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救的一些船员那里获得的信息来看这里的人将近海与远海,安全期与不非安全期,称为封印线和封印期。
早前时,船只只有在封印期以及封印线附近活动才会出事,可近年来封印期和封印线也明显,就算是不在魔怪出没的时间,以及不在封印线附近也经常出事,全看运气。
但人们却还得靠海吃饭,不得不出海捕鱼。
若是这个问题没解决,枔靖就算是现在救了这些人,以后同样还会出现更多被困的。
她决定把这些魔怪的来源调查清楚,还有这些封印线是什么意思。
眼下还有一个比较紧迫的求救信号,等处理完后她就准备深入封印线一探究竟
枔靖紧赶慢赶到达事发现场时,海上正上演一出人间惨剧。
在她的视界中,只见整艘船的周围都被黑色的魔影包裹了起来,并逐渐从海面上升起,就像翻过来的水母,黑影触须在船四周张牙舞爪地挥舞着。
每一根触须都如同饥饿的饕餮,等着将船上的吃掉。
然而他们又并没有直接将人吃掉,而是在等。
甲板上,至少二十多个渔民鬼跪着,痛哭流涕地祈求魔神的庇佑
庇佑这是什么鬼
而在他们前方,一个人被绑着脚倒掉在桅杆上,嘴里塞着破布,下面两个人拉着绳索将他提到很高
被吊着的人拼命挣扎,却于事无补,他感觉到无边的恐惧和无助。
原来这些人正在用自己的船员给他们口中的魔神献祭
献祭
枔靖瞬间明白过来想来是这个魔怪已经攻破了船老大的心理防线只要他从自己船上挑选一个人献祭给他,他就放了整船的人。
枔靖先前之所以给那个叫侯海的渔民标注,便是因为他到最后关头都没有破开心理防线,都始终没有将魔怪蛊惑他阴暗泄漏出来。船老大就相当于船上的掌控者也是庇护者,只要他不松口,魔怪便无法袭击到其他船员的灵魂。
也就是说,眼前这艘船上船老大把魔神要挑选一个船员献祭的事情说给其他人了
于是魔力便顺势在人们的心间蛊惑着挑拨着,最后的结果是让人们亲自推出同伴献祭给魔鬼
在枔靖的视线中,她看到那个被倒吊的船员随着一点一点被拉高,周围能量流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所以那些魔怪没有立刻动手是因为只有彻底激发出人的恐惧悲愤怨毒等各种负面能量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才更美味
小辛补充道不仅如此,还因为这种献祭给魔怪的供品,就像是嗯,就像你的子民虔诚地给你敬奉的供品一样,里面的能量才能更符合你的修炼,以及味道才更好。
枔靖深以为然,只是魔与神之间对供品“原材料”的要求不一样而已。
对于神而言,只需要香烛以及人们寻常吃饮食供奉给他们就行,而且供奉完了后也不影响自己食用。
而魔的话则需要生灵的血肉和灵魂当作食物。
从这一点来看,魔与人神之间必定是对立的,只有神和人才是最佳拍档。
说时迟那时快,枔靖可不会眼睁睁看着魔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吃可能会成为她子民的人,意念一动,一边招出葫芦聚灵瓶,一边打出数张灵符庇护着船只,以及输出源源不断的能量维持。
小葫芦的力量现在已经可以稍稍牵制这种级别的魔怪,不过这点时间已经足够枔靖把船隔离开了。
剩下的没什么可说,干丫的
鉴天神印嘭嘭地砸下,就算是魔怪可以在水中随意遁形,但是鉴天神印作用在水的神力也能传递到魔怪身上。
所以很快就把他震荡的七荤八素,在让小葫芦朝着这些黑影一吸,搞定
枔靖这才回过头来处理船上的事情,原以为她这边搞定了魔怪,没有魔物的蛊惑和胁迫,他们会把自己同伴从桅杆上放下来。
然而眼前的现实是人们见他们献祭人竟然还在,还活着,顿时变得更加惶恐起来。
以为魔神大人不满意他们献祭的祭品,以为魔神大大生气了这可怎么办魔神大人不吃他们的祭品摆明就是不满意啊,他一不满意的话让他们全船的人都跟着陪葬怎么办
难道他们也要死了吗不,他们心中都不想死对了,魔神大神为什么不满意这个供品呢是因为太老了还是数量少了
为了活命,他们此刻已经陷入无比疯狂的境地。
只见他们一边磕头向魔神大人求饶,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要再挑选两个祭品供奉给魔神,大家才能活命的话。
这次人们在生死存亡压力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不约而同地朝旁边两个人扑去,他们身体颤抖着,竭力挣扎着,可是哪里抵得过几十双手。很快就被绑了起来,然后
枔靖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心口,这场面比那些啥啥魔神战斗都更让人揪心。
她感觉脑海中有两个声音在争吵算了,这些人泯灭人性,连自己身边的同伴都要推出去当祭品,他们是活该,就不应该救他们。应该将这些败类渣渣全部灭杀了。
另一个声音说道让我用因果灵镜照一照。
枔靖好不容易平定下来,有些颤抖地拿出因果灵镜,朝船上所有人照了下去。
镜面上是这些人辛苦恣睢的一生,汲汲营营地生活着,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
小辛见老枔脸色变得很难看,又犹豫着没有行动,便小声问道“老枔,这些人还帮吗”
枔靖从紧抿的唇中吐出一个字“帮”
小辛有些欲言又止,不过他相信老枔这个决定一定有他的道理。
枔靖长呼出一口气说道“他们就是些普通人,在面对自己根本无法抗衡的力量面前,除了屈服和顺从根本没有其他办法。我们不能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每一个普通的人”
与其说她在给小辛解释自己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还不如说她也是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就像在她生前的那个小世界,人们对于一个受害者是否同情并不仅仅因为对方是受害的一方,还要看这个受害者是否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