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修文)
    六月的蝉鸣声还像过去的每一年一样扰人, 一眨眼,就是南帝七年了。

    陆瑶坐在屏风后处理完一堆公文,抬起头来的时候,身上的纱衣已经被汗水打得半湿了。

    周妈妈端着她最爱吃的冰镇黄桃酸酪进来了, 见到她又热得一身汗, 不由心疼地替她转了转冰塔前的扇叶, 把酸酪放到她书案旁的小几上, 道:“这么热的天, 您也稍微歇歇,年纪轻轻的就整日伏案, 哪里像是世家的小女君,倒像是来这世间受罪的。”

    陆瑶把碎发抹到耳后,笑道:“是我自己爱做这些, 妈妈别生气。”

    又问:“梅子冰妈妈可做好了?按日子,扈将军今天下午应该能到庄上了。他去年就抱怨说我六月都让他带兵在外面跑, 害得他没吃到庄上那一株结杨梅最甜的梅子树结的果子, 今年他正好赶上,要是再吃不到, 那我这位将军可就要跑得不见影, 说不定以后都不肯回来了。”

    “哎呦, 这事我哪能忘,他不来我也年年备着, 他不吃,庄子上爱吃的人多了去了, 就这一堆祖宗,哪个没吃到都要闹。”周妈妈唠唠叨叨地出去了。

    阿茉在门外脱了鞋进来,将一堆新的信件送到陆瑶案上, 见状笑道:“倒要多亏了庄上那群农学班的学生了,果子树能嫁接,她们年年弄新品种出来,得了好的,全庄上的人都有口福。那一株杨梅树,还是阿梅去丹阳上任前种下的吧,如今都挂果两年了。”

    陆瑶将面前处理好的一大堆公文往前一推由她抱走,自己拿起碗一边吃了一勺酸酪,道:“她爱摆弄这个,在丹阳肯定又弄出新品种了。不过杨梅树还只是小道,她去年说她们县的水土适合种茶,准备让农人匀出些地来试着种,到时候要是能种出来,商学班的人就又有新业绩能做了。”

    说到商学班,阿茉想起的却是洗女:“洗女姐姐都出去三年了,她在北方辛苦卖盐这么久,也不知攒够一个商硕士没有。”

    听到这个,陆瑶笑了起来:“你这么关心你洗女姐姐啊。商硕士怕是没攒够,不过等她回来,说不定能评一个政博士了。”

    “咦?”脑子慢一步的阿茉呆呆地望着陆瑶,陷入了迷茫。

    ……

    北地蛮王王宫内,刘策躺在床上,是进气多,出气少。

    但是他仍然想听一听今天的政事,于是微弱地挥着手,示意今天给他汇报朝臣上奏政事的侍人继续说。

    “……有探子来报,安王已经控制住太子府了。”

    “安王……”刘策看着帐子顶,想了一会儿才想起那是自己的另一个弟弟,当初哥哥刘奔身死,年仅十八的安王带兵在外平叛,当时刘奔的太子刘煜性格莽撞,私底下常常和他冲撞,更是曾经放言说等他当上了皇帝一定不会放过他。

    他一时冲动,在手下的怂恿下,屠尽了哥哥刘奔的儿子们,自己做了皇帝。

    事后安王曾经进京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也只是说,都是刘煜逼自己的,事已至此,不应当再追究过去。

    安王当时果然没追究。

    原来他在这里等着自己——等到自己要死的时候,也依样画葫芦。

    刘策想起自己去年听陈获为自己读汉人的圣人写的书,那个叫孔子的人说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然而,他当年能在先帝去世时诛杀兄长诸子震慑朝廷,是因为他跟随兄长南征北战十几年,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不比哥哥刘奔小,而安王,你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又凭什么呢?凭我给你做的好榜样吗?

    刘氏的江山,要乱了。

    刘策闭上了眼睛,任由悔恨的泪水流满了脸颊。

    他的侍人还在一条一条地汇报今天传上来的消息,忽然,他发现刘策已经很久没有回应自己了。

    侍人瞪大了眼睛,颤抖着将手靠近刘策的鼻下,才发现刘策的呼吸已经停了。

    他的眼角还有未干的泪痕,皮肤却已经没有多少温度了。

    南帝七年八月下旬,北蛮王刘策驾崩,其十四弟安王刘蛮带兵进京,辅佐年仅十四的太子刘耀上位,自封摄政王,大司马,控制朝中诸事。

    而傀儡皇帝刘耀上位后,安王刘蛮借他之手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赐死刘策的其他儿子。

