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染上时疫不假,但命人将消息传到京中时,身子已经快好了大半。
这几年太子行事越发肆无忌惮,康熙存了心借此机会试探一二,谁知这一试探之后,又硬生生把自己还没好全的身子给气病了。
常慧去探望的时候,康熙看着又老了好几岁,没了往日精神矍铄的模样,恍惚间瞧着竟有两分老态龙钟的势态。
榻前几个成年皇子轮番侍疾,今日正巧是胤禛,瞧见常慧进来,便默声退了下去。
康熙半倚在床上,手上拿着折子随意地翻阅着,“听说老七福晋有身孕了”
常慧让人搭了椅子在榻边坐下,笑了笑应道:“已经有五个月了,太医说应当是双胎。”
康熙下意识想开口说挑几个女子送去七贝勒府上,可一想到老七那倔性子,张张嘴还是作罢。
常慧瞧着他的动作,出声劝道:“太医说要好好休养,皇上就别总是瞧这些奏折了,听太医的好生歇歇也好。”
“都是些琐碎事,放着也是放着。”康熙说着合上奏折,旁边的梁九功眼尖地上前,接过折子放回托盘中。
没有哪个君王愿意服老,越到老时,就越不想撒手。
康熙思索着说:“密贵人在宫中多年一向安分守己,此行虽朕也受了不少罪,便挑个日子册封她为嫔吧。”
常慧点点头,又问道:“随行的可是都要晋一晋位份”
提到她们,康熙脸上露出几分不快,直接就拒绝了,“不必了。”
想来是其余妃嫔在康熙染病时触怒了他,不过常慧也能理解,都还是十七八岁正值青春的姑娘,膝下又无子嗣,哪能甘心随着康熙一块儿去了。
她挑了些平常趣事同康熙闲聊几句,心里估算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就起身向康熙请辞。
走之前,康熙犹豫许久,还是开了这个口:“老七福晋身子重了,老七府上没个侧福晋也不行,他既然愿意听你几句,就帮着劝劝他,送几个侍妾格格也是好的。”
常慧摇摇头想也没想就直接拒绝了:“臣妾也是个老婆子了,哪能插手到子孙房中去,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七也不是三岁稚子,虽同旁人相较是愚钝了些,但也知晓分寸,就随他去吧。”
康熙揉揉阵阵发疼的太阳穴,反驳道:“老七子嗣单薄,府中又没什么人,若是有个什么事,都没人撑着面子。”
常慧又道:“老七福晋身边的嬷嬷是从宫里出去的,行事谨慎,想来也不会出些什么差池。”
康熙脾气上头,正想斥责常慧几句,抬头对上她那双温和又坦然的眸子,气瞬时消下去大半,他赌气似的别了别脸,语气带着几分不满:“算了,朕说什么都不行,你向来都是对老七袒护得紧。”
常慧轻叹一声,将自己的想法吐露个干净,“人这一辈子哪能将万事都规划如意了,臣妾也就是图几个小辈欢欢喜喜,自己顺顺当当的颐养天年,他们自己选择,日后日子也是自己过,总归是同臣妾无关。”
康熙冷呵道:“你话间总是有理,朕也懒得同你辩解。”
他也不至于为这点事同常慧翻脸,只是有些气不顺,宫里那些妃嫔,巴不得多塞几个八旗贵女进儿子府上,偏偏她,生怕那些女子将老七吃垮了似的。
相处这么多年,常慧不敢称自己十拿九稳,但多少还是了解几分的,直接转移了话题,给他递了个台阶下:“咸福宫后院种的菜都成熟了,臣妾让人摘了送些来”
康熙神色微顿,一副随你便的表情,“番椒就不必了,青菜多摘些。”
常慧点头应下,笑道:“皇上多加注意身体,臣妾便先退下了。”
说罢,她便转身离去。
梁九功这么多年虽然早就习惯了和贵妃娘娘说话做事直来直往,但没回见她驳皇上,还是忍不住心里发怵,都替那和贵妃娘娘担忧。
