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章 第200章
    顾准他们离开之后,吴桂跟吴老爷都被放回去了。

    吴桂见自己能死里逃生,竟然还有些乐呵“没想到圣上几位大人都挺和善的,就算是查到了咱们家的把柄也没把咱们怎么样,该不会是看在国公爷的面子上吧真不愧是国公爷。”

    “你个蠢货”吴老爷一巴掌甩在他的脑袋上,“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不中用的儿子,你到底是没眼睛还是没心眼儿,都已经大难临头了你还在那边沾沾自喜”

    吴桂捂着脑袋“大难临头”

    不应该呀。吴桂觉得自己爹不过故意这些来故意吓他的。在县城里头还从来没有人敢管过他们家,如今虽说是圣上造访,可同样也没把他们家怎么着,如何就大祸临头了

    “爹,你也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吧”吴桂问道。

    吴老爷心生绝望。

    他们人虽然被放回来了,但是证据却被收走了,这还是得要问责的。吴老爷也不想再跟这个惹事儿的儿子说什么了,多说也没用,回去就请家法吧。

    诚然,吴老爷后悔了,如果当初他没有作死地多纳这一房妾室,也就不会生出这么一个惹祸的头子来。他小女儿是入了理国公府的门不假,他们家也确实对外宣称是理国公府的亲戚,但是吴老爷自己心里清楚,女儿不过就是一个做妾的,他们哪算是什么正经的亲戚这么说来不过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全家上下,也只有这个蠢儿子行了。唉可恨不能把这个祸害塞回娘胎里头

    吴老爷子的预感果然没错。

    他原先是想着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有人上门,可事实上,这件事比他预想的还要来得快上许多。第二天一早,吴老爷刚吃完早饭准备联系理国公府的女儿时,便突然有一队衙役冲进来,把他给抓了过去。

    吴老爷早就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遇到的事也不惊慌,毕竟现在慌也没用。

    他们家的老底儿都被人给掀了,再没有挣扎得必要了。

    吴家倒了大霉,早些年犯的事儿也都被翻了出来,该翻案的翻案,该判刑得判刑,只要是犯了事儿的,就没有一个人能逃得掉。

    而京城这边,同样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皇上回程之后便下达诏令,让朝中百官重新清点田产报上来。

    有人不明所以,于是还跟从前一样,隐瞒了部分田产。在从前这些都是心知肚明的事,谁家里还没有一些隐田呢本就是为了少交粮税,没道理因为皇上一句话就这么直接地报了出来。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皇上竟然会动真格。

    他们报上去的田产数额被交到了户部,皇上又吩咐户部与刑部分头行动,去调查这些田产是否属实。若是属实自当无事,可是有人胆敢隐瞒不报,必要狠狠处置

    具体怎么处置谁也不知道。

    但是这些事情发生之后,就像一块巨石骤然落到平静的水面当中,搅起了一滩波浪。

    这要是真被查出来了有瞒报的情况,不仅他们自己颜面扫地,就连家里人也会受到牵连。于是有不少人便找上了理国公,准备联合抵制。

    当初一起反对税粮改革,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家里头的那些田么。其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家这些田产跟理国公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理国公府那才是真正的富贵逼人,在京城京外不知买了多少的地,置办了多少的产业。一旦要查,理国公府首当其冲。

    他们过来也是想问问,理国公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能够应对如今的情况。

    可理国公其实也是一筹莫展。

    “我都自身难保了,那还有什么心思管你们的死活”

    理国公被他们烦得头疼,只想把他们直接赶走“以后这些事情别再找我了”

    有人就不爱听这些话了“国公爷您应该不会是想就这么甩开咱们吧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您这么做可有些不厚道。”

    理国公听到这些话,气得胡子都吹起来了“你以为我不想帮你以为我方才说的那些话都是为了敷衍你老子可没有那么闲”

    他这么一说,不禁叫人觉得理国公府是不是真的摊上了大事儿,不过这也不太可能“您可是圣上的亲表兄,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子,你要是没法子的话,还能有谁有法子”

    “别说是身上的亲表兄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理国公回了这么一句之后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就算是他们不愿意走也硬是赶走了。

    理国公说的可不是搪塞之语,他是真的离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昨日太后还特意把他叫到了宫里头,说话的时候十分谨慎,打听他到底隐瞒了多少田产。理国公知道这回兴许要出大事儿,可不敢瞒着太后,于是透露了一个数。

