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老头和苗郭氏不希望女儿和离,有什么事忍忍,等孩子大了就好过了。
可是文姜知道李家不能继续呆了,否则大房会一直惦记着长寿。古代孝道大于天,有李老头和李方氏在,她永远别想过安省日子。
她看了众人一眼,缓慢但坚定的说,“爹娘,我已经决定了要跟李奉文和离。嫁到李家这么多年,我给他们家当牛做马,每天下地干活,养活他们一大家子。
他们没有一分感激不说,反过来算计我的儿子。这日子我不过了,有娘家出面呢,我就跟李家和离,好聚好散。娘家不同意呢,我准备去镇上敲鸣冤鼓,跟李奉文义绝。”
苗家爹娘没想到文姜要和离的态度这么坚决,一时有些愕然,怎么突然就到了和离的地步呢。
“爹娘估计还不知道女儿这十年在李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吧。李家有六亩地,家里人也很多,可是自从女儿嫁过去后,这些田地都是女儿一手料理,李家人再也没下过地。
就算是这样,女儿在李家也不受待见,李家村的人都把我当恶妇对待,说我不孝公婆,说我虐待妯娌。
女儿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家,每天累的回去恨不得倒头就睡。女儿一个人,李家却是人口众多,我怎么欺负得了他们。”
文姜索性把原主这些年在李家所受的欺压都说了出来。原主为什么在李家村得了个恶婆娘的名声,还不是李家人在外编排的。
“就算这样女儿也认了,吃苦受累女儿不怕,至于名声,随便外人去糟蹋吧。李奉文当年娶我之前心里已经有了人,我进门之后他百般看我不顺眼,从来看到我都是不耐烦。丈夫轻视,公婆不喜,我也认了。
可是他们不该挑唆我的孩子不认我,福寿被他们宠坏了,从小不把我这个亲娘放在眼里,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他叫上我两声娘,荷花也一样。李家把我当着奴仆使唤不算,还要挑拨离间我跟孩子们的关系。
虽说我有两儿一女,可真正把我当娘看的也就长寿一人罢了,现在他们还要把长寿抢走,这让女儿怎么继续忍得了。过继这事我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不管被休还是和离,女儿是不会再呆在李家了。”
屋里人听了文姜说的这些都有一瞬间的讶异,连苗大嫂苗二嫂都没吱声。本以为她这个小姑子是嫁到好人家过好日子去了,没想到日子过的还不如他们。
虽说老苗家也穷的叮当响,但是公婆和善,男人也是贴心的,孩子们虽然顽皮但也都听当娘的话。
苗三哥过了一会儿说道,“爹娘,既然小妹一心想和离,那就同意了吧。小妹不是不知分寸的人,不是被李家欺负狠了,她不会这样说的。”
苗二哥也点了点头,“小妹,你现在想哥哥们怎么帮你。”
看来苗家人对原主还是有几分感情的,当然也可能是看在她会胭脂的份上。无论如何文姜都松了一口气。
她说道,“我想请三位哥哥带着些族人陪我去李家村走一趟,不知三位哥哥意下如何。”
这时苗家大哥也不缩着了,“小妹,那就听你的,跟他李家和离。让他们知道咱们老苗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他们大房的孩子谁知道怎么没的,想赖我们苗家人身上,想的美。当我们老苗家死了吗。妹妹不想跟他们过就回家来,哥哥养你。”
看吧,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才哪儿到哪啊,她就是小露了一手,苗家人连养她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文姜懒得深思这里到底是亲情占了上风还是纯粹因为她会做胭脂。
左右她又不是原主,该难过的是原主才对。这样想来上辈子她是个孤儿后来没有结婚也不错,没那么多糟心事。
有苗家大哥带头,其它人纷纷相应。
俗话说快刀斩乱麻,趁着事刚过去没两天,她要赶快把它给解决了。
苗家人既然决定了要替文姜出这个头,便很快商量好了方案。
这天众人兵分两路,苗家三哥半夜举着火把带着镰刀先陪着文姜去镇上请大夫,苗家大哥二哥带着苗家一族的叔伯兄弟吃了早饭再出发。
中间苗家爹娘几次想阻止,先不说李家是否同意和离,万一恼羞成怒之下直接给了休书该如何是好。不管和离还是被休,文姜将来的日子指定不好过。
不过不管苗老头苗郭氏如何劝说,文姜只是不吭声。看她油盐不进,苗老头深深叹息了一声,怎么突然间女儿就要闹和离了呢。
去怀河镇的路上苗家三哥看着文姜欲言又止,文姜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弯弯绕绕,“三哥你什么都不用说,你有难处我知道。”
“对不起,小妹,是三哥没用,帮不到你什么。”苗三哥情绪有点低落。
