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
何夕所担心的是这次的行动是由西班牙国内亲自授意,那样的话西班牙人可能不会因为这次的战败就偃旗息鼓,甚至有可能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后续攻势。以西班牙的实力,只要安心筹备一段时间,要在远东地区发动万人级别的跨海作战也并非难题,而且有了此次的教训之后,只怕他们下次再动手的时候就不会如此莽撞了。海汉海军实力虽强,却终究受制于作战船只的数目,如果西班牙真的安了心组织大举进攻,海军护得住三亚,却未必能护得住整个海南岛。
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说不定西班牙人暗中还有别的手段没使出来,比如在舰队攻入三亚之后,由潜伏在本地的武装人员发动袭击,制造出里应外合的势态,抑或是充当带路党,引领登陆的西班牙军攻打本地的各处要害地带。不过西班牙人最后是连靠岸的机会都没有捞到,就算是在三亚城区有什么别的部署,当时也来不及发动了。而安全部的责任,就是要排除掉这些可能性,如果西班牙人真的在本地安排了这些手段,那么就得尽快将其连根拔除,不留后患。
何夕快速浏览了几名西班牙军官的口供,事实上刚才他也亲自参与审理了其中两人,但说实话这些低级军官所掌握的信息有限,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他们只是按照马尼拉当局的安排,参与此次军事行动,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攻占三亚之后会获得多少好处,以及围绕攻占港口所制定的一些战术,而对于更高层面的战略考量知之甚少。
对于这些口供的真实性,何夕倒是没有太大的怀疑,他亲眼在审讯现场确认过,这些所谓的军官和船长其实大部分都素质堪忧,并非那种标准的皇家海军军人,而是由武装海商、私掠船船主、退役老兵等等来充当指挥官,这些人满脑子都是海汉的金山银山,对战斗的困难性估计严重不足。而且这些人看起来也没多少心机可言,他们的那点小算盘落在何夕眼里,都仅仅只是小儿科的级别而已。
不少人甚至立即向审讯者提出了赎身的要求,因为这在欧洲各国的交战中是十分普遍的行为,只要双方可以协商一个合理的数目,那么战俘也可以重获自由。何夕个人对此倒是并不反感,反正这些有身家的战俘留着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能敲出一点油水来也算是好事。再说这种赎身在海汉过往进行的战争中也并不少见,先前星岛战役俘虏的诸多英国战俘,就已经被明码标价,向英国东印度公司索取赎身费了。
不过这次西班牙人打上门来,直接攻击海汉首都三亚,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可不是以前的历次对外战争可比的。何夕并不会负责与战俘商议赎金的工作,但他可以想象施耐德此时摩拳擦掌的模样,逮着这种难得的机会,他不把西班牙人骨头里的油水榨出来才怪。
何夕的心神重新回到眼前的口供报告上,如果自己是策划此次作战的高官,那大概也不会将详细的战略规划告知这群素质不高的指挥官。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保密培训,对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能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他们的审讯甚至根本不需要上什么手段,通过套话就能得到绝大部分需要的信息了。
虽然没有什么价值重大的情报,但通过这些人的口供,何夕基本可以确定此次马尼拉当局发动的攻势是一波流,除了来犯的西班牙舰队之外,马尼拉当局并没有再另行准备后续的攻势。这可能是其所能动用的舰队规模就仅限于此,也有可能是错误估计了海汉的防御实力和应对手段。不过在何夕看来,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来犯的舰队中有一半左右的战船都是隶属于美洲舰队。
这些隶属美洲殖民地的大帆船每年只会在合适的季节来吕宋岛走上一遭,并不会在马尼拉港长期停留。从这个细节来推断,马尼拉当局发动作战的时机倒似乎是为了凑合美洲舰队的行程安排在三亚捞完一票之后回到马尼拉休整几天,正好就到了返回美洲殖民地的季节了。
如果这个推断属实,何夕认为马尼拉当局会选择这个时机策划这场战争的原因就比较明确了。西班牙人可能并未过多考虑海汉这边的情况,而是以他们自身的兵力集结条件为主,只要时机合适凑够了足够的兵力,那就发动一波偷袭,效果理想就尝试占领三亚,不理想就撤回马尼拉避避风头。
当然了,在马尼拉当局看来,大概偷袭得手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所以他们在面对海汉的应对时明显缺乏准备,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知所措。如果不是其舰队指挥官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再耽搁一时半会等到陶东来的舰队赶回来,那可就真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大明与海汉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或许就是差了一个西班牙那么多吧”刘尚脑子里忍不住冒出了这么一个古怪的念头。虽然他也很不想承认这种差距的存在,但客观事实就在自己眼前摆着,而他刘尚也并不是一个会选择逃避现实的人。
如果说初到三亚的时候他还抱着偷学海汉关键军事技术,以此来拉近两国军事差距的念头,那么此时此刻在鲜活的事例面前,他基本已经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毕竟两国的差距之大,已经不是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了。而且刘尚最近也在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两个多月在海汉的所见所闻,如果全都写入密报送回去,上头会不会认为自己是疯了
