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7章 鸵鸟与影市环境
    2月初,一家成立于04年的独立制片厂牌开放道路胶片以一部口碑不错的剧情片灰色登顶周榜后1965万的开画成绩,银河护卫队除了少部分非票仓地区还在上映,其他地方都已下画。

    年度午夜场第一;周五票房榜冠军;12月累计票房第一;全球iax开画票房年度第一;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海外的177块巨幕。

    连续四周霸榜,连续十周前五;

    得益于内地市场的全线热映,其全球票房突破7亿美金,不仅成为历史上6部突破7亿门槛票房的作品,更超过美国队长2714亿,晋级为历史上表现第2好的漫威影片,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15亿;

    截止到此时,影片内地总票房596亿元,北美总票房334亿美金,全球总票房累计为753亿美金,可以说,银河护卫队除了让圈内人再度刷新对漫威出品的印象后,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质的、隐性的、长线的利益。

    而对圈内的人来说,这个2月,其实也不止是关注一下银河护卫队的下画抑或是即将热闹的奥斯卡颁奖季,更重要的还是大家的“饭碗”容量。

    没错,围绕to新一轮的边贸谈判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月3日,美联社率先发声,称内地引进片的分账标准虽“遗憾”的未向国际看齐,但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一是数量,二是利润,环境都比过去要好。

    至于中间有多少拉锯,媒体向来是忽略的。

    所谓的“美元霸权”的本质,到后世内地观众的认知渐渐深刻,也渐渐揭下了“自由”的面纱,但在12年,此条通知一出,好莱坞的人自然高兴雀跃,总归内地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三大票仓,分账每优待引进片一分,带来的都是巨大利润。

    而对内地的影视创作者来说,就很复杂了。

    京城。

    年节接近尾声,却还弥漫着些许年味。

    对内地电影人来说,虽主管部门暂未公布协议细节,负责发行进口片的中影和华夏也未给予正面回应。

    可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讨论的相关内容,言之凿凿,肯定有谱,比如,在20部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50的配额,更有美联社详细的指出是14部,新增的主要是配合iax、3d这样的“配适型”大片;

    其二,美国大片在华票房分账比例将从13提高到25,比如变形金刚在中国取得10亿元人民币票房,按照新的分账比例美方的收益将从13亿提高到25亿元,三下五除二,也有个小3500万美金,比大部分海外地区营收强。

    好莱坞的分析师都在讨论,此举将刺激美国片商加强在内地的宣传力度,不会再“冷落”那边的宣发工作,而内地的一些人则是对着新出炉的影市总成绩13115亿元人民币,20余部引进片就超491亿元,占37的报表发愁。

    如果还多给配额,很容易想到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对内地电影冲击是难免的,拼视效,都质量碾压了,以阿凡达带动的“加强”大片有多猛,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但知道又想什么用呢。

    吵吵闹闹的,各级发行、制作,包括那些老电影厂的人都在问询、烦恼,但该推行的还是推行了。

    放开市场,不是简简单单4个字,进入to的好赖,很多文章也都分析的清楚,对内地电影行业来说,阵痛一词好像也就解释了,毕竟往好了想,这叫鞭策,往坏了想,是逼着竞争。

    总之,某局的一纸文件还是下达了。

    此番核心,“处处”透露着海外制片厂的利好,自然又是引起轩然大波。

    内地观众倒也没那么在乎,看电影吗,娱乐为主,人美国大片好看,你不争气总不能逼着人家不选择吧。

    说得露骨一点,以前的时候,都不把观众当回事,来来回回产出的都是烂片吗,人想看电影,都没了兴趣去电影院,那没有观众,电影院的人会在乎美片、法片抑或是印度电影呢总得先把观众争取进来。

    这么一想,好像是有点积极、主动的意思,有点让特斯拉入华那味了。

    事情到处在传,又已成定局,某v上,冯钢炮同志发声,称此举有三大好处。

    一、好莱“虎”来得越多,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就越大。因为把关的尺度是一个标准,他们能拍的内容我们也同享。

