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已经成长为一代农学大佬,被称之为华夏高产棉花之母的赵丹萍,一想到当初自己踏上农学这条不归路的开端,依然会忍不住骂一声已经不存在的人我信了你的邪
谁忽悠她的,育种工作就是待在实验室里记录数据
明明比老农民更辛苦好不好海南的天气11月天可以种水稻,那该有多热。
他们头顶着大太阳,在田里一棵棵地看庄稼,每一株的生长情况都要做详细的记录。一旦发现生长状况与众不同的,不论好坏,都得赶紧取出来移栽到小盆里,以便进行下一步研究。
她种橡胶从来都没中过暑。自打开始育种之后,已经倒下过三回了。
如此辛苦,住在窝棚里就不说了,起码得吃点好的吧。
结果呢吃的还不如他们当军垦战士的那会儿,起码那时顿顿都能吃正经饭。
现在呢明明地里全是庄稼,长得好的也相当不少,结果一粒都不许动,饿肚子的时候只能吃木薯。
说到木薯,赵丹萍又是一肚子的火,甚至忍不住伸出手指头戳田蓝的脑门子“你好意思呀,你也有脸给我们上农学课。你都不知道木薯有毒,得泡一晚上才能吃,你就直接上锅煮,你怎么不毒死我们算了”
昨天晚上,他们所有人抱着肚子在棕榈叶上滚了一夜。疼啊,疼得她都以为自己要死掉了。
田蓝理亏,嘿嘿干笑“我看它长得跟芋头差不多,谁知道性子这么烈呀。再说你们不是比我早来海南吗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赵丹萍被这人气了个倒仰。
后来每逢她听人将田蓝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农业百晓生没,有她不知道农学知识时,大佬赵丹萍都会直接一个白眼翻上天。
狗屁,这人连木薯有毒都不知道。她这样都能称之为百晓生的话,农学江湖的名号岂不是成了清仓大甩卖,未免太不值钱了些。
赵丹萍转过头问陆双双“她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样的”
明明中学时代这人老实又腼腆,现在却是满嘴跑火车,忽悠起人来眼睛都不眨。
陆双双受宁甘农场的委托,专门过来学习甜糯米杂交技术。听了老同学的话,小陆姑娘就一个白眼翻上天“她一直都是扮猪吃老虎啊,你还真当她是老实人。”
田蓝无耻至极,居然还有脸强调“我不老实谁老实,我是天底下最老实的人了。好了,别废话,玉米种子一定要用耐盐调节剂泡过之后再播种,这就相当于给玉米打了一针预防针,提高它的免疫力。后面即便生长条件恶劣,它也能够耐受。”
陆双双虽然翻白眼,还是老老实实地做笔记。
谁让他们培育的耐盐碱玉米已经亩产达到了1500斤,是普通玉米的三倍。假如宁甘农场换上这样的粮种,原先只能养一个人的地,就能养三个人了。那攒下两个人的口粮,到时候万一真打仗了,就能多活两个人的命。
人命关天的事,她怎么可以疏忽大意。
田蓝摸鼻子,老怀甚慰。
果然环境影响一个人,原先打残了人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的少女可算是恢复了正常的人性。
她鼓励陆双双“好好干,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民族。你现在做的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她说的真情实感,陆双双却觉得大热的天,自己汗毛都在颤抖。
“行了行了,你好好说话吧。”
得,田蓝摸摸自己的鼻子,感觉这届的娃越来越不好带。
好在她还有小可爱薛秀琴同学,小姑娘激动地冲过来,冲他们大喊大叫“快快快,赶紧跟我过来,瞧瞧我发现了什么”
大家莫名其妙,被迫跟在她后面跑。
发现啥了天上下猪肉的吗至于这么激动。
结果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比天上下猪肉雨更让大家震惊。
妈呀,这是黄瓜吗该不是冬瓜跑错了地方,直接上的黄瓜藤吧。
瞧瞧这黄瓜粗的,又粗又壮。用胳膊跟它比,那是在侮辱黄瓜。你起码得亮出你的大腿。
薛秀琴激动得直打哆嗦,说话都结结巴巴“我我我,我今天无意间看到的。”
她跟陆双双结伴来海南学技术,本来是想学棉花跟玉米的。结果看到他们的蔬菜园,她就挪不动脚了。
瞧瞧那个茄子,长得跟瓠子一样,又粗又长,紫黑发亮。看看那个西红柿,钉钉挂挂,每一个都有苹果大。瞅瞅那些青椒,每一只足有她捏起来的拳头大。
她以为这些已经是人间极品,没想到翻叶子居然还让她瞧见了这么大的黄瓜。
田蓝同样惊讶。
前面薛秀琴看到了那些,都是她用太空站处理过的种子种植了一季然后挑选出来的变异品种,所以才这样齐齐整整的。
