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纵然活到这把年纪,也算见多识广,可和萧宁对上,从未占过上风
他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萧宁的意料之中。而如今萧宁再次给他选择的机会,究竟他要如何选择关系着此后山民一族的命运
后果太严重,一时间尹山没有作声,萧宁也不着急。
“头人可以回去仔细想清楚。这些东西给头人拓一份。”萧宁有所吩咐,一旁的人得令,连忙从秋渠手中接过图案,迅速到一旁拓印。
尹山的迟疑,萧宁尽都看在眼里,并不急于催促人。尹山再一次感叹,萧宁这样的人物,世上难得一见。
萧宁宽慰道“头人有时间考虑,不急于一时。不过,梁州定行此事,开荒修渠引水,唯如此才能改民之艰辛。”
现在大部分的土地都尚未开垦,甚至很多良田都掌握在世族手中,早年太平,百姓想动,赋税甚重,开荒亦无良政推广,且无水可引,纵然有心开,不过都是无水可引之田地,开与不开都让人看不到希望。
时至兵荒马乱,天下不宁,更叫人心下难定,自无人愿意再动。
萧宁出面,定要推行此事,若是来日,能有机会寻得那耐旱耐干之作物,何尝不是天下之幸。
“小娘子心是好的,然此事不易成,容我回去同他们商量后再定。”尹山连忙向萧宁请求,望萧宁勿急于一时。
“当如是。”尹山今日能来,不再不敢迈入梁州境内一步,证明他已经开始相信萧宁。
有了信任的基础,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尹山议完正事,这便离开。
秋渠为难地道“我们做事,总不能等着山民。”
萧宁赞同地道“正是,是以,你瞧好诸图可有需要更改的地方,若无,趁天尚未冷,该动手了。”
秋渠闻之面露喜色,就喜欢萧宁这样说干就干的行事风格
“走,随我去见各世族。”萧宁见完尹山,接下来要见的就是世族,若想修渠顺利进行,越不过世族他们这一关。
已经有过经历的秋渠二话不说的跟上。
其实这条渠所经之地,亦有世族良田所在之地,途经之长,可不短。
若是不能事先达成共识,将来修渠路过,极有可能引起争论。
不过,秋渠已经亲眼见识过萧宁如何忽悠世族们,叫世族兴高采烈地答应修渠之道不改,这一回,必也能马到功成。
南宫致远这些日子也跟世族们打了不少交道,关于世族之事,总是不能免于带上他的。
萧宁能说动世族们不管修渠之道如何长远,放手只管让萧宁修,那是因为萧宁以良田而还之。人损失了多少田,两倍偿还,不曾吃亏的事,世族们岂有不乐意的道理。
是以,山民未决定,梁州却已经开始了军民一体,一致开荒修渠的工程。
浩浩荡荡,一时间,曾让人觉得萧条无比的梁州,没有希望的梁州,似乎变得充满了生机。
“若是山民不愿,当如何。”眼看他们动工半月,山民依然毫无动静,不过。山民无人下山惊扰百姓,久居梁州者心下稍安,秋渠作为一个专业搞工程的人,看着梯田图,那是十分忧虑山民不为所动。
“若是他们不愿意,来日同样不犯我梁州,无妨。然,若他们敢犯,将来无论他们愿意或是不愿意,由不得他们。”萧宁现在好商量,那是因为有商量的余地,若是将来不能商量,便是直接动手的时候。
众人都明白萧宁话中的意思,无一人敢吱声。
好在,萧宁这话说了没几天,尹山再次出现,这一回,尹山带了一男一女,看相貌三人都有几分相似,一眼便可知他们是亲属关系。
一男一女,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一见萧宁,女的一个箭步冲上来,乐呵呵地冲萧宁打招呼道“这就是阿父说的,山下十分有趣又有本事的小娘子”
话说着,更是围着萧宁转起圈,不断的打量。
她这转悠,其他人可不由人如此冒犯萧宁,正准备阻拦,萧宁先一步拦下想说话的人,轻声道“不过打量我一番而已,我何时成看不得的人”
问得那女子呵呵直笑,“正是正是,长得这般好看的小娘子,有什么不能叫人看的。我这雅言说得不错吧”
夸完萧宁的人,这会儿又向萧宁问起话,等着萧宁也夸夸她。
“确实不错。比有些人还要好。”萧宁并非虚言,如他们一般纵然是世族出身,不少人的雅言说得那是十分的不规范。
