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皋和二位都督详谈
还能谈啥
当然是痛痛快快的赶紧开个价吧
他又不是地方上那些不懂事的士绅,之前他是在京城做侍郎的,对这些家伙清楚的很。
要说他们不能打那是扯淡。
董承祺也罢,李应诏也罢都是老将,前者九边后者抗倭,全都是在战场上混了一辈子的,手下亲信家丁也都是边军老兵,要说野战他们打不过京营还可以理解,但凭险防守居然还不停跑路,那就只能说是旧病复发了。而治疗他们这种宿疾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无锡士绅恰恰最不缺的东西就是这白花花的银子。
总之在孙继皋和二位都督谈过之后,二位都督立马精神抖擞,带着手下精锐家丁开始死守洋溪河防线。
当然,实际上京营也没进攻。
双方就是隔着洋溪河和运河互相拿大炮轰击而已。
而趁着这个机会,苏松士绅也全都动员起来,开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包括外国友人也加入这场动员,铸造大炮,重建常胜军,在惠山,高桥,锡山修筑炮台。
这一次甚至不再给穷鬼加税
毕竟常胜军都出现倒戈了,再加税不用杨丰打过来,这些地方百姓自己就该造反了。
说到底攘外必先安内,没有稳定的后方怎么抵御外敌。
花点银子就花点吧
只要苏松这片地盘在手,以后想赚回来也用不了多久。
所以接下来士绅们不得不咬着牙真正掏钱了。
而就在无锡转危为安时候,太湖南岸却已经恍如末日降临
湖州。
“鹿门公,您可回来了”
从长兴逃过来的前国子监博士臧茂循哭着趴在茅坤面前。
后者带着常捷军从无锡撤回,哪怕在太湖上全速前进,但仍旧没能抢在长兴沦陷前赶回。
杨妖从宜兴南下,在牛头山裹挟近万矿徒,再加上数以十万计刁民,俨然流寇般席卷而下,长兴本地刁民随即造反,城内臧韦徐刘顾等世宦之家仓皇弃城逃亡湖州,甚至湖州士绅也都开始准备逃亡。毕竟他们这里也没兵马,浙江省军就是常捷军,跟着刘元霖在前线,都以为前面十几万大军,杨丰怎么也不可能袭扰到湖州这个大后方。
然而
谁他玛能想到十几万大军屁用没有啊
不过现在茅坤带着常捷军回来,还是让士绅们略微松一口气。
“哭哭啼啼,没个出息”
茅坤怒道。
说话间他抬脚把臧茂循踹倒。
老头最近火气比较大,一堆年轻后辈不顶用,居然全指望他一个八十多的老头子。
臧茂循只是在地上哭着。
茅坤甚至比他爹臧继芳辈分还高,而且他和茅坤的儿子茅维是好友,踹他也得挨着。
“匪军如今在何处”
茅坤喝道。
“回鹿门公,已到卞山。”
旁边知府赶紧说道。
“兵力。”
茅坤问道。
“呃,据说匪军仅仅一旅骑兵,只是附逆刁民数十万,裹挟如洪水猛兽般势不可挡。”
知府回答。
老头瞬间就长叹一声,然后环顾四周。
而四周那些基本上全是他晚辈的士绅官员们全都惶恐无助的看着他
“能撤都撤吧”
他缓缓说道。
都这地步了还打个屁啊
以他的智商早就明白了杨丰的战术,而且以他的智商也很清楚,杨丰的这一招根本无解,祭出分田地这一招,对于那些贫民意味着什么,他这种身兼文武的老狐狸清楚的很,可以说只要杨丰向前,那就没有人能挡住,因为所有地方都是佃户农奴为人口的主体。
武装新式军队也没用。
新式军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由地主子弟构成。
但凡家里有百十亩地,谁会为了一个月几两银子去拼命
以江南亩产,一百亩地一年少说五百石,收租六成还三百石,一年什么都不干稳稳的入账两百两
这样的谁会当兵
最终武装起来的无非是那些为了银子卖命的穷人。
哪怕是宗族,那也一样先是穷人才是宗族,但为银子卖命的他们,在分田地面前毫无抵抗力。