但这棵黄瓜是新栽的,她之前都一直没注意看,居然漏掉了这样一个大宝贝。
大家哆哆嗦嗦的,一直感觉自己上当受骗是被忽悠过来搞育种的赵丹萍都颤抖着伸出了手“这,这是真的黄瓜吗”
该不会是这人挂了个假瓜故意在这儿骗他们的吧
田蓝相当笃定“我可没钱买假瓜。”
农场经费有限,她动不动就得自己掏工资贴补,穷得叮当响,哪有这闲钱呀。
周围一群小伙伴围上来,大家盯着黄瓜看了半天,还拿着放大镜研究连着瓜的藤蔓,防止是冬瓜爬上了架子。
大家商讨一番之后,认定眼见为虚,吃下肚子为实在,必须得依靠嘴巴进行鉴定。
众人翻找一番,发现这一根藤蔓上足足挂了五根瓜,个个都是五大三粗的,严重怀疑是冬瓜混进了黄瓜堆。
田蓝咬咬牙,一跺脚,终于下定了决心“吃一人吃一片。”
黄瓜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摘了下来,先削皮。倒不是大家嫌弃黄瓜皮,而是众人都不敢肯定它到底是不是黄瓜皮,必须得单独品尝。
田蓝作为黄瓜培育人,被赋予试毒,哦不,品尝新品种的重任。
她小心翼翼地拈起黄瓜皮,送进嘴里。咬了一口,不好意思,没吃出来啥味。那么再来一口黄瓜肉吧。
哎哟喂,这个黄瓜肉口感很不错哎,晶莹剔透,完全可以比肩水果黄瓜了。
众人听她吹嘘,还不敢相信,直到自己送进嘴巴里,细细地品尝了一番味道,大家才有捡到宝贝的真实感。
天啦,这个黄瓜到底怎么种出来的海南的水土这么肥,阳光这么好吗居然能长出这样的黄瓜。
田蓝立刻下了命令“这株黄瓜给我好好看着,我认为这是变异的新品种。假如能够将它的性状传递下去,我们就发动了一场蔬菜界的革命。”
这黄瓜又粗又大,皮还相当厚,完全不符合精致小巧的标准。但是,在眼下,在交通极度不发达的现在,它有绝对的优势。
为什么皮厚的像冬瓜,意味着它很可能也跟冬瓜一样,在皮完整的情况下,可以贮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那么,黄瓜就可以从产地运到颇为远的地方,甚至可以作为部队的补给了。
听到消息来晚了的知青还想蠢蠢欲动,被她毫不犹豫地拍下了手。
“谁都不许动。剩下的黄瓜一律留种,看性状能不能继续遗传下去。”
当然她自己不可能等到黄瓜变成老黄瓜再做进一步繁殖,要是这么等的话,待到种子结好了,黄花菜都凉。
田蓝选择的是扦插繁殖。
小伙伴们都目瞪口呆,黄瓜也能靠侧枝进行繁殖啊。感觉种子在她这儿简直就成了摆设。
田蓝当然不能认可这点“种子可以方便贮存呀,还能运到很远的地方。运用侧枝进行繁殖毕竟不方便,不过扦插繁殖对于高效利用材料进行育种意义非凡。”
要做扦插育种,必须准备栽培床。
苗圃的每一片地都被利用了,她得再弄出一块来。
小伙伴们过来帮忙,蛭石得先高温灭菌,装在育苗盆里做基质。营养液得现配,还得上生根粉。
最关键的取侧枝步骤,小伙伴们谁都不敢上,必须得田蓝亲自动手。
她深吸气,再呼气,抓着镰刀先割起了黄瓜藤旁边的草。没别的意思,就是找找抓刀的手感。
众人无语,大姐,我叫你姐了,你又不是拿镰刀割侧枝的。你用的是锋利的刀片,快准狠稳,一刀下去,中指长度的幼嫩侧枝就脱离了母体,成功地落在了你手上。
田蓝还要趁机给大家做科普“这个扦插枝条的选择,必须得是生长旺盛的幼嫩侧芽或者主蔓顶端的枝条,长度约摸10厘米,包含12个伸长的节间。取枝条的时候必须得快速,不要来回拉锯,保持切面的平整。你们看一下,这个切面得看到丰富的纤维素。”
絮絮叨叨完毕,她才开始真正做扦插。
众人都摒住呼吸,生怕自己喘气声大点儿,这幼嫩的侧枝就直接夭折了。
田蓝看看扦插好的黄瓜苗,直接点了薛秀琴的名“你就负责照应它们,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理论角度来讲,存活率应该能够达到95以上,但事实不知道。我们尽可能多繁殖一些,后面取得种子再做进一步试验。”
薛秀琴赶紧点头,信誓旦旦“保证完成任务。”
假如黄瓜都能长成这么大,那么别说一家人吃,就是一个食堂,每天切上三两根黄瓜,就够一道菜了。
陆双双突然间喊了一声“田蓝,你是不是割到自己了”
田蓝茫然“没有啊。”
陆双双递上她刚才用的镰刀,示意大家看“那哪儿来的血”
众人都紧张起来,一定要田蓝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别到时候受伤的都不知道,完了万一伤口感染再得个败血症之类的,那真的会死人的。
不是他们吓唬她,而是他们住的地方距离医院只有好几十里地。否则昨晚大家被木薯搞得痛的要死要活死时,也不会咬牙硬扛了。
田蓝撸起裤腿,仔细检查。但腿上除了被蚊子咬的留下的星星点点的疤之外,连油皮也没破一块呀。
大家都茫然,那血是怎么来的
