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章 第 97 章
    第九十七章



    听说宝玉吐血的时候,薛姨妈一边心疼自己这个外甥,一边想的都是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的话,担心亲姐姐仅剩的儿子再夭折了。



    为此不光自己去看了一回,还特特打发人送了好些上好的药材。如今再听了这个后续,薛姨妈这一次是真的想要搬出荣国府了。



    人人都夸宝玉品性纯良赤诚,龙章凤姿最是不俗。唬得她还以为宝玉比她家那个混帐儿子懂事呢。



    不想,竟还是这么个货色。



    宝玉作为外甥,那有没有出息,性子软不软弱的都不打紧,哪怕宝玉他老子娘官职诰命都没了,薛姨妈对这个外甥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但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后,薛姨妈不由担心起自家闺女的名声了。她家宝钗可是要候选才人赞善的,再因此影响了名声,那岂不是坏了闺女的前程。



    看来,不能再拖了,是时候搬出去了。



    宝钗经常去荣庆堂那边走动,一来是居客于此不好不去给老太太请安问好。二来也是呆在家里长日无聊,那边有三春,偶尔一块上个课也能解些闷。至于薛姨妈,到是去荣禧堂的时候多一些。也因此,薛姨妈对宝玉的了解一直很片面。



    不像宝钗,早就从一些小丫头和婆子那里知道了宝玉和袭人的事。



    但因为宝钗她哥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宝钗并未将宝玉和袭人的事当成一回事。可宝玉对秦可卿存了那样污秽的心思,是宝钗怎么也想不到的。



    按辈份,秦可卿可是宝玉的侄儿媳妇。按身份,秦可卿是贾氏一族的宗妇,于情于理都不是他应该心存妄想的人。



    今儿是秦可卿,那明儿岂不是



    接了二三手消息的宝钗都觉得意外兼厌弃了,那接了n手消息的林家,又待如何想呢。



    毕竟那消息失真的已经将宝玉妖魔化了。



    而且也不知道是谁那么有才,竟然都编出来好些话本子上才有的各种奇葩事。



    什么宝玉仗着老太太溺爱,时常偷窥家中女眷沐浴。府里但凡有些姿色的姑娘都被他调戏过,一日不吃姑娘嘴上的胭脂,就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甚至是因为宝玉那段经典的看到女儿就觉得清爽,女儿是水做的理论,将宝玉比喻成了百年难出一个的大色胚。



    真真假假掺在其中,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他们亲眼见到了一般。



    黛玉都准备跟着贾敏出发去宁国府了,然而在留言传到府里的瞬间,便被脸色极不好的贾敏丢下了。



    茗妩看看一脸牙疼的黛玉,再看看冷着脸登车而去的贾敏,吐了吐小舌头,悄悄的溜了。



    这事真跟她没关系。



    她真的是什么都没做呢。



    而且就算她想做些什么,也不会在这方面使力,冤有头债有主,没的让一群漂亮小姑娘给宝玉陪葬



    想要偷偷溜走的茗妩最终还是被黛玉逮到了。不光逮到了,还被黛玉借机说了一通男女大防的话。



    虽然说得很隐晦,但茗妩却听出来了黛玉不叫她与海潮多接触的心思。



    “都是江湖儿女,哪里就忌讳那么多了。”好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见黛玉粉面含霜的看过来,立马伸出手捂住嘴,又乖又怂的点头。



    您老说的都是对哒。



    黛玉一见茗妩这样,就知道她没将自己说的话放在心上,一时更是气噎不已。



    这个不省心的,都叫她操碎了心。



    贾敏一个人坐车去了宁国府,上完香一转身就看到了贾珍那死了亲爹的悲伤样,当即被恶心的差点将隔夜饭都吐出来。



    宁国府的尤氏因为知道了秦可卿跟贾珍的那点事,气得不想给秦可卿做脸,直说她也伤心的犯了旧疾,起身不能。贾敏不知个中原由,嫌弃的看了一眼贾珍便起身去看望病中的尤氏。



    尤氏见贾敏来了,挣扎坐起身的与贾敏道了恼,贾敏见她这般也只说了些探病之言以及莫切伤心的劝慰话罢了。



    原本这个时候还有凤姐儿站出来帮着料理一回秦可卿的后事,可这回凤姐儿连荣国府的管家权都放手了,又怎么可能顶着自己的肚子去给人操持白事



    王夫人倒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再次翻红一回,但她和邢夫人都不在贾珍的备选名单里。



    正愁的没法呢,一抬头就见到贾敏来上香了,贾珍瞬间就想到贾敏管家理事的能耐,于是眼前一亮的就要凑过去,想拜托贾敏帮帮忙。



    从尤氏房里出来,忍着不耐听了一回贾珍的各种苦衷。若没之前传到林家的宝玉与秦可卿二三事,或是没看见贾珍这副哀损过度,贾蓉一副事不关已的德行,贾敏说不定还会考虑一下。