    二、更严厉,不然好莱“虎”真跟你急,这成果我们也分享,这回有好莱虎撑腰,看你们谁还敢盗版。

    三、对观众是好消息。优胜略汰。怕什么呢无非是一个选择,看还是不看。

    一些导演在下面附和,也认为是好事,“中国电影市场对美国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无疑好大于坏。”

    当然,阴阳怪气或者乐观的终究没那么多,更多的导演、制片则高喊“狼来了”,称好莱坞是洋枪洋炮,现在“长城”开了口子,希望有关部门创造条件让大刀队实力变强。

    两种声音下,反倒是那些真正研究市场的学者颇为中肯,“这些年中国电影在进步,但粗制滥造的作品也很多。从长远来讲竞争不可怕,电影贸易的争端从来不是零和博弈,不是说美国好,对中国就一定坏。与其胡乱想,不如想办法提高观众的需求,让整个市场越来越繁荣,倒逼好莱坞。”

    而让俺来说,这是一场仗,不见血也不会两败俱伤的仗,都在说华语电影走出去,但事实就是很多地区对亚裔有偏见,看到海报上的面孔都不待去看的。

    再加上,俺有些不清楚为什么有人这么文化“不自信”,偏见归偏见,还有人觉得换个皮不行可拉倒吧,故事底子摆在那,好片就是好片,让白人演员演,无非是打入市场。懂得自然懂。

    电影,终究是考量一个剧组怎么讲故事,用商业还是艺术化讲不重要,重要的是讲出来后有观众买帐,美国观众是观众,内地观众或者日本、黑人的就不算什么道理。

    水土不服或文化隔阂不是没考虑到,而是大部分商业片本身就降低了门槛。就像亚洲之于动作、泰国之于恐怖、日本之于热血漫美国还真不怎么看少女或恋爱漫等等,显然都是照顾了好莱坞环境的题材元素。

    外面,中美各国还沉浸在新的分账标准中,或兴奋或痛恨的声音、情绪在传递,参与的名人越来越多,两地渐渐演变成两种氛围。

    莱曼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手中的车钥匙抖得欢快,却面对各种采访或朋友、伙伴、盟友等相关的问题只听不答,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只是一个见证者。

    偏偏他这个见证者是很多好莱坞厂商眼中对华进展最为顺利的,反而更要烦他。

    唉,越敏感、牵扯到两方经济体的话题就越引人入胜,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饭碗和利益问题。

    就像12年之前,也没几个好莱坞厂商愿意在内地大力宣传,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中影不会为制片厂的自费宣发买单,扔得钱多了,又是13个百分比的分账,内地收益很容易受损,久而久之,还不如多在欧美两地跑,最多加个日本。

    到了现在,有4分之1的入账外加内地不断扩升的市场大盘摆在那,对华宣传重视几乎是肯定的。

    甚至说像2012那样,一部好莱坞大片特地加入华夏元素乃至请华语演员都是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慢慢成为主流。

    资本就是如此,顺应市场环境是它们的本能,就好比美国电影厂愿意去捧英国、法国、意大利演员一样,市场体量就代表他们的倾向。

    营销吗,不丢人,港片以前还老请日本演员演呢,市场选择罢了。

    “怎么这么有谈性看来,大家对内地市场很垂涎吗”

    一连几天,莱曼每天都能在报纸上读到相关的论调。

    2012年,的确是个多事之年,虽不是什么玛雅预言中的末日景象,但也足够震荡了。

    拉斯特庄园的二楼阳台。

    他正看着报纸,慢悠悠的吃下午茶。

    伊娃也在旁边搭着躺椅,蜷着两条长腿,不时感概,“猩球崛起总算是封镜了,补拍可真麻烦。”