他们拿镰刀在草丛里头划拉,居然划出了半截蛇,被一刀两断的蛇。
妈呀,田蓝刚才割草的时候居然直接割断了一条竹叶青。
这可是毒蛇呀,通体碧绿,额头上一抹红的毒蛇。越好看的蛇越毒。
众人瞠目结舌,田蓝也难以置信。
她这是开了外挂吧她刚才完全一无所知。
一时间,田蓝激情澎湃,开启痴心妄想模式“今天我们加餐吧,我们加一顿蛇肉羹。”
这年代可没人讲究不吃野生动物。但凡是能塞进嘴巴的,谁都不会放过。
只是,大家都心存疑虑“竹叶青能吃吗这可是毒蛇。”
大概可能也许能吃吧。
田蓝不是很肯定“把蛇头去掉,还有蛇胆,蛇肉应该没毒吧”
吼,什么应该,你敢保证吗吃出人命来谁负责
大家只能对着蛇肉咽口水,现成的大餐没了。
田蓝只得安慰大家“唉,算了,反正它小,也不够我们塞牙缝的。最好来条大蛇,刚好给我们加餐。”
薛秀琴突然间喊出声“哎,这是什么瓜好大好长啊。”
众人顺着她的手指头看过去,顿时惊呆了。
妈呀,那不是蛇瓜,而是一条大蟒蛇,直接爬过了田蓝的脚,张嘴在她腿上咬了一口。
偏偏她为了查看自己腿上有没有受伤,卷起的裤脚还没有放下。
田蓝整个人都麻木了,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挨蛇咬,连躲都不晓得躲一下。
事实上在大家意识到毒蛇存在的时候,她已经被咬了。她居然没觉得多疼,因为腿上的蚊子包太痒了。岛上蚊子毒,叮上一口就会冒出一汪黄水,腿都要烂了。
大蛇慢慢地往前游,还是赵丹萍眼明手快,直接一锄头过去,将大蛇钉在了地上。长蛇拼命地扭动身体。反应过来的众人却坚决不会再让它逃离。
妈蛋,当着他们的面祸害了他们的同伴。他们绝对要杀了这条蛇,给田蓝报仇雪恨。
田蓝眼睁睁看着自己腿上的伤口,然后腿越来越软,直接倒在了地上。
大家都吓懵了,薛秀琴跪在她旁边抱着她哭了起来。
田蓝感觉好冤枉啊,她辛辛苦苦穿越这一遭,居然要以这样的方式狼狈离场。她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
虽然水面种植已经在全国推广,温室大棚和小拱棚以及地膜也遍地开花。冷浸田的改造方案被农业部门定为了官方推荐,各处都在改造冷浸田,单这一项增加的粮食产量就赶上了东北三省一年的总产值。
但是,她千辛万苦收集来的海蓬子的种子刚送上空间站,都没有来得及收回来。
那些太空旅行过的毛叶山桐子也才种下去不到两年,唯一一棵开始挂果的,尚不知道产量如何,也不晓得种子的性状。更加不清楚能不能继续遗传下去。
还有就是油莎豆,从空间站里拿回来种下去的种子,目前还没有发现性状特别优良的。她要做进一步试验,得到优质品种以后再行杂交。
另外就是水稻,有几株水稻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而且是再生稻。
如果性状能够遗传下去,大规模种植的话,按照目前的单产判断,头季稻亩产应该能够达到800斤,再生稻也能达到500斤,这样年产量可以达到1300斤。深秋收获后种一季绿肥,春天翻地,刚好达到肥田的目的,连肥料钱都能省心。
可是她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扩繁呢。
还有玉米高粱小麦以及土豆,她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怎么能够现在就停下
田蓝感觉自己越来越冷,连呼吸都开始艰难。
旁边人的哭声越来越模糊,不知道飘散而去的是他们还是自己。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你们,这里都交给你们了。返回式火箭一旦研发成功,必须得带着种子上天,这是育种的最好出路。”
薛秀琴哭得稀里哗啦,一个劲儿点头答应“你别操心了,我们马上送你去医院,你肯定会没事的。”
大家已经开启了急救处理模式。先在腿上面系上带子,阻止血液回流,然后用刀片划开伤口,拼命往外面挤血液。
除此之外,田蓝嘴里还被塞进了蛇毒片,伤口上也撒了药粉。
身材高大的女知青过来背起田蓝,旁边的人拎着那条已经被斩成好几段的蛇,匆匆忙忙往医院赶。
路上,他们碰上了平常给她们送补给的牛车大爷。
大爷瞧见他们的样子颇为奇怪“怎么啦”
大家在南崖基地呆的时间久了,也能勉强听懂本地话。
赵丹萍都哭了起来“田蓝被毒蛇咬了,我们要送她去医院。”
大爷赶紧问“什么蛇呀”
薛秀琴哭哭啼啼地示意“就是大毒蛇,好大好长的一条毒蛇。”
大家赶紧亮出了手上的蛇段。
结果大爷满脸无语“嗐,蟒蛇嘛,没毒的。”
众人可不敢相信,没毒田蓝会这样吗没瞧见田蓝已经快死了吗
大爷二话不说,直接一鞭子抽在田蓝的腿上。