换作不久之前的自己,刘尚也的确不会相信在南海之滨竟然有一个比大明更为先进和强大的岛国存在,这里有太多大明尚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有很多甚至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类似蒸汽机、铁甲舰这样的存在,刘尚并不认为自己的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会通过文字描述就确信这些东西的威力。如果告诉上头自己作出了“对不起我们打不过海汉”这样的判断,怕是要被治罪的吧
刘尚忽然有点理解为何以前进入海汉潜伏的情报人员传回的报告中,总是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地方。特别是涉及比较主观的双方实力对比意见,一般都会寥寥数语带过,想必是前人也觉得有些情况不宜实话实说,照实说出来反而会自找麻烦。而今自己似乎也正处于这样的境地中,究竟是该据实以告,还是学着前人报喜不报忧
不过刘尚很快就没时间来烦恼这个问题了,上面已经发来了新的命令,要求他立刻回青年团报到,与宣传部的人员一起参与制定关于此次“三亚大捷”的后续宣传活动计划。海汉官方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星岛战役都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当下这场在海汉国民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大胜仗,那自然是要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一番了。而刘尚被选入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曾经编纂关于星岛战役的说书段子在民间大受好评,之后被临时征召到宣传部门服务期间的表现也很得体,所以于小宝再次点名刘尚,让他加入到这个时限性比较强的任务中。
这个宣传活动还有别于报纸这种刊物平台,各家报馆的笔杆子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了,力争要在一两天之内就赶出一份“特刊”来对这次战斗进行报导。而刘尚等人所要做的,便是配合刊物推动一波宣传,这次不但要针对国内民众,同时也要兼顾对外宣传,要让与海汉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国都知道,西班牙这次在海汉家门口栽了一个大跟头。
民众们放放炮仗,晚饭给自己多加两个菜,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床休息,这也就算是简单庆祝了。不过在战后的这个夜晚,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完成后续的扫尾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安全部就是在战斗结束后才真正开始忙碌起来的部门之一,军方从战场上搜罗回来的战俘全部都要由情报机关过一次堂,进行初步的身份辨识和登记。根据战俘的个人状况,绝大部分人会被打入苦役营服劳役,视其劳动改造表现来决定是否会有重获新生的机会。而少部分身份特殊或掌握某种技能的战俘人员,如军官、匠人、领航员等等,将会被单独收押另行处理。
当然了,在战俘们被分头处理之前,相关部门肯定还会在三亚安排一次盛大的胜利大游行,将这些倒霉鬼押到大街上去,向民众展示这一战的直接成果。
目前被收押在胜利港海军基地内的战俘共计七百余人,这在海汉历年来的战事中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数字,但这是海汉立国之后第一次“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意义与以往在海外开疆拓土的战斗也就有所不同了。
这七百多名战俘当中,也不尽然都是西班牙人,大约有一半的人是由吕宋岛土著、华人后裔、马来人、黑人、欧洲其他国家的水手所组成的杂牌军团,剩下的另一半才是货真价实的西班牙人。这些战俘被分为十人一组,用串起来的镣铐锁住脚踝,以防止其脱逃。战俘中的伤号不少,但伤势较重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海汉派来救治他们的全是医疗部门的实习生,处理伤口的时候毛手毛脚在所难免当然也或许是这些学员本来就不想给敌人的伤兵好好治伤,借机宣泄一下不满情绪。
安全部暂时借用了海军基地一处仓库,作为对战俘进行初审的场地。数十张桌子在仓库里一字排开,每张桌子后面都坐着两人,分属于安全部与军方。有几张桌子还多坐了一个人,是临时从各个部门及民间抽调而来的西班牙语翻译。由于翻译的人数极为有限,所以对西班牙籍战俘的审讯工作就只能集中进行了,反正战俘中的关键人物基本都是西班牙人,其他那些战俘的口供能听懂多少倒也不是特别重要了。
安全部和军方对于类似这种审讯大批战俘的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经验,首先便让战俘们互相指认,找出了其中的数名西班牙军官或船长,然后再由他们来指认海汉指定的匠人、领航员等特殊职业。在基本确定了身份特殊的人都被挑出来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讯和身份登记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这次俘获的西班牙籍人员中,军官和船长只有十人左右,而两支西班牙舰队的旗舰都成功脱逃,所以这些指挥官的等级也不是特别高。从他们口中所能套出的情报,对海汉的参考价值其实是比较有限。经过一夜的奋战之后,这些人的口供报告终于是赶在天明前全部整理出来,送到了安全部长何夕的办公桌上。
