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捷之后

    为了这一件事情,俞大猷正准备写文书禀报周梦臣。却不想第二日,他的文书还没有到。周梦臣就到了上海港。

    这么大的战事,可以说周梦臣的一场豪赌。

    他怎么可能坐得住啊?

    说实话,如果周梦臣不是考虑到而今身份不同了。他在大明朝廷之中,也算重臣了,不再是当初小小巡抚,否则周梦臣他都准备自己坐镇水师。

    而今的周梦臣上船,起到的仅仅是反作用。

    虽然周梦臣最后没有决定上船。但并不代表,周梦臣不关心这一件事情,他在俞大猷出海之后,他就预计,即便打过仗之后,俞大猷本部也不会回到镇江了,估计是要回到上海港。

    所以他在船队离开之后,就沿着长江东进,不是坐船,而是骑马。

    不坐船是为了安全考虑,毕竟长江上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样子还不好说,而今大明的水上兵力已经都压在这一战上面了。根本不可能有了护卫周梦臣的兵力,而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水道,比如从运河到太湖,从太湖到吴淞江。

    是为了时效性。

    一旦战事有了结果,沿江各地是最容易知道的。而在其他地方就要慢一点。

    于是,周梦臣拿出当年,策马征战的精神头,一天一夜,就从镇江狂奔到上海。

    在没有来到上海之前,他就已经听到的胜利的消息,更是喜不自胜。

    这一战的意义,在此之前,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遍了,这里也就不再多说。总之一句话,这一战打赢了,海上的局面就打开了。周梦臣一高兴,也顾不得大腿内侧火辣辣地疼。

    直接来见俞大猷。

    然后让俞大猷带领参观参战的船队,并接见所有参战的将领与士卒。

    俞大猷对周梦臣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之前他在周梦臣面前,多有几分桀骜之色。而今却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寻常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恨不得翘尾巴。但是俞大猷不一样,俞大猷之前对周梦臣的态度,其实是对以周梦臣为首,一大批文官的失望。毕竟俞大猷从军三十多年,提过不知道多少建议,即便俞大猷而今回想,也觉得是真知灼见,如果按他的意思办,事情必然不同,但是俞大猷多次提出意见与想法的下场,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贬官。

    为什么?这就是大明文武结构了。

    在大部分文官哪里,战略战役的决策权是要文官手中的,怎么打?在哪里打?打谁?这都是文官老爷拍板的。哪里有区区一个武夫说话的份?俞大猷越是秉承忠君爱国之念,提出自己的计划,就越是被打压。认为俞大猷是越分言事,也就是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乱说话。、

    武将只需做一件事情,听命,冲杀。就行了。

    但问题是,俞大猷也认死理。来翻开大明律,看看那一条不需武将商议军事了?

    这就是俞大猷一直与很多上司都混不到一起去的原因。

    但是周梦臣却不一样。周梦臣给了俞大猷最大的重视,几乎是将全军的胜负,都压在俞大猷身上了。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俞大猷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对周梦臣自然与之前不同。

    事实证明,其实谁都知道该如何矮下身段,大部分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不值而已。

    周梦臣用了一个上午,接见所有将领与伤员,询问战情。随后又与俞大猷,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商议奖赏之事。毕竟,如此大胜如何能不赏赐?

    周梦臣从江南银行里拆借了二百多万两,足够赏赐了全军了。

    下面各级将领还好,这战影响虽然大,但毕竟是一个击溃战,斩首俘获都不多。斩首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上作战,即便有所斩获,也都扔进大海之中了。哪里能将人头砍下来啊?

    所以,除却俞大猷之外的封赏,他们都是只是加官,赏银子就行了。

    唯独俞大猷的是单独一档。

    周梦臣也单独与俞大猷说道:“我已经提议你封爵了。只是能不能成功,我就不知道了。”

    俞大猷立即行礼说道:“大人有此心,属下已经感恩戴德了。属下也知道,自己在兵部之中仇人太多,这一件事情多半是成不了的。但是依然感谢大人。”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这一点。

    俞大猷的功劳够不够封伯?在周梦臣自己看来,都是两可之间,如果俞大猷将汪直的人头拿来,那二话不说,一个伯爵,周梦臣去给他争,大不了去兵部拍桌子瞪眼睛。

    作为上司,为下属争取该有的待遇,也是必须的。否则谁跟你干啊?

    奈何俞大猷没有汪直的人头,甚至连有名有姓的倭寇头目的人头都没有。在大明记功体系之中,自然就等而下之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俞大猷人缘好,花花轿子人人抬。那么也好办,奈何俞大猷是一个刺头,上上下下几乎都得罪了。

    这一关就不好过了。又没有不公平到,周梦臣能为他出头的地步。

    周梦臣也不好办。

    听俞大猷这么样说,周梦臣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担心俞大猷闹脾气,在周梦臣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俞大猷都是不可替代的。大明有没有合格的水师将领,定然是有的,大明富有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才。

    其中定然有善于水战的人才。

    但是奈何挑选人才,也是需要成本的。总不如而今现成的人才。

    用骑兵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有一大批,周尚文留下大同精骑之中,有很多好苗子,在周梦臣培养下都成才了。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马芳,但是马芳也不是不可替代的。至于其他方面的人才,也有很多。唯一在水战之上的人才,周梦臣夹带里面也只有俞大猷一个了。

    而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梦臣在江南所要依仗的更多是水师,而不是陆军。

    周梦臣对俞大猷自然有更多的偏爱与包容。

    周梦臣说道:“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放心了,放心,你的军功在这里放着。爵位我不能保证,但是能够保证的是,爵位争不过来,其他的兵部都得给我加倍。他们不敢不给我面子。”

    俞大猷心中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一直以来,他即便能打,在军用物资上面,在奖赏方面,等等方面都是靠后的。别的不说,历史上俞大猷的功劳并不比戚继光差,但是平倭之后,俞大猷根本没有走出福建,而戚继光却到处任职,名声赫赫。就在于两个人,一个上面有人提携,一个上面没有人提携。俞大猷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特别优待的感觉。

    俞大猷感动之余,却说了一些扫兴的话,说道:“大人对我厚待,属下都明白。只是而今之计,最重要的不是我俞某人事情,而此战之后,该怎么做?汪直败退之后,正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正是趁热打铁,平定舟山,将汪直驱赶出海的时候,末将请大人成全。”

    周梦臣听了,心头微微不舒服。

    俞大猷的话里,敢情就你自己知道打汪直,而别人都有意放过汪直,需要你作出个人的牺牲?

    好在,周梦臣也知道,俞大猷从来不会说话。能办事说话又好听,更能体贴老板的心意的人那是戚继光。嗯,不过本位面的戚继光,作为周党的核心人员之一,拍马讨好这种技能点似乎也退化了不少。 w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