原先浑身无力已经虚脱的人,“嗷”的一声叫了起来,直接跳到了地上。
众人默默地看着她,田同志,你不是已经浑身无力要死了吗真没看出来,十大影星加在一起都赶不上你的演技了。
田蓝也不知道啊,她刚才真感觉自己要死了。她好无辜好委屈,她还被白白划了好几刀呢,痛都痛死了。
大家伙儿呵呵,痛啊,真的很痛吗那为啥大家刚才给你伤口上划刀放血的时候,你就一点反应都没有。
算了吧,这点小的伤口能痛到哪儿去年轻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轻伤不下火线,你还是别矫情了。
田蓝眼泪汪汪“真的好痛啊,我已经动不了腿了。”
众人再一看,顿时傻眼。
当然痛了,你个憨货,蜈蚣咬了你,你不知道吗
几乎是瞬间,田蓝就感觉自己的大腿根部鼓起了一个包。那是淋巴结的位置。被蜈蚣咬的脚踝更是直接变成了紫黑色。
大家都傻了,赶紧问牛车大爷要怎么办。
结果大爷挥挥手,完全不当回事“不用管,痛一夜,等明天鸡叫就好了。”
大家难以置信,这跟鸡叫有什么关系
结果大爷却振振有词“因为蜈蚣怕鸡呀。只要公鸡一叫,蜈蚣就被吓跑了。”
晕死
这都是什么逻辑呀
半个世纪后,赵丹萍回忆起此事,依然一边说一边摇头,感叹不已“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也不晓得是怎么捱过来的。”
她描述的绘声绘色,说到田蓝出糗的时候,连记者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现在她感慨万千,记者追问“那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没怎么处理,敷上草药抬回宿舍,她就痛了一夜。痛的直打滚的那种痛,特别痛。不过不晓得是痛麻木了还是的确如此,反正到鸡叫的时候,她就感觉好多了,还睡着了。就是那个腿呀,肿的跟大象一样,后面一个礼拜她都只能拄着拐杖下地。”
记者惊叹“她都那样了还下田”
赵丹萍点点头,感叹不已“要说拼,要说呕心沥血,田蓝是头一份。你们老喜欢说她开了外挂,无所不能,我特别不同意这一点。因为你们说这些话,其实是抹杀了她的努力。为了寻找合适的样本,她是拿着放大镜一棵棵的看过去的。每一个新品种的育成,都凝聚了育种人的心血。谁的成绩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付出了汗水以及心血。”
记者保持微笑“你们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效,所有人都该感谢你们的努力。”
“不能光感谢我们,要说我们所有人都该感谢不断奋斗的自己和其他人。”赵丹萍又开始感慨,“不过努力有成果倒是真的。田蓝发现特大粒的黄豆,也就是腿被蜈蚣咬伤后的那个礼拜。她拄着拐棍走路不稳当嘛,又掉进田里了,刚好就发现了那几株黄豆。我们以此为母本进行杂交,现在黄豆的亩产量已经增加了三倍。”
记者笑道“那算不算因祸得福”
赵丹萍笑着点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每次田蓝特别倒霉之后,她都会有些新发现。比方说野生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她在找种子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坑里,才无意间瞧见的。”
记者立刻追问“但是为什么田老师没有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的实验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好像不存在禁忌,所有人都可以一块儿研究。”
赵丹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你说的没错,那个时候研究杂交水稻是举全国之力,各个省市都有育种人员到达海南,大家一起田头搞科研。所有的评比也是在田里进行的,谁的庄稼长得好,大家都会彼此讨要种子,回去以后做进一步研究。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那个时候不存在。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但所有人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包括杂交水稻的保持系恢复系,无论种子还是种植方法,大家都是共享的。”