这就难免让萧宁想起了普通话的推广。沟通的必要性,绝不能忽略。
“我叫尹依。小娘子叫什么名”女子端是自来熟,一会儿的功夫更是好奇地问萧宁的名字,迫不及待地等着萧宁回答。
“萧宁。”萧宁说着话,朝她郑重地作一揖,姿态优雅,看得人赏心悦目。
“长得好看的人,就连举止也十分好看。阿父,这小娘子我甚是喜欢,咱们往后就跟这小娘子交好。”自称尹依的女子,名不副实。
乍听其名,定以为这是一个娇弱的女子,不想这等豁达,自来熟得让人以为她跟萧宁有多熟。
尹山嗔怪地扫过女儿,与萧宁赔罪道“小娘子勿怪,我们山上的人,一向不拘小节,与你们山下略有不同。小女自来叫我宠坏了,难免对小娘子略有不恭。”
萧宁笑着不以为然地道“尹娘子是爽快人,我甚喜。”
所谓的恭与不恭,难道就凭一朝面的几句话
与其说是表露尹依对萧宁的恭与不恭,萧宁更相信这是他们对萧宁的试探。
这人啊,不可能一照面便相信一个人,想要探对方的底,岂能不出手。
萧宁笑着迎对尹依的打量,尹依这会儿挑起眉头轻快地道“小娘子果然爽快,我亦甚喜。”
“我们山上的规矩,无论是男或是女,只要有本事,都能为山上出力。小娘子提出的改变山民之举,小女甚喜,我尚犹豫,她却吵着闹着非要下山见见小娘子,将此事定下。”尹山无奈之极,面对女儿一次又一次的亲近萧宁,萧宁沉稳不动,不难看出两者间的差距。
萧宁道“纵然此番不能定下,我也打算寻头人一回。梁州事宜已然安定稳当,不日我将离开梁州。临行前,理当与头人说一声。”
不错,萧宁眼看该办的事办得七七八八了,这就准备走人,扬州那边有些事需得萧宁亲自去处理。
“小娘子要走”三道声音齐齐响起,都透着惊愣。
声音出自尹家三人,惊愣过后,显得有些慌乱了。
尹山先一步反应过来,带着几分诧异地问“先前小娘子让我们可以细思,不急,如今小娘子要走,那与我们山民诸事,岂不是就此搁置”
萧宁面色缓和地道“怎么会。头人是忘了,你可是借了我10万人过冬的粮草,我还得找你讨账。就算你想同我们再无往来,我们都不能答应。”
此言不虚,萧宁大手笔的借粮,那是说过必须得有借有还的,谁能大气的说不要粮的话
反正将心比心,尹山是说不出这番话来,也就让尹山本来因为萧宁丢下的消息心惊肉跳,慢慢得以平和。
“头人放心,纵然我离开,梁州诸事照样有人负责,这位,来日便是梁州代刺史,是我手中得力之人,我与头人商量要办的事,往后由他接手。头人只管放心,从前我在时如何,他在时亦如何。”
萧宁顺势将南宫致远拉出来,好好地为双方介绍。
尹山的视线落在南宫致远的身上,南宫致远已然往前迈了一步,与尹山作一揖,“头人。”
目光清明,神色坦荡,尹山算是阅人无数,自知这是一个正直之人。
可是,一个梁州刺史和萧宁相比,谁都知道纵然再得萧宁信任,绝不可能如萧宁一般,行事便宜。
“刺史有礼。”无论心中有多少想法,这一刻的尹山都不可能将心中那一份不信任暴露出来。
南宫致远听着尹山的话,何尝不明白,尹山定在衡量他和萧宁间的差距。
话,说得再漂亮都是没有用的,须得将事情做得漂亮,才有转寰的余地。
“头人既然来了,正好,让代刺史与秋公同你们再确定修渠开荒之事宜。”萧宁何尝不明白,想要帮南宫致远赢得尹山对他的信任,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那就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来。
闻萧宁之言,尹山并不反对,伸手道“请。”
愿意听便是给南宫致远机会,无论是萧宁或是南宫致远都明白。
“请。”萧宁客气相请,纵然是不说话的那个人,同样以礼相待之。
尹山有了第一回入梁州见萧宁,再来第二回,第三回,再无忧心。
萧宁若是有意取他性命,就凭手中黑衣玄甲的武力值,易如反掌,可是,萧宁从无动手之意。
若说之前尹山忧心,萧宁爽快借粮定有所图,事到如今,萧宁所图为何,早已明了。
为安梁州百姓,萧宁可助山民,如此心怀百姓之人,何须一而再,再而三的与他算计
人家有那份算计他的时间,早已准备不少事宜,这一点,尹山看得分明。
萧宁请人入内,上水酒,更以美味招待。但比起之前萧宁亲自上前与尹山讲解,这一回萧宁居于之后,且由南宫致远出面。