最终就像常胜军的倒戈一样,全是为杨丰武装的,而常捷军至今没倒戈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离得太远,知道就算倒戈了,轮到他们那里也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很大程度上语言不通,常捷军是在杭州组建,以杭严一带山民为主,他们不一定能听懂杨丰的话。
哪怕杨丰也用吴语。
但吴语的区别大了,他在常州说的是针对常州本地人,严州那些山民们听懂个鸟啊
“鹿门公,咱们还有常捷军,咱们还能坚守”
“鹿门公,咱们不能撤啊”
一帮士绅们哀嚎着。
“一群蠢货,常州数万大军不到一个时辰叛的叛,逃的逃,难道你们以为这一万火枪兵能顶用
到时候真打起来城毁了还不是人财两空”
茅坤怒道。
他也不傻,真打起来湖州就是战场,如果杨丰一举拿下,结果就是城内士绅被清洗,如果杨丰不能一举拿下,结果就是在这里打成尸山血海,最终用整个城市的覆灭来便宜了后面的各地,这种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账,怎么算那都是肯定要赔本的。
无论杨丰怎么样,终究不是屠城的异族。
他就是为了分地而来,宜兴士绅投降都能被接受,也就是说只要士绅们接受他的分田地就可以。
抵抗他是必须的。
但是,不能是张巡守睢阳那种抵抗。
而是打擂台一样,互相展示实力的抵抗,可以武装起新军然后在战场上尝试击败他,但不能不死不休的打下去,尤其是不能搞那种死守孤城,尤其是在这个孤城是自己家乡的情况下。但问题是聪明人不只他一个,作为湖州人他明白不能在湖州死守,把整个城市打成尸山血海,可是别的地方士绅们也一样明白,对他们来说最好就是把湖州打成尸山血海。
这样就不用在他们那里了。
“军门到”
就在此时喊声响起。
“下官见过都堂”
“学生拜见都堂”
紧接着后面一片拜见的声音,甚至还有大批士兵的走动声。
茅坤却沉着脸站在那里没有回头
“鹿门公,公以耄耋之年,为桑梓亲临战场,请受晚辈一拜”
紧接着他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茅坤缓缓转过身
“老朽一介草民,何敢当宋军门之礼,不知道宋军门带了多少兵马”
他说道。
来的是被弘光朝启用的宋应昌,虽然理论上不能本省为官,但巡抚是京官又不是地方官,所以在刘元霖带兵北上,并改任应天巡抚总督江南大营后,杭州人的宋应昌也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不过这时候浙江军队都快抽空了,常捷军跟着刘元霖北上,另外一堆乱七八糟拼凑起来从徽州北上,目前还留在浙江的就是水师了。
这支水师倒是实力强大,短短几个月就造了数十艘炮舰,甚至多次和海盗们交战。
但是
战舰又开不到这里。
“晚辈带来一万兵马,加上常捷军,两万兵马足以守住湖州,鹿门公但请高卧,晚辈必不使匪兵过湖州。”
宋应昌说道。
茅坤看了看他身后那些明显的临时工们。
“宋军门,老朽倒是觉得,那杨丰也不是冥顽不化者,看他在宜兴所为,似乎尚可晓谕,老朽愿为桑梓冒险出城,若能晓谕其退兵,也免了这场浩劫,若不能,则老朽年过八十,又何惜一死为向其显示诚意,军门可否先带领兵马撤出湖州,这湖州左右还有民团,若其不肯退兵,军门再进城如何”
他说道。
“鹿门公,使公以耄耋之年犯险,万一有失,晚辈何颜以对浙江百姓”
宋应昌微笑说道。
他怕的就是这个啊
他从杭州带着一万临时工急匆匆跑来,就是害怕湖州也学宜兴啊
这里是浙江的大门,堵住这里就是后面的太平盛世,堵不住这里,那下一个就是杭州了。
必须得死守湖州。
当然,把湖州打烂也就是必然的了。
但是,为了浙江士绅,牺牲一个湖州就牺牲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能想到那妖人不去打无锡,却转头南下湖州呢
浙江士绅们会铭记湖州士绅为大家做出的牺牲,会为他们写书,写可歌可泣的书,写诗,写词,总之会让他们流芳千古的,总之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牺牲,而茅坤很明显是不想当傻子,这边省军撤出,那边他保证把城门一关然后去跟杨丰谈判。