    远在司州的甫敢先听说了安王挟持皇帝残杀先帝诸子的消息,传信给自己交好的扬州刺史席献、雍州刺史余也加,约定一起带兵进京“清君侧”。

    席献和余也加各自在北扬州和雍州起兵三万,应和甫敢先,北蛮诸州也有零星的部族起兵要进京“清君侧”,但是最终都在本地更多的麻烦事拖累下,没有成行。

    于是最后带兵北上的就只有席献、甫敢先和余也加三人。

    三支部队打着清君侧的口号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北上都没有遇上拦截的人,甚至还有部落看到他们路过就收拾了家当跟着他们,直到这群人到了北蛮王朝的都城平城百里之外,安王刘蛮才从手下那里收到消息。

    安王连忙借小皇帝之手发布诏令,命全国各地的藩王进京拱卫京城,击退叛军。

    一时间,全国各地又有藩王起兵。

    这群人在平城之外和席、甫、余三人的部队撞上了,双方都说对面的才是叛军,两边只管嘴炮,却都不肯开战,只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不肯再让其余人进入京城地界。

    次年,这两帮人还在各自建堡垒收服附近的本地豪族顺便经营势力,京城的人都受不了了。

    要知道作为一国都城,从来就没有哪个国家的都城是有能力自给自足的,城内物资都靠周边地区供应。

    这两帮家伙,一个说来清君侧,一个是奉召入京平叛,但是两帮人都不进京只围京城,他们耗得起,京城里的安王可耗不起啊!他带进京的军队要吃饭的!

    半年没有周边补给,不用外面的人打,安王手里的兵都要自己谋逆了。

    眼看着这两帮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安王不得已之下,只能派出使者去问这两帮人:你们,说清君侧的也不清君侧,让你来帮我打叛军的也不打,你们堵在京城门口不走,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想干什么?

    安王从两帮人手里得到的答案都很流氓:我们想见皇帝,你把皇帝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即刻就走。

    妈的,把皇帝交给你,不就让你们代替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安王一边在心里大骂,一边不得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带着皇帝打出京城——交出皇帝是不可能交出皇帝的,他就是死也要带着小皇帝跑。

    但是安王没能跑出京城,就被身边的亲信砍掉了脑袋,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让人将装着安王脑袋的盒子送到围堵京城的两方人马面前,说自己已经诛杀了逆贼,请求这两路进京的“忠臣”速速退去吧。

    甫敢先、席献、余也加三位进京“清君侧”的刺史接到小皇帝消息,当即下令收拾东西回老家了。

    但是另一边被安王的诏令叫来的“平叛部队”们,却没有这么好打发。

    须知远在京城的皇帝有难,广发诏令求救时,最先接到诏令的往往是皇帝的自家人,也就是说,前来救驾的这群人,大多都是如今的小皇帝的亲叔伯,都是刘氏的藩王。

    有句话叫你行,我一定也行。

    这群藩王眼见着先帝刘策和安王刘蛮都上演过了“哥哥死了我当家”的情节,而且刘策还成功了,安王也差点成功,那身为刘策和安王的兄弟们,其余藩王就不得不想:我为什么不能像你们一样趁皇帝哥哥死了自己上位呢?我也是刘家的人啊。

    当初安王请这群藩王来救驾容易,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虽然安王已死,可这群藩王人都到京城外面了,不趁机进京试一把,谁舍得走呢?

    所以小皇帝派使者送到藩王面前的话被轻易忽视了,藩王们纷纷表示:我们不认识盒子里的头是谁的,说不定是安王用来骗人的,我们要亲眼见到我的皇帝侄儿才肯放心。别担心,我们就进京看看,看完就走。

    于是,等清君侧的刺史们的大军撤掉京城的围困,开始往回走的时候,藩王们的部队,则进一步逼近了京城,兵临城下。

    小皇帝坐在皇宫里,惶恐不已地抓着在安王谋逆时留在他身边帮助他,甚至替他策反安王身边的将领杀死安王的助手,惊慌失措:“朕的叔伯不肯走!他们如今兵临城下,我该如何是好!姑姑救我!”

    洗女温和地安抚着身边的小皇帝,淡定道:“陛下莫怕,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连安王都被咱们除掉了,藩王又何须担忧。陛下是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名正言顺,那些藩王看着可怕,可这天下的人心,还是向着您的。若不是如此,安王的手下又如何能被我们策反,反过来替我们杀死安王呢?”