期间多有争论,无论是尹山也罢,一直不作声的郎君,亦或是尹依,都对其中之事提出问题,南宫致远皆应对如流。
纵然尹山怒气外放,南宫致远依然不卑不亢,温和地劝说,尹依确实是一个极看脸的人,观至于此,最后都说不出为难人的话。
待双方不再言语,萧宁含笑而问,“头人以为,我这代刺史可否”
“上佳。”无论尹山如何的挑衅,南宫致远由始至终不见慌乱,且从善如流。对于修渠之事,南宫致远同样了如指掌,比起萧宁对诸事的了解,不相上下。
萧宁道“如此,此后梁州事宜都由南宫代刺史处理,头人有事可寻他。望我们能结为邻友,共领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这一份希望是天下间许多人的希望,尹山既然心怀族人,必然也盼望能够通过努力让族人衣食无忧。
“吾之所愿。”尹山郑重的点头,向萧宁保证,这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期望。
“如此说来,修渠开荒事宜可以推行”南宫致远在这个时候轻声问了一句,也是想从尹山嘴里得一句准话。
尹山的视线落在萧宁的身上,又转到南宫致远的身上,最后落于存在感强大,眼神充满企盼的秋渠。
不难看出秋渠有多希望能够修渠开荒。这一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踏遍梁州的山水,做出这样一个方案,十分难得。
“阿父,这是为了族人的未来。”尹山依然没有最后做下决定,还是旁边沉稳的男子提醒一声。
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更应该想想未来。
之前他们没有能力为族人的将来谋划,现在有人为他们谋划好了,只是需要发动各个部落,甚至可能要辛苦五年十年,可一旦做成了,将是利于族人千秋万代。
“小娘子将来不会过河拆桥”尹山在这时候问出了最担心的一件事,害怕萧宁一旦将来利用完他们,直接舍弃,彼时他该怎么跟族人交代
“梁州在此,我梁州百姓在此,难道山民们是逆来顺受之人”萧宁有此问,谁受了欺负都不可能一味承受,山民一向彪悍,敢欺负他们的人,哪一个不是打回去的
萧宁就算想利用完他们就扔,山民们断然不会允许,到时候战事一触即发,如今梁州境内的太平将付之东流,一去不返。
“我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此生以此为志,永不更改。”萧宁也不知道应该跟对方说些什么,才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只能真挚的望向尹山,再一次喊出心中的宏愿。
别说尹山了,纵然在萧宁身边的南宫致远和秋渠,都用着敬佩的目光望向她。
其实之前萧宁很少说漂亮话,但却一直做着她现在喊出来的宏愿。
秋渠这是深有体会,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有太多的人无视他给出的修渠开荒方案,没有人将百姓的生死,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当回事。
一开始是萧宁寻上秋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一个得力之人,能够绘制出开荒修渠之道。
自打萧宁看到秋渠给出的方案,立刻开始推行。如今的冀州和青州境内,已经修出了很长的一条渠,而在渠的两边更开辟出了无数田地。
这些成果,但凡没有萧宁和萧谌大力推行都不可能。
是以现在萧宁向尹山郑重的保证,也想带领山民们一道过上安居乐业,百姓衣食无忧的日子,秋渠比任何人都相信萧宁。
“此事乃互惠互利,既为你山民,同样也为我梁州百姓。我不希望我的百姓,将来要永无休止的接受山民的骚扰。我要让百姓过上安乐太平的日子,所以,我为山民谋划,如此而已。
“我与头人也不妨把丑话说在前头,倘若我向山民示好,你们却不懂珍惜,来日更要与我为敌。那么将来,我必不会对山民手下留情。我的百姓,无人可欺。”
