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如果要问,雷远来到此世这么些年,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那其中必须要提到的,便是完整地参予了孙刘联盟间的每一次冲突,而以强硬的手段,将这些冲突全都导向了对刘氏政权有益的一面。
由此造成的影响,便是孙刘联盟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貌合神离,而汉中王麾下文武,都对此非常清楚。毕竟占了便宜的人,总会提防着吃亏的人报复,而江东孙氏虽说每次都是他们自家生事,但这几年吃的亏,实在也已经数不胜数了。
在眼前的局势下,谁又能保证江东那边,不再度生事呢
江东虽然近年来势弱,却依然坐拥江东,举众数以十万计,堪为天下鼎足之一。江东果有异动的话,有能力、有实力作出妥善应对的是谁
雷远觉得,刘封根本没有这本事。他相信诸葛亮对此应有共识。故而,在公事上,雷远绝不可能顺应彭羕的要求。
而在私事上,刘封和彭羕等人,又能拿出什么利益来交换自从庐江雷氏抵达荆州的第一天起,够资格与雷远协商利益交换的,就只有玄德公和孔明两人而已。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在我面前胡言乱语
“雨有些大了。”诸葛亮拍了拍雷远的臂膀“我们去屋檐下说。”
“阿乔呢”
两人一起转头过去,才发现诸葛乔玩得上了头,不知从哪里找了个木盆,哗哗地往水塘里探手捞鱼。车伕紧跟在诸葛乔身后,一手撑着伞,一手提着灯,满脸紧张神色。
这突兀情形,让诸葛亮下意识地往那里踏出几步,随即他猛止步,向雷远干笑解释道“那是我家的老仆,最是忠诚可靠不过。乔儿的水性也很好,无妨,无妨。”
雷远很怀疑,是不是诸葛乔平日里被管束的太多、太紧了,所以这会儿稍稍得空,就欢脱成这样。雷远自家孩子阿诺就不致如此,那孩子有用不完的精力,每时每刻都很欢脱,所以雷远从来不觉得突兀。
但眼下这环境,似乎不适合交换育儿经,于是他只颔首“我们往那处屋檐下去。那里能看得到水塘。”
“好,好,哈哈。”
有了这么个插曲,两人间原本偏压抑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两人随意在檐下走廊的地板上落座,雷远还往后靠了靠,用廊柱来靠背,让自己更舒服些。
雷远素来不好享受,所以在哪里,都着一身极其寻常的灰色戎服,只有腰带中央一枚兽面纹的玉带钩,颇显贵气。而左侧腰间原本挂着一柄形制高古的长剑,这会儿被雷远解下来,平放在身前。
累年军旅生涯下来,使他的脸比诸葛亮印象中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下颌的胡髭则浓密很多,凭空增添了几分威仪。以诸葛亮的身份,能在他面前从容不迫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但雷远的态度始终如此。
诸葛亮总觉得,雷远与同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太一样。他谦逊有礼的外表下,隐藏着事事皆在掌中的强烈自信,换个角度看,便是常常俯视他人而不自知。唯独对玄德公、对诸葛亮本人,他又有一种独特的亲切和信任。
今日诸葛亮在军议散后,又与玄德公单独密议了一阵,出来听说彭羕去了雷远府邸。诸葛亮是中枢中的中枢,时时刻刻都要平衡各方。此时他既担心彭羕果然说动了雷远,而使寇封执掌重权变得理所应当,又担心雷远对彭羕不满,进而对中枢的某些决定生出怨怼之意,顿时大惊。
他又不愿刻意登门,与最近极受汉中王信重的彭羕明着打对台戏;于是连忙回府,带了诸葛乔出来,这才有个名义邀约雷远私下闲谈。
彭羕心大志广,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会在雷远面前说些什么,诸葛亮很清楚。彭羕绝不会低三下四地恳求,而会危言耸听,不惜以制造中枢、地方间的裂痕,来迫使雷远退让。
寻常为人下属者听到这种说辞,就算不信,也难免自疑,进而生出与中枢的隔阂。但雷远似乎全不受影响。诸葛亮既然邀约,他便跟上,诸葛亮轻车简从,他连一个扈从也不带。
这种信任真不知从何而来,使得诸葛亮有些感动。
此时,在雷远眼中,诸葛亮的眼睛反射着灯笼中的烛光,看起来格外明亮。
雷远问道“军师在看什么”
“续之的举动随意,却彷如卧虎。当年从容晏然的风度犹在,而英豪之气胜于往昔。”
雷远微笑摇头“军师说笑了,我哪来的英豪之气。”
诸葛亮默然片刻,沉声道“续之自然是英豪。当年我初见续之就知道,若非天下鼎足之势已成,你断不会跟从任何主君。若早生二十载、三十载,以续之的才能、心气,恐怕是要争衡天下的。”
“哦”
雷远一时记不起初见孔明是什么情形,回忆了一下,才想到,原来是父亲雷绪受惊亡故,自家统合部曲,将要问玄德公要个说法的时候。当时庐江雷氏所部已经全体动员,人人都不惜蹈危赴险,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全赖诸葛亮巧舌如簧,才避免一场大乱。
他摇了摇头,大概是当日自家的态度过于强硬,而使诸葛亮误解了么
他轻笑了几声,待要闲扯几句,抬头看见诸葛亮眼神灼灼地注视着自己,顿时又不屑于说那些废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徐徐道“我们身处此等乱世,无数人自以为是英雄豪杰,纷纷起于草莽,争夺大权、大位;数十载下来,白骨曝于野,豺狼行于道,饿殍填沟壑,城郭变荒丘,而那些英豪们,现在何处要我说,这天下间心高志大的英豪够多了,应该少一些才好”
说到这里,雷远忽然不知道怎么继续。
穿越者的身份,给雷远带来任何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底气。早年间在灊山,生死悬于一线,很多事情根本不敢想,可后来渐渐掌握权柄,那些事情仍然不敢想么想一想,又不会脱层皮,又不会有什么负罪感,雷远当然是想过的。
但他同时也有此世的经历。他亲身目睹、经历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他对此感同身受,焦心如焚。他无法想象因为自己的某种意愿而延长这乱世,而加重亿兆黎民的苦难。
必须尽快地结束这乱世,尽快重建一个属于中华的、强盛的王朝,什么王朝都好。
眼下看来,玄德公和他的伙伴们很有机会,那么复兴汉室也没问题。
至于雷远本人要在这个王朝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其实倒不特别重要。说他文青也好,说他虚伪也好,说他政治幼稚病也好,他确实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