何夕虽然贵为情报部门的一把手,但这一整晚也和部门里的其他人一样没有睡觉。情报部门的所有收获都要在他这里汇总,尽管下边的人已经帮他过滤了很多无用或者低价值的信息,但仍有很多东西需要他亲自过目审阅。
海汉的当务之急,自然要弄清楚西班牙人在这个时间点上向自己发动突袭的根本原因。双方虽然以前就结下了不小的梁子,但西班牙人在过去两年中也算是偃旗息鼓,虽然有些台面之下的小动作,但并没有公开以敌对的态度给海汉制造太多的麻烦。之前由潜伏马尼拉的情报人员送回的报告称这是马尼拉当局单方面组织的行动,如果只是这样那倒还好,光是菲律宾殖民地还不足以真正威胁到海汉的安危,但何夕还是必须要排除掉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
何夕所担心的是这次的行动是由西班牙国内亲自授意,那样的话西班牙人可能不会因为这次的战败就偃旗息鼓,甚至有可能还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后续攻势。以西班牙的实力,只要安心筹备一段时间,要在远东地区发动万人级别的跨海作战也并非难题,而且有了此次的教训之后,只怕他们下次再动手的时候就不会如此莽撞了。海汉海军实力虽强,却终究受制于作战船只的数目,如果西班牙真的安了心组织大举进攻,海军护得住三亚,却未必能护得住整个海南岛。
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说不定西班牙人暗中还有别的手段没使出来,比如在舰队攻入三亚之后,由潜伏在本地的武装人员发动袭击,制造出里应外合的势态,抑或是充当带路党,引领登陆的西班牙军攻打本地的各处要害地带。不过西班牙人最后是连靠岸的机会都没有捞到,就算是在三亚城区有什么别的部署,当时也来不及发动了。而安全部的责任,就是要排除掉这些可能性,如果西班牙人真的在本地安排了这些手段,那么就得尽快将其连根拔除,不留后患。
何夕快速浏览了几名西班牙军官的口供,事实上刚才他也亲自参与审理了其中两人,但说实话这些低级军官所掌握的信息有限,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他们只是按照马尼拉当局的安排,参与此次军事行动,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攻占三亚之后会获得多少好处,以及围绕攻占港口所制定的一些战术,而对于更高层面的战略考量知之甚少。
对于这些口供的真实性,何夕倒是没有太大的怀疑,他亲眼在审讯现场确认过,这些所谓的军官和船长其实大部分都素质堪忧,并非那种标准的皇家海军军人,而是由武装海商、私掠船船主、退役老兵等等来充当指挥官,这些人满脑子都是海汉的金山银山,对战斗的困难性估计严重不足。而且这些人看起来也没多少心机可言,他们的那点小算盘落在何夕眼里,都仅仅只是小儿科的级别而已。
不少人甚至立即向审讯者提出了赎身的要求,因为这在欧洲各国的交战中是十分普遍的行为,只要双方可以协商一个合理的数目,那么战俘也可以重获自由。何夕个人对此倒是并不反感,反正这些有身家的战俘留着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能敲出一点油水来也算是好事。再说这种赎身在海汉过往进行的战争中也并不少见,先前星岛战役俘虏的诸多英国战俘,就已经被明码标价,向英国东印度公司索取赎身费了。
不过这次西班牙人打上门来,直接攻击海汉首都三亚,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可不是以前的历次对外战争可比的。何夕并不会负责与战俘商议赎金的工作,但他可以想象施耐德此时摩拳擦掌的模样,逮着这种难得的机会,他不把西班牙人骨头里的油水榨出来才怪。
何夕的心神重新回到眼前的口供报告上,如果自己是策划此次作战的高官,那大概也不会将详细的战略规划告知这群素质不高的指挥官。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保密培训,对于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能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他们的审讯甚至根本不需要上什么手段,通过套话就能得到绝大部分需要的信息了。
虽然没有什么价值重大的情报,但通过这些人的口供,何夕基本可以确定此次马尼拉当局发动的攻势是一波流,除了来犯的西班牙舰队之外,马尼拉当局并没有再另行准备后续的攻势。这可能是其所能动用的舰队规模就仅限于此,也有可能是错误估计了海汉的防御实力和应对手段。不过在何夕看来,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来犯的舰队中有一半左右的战船都是隶属于美洲舰队。
这些隶属美洲殖民地的大帆船每年只会在合适的季节来吕宋岛走上一遭,并不会在马尼拉港长期停留。从这个细节来推断,马尼拉当局发动作战的时机倒似乎是为了凑合美洲舰队的行程安排在三亚捞完一票之后回到马尼拉休整几天,正好就到了返回美洲殖民地的季节了。
如果这个推断属实,何夕认为马尼拉当局会选择这个时机策划这场战争的原因就比较明确了。西班牙人可能并未过多考虑海汉这边的情况,而是以他们自身的兵力集结条件为主,只要时机合适凑够了足够的兵力,那就发动一波偷袭,效果理想就尝试占领三亚,不理想就撤回马尼拉避避风头。
当然了,在马尼拉当局看来,大概偷袭得手的几率是相当大的,所以他们在面对海汉的应对时明显缺乏准备,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不知所措。如果不是其舰队指挥官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再耽搁一时半会等到陶东来的舰队赶回来,那可就真是想走也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