“那为什么田老师没有再继续研究下去按照她留下的手稿内容,她对这方面的见解已经很透彻了。按道理来说,如果继续研究,应当能够出很大的成果。”
赵丹萍笑了起来“就是因为当时杂交水稻的研究已经很热闹了,全国有很多人在做这个事。她认为很快就能出成果,她就不凑这个热闹了。粮油粮油,粮食的问题已经有人在解决,那她就去研究油。”
“所以她将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高产海蓬子和毛叶山桐子的研究上了”
赵丹萍纠正了她的说法“田蓝最早开始研究海蓬子,其实也不是因为油,而是为了改良盐碱地。当时海南遭遇了台风,我们的实验基地附近有大片农田经历海水倒灌之后,地里全是盐粒,根本没办法种庄稼。她就用这些地做研究,专门培育耐盐碱的作物。刚好有一种海蓬子吃盐的效果很显著。那个时候海蓬子就是一种野草,被用作饲料,而且牛羊还不能多吃。她在这个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升了海蓬子的品质,把它变成了现在大家饭桌上常见的蔬菜。而且海蓬子的种子产量也提高了,可以榨油。”
记者一边听一边点头,补充了一句“所以说她做的事情是人无我有。像研究吃盐植物,用以改良盐碱地,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赵丹萍笑着点头“还真有些这个意思。她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也和她最早在宁甘农场改良盐碱地和经历有关。高台鱼塘咸水冰适用的是冬天寒冷而且咸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像在海南,就没办法用这招,我们的基地冬天根本就不结冰。像在极度干旱的退化草场以及半沙漠地区,也没办法做这事,因为不管淡水咸水,都没有那么多水。既然不能利用水做文章,不能依靠谁洗干净地里的盐,那怎么把盐提取出来就是靠植物。”
记着认真道“这是条没人走过的路。”
赵丹萍想了想,还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也未必,国外当时已经有人在研究吃盐植物了。像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都有利用狗牙棒、高冰草、四翅滨藜这些来改良盐碱地改善退化草场的经验。田蓝的英文水平很高,她可以不借助字典,自如地翻译外国文献。我们自己之前也有利用相关植物的例子。她非常善于学习,总是能够从大量的文献里找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部分。不过系统具体有目标有针对性,并且将盐生植物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还是田蓝开始的。像大规模推广四翅滨藜,完美地解决了奶牛的饲料问题,还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盐碱化。以及大规模筛选吃盐植物,为各地选择最合适的植物种类,都是她当时做的工作。”
记者感叹不已“那很不容易呀,每一种植物都要做无数次试验,不仅要能生存下去,还得有效降低土壤盐分,长出来的植物还必须是有用的能够为农民为牧民增加经济效应。现在回过头看做到了这些,是不是近乎于梦幻般的经历”
赵丹萍笑了起来,有些感慨的模样“说到我们年轻时候的经历,现在的人有很多误解,一部分人觉得那是黄金时期,所有人都很纯粹地集中做一件事。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那是一个极为灰暗,完全没办法做事的时代。我觉得双方的观点都有失偏颇。”
记者笑着问“那您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实际”
“疯狂又单纯吧。”
赵丹萍调整了下坐姿。因为长期劳累,她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即便是久坐都不能。
能让自己坐得舒服点儿了,她才继续说下去。
“疯狂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经常被称之为打了鸡血,热血上头,脑子不清醒。这话也不算是诋毁,因为当时整个环境确实挺混乱的。这么说吧,我们在南崖基地,最危险的不是毒蛇也不是蝎子和蜈蚣,甚至不是山洪,虽然这些带走过我们同伴的命。但在那个时代,还有更多的人丧身于武斗。”
