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计划中的事, 这样顺利也很让人吃惊。
在六皇子的预期里,发酵的时间应该更长,比如说由于他不给情面拿侧妃开了刀, 侧妃娘家得知此事兴许会有反应, 他们这些动作会被别人看在眼里,大臣们都知道的事皇上肯定也会知道。
反正皇家的教育告诉他, 天下的事,只有皇帝不想知道,没有他不能知道的。
他在外面有耳朵也有眼睛,很多事臣子们觉得很隐秘, 实际瞒不住人。没发作只不过觉得没所谓不至于为这点事闹得朝堂不稳, 先祖皇帝们都有留下过自己当皇帝的心得,这个东西是皇帝才可以看的,六皇子虽然没看过,也知道一点。
因为他父皇给太子做过储君教育, 储君教育里面就有为君之道, 这个为君之道自然就是他自身经验结合祖宗留下的良言金句。
比如说, 琐碎事得分派出去,交给各衙门去办, 当皇帝的可以具体什么也不会,重要的是知人善任,是知道每个时候应该做什么。
凡事抓大头, 小节不计。
上下官员没几个能一清到底,对皇帝来说重要的是他有多少能力,有多少良心, 有多少自知之明。他有大用时,一些小动作你只当不知情, 哪天他非但无用还成祸害了,再下个狠手抄家流放既能把银两收回国库又能敲打其他大臣。
总之当皇帝吧,双眼要看得远,不要盯着蝇头小利。
不要觉得能为朝廷做事的好官就一定清清白白,总之比起一心为国清廉的庸才,有点小心思的能耐人还更好用些。
当了皇帝,把任性用在后宫里就得了,朝廷要务切莫感情用事
这些乱七八糟的皇帝都给太子讲过,太子当然不能全说给弟弟,就算是亲弟弟好了,哪有将来要当王爷的去学为君之道他觉着有些部分很有意思,不光对皇帝,皇子也可以参考。
就比如抓重点不拘小节这个,太子就提过好几次。
六皇子记得特别清楚,也深刻记住了,帝王的耳目比很多人想的要广,通常会安插出去很多人,一些事情不是皇帝不知情只是觉得没必要借题发挥。太平盛世的皇帝还是更看重发展,不想因为一些想想也不是特别要紧的事情去和下面计较。
总之只要没踩上红线,他只会在心里记一笔,并不发作,将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同人清算。
这有些可怕。
可怕在于这种脾气的皇帝不发作则已,一发作堪比火山喷发堵不住,声势浩大。
并且他还有极强的麻痹性,等于说一些事情虽然不至于让他发作,但是会一笔笔记下来,到耐心告罄那天再算总账。就会导致不到最终那日很多敏感度不够的意识不到皇帝已经有颇多不满了,还会因为自己搞了小动作却没付出任何代价而越发猖狂,最终走上抄家流放的不归路。
为嘛提着个
因为皇上是这个脾气,六皇子哪怕看起来头很铁谁的脸色也不看,他心里还是有个评估。
会暗自揣摩父皇对自己是怎么个意思。
已经有看法了吗
积蓄了多少不满
有没有可能突然爆发
这次自毁式的闹这一波,就是周鹤延想出来清空猜疑心的法子。周鹤延认为,作为皇帝不会因为儿子不爱同大臣搞关系而对他不满,非但不会不满,就目前来说这应该是加分项。
因为皇上不年轻了。
谁也不知道咱们这位皇帝具体还有多少寿元,可他已经两鬓斑白,是孙子都已经好多个的年纪。历史告诉我们,再伟大的君王到晚年都很容易犯两个错误
因为自己越渐精力不济,从而防备羽翼丰满的儿子们,不喜他们同权臣往来过密,认为儿子等不及想从自己手里夺取江山。
或者更直接一点,觉得自己还有许多目标没达成,试图向天再借五百年,从此沉迷求仙问药,以求长生。
在这个背景下,皇帝会因为这个儿子不受全程追捧而不满吗
不会吧,反而还会比较安心。
等于说,六皇子身上唯一只有一个方面可能会让皇帝不痛快,就是太子太孙没了自后他表现得非常冷静自制,看起来像个冷血动物似的。
这个问题要解决既困难又简单。
困难在于一个印象只要产生了,要除去会很困难,尤其对当了半辈子帝王的固执老人来说。他内心认定的事,不是别人说一句就会改变的。今天去十个八个人告诉他六皇子其实非常有爱兄弟,他是个外冷内热的皇子,他非常好。
皇帝不信,非但不信还会觉得你想给朕洗脑,你当朕是傻子
换个方法,做个清新脱俗的局,让他拐个弯听说,让他自己去想。
人会怀疑别人告诉的东西,却不会怀疑自己基于已发生事态做的分析。想想六皇子一贯的为人,他不爽你肯定不吝让你知道,甚至还怕你心里没数,根本不在意你怎么看他。就这种被绝好出身养出来的脾气,在自己家里他能作秀
给侧妃母子禁足就是真的很不满觉得两人配一个禁足
为啥配呢
侧妃母子做错了什么让他如此不满
人家唯一做的不就是眼看过年了想稍微热闹一下冲一冲去年那种压抑沉闷,希望来年一扫沉疴,有个好的气象。
想要热闹不合他意了,发做到这地步还不是不合意,是见不得。
见不得人嘻嘻哈哈。
那就是没走出来啊
皇帝也没多难就想到这,他不是轻信的人,有这个想法以后还倒回去寻思了下,不是都说六皇子这人没心的,同父同母的亲兄长走了,不说大崩溃,他连明显的难过都没有,很精神的干了不少事,交给他的样样都做好了,一点儿也没错处,活像没受任何影响似的。
都说他这个人狼子野心十分可怕。