换而言之,一旦将来山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山,伤及梁州百姓。无论是何缘由,萧宁将不再容忍。
一旦萧宁腾出手准备收拾山民,纵然山民自诩依山傍水,有赖天险,梁州兵马上山未必是山民的对手。
一时不成,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早晚有一天,萧宁必然要平定山民之乱
换成别的人跟尹山说出这样的话,尹山还真是不当一回事,但出自萧宁之口,尹山相信萧宁说到做到。
山民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如果不能够改变山民自身的困境,将来有一日必然再犯梁州境内。
从前尹山和太多的梁州刺史打过交道,从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可面对萧宁,他不敢轻视。只因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个小娘子纵然是小娘子,却比那任何一个梁州刺史都要坚韧。
萧宁的眼中闪烁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那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的坚定。
“往后有劳小娘子,刺史,秋公了。”终于,尹山做下了决定,选择相信萧宁,相信萧宁能够带领他一起改变山民的困境。
尹山起身朝三人行以大礼,在他身后的一男一女也跟着行以大礼。
“两族百姓必感念头人之功”萧宁朗声的告诉尹山。尹山的这个决定,千秋万代都会被人铭记的。
秋渠尤其喜上眉梢,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功劳不功劳的他压根不在乎,只要想到此事可成,能解决的是数万万人的生计,他便欢喜得难以言语。
把山民的事情敲定,萧宁也算满意,终于可以放手离开梁州。
南宫致远办事萧宁是信得过的,多余的话没有叮嘱,只是给了南宫致远一支三万黑衣玄甲,防的就是山民若是生变,这支兵马能够护卫梁州。
“小娘子放心,我必安定梁州,让梁州成为一方富庶之地。”萧宁开了好局,但凡南宫致远不扯后腿,必然能够改变梁州局面。
要知道萧宁临行前针对梁州的情况,给了南宫致远好几份计划书,南宫致远细细琢磨,不得不感慨萧宁深暗富民强国之道。
在萧宁的眼里,凡利于百姓之事,就没有什么不能做。
反正都已经修渠开荒了,必须连路也一并打通。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亘古不变的道理,萧宁可不希望将来在大兴工程。既然要做,就要一鼓作气,做好了。
纵然早与尹山有言在先,不日离开梁州,如此,待梁州诸事步入正轨,萧宁离开梁州之时,已然入冬。
好在南方的冬天有些迟,虽然已经入冬,天气也仅仅是转凉,并不冷。
扬州那边萧评已经催促萧宁好几次,只因萧评这些日子一直卧病在床,眼看诸事无法处理,要不是明白梁州事宜同样十万火急,早让萧宁赶到扬州了。
“小娘子。郎君病重,这些日子无法处理扬州事务。海贼已经几次三番上岸,而且海贼对扬州境内了如指掌。”萧宁才到扬州,萧评无法亲自来迎,派了身边一直相助颇多的人郑直前来,郑直将情况和萧宁说明。
“五伯身体如何”萧宁开口,万万没想到萧评身体竟然出事了。
“郎君须得静养,大夫说郎君是水土略有不服,且加上思虑过重,突喜突怒,故而”郑直提起此,甚是忧心。
萧宁拧紧眉头,显得十分忧虑,脚步不停,“扬州的情况,五伯怎么说”
扬州情况复杂,萧评未必不能处理好,只是身体不适,心有余而力不足,萧宁赶回,也是要给萧评分担的。
“郎君忧心,恐扬州有内应。”郑直赶紧将萧评的担心说出。
萧宁何尝不是这个意思,挥挥手,“我去见五伯。”
至于身后众人,命郑直将他们各自安置,萧宁赶紧去见萧评。
