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城中不太平,似乎是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城中从世家豪门,到普通百姓人家,都紧守门户。也是这个时候,一些喜欢富贵险中求的行动了起来自从许盈部连下石头城、历阳城的消息传来,城中已经有匪患四起了
而偷偷抢抢的事,这在如今台中焦头烂额的时候,也没时间、或者说没能力搭理。此时本就不走正道的一些人,若能聚集起一些人手,都愿意做一回强人,弄些钱财来。
世家豪门是高门大户,部曲也少不了,一般二般的匪徒也没法得手。至于等而下之的人家,可是受害不浅不过,此时城中情势这般紧绷,并不是因为肉眼可见变坏的治安。真正说起来,急速变坏的治安本身也只是许盈部兵临城下的附带结果之一。
眼下建邺之乱还没过去多久呢,大家都还记得建邺之乱那几晚,建邺城中是何等混乱,连带着城中百姓又受到了多少损失袁继上位必须得到军方的支持,而军方在建邺城弄点儿外快,只要不过分,袁继就算知道有危害,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还只是一次建邺之乱,若是再去想最近几十年建邺城受过的兵祸,城中百姓就更没法放心了。
在乱世之中生存,无论贫富贵贱,都磨砺出了一套生存智慧。反正,在当下的建邺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团结自保。哪怕是普通百姓呢,也会和左邻右舍抱团,家门口的巷子封起来,各家轮流巡逻,在当下也是常规操作了。
在这样的背景中,韦训一家从昨晚起就紧闭大门,里外有部曲把守,并不显得如何扎眼。但是联系到韦训今天本该去台中的,却没有去,只报了个突发急病了事这就让人有些玩味了。
这样的做法,放在哪怕半个月前,韦训都是不敢做的,做了就有可能让人觉得他态度不好。而以他在沈朝颇为尴尬的身份,一旦被袁党认为态度不好,后续就有可能有源源不断的麻烦。
而眼下这样做,也不是韦训胆子变大了,无非是他清楚台中没有余力管自己这点儿事了。另外,也是因为在当下的局面中,他判断去台中可能会出现预计外的风险别的不说,只说他在台中当木头人吧,要是袁党被当下的局势逼的厉害了,要玉石俱焚,那他怎么办
甚至不说玉石俱焚这样离谱的事,袁党那些人真有玉石俱焚的气量,韦训倒还高看他们一眼只说找个出气筒无能狂怒一番,若是被波及到了,也不是好玩的自己的命只有一条,韦训还是挺珍惜的。
特别是眼下,许盈眼看着要入城了,情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韦训更不愿意这个时候自己出事一方面是惜命,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这个时候误了性命,那就太没意义了。
从个人、从家族的角度,韦训是支持许盈的,或者说,任何一个以诛袁贼为目标进攻建邺的,他都支持。左右这些人上位,打的是为羊家讨公道的旗帜。到时候就算自己坐了天下,也会对韦训这样的人客气很多。
总不会像袁继这样让韦训日子过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不过,在众多可选项里,许盈依旧是韦训更愿意的那个。一来许盈出身够高,此时习惯了世家大族地位超然的精英们,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寒门出身的皇帝。他们大概是觉得,许盈也是势族出身,大家能说到一起去,就算许盈来一个改朝换代,这也算是肉烂在锅里了。总之,大家过去怎样优越,今后还能怎样优越。
二来,则是韦训父子与许盈的私交了其实主要是韦瑾,韦瑾和许盈是真正的故交,韦训则是因为儿子的关系,多少见过许盈几次。说起来,他家现在还在用的清辉灯,每次夜宴时都要拿来撑场面的那个,就是从许盈手上弄到的。
过去见面时,韦训待许盈态度是很好的,这就像家长对待自家孩子那个学霸同学一样,总是客气又亲切。而许盈身为晚辈,对韦训自然也有应有的尊重联想到这样的过往,韦训父子自然愿意支持许盈。
这年头,大家都愿意支持关系更深厚的亲朋故旧
韦训不仅自己不去台中了,还让韦瑾也不用去他所属的衙门露面了,一切为了安全起见。
不过这也不代表韦训就什么都不做,只将韦家护的铁桶一般,假装自己不存在。事实上,越是这种隐身时刻,背后功课就做得越多韦训一边通过自己的人脉,打探台中之事,另一边也不忘记想办法搞串联。
打听台中各种决策,这是没得说的。虽然眼下的情形对袁继来说是大大不利了,站在韦训的角度来看,接连拿下石头城和历阳城的许盈看着就比袁继有胜算。就如同两人的年纪,一个是正当中午的太阳,另一个却是垂垂老矣,日薄西山