    毕竟人死为大,帮的还是娘家小辈。可今儿贾敏都没叫黛玉跟着,就可见她心里对宁荣两府的事有多少不满和厌烦了。



    他们不嫌丢人,她还觉得脸上臊的慌呢。



    随意找了个借口推了这事,贾敏就想直接回府。可上了马车后又觉得这事得好好跟她老娘说说,便又叫人赶着马车去了荣国府。



    坐在马车里,贾敏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吩咐了跟着出门的韩林家的去打听宁国府的消息。



    贾敏不太愿意相信,但看贾珍那德行又担心某些事情的可能性。索性叫人打听一回,也省得放在心里不停的猜来猜去。



    韩林家的看了一眼贾敏,都没去特意打听,便将刚刚贾敏祭拜上香,看望尤氏时,她在宁国府里听来的消息说给了贾敏听。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扒灰养小叔子这么点事。



    韩林家说的轻描淡写,可贾敏整个人却都恍惚了。



    马车在荣国府二门处停下来的时候,贾敏缓了半天神才下了马车。



    可能是贾母有交待,所以这次贾敏回荣国府,下人们的态度又好了几分。贾敏也不搭理他们,只沉着一张脸脚下生风的去了荣庆堂。



    贾母正带着宝玉与三春说笑呢,听丫头们说贾敏回来了,当即一脸笑的吩咐人去端贾敏爱吃的点心果子。



    贾敏神色冷凝的走进来,一眼便见到窝在贾母怀里的宝玉,眼底滑过一抹厌恶,看向她老娘的神色也越发不好了。



    越老越糊涂,若不是自己亲娘,才懒得管这等破事呢。



    有些事不是贾敏想管就能管的,贾敏一副有话要说样子让老太太遣散了屋中众人,然后就直言不讳的问起了宝玉是不是吐血了。



    老太太一听这话,面上浮现出了满满的欣慰之色。



    到底是亲姑侄,做不得假。



    可接下来的话,却差点叫老太太气撅过去。



    娘俩个针对宝玉的教养问题展开的激烈的讨论。



    一个觉得当亲姑姑的危言耸听,人云亦云,任由旁人作践亲侄子不思回护还跟人一起作践,不像话。



    一个觉得当人祖母的溺爱太过,品行如此卑劣不思矫正,竟还一味维护,这不是宠是害,再这么下去,几辈子的老脸都得叫他败光了。



    最后的结果自是不言而喻,娘俩个各自摆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一拍两散。



    回到林府的贾敏先是气不过的喊了黛玉来,告诉她再次与荣宁两府断了来往的决定。之后又在黛玉的追问中,将今儿发生的事挑着能说的,说给黛玉知晓。



    听说不光宝玉的事在里面,还有更劲爆的。黛玉差点恶心的都变了脸色。抬头看看自家老娘,黛玉都替她尴尬。



    于是听话的下去安排,既不准备再去宁国府上香了,也不叫人准备路祭的东西了。



    林家这边再次对贾家冷处理,而贾家那边,原本就只有老太太惦记贾敏,如今贾敏对她的宝玉这般不假辞色,老太太也不惦记了,也不叫旁人再提起贾敏了。



    一时,贾家再度淡出林家的生活。也叫没了琐事烦心的黛玉再次将心神投注在了她的心肝宝茗妩身上。



    茗妩这里按部就班的给海东家针灸,时常调换药方。海潮那边在忙了几日琐事后,日常除非必要,便呆在书房里继续苦读。



    茗妩每次见了,都想帮海潮引荐一回林如海。可转念又想到自家小姨妈对海潮不太友好的印象,便一直没提这茬事。



    对了,海潮置了产业。除了在通州那边买了庄子,还在京城里买了更大的宅子。



    不过大宅子离茗家小院和他们如今的胡同都有些远,所以海潮便起了与左邻右舍置换产业的心思。



    换了位置差不多,但大了一进的宅子,大多数人都同意。于是宅子换好了房契和地契,海潮便将此事暂放一旁。因为年根底下了,京城又冷,所以他准备等来年春后再动工将新买回来的宅子和旧宅合并到一处。



    不过春后又多了旁的事,事赶事的忙起来,倒没顾上收拾宅子。等终于抽出空来了,又动不了工了。



    为嘛呢。



    原来海潮准备修宅子的日子洽巧又赶上宫妃省亲,各家各户修建省亲别院这种百年难见的时候。



    要工匠没工匠,要材料,材料又贵又难买,于是海潮不得不再等一等了。



    茗妩听说后,倒是给海潮出了个主意。



    叫他找各家的管事采买材料,保管又好又便宜。



    毕竟不是所有人人家的下人都像赖家那样敢拿着主家的建材大大咧咧给自己修个小观园的。



    话说回来,进京后,海老东家的身子越发好了,无论是恢复的速度和程度都叫茗妩诧异。不过她只有为他高兴的,没的为了这点事就盼人不好的。



    到了腊月时,海老东家就不需要天天针灸了,茗妩也就过来的少了。



    茗妩出府的时候少了,黛玉高兴了,但海潮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



    不过谁管他呢。



    此时,黛玉看着坐在琴桌前乖巧练琴的心肝宝别提多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