“宋军门,为了浙江百姓,你就让老朽去试一试吧”
茅坤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晚辈唯有代浙江百姓再拜了。”
“只是这省军还是撤出去的好。”
“鹿门公,这省军万万不能撤出,以防匪军趁机攻城。”
“守城还有民团。”
“民团何如省军”
那些士绅全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俩,不过很快其中的聪明人就醒悟,看宋应昌的目光立刻充满了警惕。
茅坤最终无奈的长叹一声
“既然如此,那老朽就只能冒险一试了,宋军门,这城内就交给军门了”
他说道。
然后他向前一步,对着宋应昌躬身行礼。
宋应昌赶紧扶住他
“鹿门公,折煞晚辈”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见茅坤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宋应昌脸色一变,但还没等他后退,茅坤就突然惨叫一声,一下子栽倒在他身上
“宋桐冈,你对鹿门公做了什么”
臧茂循立刻怒道。
然后茅坤的儿子茅国缙,茅维等人也立刻哭着扑向他们的爹。
“杀人啦,宋军门害死鹿门公啦”
后面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
然后本地士绅一片愤怒,全都涌向了宋应昌。
后者终究是文人,虽然也是带兵出征朝鲜的,知道这时候该当机立断,可面对这些全都是世代簪缨的,他还是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湖州城其实是两个县,归安和乌程,两个县共用一个城,而这两个县一堆科举世家,要说宋应昌这种带过兵的文官,斩个武将毫不犹豫,可要他对这些世家子当机立断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他犹豫的这一瞬间,十几个士子已经包围了他。
紧接着就要抓他。
后面亲兵终于反应过来,立刻拔刀准备阻拦,而一个老乡贤立刻向身旁几个民团狗腿子使了个眼色,后者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那个老乡贤还在后面挥舞拐杖指挥着
“宋军门害死茅太公,咱们抓了他见皇帝告御状”
他高喊着。
“把这些外人都赶出城”
另一个老乡贤高喊着。
然后那些民团立刻冲向宋应昌带来的临时工们。
宋应昌这时候已经被十几个士子按住,根本头都抬不起来,那些临时工和带队的几个军官,面对冲向自己的民团也全傻了,尤其是临时工们,本能的掉头就开始逃跑。而且很快湖州的青壮们也加入,老百姓不懂这些,但茅坤这个本地老祖宗级别的人物,的确是倒在那里生死不明,他们在后面又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地方上就是这些士绅说了算,他们说把外人赶出去,那肯定是要把外人赶出去的。
然后整个湖州城的青壮就这样动员起来驱逐省军。
码头上那些常捷军看傻了。
“出了何事”
一个充当幕僚的杭州士子抓住跑过去的青壮问道。
“宋军门害死茅太公,沈老爷要抓了去告御状”
青壮说道。
他说完紧接着挣脱。
“快走啊,沈老爷发话了,把省军赶出城。”
他亢奋的喊着。
“呃,什么乱七八糟”
那士子直接傻眼了。
现在的他的确很凌乱,这他玛什么乱七八糟
“不对,他们想投敌,他们想把省军赶出城,然后向杨丰献城投降”
他身旁一个机灵的突然惊叫道。
“快,湖州人造反了,快去营救宋军门”
之前那个士子也清醒过来,拔出短枪对着那些常捷军士兵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