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1章 八王
    “有军国要事当面陈奏,非军国急要事随后条状进呈”

    殿中,殿中御史高声唱喝。

    “臣门下省给事中张行成请奏”

    一位绯袍中年文官举着笏板高声请奏。

    “准”

    坐在殿上监国摄政的太子承乾坐在御榻上,望着他朗声宣道。

    “臣奏请元服诸王就藩之国”

    张行成一开口便是惊人之语,“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分封皇族宗室,武德朝到贞观如今,所分封之诸王,至今有二十四位,卫怀王嗣子卫王李保定、楚哀王嗣子楚王李灵龟,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祐八王皆已元服成年,按制当令就藩之国,不可久居京师。”

    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池塘,顿时泛起阵阵涟漪。

    八王里有三位是太上皇的皇子,还有两位是宗室里过继给太上皇两位早夭的皇子的继嗣子,另三位是皇帝的皇子。

    荆王元景年纪十五,吴王李恪十三,齐王李祐十二。

    都是十二岁元服加冠过的。

    按朝廷的制度,元服加冠便为成人,确实应当就藩之国了。

    承乾面无表情的坐在上面,“孤与诸王乃是叔侄,兄弟,欲常相见耶。尤其三位皇弟皆还年少,此时就藩之国,太早了些吧”

    有那心思活泛的大臣却早就已经看出今日来者不善了,张行成是门下省的给事中,但也有人知道这位跟宰相马周关系较近,是得到马周照顾的,而马周是谁的人

    秦三郎的人啊,秦三郎则是太子老师。

    所以马上就得出了结论,今天的事情,看来是太子党的意思了。而这个时候提诸王就藩,估计还是因为前些天有风声传出,据说皇帝对魏王李泰越来越宠爱,不仅特旨让魏王李泰开学士馆,还赐书万卷,赏了无数庄园产业钱帛供魏王使用。

    更惊人的还在于,据说皇帝恨不得天天能跟那位年纪轻轻就已经书画双绝,工于草书,精通诗赋的魏王在一起,所以有意要让李泰搬入武德殿中居住。

    武德殿可是在太极宫中,而且与东宫就一墙之隔。

    武德时,武德殿是齐王元吉居住的宫殿,李泰已经十三岁了,本来皇子超过八岁就要求出阁,就是离开皇宫在外面居住的。

    现在皇子大了,皇帝却还要儿子搬进宫居住,甚至是住东宫旁边的武德殿,这就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甚至有传闻,皇帝有意要让李泰出任雍州牧一职,而这个职务此前一直都还是皇太子亲自担任,并实际理事,以锻炼政务能力的,并且在任上也一直都还表现不错。

    种种风声,让京城也变的有些气氛紧张起来。

    如今皇帝在灞上休假避暑,这个时候官员提出要让元服过的诸王就藩之国,可就不免暗藏较深含义了。

    “殿下,叔侄兄弟之情,当然欲常相见矣,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此乃制度。”张行成很不客气的据理直言。

    承乾目光扫向殿中诸臣。

    今日是朔望朝会,参加的不仅是常参官们,凡京中五品以上官皆参朝会,赫赫几千京官。

    张行成的话,也等于对几千京官们挑起了这个话题。

    二十四位封王,如今可就藩的八个。

    开国以来,封王不少,后来贞观初,李世民继位后,一下子削夺了宗王诸王的爵位一堆,有功劳的保留爵位,无功劳或功劳不高的统统降爵,导致宗室几十王最后只剩下了六王。最后又有孝常幼良等卷入谋王,于是只剩下了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和李道明四王。

    而李渊成年的诸子中建成和元吉死于玄武门之变,两人各五个儿子也都被杀,玄霸和李智云也都在开国前便死了。

    其余的诸子,则都年幼。

    结果便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亲王们就藩过。

    荆王元景是这些叔侄亲王里年纪最长的,十五岁,他是太上皇第六子,母为莫嫔,武德三年,初封赵王,授安州都督,贞观元年,历迁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后改封荆王,拜荆州大都督,遥领。

    其王妃裴氏,正是裴寂之女。

    虽然授封过多个官职,但李元景跟其它诸王一样,其实还从没有真正担任过任何一个职事,都只是挂名,一直都是居住于京城长安。

    灞上。

    荆峪沟,樱花庄园。

    夏日炎炎,皇帝却与皇后,魏王泰,晋王治还有长乐公主等在此避暑,泛舟水上,采莲钓鱼,好不悠闲。

    李世民兴起时,甚至还干脆在水中畅游一番。

    午间,太阳正烈,李世民坐在樱花树下吃着冰酸梅汤,看着奏折。人不在京中,但皇帝依然还会让有司将奏折转送行在,方便皇帝随时掌握朝中动向。

    接连看了数道奏折后,皇帝面色不快。

    “传旨,明日一早回宫”