    “姑姑说,我该如何做?”小皇帝在她的安慰下总算恢复了些许镇定,但是在安王手下日夜性命不保的日子已经深深地刻入了他的脑海,即使他已经下令杀死了安王所有的属下,也仍然得不到安心,只有看着这位在他最无助的时候给他提供力量的姑姑在自己面前,他才能稍获安慰。

    “陛下应当利用您最大的优势,您尚有一群忠臣在外面,只要传令他们,陛下的困局可解。”洗女说。

    “姑姑说的是谁?”

    “您被安王挟持时,其余朝臣担心惹火上身,都假做不知,唯有三人对您忠心耿耿,起兵前来救驾。”

    “姑姑是说清君侧那群人?可是他们收到安王已死的消息后,已经回去了。”小皇帝一脸忧愁。

    洗女点头:“正是因为他们接到您的命令已经回程,才证明他们对您是忠心耿耿,对您没有二心,只听您的命令行事。他们有十万大军,赶路的速度很慢,现在应该还没有走出京城周边两百里路,陛下可派急兵追赶,让他们重新回来救驾。”

    “陛下宫中也还有效忠您的金吾卫五千,若陛下愿意和城外的藩王军队周旋一二,救驾的军队必然赶得及前来!”

    小皇帝心有余悸地点头,立马就下令让人去替自己将三州刺史的大军追回来。

    等小皇帝下完令,又有人来报:皇城内的粮食供应已经到了尽头,实在撑不下去了。

    小皇帝再次慌了神,抱着洗女的胳膊哭:“不若还是投降了罢!那些人都是我的叔叔伯伯,这么多人在,想必不会要了我的性命的。”

    洗女冷着脸将小皇帝的手推开,一字一顿道:“陛下忘了您的兄弟姐妹们的下场了吗?您会没命的!”

    “可是没有粮食了!”小皇帝坐在地上哭泣,“只有姑姑一人在这里支持我,我又要如何撑啊!”

    洗女盯着外面看了一阵,忽然下定决心:“陛下若愿意信我,我为陛下找粮食来!”

    “姑姑?”

    洗女跪在地上,朝小皇帝深深地弯腰:“我会为陛下找来足够的粮食的,只希望陛下在事后,不要处死我!”

    小皇帝无措地抓住洗女的衣袖:“姑姑要做什么!我只有您了!您别去冒险!”

    洗女已经大步走到了殿外,回过身对小皇帝道:“您的满朝文武,在您大难临头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拯救您于囹圄的,这些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洗女乃一小女子,也知忠义。今日他们不愿意支持您,洗女便为您斩尽这皇城之中的不忠不孝之臣!”

    洗女回过身,已经抓起了一侧兵器架上的一柄□□,她高声道:“不怕死的金吾卫,跟我走!”

    护持在殿外的金吾卫们低着头,一点点聚拢到了她的身边。

    史载南帝八年三月十七,有女名洗,率金乌卫血洗北蛮京都平城诸贵臣世家,得粮百万,以资金吾卫。

    城中百姓有愿意保卫皇城者,皆发粮。

    遂解藩王围城之困。

    三月二十四日,原本已经带兵往回走的三位刺史的大军终于回援,在京城外五里偷袭藩王军队。

    二十九日,诸王尽俯首,席献携五位叛乱藩王的头颅城前献于北帝,北帝大悦,开京城正门相迎。

    事后清算功绩,席献因为在这场救驾之战中,阵前斩杀的藩王就有五位,俘虏叛军无数,居功至伟,小皇帝迎他进城,封他为镇国大将军,大司马。

    甫敢先和余也加两位刺史也各有封赏。

    但是要说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位特殊的角色——洗女。

    小皇帝说自己能在危难之中能够活下来,多亏洗女相助,要求开古今之先例,封这位洗女姑姑做自己的老师,日夜陪伴在自己身边。

    朝臣中有反对者,也被小皇帝以“朕危难之时,爱卿在何处”堵得哑口无言。

    而三位带兵前来平叛的大功臣纷纷都说,自己是外臣,只管带兵和自己治下的政事,皇帝要认谁做老师,自己不管,也不该管。

    最终小皇帝力排众议,将自己这位心腹的姑姑封为了当朝太傅,开始了在这位“太傅”的教导下,当朝理政的日子。

    而这位来自南方的太傅在私底下对汉学十分精通,小皇帝因为对方的教导,也对汉人文化有诸多向往,公开表示:南方有大贤。

    北蛮王朝的贵族们私下崇拜汉人文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过去的两朝里,为了政治正确,这件事始终没有被放到明面上。

    如今小皇帝登位,救下他的人是汉人,他要倾向汉学名正言顺。

    于是满朝文武在小皇帝的爱好主导下,纷纷延请汉人老师,学习汉人的文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磨刀霍霍向存稿君 67瓶;小小花仙、瓇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w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