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67 测试开始
    不管是余兴伟,还是实验室三个研究生,年纪都不算大。

    博一的余兴伟也不过才26岁。

    正是男人最有朝气的时候,一年级更是刚到一个新环境,想要放手大干一番,做出成绩的时候。

    但现在还没动手呢,事情已经被做完了

    做完了

    关键是人家还把本以为是他们要干的事情做得妥妥帖帖。

    尤其是文档还做的细致到无可挑剔

    余兴伟觉得可以直接拿去做必修教材了

    说真的,没什么摸鱼的幸福感,相反,四个人只感觉很失落。具体来说,就是那种无法言喻的挫败感,似乎自己实在不太聪明的样子。

    考上985硕士、博士的那种优越感,被打击到荡然无存,并开始怀疑自己未来是不是真的适合做研究,现在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

    人啊,这辈子果然最特么害怕跟人比。

    “行了,别说这些了,赶紧都去吃饭吧。下午轮到咱们发挥作用了,可不能拉跨”伤感过后,余兴伟意兴阑珊的交代了句。

    早知道不来了,真特么受打击

    很巧,宁为回到寝室时,今天所有人都在。

    “咦宁大老板怎么中午回来了稀客,稀客啊”听到门口的动静,罗翔最先扭过头,上下打量了一翻宁为,连声道。

    几个人是真很久没见了,为了节省时间,每次回寝室洗澡,宁为都选择上课的时候,洗完澡换了衣服便赶回实验室。

    宁为疑惑的问道“你们中午都不去吃饭的吗”

    “吃吃吃,就知道吃靠吃饭能吃出sci吗”徐瑞轩闷闷的说道。

    “什么情况”宁为哭笑不得的问了句。

    “今天李导专门把我们叫去聊天了,说是已经跟教授们沟通过了,期末考的难度可能不会增加,但是我们三个要在毕业前一人写一篇论文,可以自己选题,但要达到在江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标准。理学版江大学报、数学杂志或者数理医药学杂志这三个跟数学相关的都行,不然干脆再学校多呆一年。这不是坑爹吗”

    刘聪一脸晦气的说道。

    听到这话,宁为怔了怔,然后莫名的想笑。

    不是嘲笑,只是觉得学校的教授们太有才了。

    这个难度卡得很巧妙。

    难度自然是有的,比如江大学报,的确是学校内部的期刊,但也属于北大核心期刊。

    不过也不至于太过高不可攀。

    毕竟本科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也不再少数。但没点功底这显然很难。

    “选择数理医学杂志,论坛里师兄说过,只要比毕业论文水准稍高,就有机会被收录。千万别想江大学报,那个难。”宁为简要的给出了意见。

    “那啥,宁为啊,要不你帮我们写吧”

    “别啊,你们先自己选题,选好题了我可以给你们指导,帮写是不可能的,你们要体会到教授们的良苦用心,他们也是希望你们能学有所成呗。到时候在知乎上吹牛逼,也能吹的更理直气壮。”

    宁为憋着笑,一本正经的说道。

    “宁娃娃,你没人性啊”

    不理几个人的怨声哀道,宁为已经拿好衣服冲进了洗漱室。

    帮写,绝对是不可能的。

    但终归不会让三个兄弟真重读一年,这点信心宁为还是有的。

    先让这些喜欢吹牛打草稿的憨货们着急段时间吧。

    宁为飞快的冲完澡,不理寝室里的围追堵截,飞快的跑回实验室。

    一个下午时间,副手跟助手们都表现的很积极。

    第一步是阅读宁为撰写的测试计划跟测试范围,以及设计文档。

    是的,在编写软件的时候,宁为已经详尽的测试计划完全准备好,至于各种程序员最讨厌的文档更是详尽到让人发指。

    毕竟做程序员,他不是专业的。

    这也让余兴伟更为无语。

    感情宁为这是把产品经理、开发者、测试团队老大的任务一肩挑了。

    当然,大家也只是觉得怪怪的,但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宁为才是最了解这个项目的人。

    他们除了看过开题报告之外,可以说对整个项目一无所知。

    花了一个小时,了解清楚了宁为的思路跟软件的构造,然后终于可以开始正式干活了。

    余兴伟开始带着三个研究生搭建测试用系统环境,然后开始执行冒烟测试。

    因为软件已经是稳定版本,所以直接用宁为预先设置好的脚本进行自动化冒烟测试。两小时后,一切顺利,预测试顺利过关,接着开始准备正式测试。

    为了让测试更具备指向性,余兴伟从实验室的软件目录里找到之前实验室设计的一款演唱会预售票系统,布置在了虚拟服务器上。

    这对宁为来说算是意外的惊喜。

    宁为还真没想到江大软件实验室藏品如此丰富,能够直接搭建出最为适合的测试环境,这一步果然走对了。

    不然光靠他一个人,就算写出了软件,想要进行初步测试也是个麻烦事。

    感慨过后,宁为便开始在服务器上运行软件,设置各项参数,使用湍流算法将服务器保护起来。

    “开启验证系统,给算法学习的时间。”布置好后,宁为交代了一句。

    “ok”

    余兴伟答应了句,然后看了眼时间,记录下了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21年11月7日,下午4点36分,湍流系统开始正式测试。”

    不计时差,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汤森教授刚刚阅读完了宁为提交的那篇etter。

    他是专门抽出时间来阅读这篇etter的。

    谁让跟他关系很好的那位科学杂志副主编,拜托他能尽快给出审核意见呢。

    阅读完论文后,汤森摘下眼睛,捏了捏鼻梁。

    不得不说,这篇论文的构思还是很精巧的,作为一篇etter发在science上没什么问题,只是感觉还是有些意犹未尽。

    于是,很快他便写出了评语。

    “通过。只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既然湍流算法能够通过数据流的微小差异对恶意爬取资料的系统做出标记,并进行隔绝、引流等操作,为什么不让它更进一步呢比如学习识别恶意攻击的ddos数据流,并对数据源做出信标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