    猩球崛起是去年夏天开机的,其实秋天就快拍完了,但在后期剪辑时,本来是想着留白结尾,但处理上铺垫续作的调调没搞好,整得11月中旬,后期同步进行的时候,扎导又匆忙的调集档期拉着班底补拍了一段。

    再加上中间要过圣诞,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差不多完全搞定。

    “那你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正好手上没事。”

    “不行啊,歇息归歇息,有事还是要干的,我可不能失信。”伊娃数着手指,“你帮我参详参详呗”

    这么说着,渐渐熟悉制片工作的她从包里拿出几份剧本,“这都是有人递到我手里,稍微感觉不错的本子,你帮我看看。”

    嗯,伊娃也是有个制片公司的女强人了。

    莱曼接过,太庸俗的ass;不接地气,没有明确受众标签的ass;张口就是几亿几亿投资的ass,剩下稍微能过眼的也就一两个本子。

    当然,好莱坞的编剧太多了,每年备案的剧本少说有几千个,从这个角度来看,伊娃自己招揽的人员先筛过一轮,已经打消了很多的本子。

    “非要选一个拍的话,这个还行。”

    莱曼最后挑出一本,他其实比较“苛刻”,那是他的话,这里面他一个都不要,一来产出比不高,他没那精力;要么就是对厂牌的艺术加持也没有,那就更没什么投拍的必要了,又不是拉拢人才,编剧的名字他都没听过。

    “创作的时候有把握方向,讲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位警官缉捕当地黑帮老大,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润色的本子,此类成品倒让我想起公众之敌、黑色大丽花的调调,但没那么凛冽,有些怀旧黑帮片的味道,拍得行的话是能被一部分喜欢黑帮元素的观众接受。”

    “你看上的是这个啊,匪帮传奇。”伊娃注意到后,想了想,“威尔比尔一个有些胖胖的家伙。”

    “你认识”

    “嗯,他以前是灵书妙探的分集编剧,在abc干了几年。”

    好吧,原来是电视剧编剧写的电影剧本。

    莱曼看她确实有兴趣,多提醒了几句,“这个本子不算精彩,但也中规中矩,控制一下预算的话,在3000万左右还有拍摄的空间,不过这种警匪对峙的戏码对演员要求较高,你得好好选人了。”

    “我会的。”她一喜,在他脸上啄了一下,“等要拍的时候我自己去跟利亚姆谈谈,你帮我提前打个招呼就行。”

    “小事,需要公司投资吗”

    “我自己挣点零花钱。”

    伊娃哈哈笑,受益于圈内名声以及阿凡达的加持,哪怕转型制片,也比很多同行更有竞争的资本,在法国那边的演艺界也混得开。

    此事聊过,莱曼本身就很倾向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不然每天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人生价值从哪儿体现,又看了会杂志报刊,忽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说正经的,今年夏天你有时间也帮我跟跟海王项目,我不想温跟凯文有什么矛盾。”

    凯文骨子里跟乔治卢卡斯对待星战一样,都有些过于计较了,他倒不担心两人会不理智,只是担忧因为一点小事两人吵起来但万一真出现因为一个道具的摆放问题吵起来,那才头大。干脆让凯文负责好大方向的制定就忙其他事,海王剧组交给温的团队和伊娃也好。

    “你看啊,温那家伙性格不错,凯文也还行,但两人天天碰在一起,指不定就恶化。凯文有时候管得太多了”

    伊娃虽有些好笑莱曼的臆想,但也答应下来。

    终究人与人的相处,性格有时候比能力重要。

    罗素两兄弟跟凯文处得来,中间不也有争吵,有时候还要莱曼去帮忙调解。

    创作与执行,总归有碰撞,而相比于罗素,温跟他的关系更亲密,也更不愿看见有争执发生。

    温不是听不进去意见,凯文同理,但最好避免。

    这也算是莱曼的“鸵鸟”理论吧,换个不相干的,他都没精力去理会,管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