但好歹袁党还掌控着建邺城,即使这种掌控已经趋近于混乱。
简单来说,袁继看起来会输给团结了更多人、且手握大义的许盈,但人家也是有自己的资本的这种时候,人家只要利用起自己的资本来,局面发生变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如今天下局势就是这样的,变化的很快。时间倒转回去哪怕一个月,谁又能这样看好许盈呢大家只当他是袁继的一个有力挑战者罢了
主要还是形势始终很乱,变化的又快,旁观者看来自然是雾里看花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些打算投机政治的人也没法做合理判断了,很多时候他们竟和赌场上的赌徒差不多。在几个可能的选项里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然后就静待骰盅揭开,几乎是听天由命。
了解台中的动态,能让韦训觉得有安全感一些,也方便他接下来做判断。
至于说搞串联,那就更简单了像韦训一样更希望许盈主事的人也不止一个两个。袁党能掌控住局势时,这些人不会冒出来。可一旦袁党掌控不住了,这些人就会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冒头。
这就是得位不正、大义不在的麻烦之一了。
你强的时候大家不说什么,可一旦有了乱子,不服的人就多了。
这个时候搞串联,一方面是为了策应许盈,不管怎么说,许盈他们都是外来的。哪怕袁继这边没什么抵抗力,等到许盈接收建邺时也会冒出各种麻烦。韦训这些人串联起来,最开始的时候可以里应外合,给许盈入城减少麻烦。日后则可以作为地头蛇,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为日后储备政治资本。
大家来帮忙,可能是因为对袁继不满,也可能是看好许盈,又或者干脆两者兼而有之。但不管怎么说,大多数人都是不喜欢做白工的至少,能在达成目的之余,为自己、为自家捞取一些好处,那为什么不呢
假设许盈能够成为建邺城的下一位主人,那如今里应外合也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也好,那都是能转化成政治资本的。甚至于所谓的微不足道的工作本身,就是政治资本的一部分
能做事,就能决定一些事、调动一些资源,这不是政治资本,又什么是政治资本
刚刚往外发了许多信,正在考虑这些事的韦训想着未来的情形,一时之间竟有些痴了。
还是韦瑾快步从外面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韦瑾手中捏了一封信,神色举止并不符合一个世家子弟该有的镇定,但这个时候也没人会在意韦瑾的神色举止了。
才进书房,韦瑾就道“阿耶,台中传出的台中打算撤出建邺”
“撤出建邺”连韦训都被这突然到来的消息弄得有些措手不及“撤出建邺还能往哪里去”
韦训是觉得袁继没什么胜算了说起来也挺让人唏嘘的,其实袁继的实力并没有实质上的损失,他掌控的军队依旧在他麾下,那些他的铁杆依旧是铁杆,这个时候的他,和建邺之乱前的他,并没有太大不同。
但建邺之乱前夕的袁继是高高在上的,为皇室所忌惮的。而如今,却是让其他人觉得是个必定的输家。
只能说,像袁继这种得位不正者,不在位时看着厉害,一旦上位,就好比是一股势力由暗转明,给人的威胁要瞬间降低一大半。再者,势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真的存在的。
如今的袁继,就有些大势已去的意思。
不过即使是如此,袁继一系的人一点儿抵抗都不做,这就打算弃城逃亡了,这还是出乎了韦训的意料不过他转念一想也是乐了,建邺城的情况还真不适合守城,许盈那边面对石头城、历阳城这样的坚城,也是轻轻松松拿下,确实给了后面的人极大的威慑。
传来的消息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说许盈是得了雷神相助呢和前头说天师道相助的是一个路子这样的话,有些见识的人都是不信的,但许盈攻城有一套自己的秘密武器却是大家认可的。
不然的话,前面那些守城战也不会打成那个样子了
建邺城的条件是这样,许盈那边又是那般让人忌惮,惊慌失措之下,做出撤出建邺城的决定也不算怪了从袁党的角度来说,说不定这还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举措,正是证明了他们不会受感情左右,是在做正确的决定。
不过韦训还是重复问了一句“撤出建邺之后,去哪里”
