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章 触底
    大家心里谁不低呼刺激啊,如此大胆发言,当真是辛辣至极。但等课余时间,还是忍不住跟好友提起,而传遍国子监后,传到外面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一个好人的名声受影响,大家起先会报以怀疑批判的态度,但如果呈现出一面倒的差评,甚至差评得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知所谓,就会有人开始反思。

    而这个时候,就是舆论触底反弹的时候了。

    黎望深谙喂人吃饭不如教人做饭的道理,人嘛,不管是聪明还是蠢笨,都更相信自己分析思考后发现的讯息,毕竟相较于别人口中的事实,人们当然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力。

    狄青从前威名太盛,大宋又很少出名将,难免被人虚抬捧高。如此,坊间乍一出现他通敌西夏的传闻,便有人“惊恐”和“害怕”,所谓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这些人的脑子就转化成了大宋不需要能力过高的武将。

    文人懂治国,但哪里懂什么带兵打仗啊,所以很多文官臆测狄青要反,凭据何来那还不是因为狄青的传闻太盛,好似只要狄青挥军南下,就能振臂一呼改朝换代一样。

    这可能吗当然可能,但可能性真的不大。

    先不说狄青不是那种人,就说如今并非乱世,百姓安居乐业,将士也不会想起兵祸,最重要的是,大宋并不只靠狄青一人守江山。

    太过“神化”的少年元帅,容易引人生疑,但如果回到人间,褪去神性,大家平起平坐,自然就会好上许多。

    黎望无法改变当下大众的三观看法,便只能尽力替狄青周旋三分。

    于是,当新一波的拉踩狄青舆论又起时,黎望正收拾东西去八王爷府拜访,理由都是现成的,前几日八王爷刚好送了他些古籍孤本,今日刚好去登门道谢。

    “黎大公子稍等,小的这便进去禀报。”

    今日大理寺开堂审理狄青杀害赵传一案,狄娘娘不好亲自前往,便想让八王爷到堂一观,可八王爷心里明白,满朝都知道他与狄青有亲,自不好到堂影响审案。

    “夫人,你放心,包拯他必定能还青儿一个清白的。”

    狄娘娘却完全放心不下,这可是他们狄家最后的一点血脉,她急得额头都冒了大汗“你说得倒是简单,可包拯他是陪审,大理寺若是坚决处刑,那要如何是好”

    两人争辩之时,仆人就来报,称黎家大郎在外求见。

    八王爷听罢,当即道“黎知常快,请他进来。”

    吩咐完仆人,他转头见夫人满脸不解,便解答道“夫人你有所不知,这黎家大郎聪慧过人,上次本王去开封府时,正是此子解开了刘将军案的疑点,包拯还同本王夸赞,你也知道这包黑子鲜少夸人,知常此来,或与青儿的案子有关。”

    狄娘娘一听,都想亲自出去迎接了,好在没一会儿,黎望就被仆人带到了花厅。

    “学生黎望,拜见八王爷,拜见狄娘娘。”

    “免礼免礼,来人,看茶。”

    下人送了茶过来,黎望礼貌地饮了一口,先是谢过八王爷的古籍,之后才又站起来道“王爷,娘娘,请恕小生冒昧造访,今日小生此来,一为道谢,二为狄将军而来。”

    “青儿你见过青儿”

    这当然是见过的,但话不能这么说,黎望只回道“我与狄将军比邻而居,颇有些交情,他被困府中后,托人送了消息与小生,只希望娘娘能平心静气,此次赵传绝非狄将军所杀,却必定是冲狄将军而来,娘娘是狄将军唯一的亲人,此时不宜有任何的异动。”

    狄娘娘听着,眼中已有了泪意,很快就抽泣着开口“他自己都性命难保了,还担心我做什么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若有人要对付我,便叫他有来无回”

    娘娘当真是女侠风范啊。

    “夫人,青儿担心你,正如你担心他一般。”

    狄娘娘听罢,却收敛了泪水,往前伸手握住了黎望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如今将军府消息严,你可与我说说此案的具体情况吗”

    黎望此来,只为替狄青安狄娘娘的心,自然不会说太坏的消息,遂挑拣着能说的具体说了一番,最后才陈词结论“娘娘放心,狄将军是被人冤枉的,包公定会还他清白的。”

    狄娘娘当然也很相信包拯的能力,但事关亲人,总归是心有忐忑,于是等黎望要告辞离开之际,她写了封急信托黎望转交给狄青。

    黎望自然也接了,在同八王爷告辞后,他就离开了八王爷府,直接去了开封府。

    如今汴京城各方大佬博弈,自然不会有人在意一个朝臣家未出仕的公子,黎望甚至都不用伪装,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进了开封府。

