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十七章 世家云动
    太尉杨府,杨修行色匆匆地从外面跑了回来,一路来到了书房之中。

    而杨彪此刻,正围着碳炉,悠闲地看着书。

    “父亲,出了这样大事,您怎么还能看得进去书”

    杨修伸手就要去夺过杨彪手里的书籍,杨彪却是急了起来,将书籍抱在怀中,一副护着心肝宝贝的模样。

    “这可是为父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本纸书,这本连山,号称易经的三易之一,此书自王莽篡汉以后,就已逐渐失传,只怕放眼当今天下,存书也不超过二掌之数,更何况是纸质为父可是舍了一千金,外加五千亩水田,才换了回来,若是损坏了,你这小子可是赔不起。”

    杨修是又好气又好笑“父亲,如今大祸临头了,何惜区区一本书籍”

    杨彪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什么大祸临头危言耸听。”

    “孩儿怎得危言耸听了今日一早陛下大朝,父亲您还是托病不出,是不知道朝上发生了什么”

    “嗨,能有多大事不外乎陛下翻手之间,破了冯芳他们的奸计,护持了朝纲稳定,何来祸事我看分明是一大喜事才对。”

    杨彪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书籍用一卷锦缎包裹了起来,随后装到了一个十分精美的木盒子中。

    杨修神色一愣“怎么,父亲都知道了”

    杨彪笑了笑“你以为为父整日称病在家,就闭目塞听,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杨修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父亲神色,莫非莫非您早就猜到会有今日所以当日众臣请您出面为他们做主时,您才诈称抱恙,将他们拒之门外”

    “你啊,总算还不是太蠢。”

    杨彪将那装着连山的木盒子收好之后,这才重新坐了下来。

    杨修还是一脸不解“可是如今”

    “如今怎么了那些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陛下圣明烛照,得大汉先祖庇佑,一举将其铲除,此事当可举国欢庆,你却在此大呼小叫,传将出去,岂不给我杨氏招祸”

    杨彪的一通叱责,让杨修初时有些委屈,可是很快的,他便好像是明白了过来,脸上神色渐渐开朗起来。

    “啊孩儿明白了,父亲是说”

    “说什么说为父什么也没说”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

    久久之后,杨彪忽然开口道“修儿,待开春之后,你便要行冠礼了吧”

    杨修不知道自己父亲为何忽然提起此事,不过还是回道“回父亲,来年三月,孩儿便满二十岁了。”

    杨彪点了点头“嗯,不错。二十岁了,成年了,也到了该出仕,为朝廷尽忠的时候了。”

    杨修闻言,两眼不禁绽放出了光芒。

    洛阳城北城,尚书令荀彧的府邸,这一夜,除了荀彧之外,御史中丞荀攸,也没有在自己府中休息,而是出现在了族叔的这座府中。

    而此时,他们二人既没有饮宴,也没有休息,而是在书房之中,恭恭敬敬的站立着。

    在他们面前,坐着一个老者,这老者身形消瘦,颧骨凸出,穿着一身灰色的素袍,看似普通,可气质却是十分儒雅,举手投足,双目顾盼之间,尽显大家风范。

    “荀彧拜见伯父。”

    “荀攸拜见叔伯祖。”

    原来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颍川荀氏的家主,号称“荀氏八龙”之中的荀大龙荀俭,荀伯慈。

    荀俭微微颔首,以示回礼,随后伸手一指“坐吧。”

    两人这才分别落座。

    荀俭看了看两人,开口道“老夫自党锢之祸后,此次还是第一次离开颍川,想必你们二人都心中诧异,想知道老夫忽然来到洛阳,究竟所为何事吧”

    荀彧说道“小侄有几分猜测,只是不知是否确实。”

    “哦那你且先说来听听。”

    荀彧顿了顿,说道“陛下骤然之间,展现雷霆之威,帝王之术,将一场极有可能祸乱朝纲的劫难,化解于无形。如今朝廷枢纽之大臣,近半被捕入狱,朝野震动。而当初我荀氏一族,原本已打算与冯氏等人联手,如今事败,伯父自然要亲至洛阳,一为打探虚实,看陛下是否已然知晓我族当日之事,以及是否有对我族动手之意愿。二来,如若无事,则家族必然是准备出手,争夺朝中突然空缺出来的诸多险要官职。”

    荀俭面露欣慰之色“嗯,文若不愧是族中翘楚,果然洞悉事事。不错,老夫此次,确为此来。不知对这第一件事,你二人有何看法”