萧评卧病在床,显得十分憔悴,见着萧宁待要起身,萧宁连忙将萧评按下,“五伯且好生休息。”
“扬州诸事,日后需得你多费心。”萧评想将扬州平定,然现在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扬州的情况他明了,自他病倒后,人心浮动,这才捉紧让萧宁回来,速速处理。
“五伯安心休息,我办事,你放心。”萧宁宽慰人,萧评纵然再想说些什么,萧宁道“我去见见人,问问他们,这些日子他们都是如何行事的。”
“郑直这些日子同他们往来,诸事由他代传,有事可询他。”萧评轻咳着说话,郑直站出来,垂拱而立。
萧宁颔首,出门时不忘问了那些帮萧评诊治的大夫,确认萧评的病需得好生静养,至于其他问题,暂时没有。
病,这时候的病足以要人性命,萧宁再三叮嘱大夫,务必对症下药,万不能让萧评有任何闪失。
大夫连连应是。一眼扫过郑直,郑直赶紧道“小娘子放心,大夫是信得过的人。”
“最好让人从青州或是冀州寻可信的大夫过来。”不是萧宁多心,而是看萧评的样子,病了有些日子,须得慎重。
话说着,萧宁已经立刻让人去寻大夫,为萧评看诊的必须是可靠之人。
她一回来,李恭马上赶来,看到萧宁的那一刻是暗松一口气,“小娘子你可算回来了。”
萧宁道“来得正好,你就是不来寻我,我也得寻你。”
李恭捉着头,那叫一个为难地道“小娘子,你是不知道,扬州这个地方太让人头痛了,先前有萧公坐镇的时候一切都好,自打萧公生病后,一个两个的,接二连三的闹事,尤其是这海贼。”
说到这里,李恭更是激动了,“这些海贼,比泥鳅还滑,我们听见动静赶过去,他们跑得没影了。萧公说我们扬州内必有内应,我这去查,一时不知如何查起。”
行军打仗的事李恭能做,查案找人的事,他真不行啊。
“内应啊,当真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罔顾百姓性命”萧宁依然希望一切都是猜测。
“萧公说这扬州城内定是有了内应,我也担心扬州有内应。”李恭查了这许久,越查不出来什么,越说越觉得不安。
萧宁骤然站定,同李恭目光对视。
“纵然扬州境内已经再三肃查,藏得深的人不动,很难将人揪出来,也就给了他们机会一击伤人。”萧宁的目光变得深邃。
一个扬州,毕竟是人家苦心经营许久的地方,哪怕想将人一网打尽,能杀的,明面上该杀的都杀完了,总不能将整个扬州的人全杀光。
从一进扬州,他们便已经对追随韩靖的人以附逆诛之,无人会指摘。
然而一再行杀戮之策,只会惹得天下哗然,道他们萧氏不仁,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是以,如今的萧氏中人,谁也不会轻举妄动。
“简明怎么说”萧宁说出这番话,心里有了计较,但同时也得问起作为擅长水战的简明,对于海贼上岸之事有什么看法
“简将军已派人出海,寻找海贼的藏身之地。”李恭再怎么心急,盼着萧宁赶到扬州商量对策,更庆幸病重的萧评也有一二准备。
萧宁颔首,“若能寻到海贼藏身之地,一局兴兵将他们尽诛之,何畏于所谓的里应外合。”
萧评和简明当时也是同样的意思,故而才让简明出海。
“我在梁州让人建起瞭望台,在扬州亦可推行。”不入流的手段,再怎么变化依然是不入流,萧宁已然想出应对之法,李恭眼睛亮了。
“需得向扬州境内的百姓说明,海贼上岸,志在乱扬州。发动百姓之力,一定要将藏身于扬州之内的海贼尽都揪出。”萧宁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李恭在一旁听得直拍大腿叫好。
正在挖空心思想办法的萧宁,突然听到李恭的笑声,一眼看过去,至于那么高兴
关于这个问题,李恭感慨道“小娘子纵然年轻,我这突然遇上这么多事,也觉得十分棘手。杀人杀不得,贼又寻不到,内应所藏又不知身在何处,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
“听小娘子一样样说来,忽然觉得,我绞尽脑汁为难的事,在你手中不值一提。果然有小娘子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李恭不得不服了萧宁,同时也想起自打萧评病了,早早给萧宁传信,催促萧宁赶到扬州理事,也是知道扬州的事,只有萧宁来能解决。这萧家的人,一个个都是人精