    太后听了,半响都不曾说话。

    于是理国公就知道,这次的事情只怕不能善了了。

    不过他还是存着最后一点希望,想的太后总不至于不帮他。他们家可是太后娘娘的娘家,绝对不会倒的。

    几日后,户部跟刑部都已经调查得差不多了。

    各家隐藏的田产都被清算得七七八八,都被列于账上,理国公的名字正好位于榜首。

    皇上看到这张表,气得一整晚都没睡着。他知道理国公府或许有隐田,或许还有不少,但是他从未想过,数额竟然如此之大。

    理国公府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将整个京城的田产都包圆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可如今这些人就是生生打了皇上的脸,告诉他,即便他身为一国之君,也没法儿掌控天下土地。光是被查出来的就有这么多,那京城以外还有多少呢

    盛怒之下,皇上第二日就下了圣旨,让这些人以此次清查到的隐田为据,一次性清缴十年的税粮,且圣旨上已经写明,此次缴的税粮一律折算成钱两。

    这道圣旨一出,那些人吵得便更欢了。

    一次缴十年的税粮,这得出多少血才能补好这么大的窟窿眼儿

    既舍不得出这个钱,那就只能力争到底呗。他们就是不交,朝廷又能怎么样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谁都懂。

    倘若今天只是一个两个在列,只怕早就慌得交清了税钱,但是这回倒霉的人几乎占据了朝臣的一半,这才是他们最后的底气。因为圣上总不至于一下砍了他们所有人的脑袋。

    吵了一场过后,这征缴粮税自然就被搁置了下来。户部收不上钱,只能如实相报。

    为此,皇上又生了好大的气。

    “他们胆敢如此,是料定了朕拿他们没办法,不行,朕必要想个法子制一制他们”

    顾准跟太子刚好在旁边,见皇上说完这话之后半晌不出声,便知道这是想不出好法子了。顾准忽生一计“圣上,不如将这些大臣所藏田产公之于众如何”

    皇上一顿,欣喜地瞧了过来“仔细说说”

    “微臣也看过册上的名单,这些大臣如今虽然能联合抵制,但也并不能真的做到一致对外。既如此,便可以逐步瓦解。微臣记得,这些人里头有不少是文官,素日里也算是爱惜羽毛,一旦将此事公之于天下,为保名声,他们自然会心甘情愿地交钱。”

    这倒是个好办法,皇上又问“那剩下的人呢”

    “逐个击破罢了,若是顾及前程,便可以降他的官;若是爱惜子嗣,便以此为由禁其子嗣入学或科考”

    “那若是滚刀肉,什么都不在乎呢”

    顾准笑了笑“如此一筛,剩下的应当不足十之一二了。这些人纵然再难缠,一对兵马派过去,自然什么能解了。”

    最重要的是,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已经“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了。

    这么一小撮人,收拾起来根本不费劲。

    沈元景细想想也觉得好,符合道“父皇不若招来几位大人再商议一番儿臣觉得此法甚好。”

    确实皇上心道。

    事不宜迟,皇上立马就召了几个心腹大臣入宫商讨。

    众人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从圣上口中听到这么损的法子。

    不过,圣上虽说了,却没告诉他们这法子是谁提出来的。众人心头想法不一,但都默契得没有再问,只是识趣儿地给这个法子添补添补,最后终于有了方案。

    第二日,朝中便忽然又是一堆诏令下来,被禁止入学科考的人家呼天抢地,恨不得当场跑去太极殿喊冤,被降职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他们对于原因也心知肚明。至于被公之于众的那一批人,恰好是最爱惜名声的。

    叫人没想到的是,爱惜羽毛的那一批人竟然是最先撑不住缴纳税钱的。

    一开始,理国公等人还对他们横眉冷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撑不住,主动交钱,理国公等人才渐渐的开始慌了,他们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了。

    再到最后,孤立无援。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他们的身份已然摇身一变,吸引了所有敌视的目光。

    没有隐田的人自始自终都看不惯理国公他们,那些藏了田却还是乖乖交了钱的人,也不愿意看着理国公他们在逍遥法外。

    这所谓的联合,没开始就已经被瓦解了。

    理国公等人顶着压力撑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不得不服软。不过理国公更倒霉一些,他除了交那么多钱,还被降了爵位,直接从国公变成了安乐伯,一应官职被剥了彻底。

    皇上就差没有明着告诉他,往后不必再来朝中当官了,安心地当个富贵地主得了。

    理国公前去求太后也被拒了,很显然,太后也是站在皇上这边的。

    理国公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地位。自此之后,京城里头再无理国公府,朝中也再没有理国公这个人。

    连自己的亲表兄都能下手,这番动作可是狠狠的镇住了那些还在观望的人。

    再之后,推行变法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决议要将变法推行至整个大梁之后,顾准也变得忙碌了起来。这一忙,就忙了一年有余。

    又过了几个月,顾准收到了他师父即将回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