见康熙神色莫测,他俯首斟酌着问:“皇上可是还要奴才去取些折子来”
康熙神色疲惫地闭了闭眼,“把奏折都收起来吧,朕且歇歇。”
梁九功听令拿着没看完的奏折下去,恍惚间听见里间传出句:
“老七那孩子罢了朕也不指着他什么”
康熙休养几日身子转好了些,但说话做事到底是不同往日利索了。
精神好转些后,他头一件事就是将太子和直郡王的职位和人手撸了个干干净净。虎毒不食子,年纪越大做事也就越犹豫,最后还是将两人各自圈禁府中,终生不允许踏出府邸。
常慧听宫中传言说,康熙心软去偷偷瞧过太子,结果听到太子对他满口怨怼,回去又气病了。
孰真孰假不得知,但康熙身子愈发差倒是真的。
时间推移,七福晋也快生了,张新柔心里头放心不下,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七福晋还没出个什么事,她自己倒是瘦弱不少。
常慧见她这模样,让人天天熬了补汤盯着她喝,一直待到七福晋请安产下两子,绷着的心才跟着落下。
孩子刚生下来还有些弱,短时间内不能抱进宫来,常慧见她惦念得紧,就去向康熙讨了恩典,允她们出宫去瞧瞧两个小阿哥。
这一问,出宫的队伍就多了个康熙。
三人也没提前知会,挑了辆外观不算起眼的马车一路驾车到七贝勒府邸,管事得被叫出来后,两腿哆哆嗦嗦当场就跪了下去。
常慧连忙叫人起来,问道:“你们爷可在府上”
那管事不住点头,“在的在的奴才这就命人去知会爷一声”
康熙由梁九功扶着下了马车,毫不客气地往府邸中走。
常慧和张新柔一道同行跟在他身后,胤福得了消息慢吞吞地赶来,还顺带让人将两个孩子包裹好带到前厅来。
康熙瞧见白嫩嫩的孙儿,表情都柔软了不少,伸手分别碰了碰两个阿哥握着的小拳头,乐呵呵道:“这两个孩子,倒是生得不太一样。”
常慧跟着瞧了两眼,实在是不明白康熙用什么评判的,她还真没瞧出这两个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都是皮肤带着红的,五官都还没长开呢,只是其中一个稍微胖些。
常慧看过孩子,叫来胤福问道:“福晋呢身子可好”
胤福摸了摸后脑勺,弯着眉眼笑道:“生产时挺顺利的,太医说并无大碍,这会儿该是用了膳刚歇下。”
康熙原本还对这府邸之中只有七福晋一人有些不满,现在瞧见两个孩子,那心瞬间就偏了,大大方方道:“宫中还有些上好的鹿茸,改日朕让人送些过来。”
胤福自然是开心收下,“儿臣多谢汗阿玛”
几人围在两个阿哥身边,边瞧边逗弄,两个孩子也不怕生人,挥舞着拳头去追逗弄自己的手指。
康熙爱不释手,出声问道:“两位阿哥可有取名”
胤福摸了摸鼻尖,讪讪道:“还未曾取名,儿臣挑了好些个福晋都不满意,说儿臣挑的字太粗俗。”
他学问一向不好,康熙也是知晓的。
康熙看着两个孩子,良久后道:“旸字,为日出;昤字,为日光,日者为曦,是为福泽光明,便予做二人名字吧。”
胤福欢喜地接下:“儿臣多谢汗阿玛赐名”
康熙笑着摇摇头不再说什么,心底却是释然不少。
回宫后,康熙就跟突然想开了似的,将手头上的事分出去不少给皇子,每日处理政务也不会将自己逼得那般紧,抽空了还会来咸福宫坐坐,同常慧下几盘棋。
京中渐渐风平浪静下来,康熙丝毫没有提立太子之事,那意思就是谁都有这个机会。
皇权诱惑入人肺腑,底下几个有机会的皇子也不免蠢蠢欲动,起了表现的心思。
康熙按耐得住,任凭请封太子的折子像雪花一般飞到桌上,就是纹丝不动,不在朝堂之上表露出半点意思。
一直持续到康熙四十九年秋,早朝之时,康熙悄无声息地在朝堂上丢出两封诏书,将满池水给炸得水波荡漾。
