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永馥部焦虑不安的在黑夜中潜藏,那些溃逃在山上各处的明军却是火急火了拼命的逃奔,但跑的越快摔的就越惨。
一些明军都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被脚下什么东西绊倒,跌的脸上是擦伤,额头是肿包,头发上不是树枝就是草皮,狼狈不堪。
茫茫云龙山上,单靠火把的光亮只能照得身边一小段路,不足以使这帮溃逃的明军辨明方向,因此“鬼打墙”的事情就发生了。
很多明军跑来跑去,发现自己始终围绕一个地方转圈,而不远处的追兵越来越近,真就跟见鬼似的冷汗直冒,大气也不敢出。
一些聪明的明军开始意识到身后的“淮贼”之所以一直甩不掉,是因为他们手中火把的缘故。
于是,这些聪明的家伙迅速熄灭火把,可眼前的再次黑暗让他们寸步难行,只得跟瞎子似的捡起树棍敲敲打打乱摸。
摸来摸去不是被淮军发现擒获,就是几个“难兄难弟”撞在一起,相互间又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便拿木棍和树枝乱咋呼。
更有离的近彼此都先下手为强,或扭或抱厮打在一起,最后被听到动静的淮军一锅端。
被抓住后,这帮明军反而人人都似得到了解脱,刚才那瞎子走路的感觉真的是没法形容。
“前边的兄弟,你他娘的能不能别跑了,我们又不杀你”
降官之中表现堪称优异的原内标兵把总、现为第二旅营官的曹彦虎是各支搜索队中官职最高的,按道理搜索追击残兵这种事不必他这营官亲自带队,可曹彦虎还是亲自带队。
因为,利益大。
淮军军规对于抓获俘虏也有相应的军功赏赐,如曹彦虎这个营官只要所部累积抓获3000名俘虏,他就可以在没有其它战功的情况下晋升标统。如果有其它战功,则抓获俘虏数量可以抵扣一定军功。
从营官升为标统,不仅仅是多指挥几百人,领取的饷银也大大提高,且所部功劳立的越大,在正饷之外军官们获得的赏赐也会更多。
如此,爱财如命,当日在长江边将自己手下士兵折价几百两就给卖了的曹彦虎肯定要以身作则,多抓俘虏了。
在曹彦虎这个榜样作用下,其手下的淮军将士也养成了多抓俘虏的习惯,这一营人也是迄今为止淮军唯一一个“不杀俘虏”的营头。
营官亲自带队,曹彦虎手下的兵个个积极,不一会功夫就抓了四五十个俘虏,其中一半是跟驼鸟一样趴在草丛中,暗自祈祷打着火把从边上经过的淮军看不见自己的家伙。
更有两个手脚快的是在树上被发现的,当时一个淮军士卒因为尿急在一棵大树边撒尿,无意发现树上有脚印,心知不对的这个淮军士卒便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尿完抖了抖就去追前面的人。
爬上树的两个明军见状都松了口气,可没一会却发现树下多了十几根火把,几根长矛在他们脚底下的树枝上乱敲,躲不过去的两个明军这才怏怏从树上缓缓顺下,束手就擒。
得知有明军上树后,曹彦虎立即让手下注意头顶上,又不断让人大声劝降那些潜藏的明军,就这么着陆陆续续倒叫他逮了一百多号人。
当从俘虏口中得知刘泽清的侄女婿詹世勋也潜藏在某处,曹彦虎两眼立时亮了。
他好像记得都督说过只要能擒斩刘泽清子侄或手下大将的一律晋两级,赏银五百。
因此,只要他能活捉詹世勋,就不是升标统了,而是一跃而为旅帅了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大到曹彦虎途中撞见别的搜索队都没吭声,他害怕人家同他争抢詹世勋这条大鱼。
途中,又抓到两个明军,让曹彦虎无语的是,这两个家伙被抓的时候正隔着一棵树相互恐吓均称自己是淮军,让对方老实出来投降。
“都督,柏永馥个王八蛋肯定还在云龙山”
孙武进刚刚审过几个被俘的明军军官,想从他们口中知道柏永馥部藏在哪里,可惜那几个俘虏也不知道。但孙武进认定柏永馥不可能跑掉,因为天这么黑,明军不管是人还是马都不可能在无法视物的情形下跑掉。
“都督,让我们上山搜吧”
一心想替曹元报仇的赵忠义也接连请求陆四派自己上山搜寻柏永馥部,白天吃了亏折了好几十名手下的冯汉也是摩拳擦掌,这两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步兵表现得越出色,作为骑兵的他们脸上就越难看。
陆四环顾两侧,心道这会就算知道柏永馥部藏在哪也没有意义,因为柏永馥虽不敢攻击大胜的淮军,但淮军想要将之找出并歼灭也很困难,毕竟对方是一支建制尚在的骑兵集团,而非那几百吓破了胆乱跑的残兵败将。
思来想去,陆四准备聚拢兵马迅速通过云龙山脚,暂放过柏永馥一马,此地离徐州不过四十里地,全军加速前进中午就能赶到,届时就是与城内的董学礼配合同刘泽清的步兵主力决战。
柏永馥这千余骑兵基本上不可能影响到决战,所以在此耽搁下去反而不划算。
今天已是四月二十四日,距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已经过去三天,再有天这个消息就当传到徐州,因此陆四必须抢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前击溃刘泽清。
否则,可能以为是吴三桂“借兵”东虏,大明气数未尽的刘泽清肯定要“硬”起来;
而董学礼则会因李自成的大败退出北京而变得动摇,那样一来对淮军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只有先收拾掉刘泽清,陆四才能全力对付董学礼。
本着这个念头,陆四当下便命第一镇三个旅清点战场,其余各部抓紧时间通过云龙山。
孙武进、赵忠义他们都有些失望,但也知都督的安排是稳妥的。
这时,那陈不平却建议可派人往山上打一些烟花弹,并将炮队的虎蹲炮抽出往山上放上几炮。
“干什么”
陆四不解。
陈不平竟说吓唬吓唬柏永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