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有离开后,冉佳怡带着两个孩子过得更加逍遥。
要搁原主在,肯定会在男主人不在家时努力操持家里,做好女主人的分内事,即使男主人回来也带不了多少东西和银钱。
而冉佳怡,前脚人走了,她后脚直接将崔家大门一锁,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横竖家里也没有活物,至于田地隔几天给地里的菜浇点水、施点肥,种出来后的菜她全部带到甄家,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
是的,如今她带着两个孩子吃住都在甄家,当然,这是有代价的,原本说好的养殖鸡她占三分之一,现在则约定再分其中一半给甄家公中。
甄家人都十分乐意这样的处理方式,冉佳怡同样虽然赚的钱少了,可也省事了不少。
还是那句话,就是亲父母,如今也是两家人,万没有回来蹭吃蹭喝什么都不付出的。
先前她生产休息了一个月,然后没多久大弟媳生产也休息了一个月,两家为此都让出了一定利益给辛苦最多的二房,毕竟一家人在一起赚钱,最怕的就是分配不均。
如今他们养的鸡群已经到了一百只,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母鸡,至于公鸡,大多长大了就被会他们卖掉,或者干脆杀了吃,也算给家里改善伙食。
甄家一系列大胆的行径在小小的溪水村引起了不少议论,有羡慕他们胆子大敢做敢干的,也有嘲笑他们迟早要付出代价的。
对于外人的话,甄家上下并不放在心上,按照甄姥姥的话来说,“他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村人的小心眼也就仅限于言语上的嫉妒,实质并不敢做出什么,甄家人过耳笑笑便罢。
一窝的鸡开始争先恐后的下蛋,每天鸡蛋都能有七十来个,如此多的鸡蛋,单是去集市上卖压根卖不完。
偏天气开始热起来,鸡蛋压根存不住,放的时间长就会臭了,因而,如何将家里积存的鸡蛋卖出去,成了甄家的一件烦心事。
冉佳怡知道,这么大的规模零散肯定是不行的,要想继续干下去势必要找一个能长期收购一定数量鸡蛋的。
原本冉佳怡以为很容易,毕竟镇上的酒楼也有好几家,鸡蛋又是常见菜,谁知,事情根本没有她想象的简单。
镇上的酒楼基本都是镇上有权有势的人家所开,人家家里自是有自己的供货渠道,或是亲朋家,或是自家庄子,简言之基本不会考虑外来甄家的鸡蛋。
冉佳怡满满的信心第一次遭到了打击,只家里越堆越高的鸡蛋和甄家人的愁眉苦脸容不得她胆怯下去。
她开始寻摸起了镇上做吃食生意的店家,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镇上鸡蛋需求量最大的除了酒楼之外,就是几家早餐铺子,他们会顺带兜售水煮蛋。
只是与冉佳怡期望的不同,早餐铺对鸡蛋的需求并不大,相较于花钱在外面买鸡蛋,更多人倾向于买生鸡蛋回家自己煮。
这是最后的办法,冉佳怡不愿意放弃,想到现代遍地开花早点铺里卖的茶叶蛋,她顿时有了主意。
水煮蛋不受欢迎,那是因为性价比不高,毕竟谁煮出来的水煮蛋味道都差不多,但茶叶蛋就不同了,尤其这时候可没多少人会舍得煮茶叶蛋。
无他,茶叶在这时候是个金贵物,至少一般人家里喝不起茶的,但煮茶叶蛋并不需要太多的茶叶,茶叶质量也不用太好,冉佳怡便觉得这其中还是有可操作空间的。
她自己在家试验了几天茶叶蛋的辅料,将八角、五香、茶叶、老抽、盐、糖等调配到最适合的配比,便可以煮出好几锅的茶叶蛋,若是节省些足以用上一天。
虽然费钱了些,可与此同时茶叶蛋的售价也会涨上去,销量也理应会增加,总体而言还是划算的,只是可惜这份方子恐怕要白送了。
没办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方子,卖不掉鸡蛋,相比较方子的一时收益,还是卖鸡蛋的长期效益更为客观。
于是,冉佳怡请会村子会写字的人抄写了几份配料方子,又配好了好几份料,冉佳怡就信心满满的出门了。
推销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找上门,现场演示一下茶叶蛋的做法,请人品尝后给人算一下成本,等人接受后,再顺势推销自己的鸡蛋。
可以说,冉佳怡也是十分努力了。
最后镇上的五家早点铺,有两家当场看中了方子,并预定了甄家的鸡蛋,当然,前提是一个月内他们能挣到预想中的银钱。
另外有两家犹豫不定,暂时决定不了,冉佳怡也不强求,等见到同行生意起来自然会跟上。
唯有一家,叫冉佳怡实在膈应,这家人看着就不大老实,推辞了冉佳怡的鸡蛋,却悄摸摸记下了方子,这样的人,冉佳怡也是不屑跟他们打交道的。