一封诏书,是立已逝淑皇贵妃之子,今圣上四子为太子。
另一封诏书,则是康熙自请退位为太上皇,退居畅春园,太子即日登基。
朝臣宗亲愕然,却在康熙的镇压之下,只得慢慢消化了这两件事,其余存了心思的皇子多少有些不服,但也只能压在心底。
康熙圣旨下发后,任凭胤禛如何请留,还是迅速退了位,带着宫中后妃搬去了畅春园。
胤禛被赶鸭子上架登基,改换年号为雍正。
康熙走之前将一堆事都甩给了他,胤禛登基后在宫里善后忙得是焦头烂额,畅春园中康熙却是悠哉享乐,含饴弄孙。
刚开始卸下担子还有些不习惯,直到后来一时兴起,同常慧学起了种菜,什么政务,什么国事,通通抛之脑后了。
华国人的种族天赋就是种地,康熙临了忽然点亮种地技能,整日对着畅春园那些块菜地瞎折腾,若是遇到不明白的,就跑来问常慧。
常慧实在是被他问得烦了,让人去宫外请了个擅长种菜的老农来,人老了都有个更年期,她原本以为自己这都奔五的人了,该是已经跨过了更年期,后来才发现,那只是因为没有被康熙烦过而已。
不过康熙现在身子大不如前,每天折腾不了多久就得歇息了,种下去的西瓜发了芽,还得跑到常慧这边来炫耀一二。
常慧都不忍心拆穿他,那西瓜苗苗还是老农帮忙才成功发芽的。
康熙炫耀完了,喝了口茶水解口中干涩,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老四早间命人送了折子来,说是想为你和恭嫔请封,朕瞧着便允了。”
常慧没忍住打了个哈欠,不甚在意道:“给我这个老婆子请什么封。”
康熙说:“他有这个孝心自然是好事。”
常慧摇头笑笑转移了话题:“皇上可要留下用膳”
康熙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起身说道:“不必麻烦,朕去密太妃那边。”
他退位前,就将密嫔晋为了密妃。
常慧乐得清闲,起身送他出去,在外头久坐了一会儿就觉得腰有些酸软,便去里间贵妃榻上躺了会儿。
翌日,两道谕旨送往畅春园。
雍正继位,感念幼时和贵太妃与恭太嫔照拂之恩,将和贵太妃尊为皇贵太妃,恭太嫔尊为恭太妃。
晋封于常慧而言算不上什么大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康熙在畅春园悠哉了两年,最后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病得起不了榻,以前积累的旧伤也尽数复发。
拖到雍正三年夏,众太医束手无策,明里暗里都是让早些为后事做准备。
清溪书屋。
屋中跪了不少皇子妃嫔,身着龙袍的雍正也跪于下方,等着榻前的康熙谕旨。
康熙躺在榻上,已然是进气多出气少,他吃力地动了动手指,从喉咙之中艰难地挤出一段话来:“老老四,你行事过、于刚直,待朕去后谨记万事谨慎。也万万记得善善待弟兄,莫要手手足相”
尾音未落,康熙慢慢阖上眼睛,手倏地无力滑落榻边。
一时间,房间内呼声四起:“皇上汗阿玛”
梁九功颤巍巍地将手伸到康熙鼻尖,良久后,哭着嗓子道:“太上皇驾崩了”
阵阵哭声瞬时响起,常慧被震得耳朵有些疼,轻叹了口气,让乌柳扶着自己起身,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宫人去打水来替康熙整理遗容,命殿中众人回去换麻服。
康熙的丧事办得声势浩大,京中所有寺庙道观敲钟万次,万民同哀,一连折腾了数月。
宫中太妃年纪都大了,常慧怕新柔身子跪出个好歹,就和雍正商量着减少了她们跪坐哭灵的时辰。
但即便是如此,丧期结束后新柔还是病了,连常慧都消瘦了不少。
