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章 天下诸侯(二)
    “报报盟主,大营之外又有一支兵马前来,约有数千;领兵之人自称是辽东太守雷云,奉召前来会盟”

    袁绍这边刚刚下达完军令,外面便有一名军士进帐前来禀报。

    “这雷云是何人呐”袁绍闻言神色有些鄂然,那英俊而又不失威严的面孔上微微露出一丝疑惑之色,继而左右顾视著众人道。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均摇了摇头。这时,有一人突然站了出来,笑著道“此人曹某略有所闻,然却不料此人竟也来此会盟”

    众人视之,乃聚义的发起人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凡的谋略家。

    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曾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袁绍与曹操是少时好友,素知曹操的为人。因此,曹操一开口,袁绍便不禁有些疑惑,微微奇道“孟德识得此人”

    “呵呵此人乃辽东人,字念之,现今官职为抚辽将军并辽东太守,是一个年方弱冠的年轻人。”曹操依然笑著回道。

    “哦”袁绍闻言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哈哈原来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堂中的众诸侯一阵议论,当中很快有人忍不住发笑道。

    曹操的目光含笑掠过众人,最后定格在了堂上的袁绍身上,朗声道“诸位不知,此人虽然年少,但却是一位少年英雄”

    “少年英雄孟德言过了罢如此稚子又能有何作为”一旁的袁术颇为不屑地笑道。

    袁术,字公路,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长子。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历史上,袁术做的最有名、也是最愚蠢的一件事便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这使得原本诸侯割据的局面更加混乱,其本人最后也落得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见袁术开口,曹操仍是一脸笑呵呵的模样,道“公路兄啊据曹某所知,此子本为乡野之人,年齿虽少,却是胸怀奇才,深明韬略。数月前,此人指挥若定,合同辽东豪门大族,一举击败公孙度,夺取辽东政权,而后被朝廷任命为辽东太守。而今,他不但将辽东上下打理的有条不紊,而且还拥有兵马数万,割据一方,已然成势更如今,其心怀大义,不与董卓之辈为伍,千里迢迢来此会盟,吾等岂可等闲视之”

    袁术闻言难以反驳,只得微微哼了一声以表不屑。

    袁绍笑著望了望二人,继而缓步走下堂来,微微捻须道“孟德所言有理,人家既来会盟,便是国家功臣,我等须以礼相待。列位将军,我想大家此刻一定十分好奇,不如我等一同出营见一见这位辽东太守如何”

    “好我倒要好好见识见识此人。”

    “就依盟主之言”

    当袁绍等一众诸侯出营之后,大营前正有一支黑压压的骑兵遥遥相望。

    骑兵人数约有数千,数目虽不多,但却旗帜鲜明,衣甲光亮整齐;一眼望去,一股漠然无畏的凶悍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觉之间便心生震颤

    此情此景,众诸侯心中皆惊

    就在众诸侯震惊的同时,雷云也有些吃惊,因为眼前的情形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营前的一行人中,居中的十数人大多皆是绣袍金甲,气度不凡,一眼望去便知这些人绝非常一般将领。

    莫非是袁绍与那一干诸侯

    雷云望了望营前的一众兵将,暗暗寻思。

    本以为袁绍会派遣其他将领前来引他入营,却不想袁绍竟亲跑来迎接,而且还带了一大票人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有面子了

    疑惑归疑惑,但想到马上便能见到历史上的众多枭雄人物,他的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激动的

    短暂的迟疑后,他即翻身下马,慢慢行至众人跟前,揖手道“辽东太守雷云,见过列位将军”

    行进的过程中,他虽然悄然记住了营前众人的样貌,但由于一个也不识得,只得拱手朝众人分别见礼。

    “呵呵,将军不必多礼”袁绍见状,当即向前踱了几步,面带笑容地道“袁某久闻雷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原来是袁将军,久仰久仰”

    闻得来人之言,雷云口中亦是一番客套。不过在此同时,他也马上猜出此人的身份。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其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其曾祖父起有四代人都身列三公之位,且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后来还自立为帝,自称“仲氏皇帝”。因此,整个袁氏家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势力震动天下

    袁绍虽然出自名门,不过他的母亲仅是个婢女,因而袁绍早年地位颇见低微。典略载瓒表绍罪状曰“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

    袁绍少年时就喜欢结交当时上层门阀的豪爽之士,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的很多人都与他交往。此后,袁绍先担任大将军何进的掾,又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袁绍被举荐为中军校尉,成为汉灵帝新建立的西园军的副领袖。

    当时,宦官在朝廷气势已盛,加之何进何皇后之兄身为外戚,已与宦官对立,袁绍曾建议何进引诱扑杀宦官,何进犹豫不决,反被宦官知悉阴谋,先下手为强。当时,曹操知道袁绍计谋,曾经大笑不智,应该依寻制度解决,不应妄自扑杀。

    灵帝死时,袁绍已成为大将军何进的主要盟友,被何进表举为司隶校尉,负责京畿的民政、警备事务。后何进被宦官阴谋刺杀,袁绍遂依与何进的原议,率亲兵入洛阳南宫内杀绝阉官,正好董卓响应何进生前的密谋号召,此时借口带西凉兵团入京卫戍。

    董卓趁朝廷大乱时收编了大将军何进与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遗之部曲,又收吕布、施计并执金吾京城警备司令丁原之众,召袁绍与之谋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

    袁绍尽管暗中不满,但仍伪许之,然后亡奔冀州。董卓深知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威胁性,怕袁绍“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不斥其罪,反而封他为勃海太守、邟乡侯。

    由于董卓废少帝有逆当代的人臣之伦,袁绍便在渤海起兵,自号车骑将军,并在之后的关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时担任十八路联军的盟主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雷云还知道,在讨伐董卓之后,袁绍先是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而后又开始在华北一带扩张势力

    随后几年间,他在手下谋士的辅佐下,先后击败了张燕、孔融、公孙瓒等北方割据势力,掌握了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四州,拥兵数十万,雄霸河北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他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袁氏家族的势力声望达到顶点。但是,后来他却也应了“盛极必衰”这句老话,最终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他本人也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发病而死。

    在历史上,袁绍虽然名赫一时,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后人给予他的评价却并不高。

    袁绍礼贤下士,“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这给他带来了招揽人才的优势。但这只是他表面上的待人之举。他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却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正如曹操所言“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其可谓将袁绍的性格看得无比透彻。

    事实上,袁绍门下是很有些人才的。但是这些谋士却是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这说明他在用人方面能力不足。其次,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袁绍废长立幼,在其妻刘氏的怂恿下立袁尚为嫡则又是一大错误举动,也为后来袁氏集团的分裂埋下祸根。

    据史书记载,袁绍在平冀州叛乱之战获胜利之后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立时因争夺世子之位打了起来,他的谋士也分裂为两派,自相残杀,使得后来曹操平定冀州时省了不少工夫

    纵观袁绍一生,他不但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首,而且还曾任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袁氏家族的事业在他的努力之下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这是他值得肯定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