妹子在婆家受了欺负,娘家不帮着出头不说,反而劝着她息事宁人。若不是文姜许诺了好处,想来今天这事也不能成行。
“三哥,你这不是陪我来镇上请大夫了吗,回头还要陪我去苗家找回公道。这怎么算什么都帮不上呢。”文姜说。
“这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兄嫂要不是看有利可图,也不会同意的,总之是我们对不起你。”
“这没什么,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嘛。几个哥哥都成亲了,爹娘也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下边一堆孙子孙女要吃饭穿衣,有所顾虑是正常的,我能理解。”
其实文姜对目前的局面很满意,她向来的处事原则便是,你们帮我是情分,不帮我是本分,我不会怪你们的,只是你们也不要想我过多的感激你们。现下这种利益交换,其实她倒觉得更轻松,将来她也不会因为亏欠谁而做事绑手绑脚。
因为出发的很早,天亮了没多久二人便到了镇上。
像她嫂子说的,怀河镇虽然只是个镇,但是因为有条大运河从镇中间穿过,交通四通八达,镇子的日子也比其它地方好过些。
文姜所说的大夫在码头不远处开着一家医馆,去年这位姓杨的大夫上山采药时不小心摔倒了,学徒年纪太小,大夫是个贪嘴的,有点胖,小学徒扶了半天没扶起来,两个人差点一起滚下山去。
文姜常年在田里劳作,有一把子力气,正好路过就顺手帮了一把。
本来觉得小事一桩,大夫却很感激,留下了医馆的地址,让原主有事找他。
从这事里就可以看出原主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可惜被李家在外败坏了名声,成了村里远近有名的恶妇。
这口气留待将来慢慢出,她会给原主讨回公道的。
文姜顺着大夫当初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医馆,杨大夫名气不小,来看病的人很多。文姜以为要等上很久,心里有点急。
不过小学徒眼尖,看到了人群里的文姜,悄悄在杨大夫耳边嘀咕了几句。
很快小学徒就来请文姜二人到后堂去,文姜松了口气。
进去了之后,杨大夫已经在里面等着了,文姜先给大夫福了一礼,“您还记得小妇人吧,我们在李家村后面的大山里见过,您当时带着徒弟采药。
按说当时也没帮上您什么忙,没脸上门叨扰。只不过我现在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这事还非大夫不可。知道您医术不错,只能厚着脸皮找上门来了,还请您不要见怪。”
“你这个女子哦,都说了有事就来嘛,你有什么好见外的。当时在山上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非得掉下去不可。说吧,遇上什么事了。”杨大夫说。
“我下田回来开门时撞到了门后的大嫂,我大嫂当时怀着孩子,现在孩子流掉了。家里人都说这是我造成的,所以要把我的小儿子赔给我大嫂。
可是我的小儿子乖巧可爱,小妇人舍不得母子分离。除此之外,小妇人觉得我大嫂流产的事情可能还有点蹊跷,小妇人虽然不懂医术,但是却知道孩子流产后妇人下体会流血不止,可是
所以小妇人恳请杨大夫随我走一趟,看看我大嫂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没的。”
原主当时很慌乱,不过文姜仔细回忆当初的画面,还是被她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且不说当时曹氏反常的行为,别人不清楚,原主还不知道曹氏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多期待么。距离生产不久,她这段时间连吃饭都是在自己屋里,怎么可能天快黑了反而到了大门口。
被原主撞了后,曹氏身下确实留了很多血,但是文姜回忆,当时的血颜色有点不对,具体她说不上来,但她肯定这里面有猫腻。
杨大夫摸着胡子沉思了一下,“小六子,拿上药箱跟师傅我走一趟。告诉你大师兄二师兄不要偷懒,好好留在医馆给人看诊。”
身旁名唤小六子的药童应了一声,连忙去外面拿诊箱。原来当初跟着杨大夫一起上山被文姜救了的学徒叫小六子。
文姜这边进展很顺利,苗家那边情况也不错,昨天三个哥哥去了族里,跟族人商量他们老苗家嫁出去的女儿被欺负了要带人打上门去,众人一开始有所犹豫。
不过当看到苗家二哥拿出的文姜做好的胭脂给族人看了看之后,今天不但苗老头这一支的本家人连外姓都跟着来了不少人。
苗家沟里姓苗的人家不少,不过也仅占了一小部分罢了。之所以叫苗家沟,据说是因为是苗家的祖先先找到这里的,这个村子便以苗家的姓氏命名。
两波人午时前后在李家村外的路口汇合,很快来到了老李家。
好戏正要上演。