她叹了口气,“我知道现在很多人会认为你自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不掺和这些事情,那麻烦不会找上门。事实上并非如此,派系斗争最严重的时候,我们是看到机关枪找上门的,对,就是枪。你必须得站队,你必须得选择一方,当真会直接绑了你过去。不要觉得不可思议,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子。有的人死的时候都稀里糊涂的,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死。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是候鸟。”
记者追问“您的意思是”
“候鸟嘛,育种人就是候鸟,南繁北育,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在海南,当地的武装造反派,那时候基本上都有武装,砸开兵器库抢夺武器是很常见的事情,什么动机关枪动大炮已经不算什么了,我知道的最厉害的地方连军舰都用了,经常会火拼。但是他们认为我们这些育种人不是海南人,是过来出差的。所以在解释清楚我们的身份之后,不管哪个派系都不再过来试图拉拢我们加入了。不要小看这一点,这让我们整个队伍都轻松下来了,海南的育种基地就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比方说田蓝他们,虽然是三江农场的人,但长期待在海南,本单位的派系也不稀罕拉拢他们了。关键时刻他们人不在嘛,也派不上用场。所以后来虽然很多人被打倒了,我们还能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记者笑出了声“就是两不管”
赵丹萍点头“对,成了逍遥派。当时全国的科技人员包括研究火箭这些的,都会有很多人被批斗,被打死的都有。搞农业的也少不了被,是很混乱的状态。但是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躲过去了。
当我们发现这个特点的时候,有些出身不好,很容易被当成运动对象的同志,也开始打申请到海南来做育种。物质生活上是很辛苦,吃不好住不好,还要担心被毒虫咬,但精神生活非常充足。
所有人,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个省市,这么多农业科技人员聚集在一起,大家经常讨论,彼此切磋,那个真的是思想火花不断发生碰撞,很多奇思妙想就是在田头在泳池产生的。
我们那个时候也无所畏惧,再不可思议的想法,只要有人提出了,然后说服了我们,我们当中就有人开始做试验。事实证明,打破迷信,不断进取,才是获得进步的最好方式。”
赵丹萍的情绪微微激动起来,她双手高举画了一个大圈“这个范围很广的,举全国之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将我们的想法,我们的种子带去了全国各处,然后在各个地方进行试验。比如说高产海蓬子,比如说冰菜,比方说洋菠菜,比如说四翅滨藜这些,不是我们到处跑着做实验,我们一个团队的力量能有多大,而是大家从我们这里拿种子,在各个地方种植。种下去之后长成什么样子,种植几年以后,土壤盐分下降了多少,做饲料的话禽畜肯不肯吃,吃了以后又长得怎么样,产奶量如何,都是各家自己做记录,然后数据汇总,彼此再交叉对照实验,得出结论。不是一个人做的,没有一桩成果是单独的一个团队完成的。我们都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也为别人过帮助,是一个整体。”
记者点头,下了定论“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赵丹萍大笑“其乐融融谈不上,彼此争的面红耳赤,在田头差点打起来的不少见。跟你们想的什么文质彬彬的学者,君子动口不动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想想看,我们那个时候才多大都年轻气盛的很。最有意思的一回,打完了之后赢的人回去仔细琢磨了感觉是自己想差了又跑回头找挨打的人道歉,完了让对方揍一顿出气。”
记者跟着大笑“还能这样啊”