“随我一起去会会扬州各位。”萧宁回来,岂能不见见扬州的官吏,李恭一道,正好。
不过,扬州官吏毕竟都是刚提拔不久的,既忧心内应之事,萧宁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将要事托付于他们。
见人,萧宁更多是传达一个消息,她回扬州了。之前因为萧评病倒,以为这是可乘之机的人,小心提防着她一些才是。
旁的话,萧宁并不多说,她对这些人的要求只有一个,安分守己,不作为就是最好的。
敲打完新任命的扬州官吏,让萧宁高兴的是,入夜后得到消息,简明回来了。
纵然自梁州来,马不停蹄,萧宁也立刻随李恭一道去见简明。
简明显得兴奋的见到萧宁,“小娘子,我寻到海贼窝了。”
的确算是一个好消息,但萧宁不忘正色问“细细说来。”
自知萧宁是个谨慎的人,哪怕得到好消息,也依然小心再三。简明赶紧细细说起。
自出海以来为寻海贼藏身之地,他们吃了不多苦。
在海上漂泊数日且不说,差点因为海浪翻了船,好在船上掌舵的人靠谱,水手也十分不错,这才得以逃过一劫。
因他们出船,皆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物,只当是富商出海做买卖,为了吸引海贼注意,他们那是十分的招摇。
终于不负他们所愿,一船人被海贼盯上了,不用说,直接将他们劫持,本来海贼是要将他们所有人尽都杀光,还是简明大喊他们活着能保证海贼得到更多的财物,这才保住了性命。
海贼既是为财,又怎么舍得大批的财富化为乌有
立刻押了简明回到他们的贼窝,只为从简明嘴里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财物。
装作家财万贯,外出经商却不谙世事的富二代,简明总是不小心的透露出什么时候家中还有船只外出,顺便报一报船上都有些什么宝贝。
从前就跟海贼打交道的人,最是清楚一般海贼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宝贝一点一点的从简明嘴里说出,还都是不经意间的,难免就让人觉得,或许简明嘴里吐露出的宝贝会越来越多。
海贼们既是唯利是图,简明算是合作的说话,消化着简明说出何时会抵达附近海流船只的海贼们,也就愿意留下简明他们一船人的性命。
简明可劲的忽悠人,为的就是争取时间。
一群身手了得的将士上了贼窝,趁着夜黑风高,自然要将贼窝摸得一清二楚,再找个机会把这贼窝一网打尽。
毕竟这只是一个小贼窝,真正的大贼窝,从海贼的交谈中可以听出,并不在于此。
尤其在这贼窝里,简明并没有找到任何扬州内人的踪迹,也就是说,贼窝不止一个。
拿下海贼窝中的人,简明开始严刑逼供,追问究竟有几个海贼窝点
一开始这些海贼都是硬骨头,不肯说话,直到简明亮出手段,一个个看到被万箭穿心的人,吓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嘴硬,老老实实的供出他们所知道的海贼窝点。
简明带领手下的兵,连抄了好几个海贼窝,结果越抄越多,不过总算让简明找到了一直往岸上出没,扰乱扬州的海贼是谁。
查明之后的简明,赶紧回到扬州向萧评禀告,不想刚回来就听说萧宁自梁州来了。
哎哟,简明是挺喜欢跟在萧宁的身后,跟萧宁一起行军打仗的。不过打海贼这事,他擅长,就该让萧宁多看看,学着点
萧宁听简明绘声绘色的说着这些天的经历,赞赏的点点头,“简将军果然是打海贼的好手。”
简明骄傲的抬起头,不错,他就是靠打海贼立军功才有的今天。陆军他或许干不过萧宁,但要说水军,萧宁绝对比不上他。
“简将军在海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难道无人洞察”萧宁小声的询问,正得意着的简明瞬间一僵。
海贼又不傻,怎么可能无人洞察。
简明询问的眼神看向萧宁,想从萧宁嘴里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可惜萧宁摇了摇头。