棺椁送走那日,梁九功求见常慧,递交给了她两道圣旨。
“太上皇生前命奴才将这两道圣旨交给娘娘,说娘娘看过之后只会明白。”
常慧云里雾里地接过圣旨,问道:“太上皇可还曾说过什么”
梁九功摇摇头道:“不曾。”
常慧说:“多谢梁公公。”
梁九功惶恐地摆摆手,笑着说:“娘娘若无吩咐,奴才这便告退了。”
他已向雍正自请守皇陵,今日便要跟着棺椁走了。
常慧嗯声道:“公公慢行。”
待梁九功走后,常慧将圣旨放在桌上一一铺开,显露出其中旨意。
一封是封后懿旨,得封之后居于紫禁城慈宁宫。
另一封,是赐封她为静和道人,特例出宫于京中皇寺后山带发修行,旁人不得去往扰其修行。
常慧望着两道圣旨,心下瞬间了然,望着两道圣旨抑制不住心中欢喜,弯了弯唇角。
康熙到最后,给了她两个选择。
雍正四年元月,自太上皇驾崩已去半载,雍正体恤后宫妃嫔,特赦太妃随膝下皇子出宫入府,膝下无子嗣者,受封入住慈宁宫。
先帝和皇贵太妃,遵先帝旨,特允出宫于皇寺带发修行,诚心祈福不得于他人扰,以封“静和道人”。
谕旨下发后,静和道人乘马车入皇寺。与此同时,京中一隅闲置了许久的宅邸今日门府忽然大开,几辆青灰色不起眼的马车穿过巷子停在了宅邸前。
一名小厮打扮的中年男人走在最前,招呼着负责搬东西的工人,“都小心着些,别磕碰坏了箱笼中的物件”
若有宫中老人在此,就会发现这位中年男人赫然就是那和皇贵太妃身边的太监总管刘保。
“红皮箱子的摆入殿内,黑皮的放在院中即可,大家可别弄混淆了。”
“是”
后面马车陆陆续续赶到,刘保正要上去招呼一二,乌柳便忽地从大门内快步走出来,见他便询问道:“小刘子,去附近医馆请个大夫来,夫人要寻大夫开两剂祛火的方子。”
刘保连声应道:“诶好好好小的这就去寻大夫”
乌柳点头应了声,折身回去沏了壶菊花茶端到正院。
正院前厅,妇人打扮的常慧眯着眼躺在摇椅上,即便是神情舒展,眼周和唇角处也能瞧见淡淡皱纹。
鬓角四周的白色碎发混杂着黑发随意地垂落,其余头发尽数用一只簪子松松垮垮地绾在脑后。
更引人瞩目的是,常慧唇角两周微微泛红,已经有生出水泡的势头了。
乌柳将茶放下,轻唤道:“主子,刘保已经去请大夫了,您先用些菊花茶吧。”
常慧悠悠地睁开眼,扶着摇椅起身,活动活动手脚筋骨后才伸手接过茶水,小心翼翼地张嘴喝了口茶水。
乌柳瞧见她这样,又是忍不住自怨,“也是怪奴婢,出宫之前忘记让人装外擦的膏药了。”
常慧摇摇头道:“无妨,怪我自己贪嘴。”
前几日贪嘴,辣椒吃太多就上火了,到底是年纪大了,身体各方面都比不得年轻时。
乌柳伸手接过茶盏放好,又扶着常慧坐下,从边上小屉中拿出一把小木槌,力度适中地替常慧垂着腿。
四周安静下来,常慧眯着眼半晌后忽然道:“我看后院那小池塘都荒废了,改日让人重新挖出来载种些莲藕吧。”
乌柳刚应下声,刘保就领着个身着青衫的大夫进来,朗声道:“主子,大夫来了”
那大夫单瞧长像似是四十多岁,但细看头发和眼周皱纹,少说也与常慧年纪相当了。
大夫身形单薄,宽松青衫硬是被他穿出几分飘逸感,他看见躺椅上的人时,眼中似乎是愣了一下。
常慧微微起身,上下打量了大夫一眼,总觉得这大夫瞧着有几分面熟。
她起身换了坐处,随口问道:“不知大夫如何称呼”
那大夫微微躬身,拱手温声笑道:
“在下刘殊行,见过夫人。”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将将将完结撒花花
常小慧的生活没有大结局,就把生活留在无限延伸的遐想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