“对,就是这样。打架前打架中打架后我们都是同志,因为把你当成同志,我才跟你争论。不然的话,我理都不会理你的。我说了嘛,那个年代单纯又疯狂,搞研究也很疯狂的。废寝忘食什么的是常态,百折不挠也是常态。大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要解决一穷二白,老百姓吃不饱肚子吃不上好东西的状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是真的不怕牺牲,排除千难万险。正是这种全民参与,深入到大量生产队的农业技术员也参与科研的状况,才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取得了那些成绩。
那个时候很多生产队是有自己的农业技术员的。他们在农校以及农科站接受培训之后,除了指点本队的农业生产之外,还会自己搞研究,什么生物菌肥什么小麦玉米杂交都搞,有不少是出了成果的。
就是这种精神这种状态,导致了在最艰难的时代,我们的农业科技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粮油产量直接往上翻。
以前有外国人,哪个国家总统之类的,说我们的政府将来也会跟国民党政府一样,因为解决不了这么多人吃饭问题被人民推翻。
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我们的政府跟以往的任何政府都不一样,我们依靠人民,我们服务人民,我们永远跟人民在一起,所以我们能够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不停地往前奔。”
记者追问“那您认为那是一个伟大的年代吗”
“任何一个年代,只要大家的想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伟大的时代。”
记者又问“那您愿意再回到那个时代吗”
赵丹萍哑然失笑“没有任何时代是可以被重复的。时间不可能停留,也不会倒退,所有人都只能往前看。成功的经验,我们积累,失败的教训,我们铭记,永远往前进。”
“包括田蓝失踪以后,你们也是秉承这个信念继续前进的吗”记者追问道,“其实她作为你们团队的领头羊,她1972年失踪了,你们的团队没有散,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赵丹萍摇头“没什么好不可理解的。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每个人都在做事。从她1967年到海南,前面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她就一直在找种子,利用各种手段迫使种子发生诱变。后面两年,她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指导我们做研究,还有就是不停地翻译外国资料,让我们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除此以外,写文章也是她的重要工作,她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思考问题也相当全面。她提出的很多设想,后来都被大家证实成立了。”
“那是不是她留下的这些设想支撑着你们不要放弃,继续研究下去”
“算是吧。”赵丹萍笑道,“因为她为我们构筑的蓝图太美好了,你没办法不心动。放在那个时代,谁都想象不到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像现在这样,不愁吃穿。她的设想又很详细,几乎相当于有我们每个人都找了方向,规划着我们必须得往前走。像你之前采访过的徐文秀,搞咸水小麦,耐盐碱的。像薛秀琴,食品保鲜嘛,气调保鲜,要做就不停地做,停不下来。像高卫东,农膜专家,到现在还在研究。像唐薇,做高产小麦的,这个是没有上限的。还有搞冷浸田研究的,研究海水蔬菜的,做海水稻的。等等等等,农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太多了。这么多事情摆在面前,我们都来不及伤感了,不得不埋头做事。”
“田老师失踪之后,你们有没有崩溃呀”
赵丹萍点头“当然崩溃了,那个时候我们也才20来岁嘛。当时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就想着怎样再上一层楼,她就突然间不见了。”
“我知道这个问题肯定很多人问过了,但我还是想问问看,当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一个大活人,突然间不见了,还是挺奇怪的一件事。”