“京口。”韦瑾言简意赅。同时他给出的答案也不太出乎韦训的意料,都到这份上了,袁党可以选的落脚点其实也就有限了。京口的好处是离建邺近,可以迅速抵达,同时京口那里也有很完备的军事建设毕竟对于建邺来说,京口本来就是东北部犄角,和石头城一样,是守护建邺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样的地方是实打实的军事重镇,建邺朝廷手再松,对这里也是抓的很紧的。
至于京口在战略上的地位,譬如扼守三吴之类的,也不必说。京口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会成为建邺所看重的,不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么。
不过,撤到京口即使好处多多,历史上七国争雄时期的吴国也曾有国中叛乱,太后和皇帝避入京口的往事,也改变不了这一选择的缺点京口确实离建邺太近了,两方的实力如果相当,那还能对峙一番。甚至因为京口有坚城可以依托,建邺没有,京口方面还要更有优势一些。
问题是,现在不是实力相当
现在的情况是,许盈来势汹汹,一心求战而袁党方面是打算暂避锋芒,拖延过眼前再说。
到时候退去京口了怎么说袁党打出来,许盈这边恐怕巴不得。袁党不出来,龟缩在京口。先不说传说中许盈用来攻城的秘密武器是不是真那么有用,就是没有那么有用,被围在京口也意味着袁继的失败。
历史上当然有守城成功的案例,但那要么是等到了援军,要么是用攻城这件事拖垮了攻城方而如今,许盈和袁继这一场仗,这两种可能哪一种都不像是会有的样子。
袁继得位不正,当他虚弱下来时,谁会帮他至于拖垮许盈,若袁党真有那样的心气,也不会有如今望风而逃的局面了
韦训啧了一声,心里也有些轻松。虽然袁党要去京口,这会导致许盈这边战线拉长,决战时间拖后,以及许许多多不致命,却依旧存在的麻烦。但不管怎么说,这有一点好,建邺这边是不会爆发大战了。
韦训如今生活在建邺这座城中,作为世家大族的一份子,在这里也有着足够多的利益。真的打起来了,战争是不会长眼睛的,多少好东西都会被毁,他们这种世家大族的利益自然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袁承志能这般识趣,倒也不是不好。如此退守京口,别的不说,至少免去了建邺一场兵祸”说到这里,韦训露出了回忆之色“当初在京兆时,正是因为兵祸,族中几房就那样断绝了。至于其他财货、土地之类的损失,更不要说了如今家中在建邺底子也薄,那样来一次也难受。”
这样说着,韦训目光又投向了窗外“今次建邺大概会乱几日,不过之后就好了。”
韦训这样说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判断的,就算许盈和袁继不会在建邺开战了,许盈也是要带着人来的。到时候有些事躲不过的还是躲不过此时军队下一城后,不讲究的会让上下合法劫掠几日,讲究的大约会有约束。但即使有了约束,这种事也不可能禁绝,只能说具体操作的时候士兵会收敛些,比如光天化日下不做,又比如说要钱就不要命了。
“我倒觉得若冲入城之后,情形会好些如今建邺内外失序,若冲来了必定整治这些。至于那些兵匪,旁人我不敢说,若冲定是会约束的。”韦瑾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自己对许盈的了解。
听儿子这样说,韦训就失笑了“阿宝此言还是太卫将军或许有心,可下面的人却也有各自难处啊”
他说的有些含糊,但意思是那个意思。更别说,韦训对许盈都没有那样信任,能给他打包票。
对许盈,韦训只记得是一个格外出众的晚辈,在同辈人中他是肉眼可见的出挑。单纯站在长辈的位置,谁见了都是喜欢的可要说到对他的道德标准有没有信心,韦训就没法点头了。
不是他发现了许盈的道德问题,而是许盈站在了现如今的位置上,再谈道德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韦训自信于自己的判断,并且认为儿子做出眼下这种判断是他还不够成熟的缘故。然而,在三天之后,韦训看着秩序井然地建邺城,想到三天前自己与儿子在书房的谈话,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三天之后的建邺,秩序已经恢复正常了
在书房谈话的当天,台中裹挟着去到了京口,一起离开的还有几万大军。这几万大军和那些袁继成势之后投靠过来的骑墙派不同,是袁党真正掌控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是袁继等人唯一信任的