之前没特别仔细去推敲,现在皇帝推敲了下,觉得这个说法也有些站不住脚,你说他没为太子悲痛只顾着自己揽权,他不就是帮忙干了些苦活累活,怎么揽权了呢
揽权是什么意思
眼看太子没了,第一时间杀出来把本来属于太子的权力捞走,瓜分太子势力,笼络太子旧部。
六皇子好像也没有主动争取,当时是他顶不住了想着要把事情交出去一些,自己想好好舔舐伤口,看了一圈儿子里面觉得办事最靠谱就是老六,才指派了他,他是被动领命。
领命之后确实也认真分忧了,做得很好,但要说借机揽权,也没有吧。
没见他得势就招兵买马,也没见他跟那个大臣搞起来关系了,一切都和之前没两样,处不来的还是出不来,甚至关系更差了。
他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反应有点过于冷静自制,不显得悲痛。
但是他这个人好像一直就有点喜怒不上脸。
这种时候可能觉得再痛心也的有人站出来,做兄弟的要守护太子一直在守护的大好河山。
真的
一个人对别人是什么评价,全看他自身用什么滤镜去看。
之前是挑剔的,就挑出来很多不满意。
现在觉着他不是那样,尝试着以新的视角去解读,六皇子的形象立刻就积极正面了。宫里身份最崇高这两位一扫本来那些不痛快,看六皇子熨帖了起来,这一切很轻易的发生了,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虽然皇帝皇后没拉着六皇子去说什么,但是从眼神这些方面他感觉出自己困局解了,现在兄弟们再要拿这来打压他,可能会把自己搭上也不一定。
这么想着,六皇子居然有些期待了,期待他们不要墨迹跟着就行动起来,去试一试父皇的态度。
比起这个期待,他更大一个感受是
戚敏真是了不起
不久前她说左辅右弼两颗辅星都归位以后,本来施展不开的部分会豁然开朗,追求的事情都会有大进展,更甚者说事半功倍。
也是他说会有感觉的,谁是来辅佐自己的那颗星,接触到了就会有感觉。
六皇子一通感觉外加分析觉得是周鹤延,周鹤延就出手了一下,耳语了那么几句,给出了个小小的点子,就化解了个大危机,现在就算兄弟们想抱团先把他做掉,也没有好法子了。本来的豁口已经补上,补得十分牢固。
如果说两年前投奔他的这个对处理事情非常拿手,在办那些差事上给到他很多点拨。现在这个禹州周家的病少爷就是揣摩人性的神,太会攻心。
六皇子对周鹤延的欣赏那是与日俱增。
为啥呢
因为他和另一个还不一样,另一个是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之后施展抱负来的,人有不低的追求,给六皇子做幕宾是要实现抱负的。
周鹤延此人,不求名利不求财,这人纯粹。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重利的人往往不会和自己的同款成为至交好友,同款只能做合作伙伴,他们真正的好友往往是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家伙。他们就是能一边吐槽你明明这样有才学却不捣鼓什么实在可惜,一边在心里暗暗佩服这是真正的有思想有境界超脱的人啊,不求名不求利,我的真朋友
六皇子也逃不脱这个怪圈,你看他想做什么就去做效率论者专业得罪人,要是放个同款在他身边,能烦死他。
周鹤延就有那味儿了,有他心里面智者高人那味儿了。
这个人唯一特别在意的是什么
是戚敏。
其余全没所谓。
哪怕给出了这么棒的主意,解了迫在眉睫的困局,人也没有一丁点得意要表功的意思,该喝药喝药该养身养身,然后就是关怀戚敏,人都没过问事情的进展,并不在意。
这气魄这境界
这么出色的人竟是钻营钱财的商户人家养出来的,真是稀奇。
戚敏也知道她在六皇子心里的人设稳了,现在六皇子还是区区一个不受满朝待见的皇子,没真正确定什么地位,显不出来,再过几年她就真要飞上枝头不得了了。
就在戚敏美滋滋脑补回头怎么吓死老家各位的时候,皇后做了重要指示,让各位皇子妃还是稍微张罗一下,虽然今年比较特殊,这种时候也不好过分寡淡。
六皇子妃顶着母后指示准备操办,又怕殿下给自己脸色看,她想着正好要过年了要不去皇家寺院诵经祈个福什么的,至少要做一个很悼念先太子的态度。
戚敏是府上的贵客嘛,她意思意思问了下,可要同去。
能出去透气顺带看看皇家寺院长什么样,干嘛不去
戚敏遂同意了,和六皇子妃一起在侍卫的护送之下去了皇家寺院,巧了不是,过去那边居然撞上另一波人,还是为了搞六皇子提前酝酿准备先做好沉痛悼念太子人设,方便之后攻击六皇子的。
离了大谱的是,他们对出现在六皇子妃身边的美丽新面孔也就是戚敏很感兴趣。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e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htts:book171769511853136ht
天才地址。小说网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