时隔多年,赵丹萍早不复当初的耿耿于怀,她摇摇头“那天晚上跟以前一样,我们还是睡在窝棚里。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没有,早上睁开眼的时候,我们没看见她,还以为她去地里了。她做事一直都很拼,一直到晚上我们都没见到人时,才意识到不对。因为我们的实验田分散,往田里一钻,你不自己走出去,旁人都看不到你。那天我们本来是要庆祝的,因为我们培育出来的毛叶山桐子五年就进入了盛果期,那一年一棵树收的果子榨了整整60斤油。农场还给我们分了肉。没理由田蓝不来,她很喜欢吃肉。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出事了,人不见了。”
“立刻出去找了”
“找了。”赵丹萍点头,“当年这件事非常轰动,很多人参与进来,寻找田蓝。什么说法都有,有的说她是被特务暗杀了,还有人说她叛逃了。她父亲的成分不好,那个时候被称为黑帮。所以有这个说法。其实我们猜测最大的可能性是她出去采摘种子时发生了意外。她收集了大量的种子,分门别类,五花八门,算是全国最早的种子库。育种人嘛,对于收集种子都有狂热的爱。海南的植被非常丰富,也为她了大量材料。后来我们用她留下的种子,送上太空,又获得了高产棉花。”
记者道歉“对不起,我不应该提这么伤感的话题。”
赵丹萍哑然失笑“其实还好,我们这批人隔几年就会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彼此的工作状况,再有就是说说田蓝。她没有家人,我们是她的家人,我们不能遗忘也无法遗忘她。时间过去了太久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当初的伤心已经忘得差不多,能够回想起来的都是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比方说我们一起打赌,输了的人得在外面大喊大叫我是猪。还有一块儿游泳,就泡在水上晒太阳。回忆她也是在回忆我们的青春。要说遗憾,唯一的遗憾是她可能看不到现在的情况。她设想的那些我们早已实现,她没有想到的我们也已经做到。我想,这些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慰藉。不管她身在何处,她都会高兴的。只要大家过得好,她就会很快乐。有人爱名,有人爱利,有人喜欢金银珠宝,有人热爱美食华服,她就喜欢看到所有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会很快乐。”
赵丹萍转过头,指着墙上相框里的大合照,微微地笑“就像这个时候一样快乐。”
照片里有上百个人,蹲坐在第一排的女孩,笑容和周围人一样灿烂。
他们都是那样的快乐。她和他们一样快乐。
那是她留给大家的最后一张照片,她在大家的记忆中永远定格在22岁。
她的一生很短暂,她的一生又很漫长。因为她不曾虚度年华,也不碌碌无为。她将他她一生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为人民服务。
作者有话要说嗯,这个世界完结了。
非常抱歉,没写好,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科普文。我忘掉了小说应该有的趣味性,忽略了情节,堆砌了大量的专业知识。这是不应该的。曾经沮丧为什么它成绩不好,现在再看是我自己的锅。一度想删掉重写,但没有勇气。因为删掉的结果估计就是我不会再写了。
最初的设想是分成三段式,从西北到中部然后再到海南,直接一路高唱凯歌的爽文。
然而我又是个极为纠结的人,没办法忽略那个时代的特殊性。我认为自己把它写成大爽文的话,是在侮辱那些历经艰险在遭受批判甚至残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的科技工作者。
但是,时代敏感,隔靴搔痒尚且容易被删文,何况其他呢。
我又水平不咋样,害的它变成了一个四不像。完全没能做到讴歌新中国农业建设者的目的,也没塑造好军垦战士们的形象。
是我笔力有限,能力不足,还想传递点什么,犯了写作的大忌。
以后会注意。估计我还会再修文。
另外,赞叹一下,如此寡然无味,你们还能坚持看到现在,也是很不容易啊。
鞠躬,谢谢。
再再,突然间有个脑洞,动学院的羊吃了农学院的毕业希望,双方一架干到五六十年代当军垦战士感觉蛮有意思。如果有这方面的文,推荐给我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