这几万大军,还有早早放到京口做防备的一支中军,就是袁党在军事上最大的底牌了至于其他的,无非是谁强跟谁,谁给的好处多听谁的。眼下或许也愿意听袁继的,毕竟许盈还没联络他们,但袁继是不敢在此时信任他们了。
不过,袁继为首的那些人也不是干干净净就走了的,他们给许盈埋了不少雷呢
比如留下一支孤军,然后化整为零,等到许盈部入城之后就各处搞事情。杀人放火打游击,都是可以的别看这些都是小动作,但就是这些小动作才麻烦呢
占据建邺这种地方,能让一股小势力顷刻之间拥有号令天下的资格,但与此同时,自己就会成为靶子很多事情就得担着之前袁继是如此,如今许盈入城,也会是如此。
而留下的这支孤军还只是袁继手笔的一部分,还是摆在明面上的一部分真的留在暗处的,其暗中搞事情,则更加隐蔽,杀伤力也更大。
对于袁继最后留下的手笔,留在建邺的人自然心里大骂无耻他们就算不是反对袁继的人,至少也是不支持的。与此同时,他们心里也为许盈捏了一把汗,担心他进入建邺之后掌握不住局面。
或者说,就算掌握住了局面,也会伤害自己的名望很多有名望的人物就是这样,不用做实事、担当大任的时候,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形象和圣人也差不多。可一旦被拉入世俗,圣人什么的可就做不成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莽。
但就在第二天,许盈没有犹豫,立刻就带人入城了这个举动,好处是让其他人见到了他的决心,有这样一个行事风格足够大气的人物,无论是下属,还是不相干的人,都是要高看一眼的。坏处也十分明显,眼下的建邺正是暗潮汹涌呢,不待整理一番就进来,一旦出了什么事,许盈就会陷入到非常被动的局面。
但他还是选择进城
而之后许盈麾下的表现简直让建邺城上下刷新了一遍认知没有劫掠,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许盈部进入建邺之后,军容威武是人们的第一印象,而之后对百姓的友好却是比第一印象更让人意外。
这一路来,能且战且胜,许盈部的战斗力已经不用怀疑了,军容威武在一些人看来也在意料中。但一支会对老百姓友善的军队就地征收粮草真的会花钱,而且是正常价格的军队会睡在百姓屋檐下,而不会霸占百姓房屋的军队会帮着百姓做事的军队
这真的是超出认知了。
军队入城之后,混乱的原因一半在军队,另一半则在城中的有心人。许盈这里手下军纪好成这样,军队这一半是不用担心了。于是许盈入城之后,重心都在解决有心人。
军队的表现获得了建邺城百姓的信任,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才不管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谁主政呢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活命,能不能少一点儿担惊受怕。而一个能将军队管束成这样的大人物,他们是愿意信任的这既是因为此时的人单纯,也是因为老百姓可选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至少对比起别人,有着这样军队的许盈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获得百姓的信任,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决定了一切刘邦是和长安百姓约法三章之后才站稳脚跟的,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到信任的许盈,之后再做什么事都是有加成的
许盈很快让人联络了城中以钱道远为首的情报人员,私下做情报工作,打击袁继留下来的暗线。另外,许盈则让人宣讲早就拟好的许盈版约法三章,这些都是很简单佷容易明晰权责的规定,是一种战时的临时治安规定。之所以安排上这个,是为了最快时间恢复建邺治安,让建邺这座城市本身恢复正常。
这些事情因为百姓信任许盈和许盈的军队,进展都很快。
而就在第三天,稳住了建邺之后,许盈这才答应见那些要见他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如韦训这样事前搞了串联的人要来帮他稳局势,就不再是雪中送炭了。如此,许盈就占据了主动权,既能借这些地头蛇迅速安抚建邺,又能限制这些人的手,不让他们太过分。
这也是许盈提前就有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