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复苏
“嗯”自行脑补粉丝叫iu时回应的那声嗯
李知恩迷迷糊糊的睁开了双眼,抬手拿起床头前的手机。
六点三十三。
将被子掀开,只穿了内衣的李知恩赤裸着大片大片的皮肤,站在地板上伸了个懒腰,然后,顺势倒在了床上。
头枕在林烨的腿上,小眯了一会儿,像是毛毛虫似的,向上挪了挪,然后翻身从背后抱住了林烨。
“姐,你醒了”林烨拍了拍抱在自己腰间的小手,侧了侧头说道。
“嗯,醒了。”李知恩脑袋搭在林烨的肩膀上,轻声说道。
“我先起,下去看看董阿姨做了什么早餐,你再睡一会儿吧。”李知恩继续说道。
“几点了”
“六点半,七点我叫你。”
“好。”
李知恩在林烨的脸上蜻蜓点水的亲了一下,翻身下了床,将沙发上的浴袍披上,拿起地上散落的衣服,离开了卧室。
衣帽间里不只是有林烨的衣服,还有她的衣服。
七点多。
李知恩站在林烨的面前,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李知恩即使踩着高跟鞋,面对一米八的林烨依然显得很矮。
不过两人都习惯了这种身高差。
将领带为林烨打好,整了整衣服的褶皱,满意的点了点头。
“ui林烨怎么看都是那么帅气”
林烨温和的笑了笑,赞美听的很多,但还是只有她口中的称赞,最令他开心。
“走吧,下楼吃饭。”
“嗯。”
餐桌上。
林烨拿着三明治咬了一口,将口袋里的手机拿了出来,拨了一个号码。
“林董。”一道男音自听筒里传了出来。
“来我家接我。”
“好的。”
挂断电话。
“毛道仁”李知恩吃着蔬菜沙拉,问道。
“嗯。”林烨点了点头。
毛道仁是他的司机,也是他的秘书,是除了杨鑫杨总之外,林烨第二个嫡系。
虽然在公司只有一个董事长秘书的职位,但一个董事长秘书,明面上没什么权利,但实际上
“我记得这个人当初是你特批的”李知恩好奇的说道。
“对,原本是公司一家超市的负责人,后来被我提到了身边。”林烨解释道。
这个人是天王的好友,当时天王见到他的时候也很惊讶,之后就把他带到了身边。
看似是贬,但从一家超市负责人变成了董事长秘书,这种好事,其他人巴不得呢。
明贬暗升罢了。
“记得当初你挺看重他的。”李知恩笑着说道。
“还好。”林烨笑了笑,这种事情没法解释。
李知恩看出了林烨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解释,也就不提了。
吃过早餐,毛道仁开车过来了,先是将李知恩送到了机场,之后才带着林烨,前往公司总部,复苏大厦
“公司现在怎么样”林烨坐在后座,手指敲打着把手,问道。
“杨总主持大局,整体上稳步发展,但高层里有些人不服杨总,在一些事情上不是那么的配合”毛道仁将公司的近况告诉了林烨。
林烨肯定会问他的,所以提前做了功课。
“嗯。”林烨应了一声,示意自己了解了,至于有没有全信,那就不知道了。
很快,复苏大厦便到了。
抬头看着这栋直入云耸的大厦,每次看到复苏大厦,他总是会想到最开始时的那座写字楼。
时过境迁啊。
追忆之色隐没,林烨收敛情绪,大步走进了大厦。
“林董好”
所有人都得到了董事长要回来的消息,林烨压根没有隐瞒的打算。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他回来了
“林董”
林烨和毛道仁一进大厅,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为首的是一名身材壮硕的男人,三十多岁,身后还跟着一群人。
“辛苦你了老杨。”林烨停下脚步,拍了拍杨鑫的肩膀说道。
“应该做的。”杨鑫笑着说道。
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样和三十多岁的杨鑫说话,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感到违和。
十八岁创业,六年时间将复苏公司打进亿级企业,全国有名的青年企业家,这样的人全公司都很信服。
“去会议室说。”
“好”
一行人坐上电梯,直达顶层会议室。
复苏公司会议室。
林烨坐在久违的主位上,毛道仁站在林烨的侧后方。一名秘书,本没有资格参与公司最高决策会议,但毛道仁不一样,从他14年被提拔上来的那一刻,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董事长对他的看重。
杨鑫坐在林烨的左手侧,作为公司二把手,董事会成员,他坐在这里没有人会有异议。
其余在座的,无一不是董事会成员、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复苏公司没有上市,不存在挂名的情况,每一位董事会成员都在公司起到了自己的作用。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林烨扫视了一圈,随意的说道。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习惯了林烨随性的开会方式。
“首先我要向大家道歉,因为我的私人原因,擅离职守三个月之久,这是我的过错,在这里向大家道歉。”林烨说着,站了起来,朝着所有人鞠躬。
复苏是他林烨的一言堂,但复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复苏是大家的复苏,林烨作为绝对核心,他的擅离职守对复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复苏可以没有任何人,但绝对不能没有林烨
“现在,进入正题。”道歉之后,林烨坐了下来,正式开始了会议。
打开面前的笔记本,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公司在他不在的这三个月的情况和数据,依照电脑里的资料,林烨自有办法判断。
在大致了解了公司这三个月的情况之后,林烨提出了两点新的战略要求。
首先是继续加深与协和等其他医院的合作,深度合作。医疗器械是复苏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容有失。
第二点,超市经营进一步扩建,减少中低端超市数量,扩大高端超市的规模和产品质量,从追求数量,改为追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