    “黎兄,你果然来了,包大人在里面等你。”

    等他看来大理寺审案的结果并不太美妙啊,黎望当即道“包大人今日回来,神色如何”

    展昭“黎兄,你这是在为难我吗”

    倒也是,包公一向是黑脸,还真没多少人能读懂包公的神色。

    进了内堂,包公正在与公孙先生商量什么,见他来了,忙招呼道“不用行那些虚礼了,今日大理寺审案,你可知发生了什么”

    什么黎望忽然有了一种微妙的不祥感。

    “今日何大人、庞太师与本府共同审理此案,死者乃少府监少监赵传,赵传出身宗室,乃与曹王交好,今日公堂之上,曹王便替赵传发声。”

    黎望忍不住一讶“曹王”

    “不错,曹王爷乃宗室元老,虽因年事已高,不再过问宗室之事,但在礼部还有虚职,朝中凡赵姓宗室,皆对曹王礼貌有加。赵传名不见经传,却是走了曹王的路子,才坐上了少府监少监的位置。”

    黎望当然当然知道曹王这个人,当初背赵姓宗室关系的时候,这人是在前三位置的,宽泛意义上来说,曹王比八王爷的辈分还要高,如此一说,便是官家的祖父辈,如果曹王态度坚决,恐怕官家不敢明面上偏袒狄青。

    “曹王难不成要狄将军偿命吗”

    包公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难得是满面的愁绪“不,曹王拿出了一份佐证狄青通敌西夏的证据。”

    “什么证据”

    公孙先生便替包公开口“是一份盖了西夏狼主玺印和狄将军帅印的契约书,上面写的是这十六个字。”

    黎望低头去看桌上,却见

    草长莺飞

    南下牧马

    开关共赏

    二分天下

    就,特么离谱。

    “狄将军如何解释上面的帅印”

    “去岁边关大寒,狄将军未免西夏暴动,曾与西夏狼主定下牧马之约,是为春秋牧马时节,双方互不侵犯攻打的合约。”包公说罢,才道,“本府相信狄青的话,可庞太师和曹王不信,何大人拗不过二人,若非本府执意停审,恐怕此刻狄青已被判刑。”

    好家伙,黎望都能想象到当时包公和庞太师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了,太形象生动了。

    “那这通敌文书,曹王从何而来”

    公孙先生闻言,便道“曹王称,是在替赵传收殓尸体时,下人在他衣物的暗兜里发现的。”

    这栽赃的方式就好硬啊,黎望有种自己智商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就这剧情,搁电视上放,三岁小孩子都不会相信好不好,怎么一群大老爷们能这么硬生生地相信下去何至于此啊,黎望决定回去就建议狄青辞职或者转行,这元帅当不成,不如去边关烤全羊,他还可以出秘方,不用四六分,三七分就能搭伙开狄氏烤全羊,保证叫好又叫座,不受这种鸟气。

    “合着就下人眼尖心细,能发现暗兜,狄将军半点儿没有脑子,跟西夏联合,还把契约书大喇喇放在外面,不仅被赵传发现,还被其藏了起来,杀人灭口还干得不利索,满满的都是错漏,狄将军要真如此,哪里坐得上元帅之位”

    包公心里也很恼怒,这些个人不对付贪官污吏,反倒是一门心思对付忠军将领,简直是吃饱了饭没事做“知常你还说漏了一点。”

    “哪一点”

    包公便道“那赵传腹部身中利刃而亡,身上衣物皆是染血,偏生那张羊皮纸的契约书,半点儿血腥味都没有,本府当场诘问,才能中堂停审此案。”

    黎望已经无话可说,就真的硬栽赃呗,但是这么硬,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这就非常魔幻了。

    “知常以为,此案何解”

    黎望沉思片刻,只吐了两个字“西夏。”

    “说说看。”

    黎望便伸手指向桌上那十六个可笑的大字,道“这帅印既是真的,那么应该就是狄将军口中的牧马之约,这种边关签订的小约定,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一份在边关帅府,一份应在西夏狼主手中。”

    “如今,汴京城中出现了一份伪造的通敌文书,要么是狄将军府中出了叛徒盗取牧马契书,要么就是西夏出手,栽赃狄将军。”

    一般来说,这种文书都很重要,狄青是个聪明人,绝不会随意放置,即便军中有叛徒和探子,也应该极难拿到,所以黎望更倾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