他们自以为占得了便宜,殊不知,冉佳怡手里多的是各种方子,茶叶蛋不过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罢了,等日后他们得知隔壁铺子多了多少种早点,才后悔莫及,只是那时已经晚了。
现在他们正为自己的小聪明洋洋得意呢。
两家铺子如今的销量都不高,尽管对新出的茶叶蛋有一定的信心,可也不敢多拿货,只约定一家一天只要30个鸡蛋,一周送一次货,就这比他们之前每天的销量都要高了。
两家店每天合计60个的销售量并不足以包圆甄家的产量,因此,甄家老二依旧每天要去集市上卖鸡蛋,再有多的就自家多吃几个,总归不能浪费了。
甄家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过起来,冉佳怡也将两个孩子养的白白嫩嫩。
冉佳怡疼爱这两个孩子,尤其艰难生下的小女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两个孩子无限制纵容,小的还只是个吃奶睡觉的娃娃,老大却已经不小,不能什么事都不做。
如今他每天跟着大人去外面摘野菜给家里的鸡喂食,做的不多,却是要他锻炼一下身体,也知道长辈们的辛苦。
等他再大点,冉佳怡是计划送去上学的,自从鸡蛋销路畅通后,她的手里也有了银钱,只这些钱并不敢拿回家,而是由甄母代为保管。
忙碌的时间一眨眼又是四个月,春天匆匆走过,夏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夏收也随之而来。
甄家的生意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外出打零工的崔大有背着大包小包回来,这一次他带的东西与往常并没有什么区别,冉佳怡数了数,一共也就20个铜板加上几尺布料,加起来撑死也就一百文钱不到。
要知道,这可是崔大有出去将近四个月的收获,按道理,这样出去打工的一天起码能挣上十五文左右,节省些除去吃食一天也能剩十文,四个月起码也得存上二两银子。
在种地只能养家糊口的这时候,外出打零工挣的钱基本就是一家子的积蓄,崔大有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家里压根没多少钱,或者说,只要有了一点就会被挥霍掉。
以前原主知道说也无用,索性不再多说,但冉佳怡却要弄个明白。
“你四个月就带回来这么几个铜板”冉佳怡掂量着手里的铜板,语气不善问。
崔大有拿起布料“不还有布料吗”
冉佳怡冷“呵”了两声,尽是不屑。
崔大有出去冷静了几个月,实在不想再有争吵,难得开口解释了两句“有一个工友家里有人生病,找我借了一两,我看他可怜就借了。”
冉佳怡笑的更渗人了“借钱,那借据呢”
崔大有莫名其妙“还能不还我不成,要什么借据。”
冉佳怡都要无语了,借钱要借据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嘛,只是工友而已就这么轻易借了,无凭无据人家凭什么还你。
不过跟这人说再多也无用,她继续问“那还有一两呢”
崔大有终于有了点不好意思“何秀才家粮食不够了,我给他们买了些,还有二大爷家我买了几贴膏药,三姑家大孙女几年不是定亲了,我送了一匹红布,就这些了。”
冉佳怡简直为这人的穷大方感到吃惊,一家子人要吃饭穿衣,没有一点存款,也就是现在年成好才没有饥荒,要是有个万一,一家子都得去喝西北风。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没有将希望寄托在这不靠谱的人身上,而是选择自己努力。
她已经在甄家存了一小笔银钱,有个什么不时之需也可以应应急,至于更多的还得继续努力。
“所以,你带回来就这几个铜板和几尺粗布”冉佳怡最后嘲讽问道,没等回话就扔下东西离开了。
她简直是吃饱了撑的和这人理论,纯属对牛弹琴。
比起冉佳怡的淡定,崔大有回家看了一番田地就要震惊的多了。
“怎么地里没什么菜”
冉佳怡答“我一个人在家种那么多菜干嘛”
崔大有直觉想说“吃不完可以送人”,待看到对面妻子不善的神色到底憋住了。
“那家里也没养点鸡鸭什么的”
冉佳怡答“你不是嫌弃我吃的多嘛,我以后都不吃了,也不用养,省事。”
崔大有脱口而出一句“懒婆娘”,没引来冉佳怡的半点目光。
接二连三碰壁,等发现自留地已经长满了杂草、饭菜依旧不如意时,崔大有已经学会了沉默。
他大概清楚,自己又惹恼了妻子,因为他带回家的那几个铜板,妻子甚至没有如以往一般小心收起来,就连那几尺粗布买回来几天也依旧在那放着。
这叫他难得觉得挫败,只是他的钱也不是被他浪费了,而是用在需要的地方,怎么妻子就是不能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