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二章 李氏的来意
    只见温元静那双眼睛瞬间瞪圆了,犹如被狼包围住的小兔子,惊慌失措又可怜无助,看着怎么就让人这么想犯罪呢

    萧广眼睛一眯,突然倾身上前,在温元静还未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将她压在身下,声音沙哑地在她耳畔蛊惑地呢喃道“帮我宽衣。”

    温元静早就不能思考了,真按照他的意思在他的腰间摸索,只是男子的衣裳同女子不同,她摸了半天毫无头绪,反倒成功撩火了某人,于是,某人化身为狼,将身下的小兔子吃干抹净。

    夜深了,情也浓了

    深夜时分,温元良微醺的从外头回安国公府,同时也把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温有城带过来。

    李氏收到消息,当即从床上起来,眼巴巴地跑到前院见人。

    看到温有城那张酷似温有山的面容她立马忍不住低声呜咽了起来,“都几十年了,没想到我真的还能再见你这孩子一面”

    温有城出事的时候早就有了记忆,自然记得李氏,当即上前扶着她的手,感叹道“我老了,婶子也老了原本应该一早过来看您的,可是宫务繁杂,一直脱不开身,只能等到今晚和元良一起出宫才能过来给您问安。”

    李氏含着眼泪摇摇头,哽咽道“我不在乎那些,什么老了,我都半截身子进土了要不是心里装着事,我也不会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千里迢迢来京城找你。”

    温有城温和地点点头,“我知道婶子的性子,能让您离开浮山村,定是极重要的事,您说,我都听着。”

    李氏这才擦了擦眼泪,深吸了几口气,陷入回忆,“还记得你妹妹吗当年你出事后,你爹娘痛心疾首,差点没跟着一起走了,对小丫也是不闻不问,虽然没有饿着她,冷着她,却没有一个笑脸,半句关心的话。

    当时我就知道他们这是把你的事情迁怒到小丫身上了,说来也是可怜,明明之前还是你爹娘的掌上明珠,到最后竟然过得还不如村子里那些被骂赔钱货的小姑娘。

    直到有山出生她的处境才好一些,我以为他们会慢慢走出你失踪的阴影,哪知道他们竟然在那个早晨将有山托付给我,然后带着小丫走了,等他们回村的时候,小丫已经没了”

    说着李氏又掉起眼泪,陈宁雅几人也是听得揪心不已。

    “孙奶奶,小丫姑姑去哪了”温元良忍不住问道。

    李氏深吸了口气,“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当时我没看到他们带小丫回来,跟你奶奶大吵了一架,当初他们对小丫不好的时候我就说了,要是他们不想要小丫可以送给我们家当童养媳,我们家要,谁知道他们竟然不声不响地把孩子扔外面了

    要说你爷爷奶奶这心可真的狠呐为了这事我,我跟你奶奶赌气,好一阵子不说话,直到过年的时候,你爷爷送了两坛酒上门,和来福他爹喝了两杯,当时他喝得有些高,我就让来福他爹套话。

    我的本意是看看能不能再把小丫找回来,毕竟那么好的孩子,放我们家养也行,谁知道你爷爷竟然说他们把孩子卖给一个路过的行商,说是做布料生意的,姓柯好像,说是要去京城,也不知道是去京城做买卖还是家在京城。

    我将这事告诉你,是想让你自己拿主意,以你们的能耐,看看要不要寻人,能不能寻到人。”

    李氏说了这么多,口干舌燥,陈宁雅忙给她倒了杯水,疑惑地问道“婶子,当初您怎么不跟我们说这个事情,那样我们指不定现在都找到人了”

    李氏看向温有城,垂眸道“这事还是让有城自己拿主意。”

    陈宁雅愣了一下才明白李氏的用意,不得不在心里赞一声,侧头看向温有城。

    温有城盯着众人的视线,无奈扯了扯嘴角,“怎么你们以为我会嫉恨小妹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温有山连忙摇头,“没有的事,我就是等大哥这句话,这样,我现在立马让人出去打听,正好我认识老朱,他也算是京城百晓生,这京城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那万一这人不是京城人士呢”温有城来了这么一句,温有山立马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嘟喃道“要是不成,不是还有大哥呢大哥神通广大,找个人肯定比我容易”

    温有城无奈摇头,一副拿温有山没办法的样子,“那你先折腾,不行我再派人出去打听,几十年的事情,想问只怕是不容易”

    陈宁雅看他们兄弟皱着眉头,迟疑着说道“或许有个人能帮忙。”

    “谁”众人齐齐看向她。

    “庆安县的何老爷整个庆安县就何家布庄最大,那人既然是做布料生意的,何家应该接触过。”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现在立马给长信写信”温有山火急火燎地跑了。

    温有城无奈摇头,“毛毛躁躁没个国公样子”

    陈宁雅听温有城说话地语气脸皮忍不住抽了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把弟弟当儿子呢

    李氏把小丫这事说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又跟温有城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临走前同陈宁雅说道“阿宁,我们在京城也住了一段时间了,该见识的见识了,该做的也做的,也是时候回去了。”

    陈宁雅忙挽留道“婶子难得来一趟,何必急着走再说了,您就是要走也要等静丫头归宁后,跟着老二一块儿回去。”

    李氏也知道这个安排最妥当,是以并未拒绝。

    没过两天,黄家和陶家把宅子给买了,在同一条巷子里,一个巷头,一个巷中,周围都是平头百姓,浓浓的烟火气,比不得高门大户清净,但胜在周遭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地痞流氓,倒还可以。

    其中一个主家是因为儿子在江南混出了些名堂,打算卖了京城的宅子去江南跟儿子过,另外那户人家则是因为宅子小了,家里人多住不开,打算卖了换银子再买个大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