    李世民对于突然刮起的这股子令诸王就藩的妖风很是不满。

    第二天一早,乘着清晨凉爽,圣驾还京。

    一回长安,皇帝便立即召集太子、宰相们殿中议事。

    “就藩之国之议,诸卿怎么看”

    侍中魏征很不客气的首先站了出来,“八王既然已元服加冠,那便是成年,按制,当就藩之国,没有道理还一直留在京师。”

    而中书令萧瑀也紧接着发言,“陛下先前拟定世封之制,如今既然八王成年,可令就藩。”

    “无忌”

    “陛下,臣也认为八王可令就藩之国。”

    “玄龄”

    “当就藩。”

    一个个宰相皆赞成八王就藩,理由这本就是按朝廷制度办事,既然订了制订,就应当遵守。

    尤其是最先主张分封世袭的萧瑀,更是认为正好趁机让成年八王就藩,开永镇世袭之例。

    “那就议一议这就藩之事吧”

    李世民有些无奈,但是想了想后,还是顺势说道,“便从卫王开始吧。”

    大唐第一个卫王是李玄霸,他是李渊第三子,李世民同母胞弟,大业十年时病逝,年仅十六,无子。大唐立国后,追封他为卫王,谥怀。初以李世民嫡次子李泰继嗣,特进封李泰卫王,加上柱国。

    不过李世民登基后,便让李泰还宗,于是改从宗室里赠西平王李琼之子李保定继嗣,依然封卫王。

    两次继嗣,都是超规格加封,不是封为嗣王,而是直接封亲王。

    李保定属于宗室旁枝,是李世民的族侄,对于这位族侄,李世民没什么感情可言,当初他也是为了让李泰归宗,于是从宗室里另挑了位族侄继嗣三弟。

    “陛下,按先前所定之世袭之制,诸王封都督,功臣封刺史,皆封于边疆之地,以开疆拓土,屏藩守边。”萧瑀是坚定的世封制的倡导者,对于这事很积极。

    李世民让人摆上一副大地图,“该封何处”

    侯君集看着那硕大的地图,在上面寻找流求岛的位置,看到福州对面的那座大岛,“陛下,臣听说卫公秦琅新近于东海之上大展神威,率新建之水师三舰队远征流求岛,破岛番八社,俘万二千余人,还新设流求州,十分了得。”

    他阴阴一笑,“臣以为,卫国公打下这东海流求岛,若让卫王封藩永镇,倒是不错。”

    卫公,卫王。

    李世民目光也转向那座海东之岛,关于秦琅攻打流求岛一事,他也是知道的。

    犹豫了下,也没反对。

    反正这个卫王李保定,本就不亲,只是为兄弟继嗣香火的,海东流求岛上只有些实力不强的岛夷,若让李保定封藩岛上,倒不用担心他守不住之类的。

    “诸公以为如何太子”

    承乾被点名,正色道,“儿臣以为流求州做为卫王封地不错。”

    “那好,便封藩卫王于东海流求州,授流求州世袭都督,许子孙世袭罔替,永镇屏藩。”

    “接下来再议一下楚王李灵龟的封国。”

    君臣对着地图一通比划,最后选到了辽西东北邻近辽河畔,与契丹接壤的边角,此时帝国的最东北处。

    “封藩楚王李灵龟于辽西延津州,授延津州世袭都督,许子孙世袭罔替,永镇屏藩”

    荆王李元景分封于剑南道维州理县,汉王李元昌分封于云南道袖州丽江,酆王李元亨封于黔中道播州遵义。

    “吴王恪,”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这毕竟是亲儿子,可之前都已经封了好几个兄弟子侄了,没理由亲儿子就不封了,“吴王恪封藩广西道添州百色。”

    “魏王,魏王。”

    李世民在地图上看了好几遍目光从辽西扫到河套,再从塞北扫到陇右,又从剑南看到云南,再扫过黔中,广西,最后落到广南,可始终都舍不得下决心,这些边地太蛮荒偏僻了。

    “魏王封潭州”皇帝最后目光落在了长沙。

    结果魏征马上站出来反对,“陛下既然先前说诸王、功臣世封皆分封于边疆之地,潭州可不是边疆之地,潭州所在长沙,自古可就是中原要地。”

    萧瑀也站出来反对,认为皇帝若是封魏王泰于长沙,那就是开坏头,以后若是皇帝把宠爱的皇子都封到中原近畿,那就是分封制的崩坏开始。

    “臣请分封魏王于剑南会野州康定。”

    李世民一看,这都已经深入不毛,完全就是东羌人的地盘了,那根本不是唐朝的真正控制范围,赶紧摇头。

    “可封于嶲州”萧瑀道。

    李世民一看,比会野州更南了,不过相对会野州朝廷对这里稍微控制强点,可这也都是西南夷的地盘,这两年西南夷闹的正厉害呢,他又连忙摇头,舍不得舍不得。

    “无忌”李世民脑袋都疼了,只好向妻兄长孙无忌求助,他毕竟也是李泰的亲娘舅,总不能忍心看到外甥封到那不毛的蛮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