“请君入瓮,引蛇出洞。这样的手法我们能用,别人当然也能用。”换句话来说,萧宁是觉得简明这仗打得太顺利,虽然是顺藤摸瓜摸到了海贼窝点,但这样的伎俩萧宁又不是没有用过,本能嗅出其中不对。
“将军莫要忘了,我们要面对的人不仅仅是海贼,还有内贼。”扬州境内有海贼的人,或许更贴切的说,是有人想利用海贼搅动风浪。
简明的额头滴落了一滴汗,自然明白这并非没有可能。
只是之前在萧宁手里败了好几回,好不容易以为可以一展手段,证明他的本事。简明之前跟海贼交手过无数次,以为完全熟悉海贼的手段,却忘了这一回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海贼。
“此战,简将军以为该如何打”萧宁提醒之后,又询问起简明。
惊出一身冷汗的简明抬头看向萧宁,萧宁的眼中没有任何不喜和失望,此刻询问,完全是想听听简明的意见。
简明都已经被萧宁提醒这其中可能有诈,至于如何应对,便是他表现本事的时候。
“何不将计就计。”简明当然不会认为萧宁不知道如何应对,但萧宁既然询问他,便是相信他。
“军中将士尽听将军调遣,这场仗,将军如何打,我只看结果。”萧宁全然信任简明,并没有因为简明一时不查他人计策,而打算收回大权。
简明喉咙一涩,身为将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能得人信任何其难得,明明他已经犯了过错,萧宁依然选择相信他,何尝不是更难得。
“小娘子不怕”
“不怕”简明欲脱口而出的话,萧宁清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她不怕。
“简将军是无能之辈”萧宁有此一问,简明如何能认了自己无能,立刻摇头,“自然不是。”
“既如此,我为何不信将军”萧宁答得理所当然,更不认为简明一时或许不察对方的计策,这就证明简明无用。
简明汗颜啊,终于明白,为何他斗不过萧宁。
凡见胜利在望,简明即喜上眉梢,并不愿意多想其中是否有诈。
哪像萧宁,纵然诸事皆已胜利在望,萧宁从来不失小心,更不愿意令敌人有可乘之机。
简明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辜负萧宁的信任。
纵然这是计,有些事总是真的,便捉住这一点真,将海贼一网打尽
“末将必不负小娘子信任。”简明郑重地向萧宁保证,萧宁颔首,“好,我等简将军凯旋归来。”
如此,简明整顿水军,连夜准备出兵。
“简将军这一回,定能不负小娘子所托。”李恭开口。
都是领军打仗的人,最是了解各人之心,明萧宁既知简明不能识破海贼之计,又还能提醒后再委以重任。简明这一回,定不会辜负萧宁的信任。
萧宁道“想来定是的。城中事宜,我给你寻几个帮手。”
才说帮手,人可不就到了,程永宜和贺遂、玉嫣都一并出现。
“你将这些日子查到的蛛丝马迹,尽都同他们细细说说。这几位,必能助你一臂之力。”
萧宁不想一直被人左右,无论是海贼也好,内应也罢,敢在扬州闹事的人,她全都要揪出来。
萧评生病,才叫他们得了可乘之机,难不成他们以为,暂时闹出许多的动静,当真就能一直左右扬州,改变扬州已然落入他们萧氏手中的结局
想重新夺回扬州的控制权,就凭他们他们可不配。
李恭一听萧宁吩咐,松一口气的同时,自是欢喜无比,“甚好甚好,动脑子的事我是真不行,就得让行的人来。”
“玉嫣,你来。”将来的玉嫣是要在扬州立足的,该从现在开始准备了。
玉嫣毫不犹豫地应下一声是,李恭看了玉嫣一眼,这也算是老熟人了,一点意见都没有
萧宁待要再说些什么,也是要安排贺遂和程永宜的事,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报,小娘子,城内起火了。”夜深人静,都以为除了简明之外,应无他事,不想突传急报,竟是城中起火。
这个时候城中起火,一群人都看向萧宁,从对方眼中看出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