    荀攸出言道“以孙儿看来,陛下虽然未必确然知晓我族当初与冯氏等人之协议内容,然而我族之态度,他必然已经猜到几分,甚至于有可能双方家族族长见面之事,陛下也俱已知晓。”

    荀俭脸色一凝“嗯何以见得”

    “很简单,陛下手中,自雁门起,便有一支外人绝对不知的秘密部队,此部队神出鬼没,刺探消息之本领,堪称天下一绝。陛下遭逢如此大难,岂有不动用他们四处查探之理”

    荀俭顿显讶异“老夫久听传闻,不想果然有此部队”

    荀攸点头道“此事确凿无误。只是此部队向来只有陛下一人直辖,旁人莫说我与族叔,便是关羽等大将,也难以调动。他们有多少人,平日如何行动,得了哪些情报,也只有陛下一人知晓,因此我等并不知情。”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滞,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恕孙儿无礼,即便孙儿与族叔得知了其中内幕,也断然不能透露于叔伯祖。”

    荀俭对此倒也没有意外,更没有生气“嗯,理当如此。我荀氏一族,从党锢之祸起,得以兴旺至今,全在行事足够谨慎,把握有度。此番之所以没有答应冯氏等人,直接联手向陛下施压,只是幕后相助,让你二人没有直接向天子说出应对之法,便是担心一旦事情败露,家族因此遭殃。如今看来,幸好如此,否则冯、赵等家族之下场,便是我族如今之结局。”

    他一提起此事,荀彧和荀攸,神色之中,都显出了几分怨气。

    “恕小侄不恭,小侄当日便曾说过,当今天子之英明,堪称古往今来罕见明主、英主。我族切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还仅仅从所谓的世家、士人利益,而与陛下阳奉阴违,只是”

    荀俭闻言,脸色当即有些不悦,不过紧跟着又叹息了一声。

    “唉文若所言,老夫如今,也是深以为然。当初一时失足,险些酿成灭顶之灾,如今看来,我兄弟几人所思所想,确已与当今局势脱节矣”

    荀彧和荀攸脸色一喜“伯父如此说,莫非家族已同意”

    荀俭点了点头“我族向来是遇英主则迎,遇庸主则退。所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此番既然证明往日所想,确有谬误,自当及时更正,只是不知陛下对我族是否有所怨愤”

    荀彧当即否定道“绝对不会。”

    “哦何以见得”荀俭忙追问道。

    “那日大朝会上,陛下对朝中世家大族,拉拢一批,剿灭一批,威慑一批,如此既剪除了祸患,又使得所剩家族,不愿或不敢再与陛下为敌,哪怕心中有所不忿,至少明面上也不会再有所行动。”

    荀俭接过了话题道“嗯,此事我也有所耳闻。天子用一个爵位,两个太守,换来了太原王氏的倒戈一击。又将钟繇长子钟焕从一介白身,破格简拔为治粟内史,连其如今只有十岁的二子钟毓,也做了皇长子刘正的伴读。司空崔烈也被封了乡侯爵位,他两个儿子虽然没有什么晋升,可他的一个侄子、两个外甥,都被陛下拔擢入朝为官。拉拢了这三位,朝中大臣,便有三分之一都站在了陛下一侧,再加上钱理、孟建、卢植等人,还有少数立场本就随风摆动的大臣,陛下自然就稳操胜券了。”

    “不错。这三位便是陛下拉拢的,冯氏等人是被剿灭的,而陛下要震慑的”

    荀彧说到这里,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可是三人都已心知肚明。

    荀俭眯着双目,捋着胡须,许久之后,忽然开口。

    “好,我荀氏一族,从此毫无保留,支持天子,无论是福是祸,有赏有罚,也绝不有负陛下。”

    荀彧和荀攸十分惊喜“伯父叔伯祖英明。”

    荀俭忽然问道“对了,陛下虽然智勇兼备,却一向不善权谋之道,此番何以有如此作为你等确实没有提点过他”

    荀彧摇了摇头“确实没有。不过小侄倒是听说了,陛下是在去皇后娘娘的寝宫时,被皇后派宫女将他拦在门外,请他去昭阳殿找淑贵妃侍寝,陛下当夜去了昭阳殿后,第二日便连发两诏,拉拢了司徒王允。”

    “皇后娘娘”荀俭大感意外。

    “虽说是旁观者清,可能看透如此错综之局势,看来这位大汉的皇后,也绝非寻常人物啊,大汉中兴,指日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